世襲領兵制
世襲領兵制是三國時期孫吳(東吳)政權施行的一種制度,孫吳允許士兵成為將領的部曲(私兵),並在將領在死亡後將所統領的軍隊傳襲給子孫或兄弟。透過施行世襲領兵制讓孫吳政權在軍力上擴充、以及強化軍隊素質上有所提升,同時也培養了軍隊將領的人才。奠定了孫吳在江東的軍事根基,但也產生世家大族權力的擴張問題。
實施對象
编辑世襲領兵制的世襲對象以父死子繼為大宗情況,以嫡長子襲領為首要之選。在襲承軍隊的同時也繼承了父親的職位,成為孫吳軍事集團的要職。如在陸遜死後,其子陸抗接收其父的五千軍士。後來陸抗官拜大司馬、荊州牧。而陸抗死後其軍職傳給了長子陸晏,而軍隊則分別分給五個兒子。
然而在孫吳政權早期,世襲領兵制並不僅限於子弟繼承,可以由其他將領接收軍隊。[1]如周瑜病故後,魯肅代收周瑜部隊四千人馬。[2]而魯肅死後其部隊又由呂蒙所收編。這種情況大多發生於國家重要軍力上的接續,通常涉及到軍事主力,就會由重要將領來承接部隊。
優點
编辑培養人才
编辑世襲領兵制是吳國人才來源的搖籃,在三國對峙期間,從北方招收人才的方式已經微乎其微。在面臨第一代人才衰老凋零的情況下,世襲領兵制成功的為孫吳替補上軍事人才。[3]如擊敗曹仁、官至前將軍的朱桓,在其死後兒子朱異接替父親領兵,曾率兩千人破文欽七屯並斬首數百人,成為國家的軍事英才。世襲領兵制保障了將領的職權世代相傳,避免了職位上的空缺。同時作為一種軍事制度,促使將領們在四處爭討的同時,也帶領自己的兒子進行實戰訓練,保證將來能夠承接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孫吳培養軍事人才的過程,成為孫吳獨特的一種培養軍事人才的制度。
擴大軍隊
编辑透過征討山越及豪強,孫吳軍隊保持軍隊戰鬥力及擴充兵員的結果。避免了因為軍隊老化及徵兵問題而無兵可用。用兵於山越讓將領們可以補充自己的部曲。即所謂[4]將壯丁抓去當兵,而老弱婦孺就去做農夫。也增加了生產力的提高及邊疆土地的開發。
缺點
编辑在世襲領兵制之下世家大族依靠著家世背景,在兵源上的擴充遠比非世家大族出身的將領多。[5]如徐盛、甘寧、潘璋等將並非世家大族出身,他們所授之兵大多在三百到六百之間。而世家大族將領[6]如朱然、陸遜等大多有數千部曲。這造成大多數軍隊皆掌握於士族手中,世家大族的勢力擴張更快。中央政府的軍隊指揮權旁落於世家大族,影響政權的穩定(二宮之爭等事件)。
參考資料
编辑- ^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代瑜領兵。瑜士眾四千餘人,奉邑四縣,皆屬焉」
- ^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魯肅卒,肅軍人馬萬餘盡以屬蒙。」
- ^ 《三國志·吳書·蔣欽傳》:「魏廬江太守文欽營住六安,多設屯寨,置諸道要,以招誘亡叛,為邊寇害。異乃身率其手下二千人,掩破欽七屯,斬首數百,遷揚武將軍」
- ^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強者為兵,羸者補戶。」
- ^ 《三國志·吳書·徐盛傳》:「以為別部司馬,授兵五百。」
《三國志·吳書·甘寧傳》:「寧時有三百兵。」
《三國志·吳書·潘璋傳》:「因使召募,得百餘人,遂以為將。」 - ^ 《三國志·吳書·朱然傳》:「時年十九。後遷山陰令,加折衝校尉,督五縣。權奇其能,分丹楊為臨川郡,然為太守,臣松之案:此郡尋罷,非今臨川郡。授兵二千人。」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縣連年亢旱,遜開倉谷以振貧民,勸督農桑,百姓蒙賴。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幕焉。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遜以手下召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