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戒
釋迦牟尼佛陀将涅槃之前,遺命阿难尊者曰「小小戒可捨」
小小戒,又稱為雜碎戒或微細戒,釋迦牟尼佛陀将涅槃之前,遺命阿难尊者曰「小小戒可捨」[1]。「小小戒可捨」雖然是佛陀的遺命,但是在王舍城的第一次集結,眾人對何謂小小戒各有己見,故未被採納,阿難還因此而受到包括摩訶迦葉等人的諸多責難。
簡介
编辑上座部諸律藏记载,在王舍城第一次集結中,阿難尊者宣布了佛陀的遗嘱,「阿難!我滅度後,僧伽若欲者,小小戒可捨。」[1]所有律藏一致記載,諸長老對「小小戒」究竟是甚麼[2]各有闡述,摩訶迦葉尊者首先提出阿難尊者的過錯,以阿難未向佛陀問明甚麼戒才算是小小戒,而有諸佛弟子對小小戒出現不同的認知[3] ,應向大眾懺悔[4]。接著摩訶迦葉宣明了三個原則[5]:
- 如佛未制,不應妄制。
- 如佛已制,不應有違。
- 如佛所教,應謹學之。
大乘菩薩成就禪所應修習之法
编辑佛曾說有善修十種禪法中有提到「多修離過患法」,其中即包括了「於微細戒而作輕心。輕於小惡視瞻不端」的修離。 [6]
注釋
编辑- ^ 1.0 1.1
《长阿含經·遊行經》:「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失所持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
《長部·大般涅槃經》:「爾時,世尊告阿難曰:阿難!若於汝等中,有作如是思惟:『大師之教言滅,我等無復有大師。』阿難!勿作如是見,阿難!依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後,當為汝等之大師。……阿難!於我滅度後,僧團若欲者,小小學處可以捨。」
《巴利律藏》:時,具壽阿難言諸長老比丘:「諸大德!世尊般涅槃時,曾對我言:『阿難!我滅度後,僧伽若欲者,小小戒可捨。』」
《十誦律》:「長老阿難。偏袒右肩長跪叉手。白大德摩訶迦葉。我面從佛聞受是語。佛言。我般涅槃後。若僧一心和合。籌量放捨微細戒。」
《四分律》:「時阿難即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捨雜碎戒。」
《五分律》:「阿難復白迦葉言。我親從佛聞。吾般泥洹後。若欲除小小戒。聽除。」
《大般涅槃經》:「爾時如來告阿難言。汝勿見我入般涅槃便謂正法於此永絕。何以故。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餘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互相伺察。無令眾中有犯大戒。不應窺求覓他細過。」 - ^ 巴宙譯《彌蘭王問經》:「大王,惡作(dukkata)是細學處,不善語是小學處,此二者是細小學處。大王,昔時的大長老也對此生疑。為決定世尊的戒法,該問題曾被提出,他們未能獲得一致。」
- ^ 《四分律》卷54:「時大迦葉。知僧事即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集論法毘尼。白如是。時阿難即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捨雜碎戒。迦葉問言。阿難汝問世尊不。何者是雜碎戒。阿難答言。時我愁憂無賴失。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時諸比丘皆言。來我當語汝雜碎戒。中或有言。除四波羅夷。餘者是雜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餘者皆是雜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二不定法。餘者皆是雜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三十事。餘者皆是雜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羅夷乃至九十事。餘者皆是雜碎戒。時大迦葉告諸比丘言。諸長老。今者眾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雜碎戒。自今已去。應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佛先所制。今不應却。應隨佛所制而學。時即共立如此制限。」
- ^ 《五分律》卷30:「阿難復白迦葉言:『我親從佛聞。吾般泥洹後,若欲除小小戒,聽除。』迦葉即問:『汝欲以何為小小戒?』答言:『不知。』又問:『何故不知?』答言:『不問世尊。』又問:『何故不問?』答言:『時佛身痛,恐以惱亂。』迦葉詰言:『汝不問此義,犯突吉羅。應自見罪悔過。』阿難言:『大德,我非不敬戒,不問此義,恐惱亂世尊,是故不敢。我於是中,不見罪相。敬信大德,今當悔過。』」
- ^
《巴利律藏》:時,具壽摩訶迦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有關在家人,雖是在家人,亦知我等:此是汝等釋子應〔為〕,此是不應〔為〕。若我等捨小小戒,或有人言:『沙門瞿曇為弟子制戒,〔不久〕如煙矣!師在時學戒,今師般涅槃而不學戒。』若僧伽機熟,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是乃表白。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今……不學戒。』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者默然,不聽者請言。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了知。」
《摩訶僧祇律》:「大迦葉威德嚴峻猶如世尊。作是言。咄咄莫作是聲。即時一切咸皆默然。大迦葉言。諸長老。若已制復開者。當致外人言。瞿曇在世儀法熾盛。今日泥洹法用頹毀。諸長老。未制者莫制。已制者我等當隨順學。」
《十诵律》:「長老摩訶迦葉。集僧言。我等不聽放捨微細戒。何以故。外道異學若聞是事。便言弟子聰明。所以者何。師結戒弟子放捨。以是故。我等一心集會籌量。不聽捨微細戒。外道異學有如是言。大師在時釋子沙門皆具持戒。師滅度後不能具持戒。便還放捨。釋子法滅不久。譬如燃火烟出。火滅烟止。以是故。我等一心集會籌量。不聽捨微細戒。……我等隨佛結戒。若佛結戒一切受持。佛經中說摩伽陀國中大臣婆羅沙迦婆羅門因緣。七不滅法中。若諸比丘佛不結戒不結。已結戒不捨。如說戒受持。諸比丘善法增益不滅。以是故。我等盡當受持不應放捨。」
《四分律》:「時大迦葉告諸比丘言。諸長老。今者眾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雜碎戒。自今已去。應共立制。 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佛先所制。今不應却。應隨佛所制而學。時即共立如此制限。」
《五分律》:「迦葉復言。若我等不知小小戒相而妄除者。諸外道輩當作是語。沙門釋子其法如烟。師在之時所制皆行。般泥洹後不肯復學。迦葉復於僧中唱言。我等已集法竟。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 - ^ 《寶雲經》卷5:「菩薩復有十法。名成就禪。何等為十。多修不淨觀。多修慈心。多修十二因緣。多修離過患法。多修於空。多修無相。多修習禪。多修不悔恨持戒完具。……云何菩薩多修離過患法。若自生過尋能除斷。見他過患深入捨心。云何尋自除患。患者於諸佛不生信敬心。於法僧所亦不生信敬心。於戒不生信敬心。……於微細戒而作輕心。輕於小惡視瞻不端。……謗毀摩訶衍。誹謗聲聞。誹謗樂大乘者。誹謗樂小乘者。亦生誹謗譏呵於戒。為戒鬪諍。……有如是等過。為離此過患法。離一切調戲。修習空定。多修空故處處觀察體性悉空。能觀空智此亦是空。作是觀已。繫心無相觀內外法。不得身相亦不得繫念相。爾時不見繫心。於身亦不得身相。亦不得外相。亦不得念外相。去除外相身相亦除。除斷內眼心樂善法。修道增廣次第不斷。常念定慧修功德本。正觀諸法如實深義。是名為慧善攝亂意。歡喜無悔。是名為定。何以故。淨持戒故菩薩能淨持戒。必成就禪戒具足禪道。是故持戒具足名為修禪。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善修禪法。」 (CBETA, T16, no. 658, p. 232, c28-p. 233, 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