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覺悟者
(重定向自佛陀

梵语बुद्धIAST:Buddha;巴利语Buddha),又称佛陀,佛教术语,意译为“者”,“觉悟者”[1],“悟道者”,是两足尊,也就是福德和修行圆满者。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有十个尊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薄迦梵[2][3],具足十力十八不共法。狭义来说,佛指历史上的释迦牟尼[4][5][6]。广义而言,从烦恼解脱,圆满菩提的觉悟者都可称为佛,如过去七佛和现在的十方诸佛

位于印度安德拉邦贝卢姆石窟英语Belum Caves佛像

词语释意 编辑

汉语原意 编辑

《说文解字》:“佛,见不审也。从人,弗声。”

    1. “佛”字本义即“仿佛”的“佛”。
    2. 通“拂”,违背,悖逆:《礼记·学记》:“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1. 通“弼”,辅弼:《诗经·周颂·敬之》:“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1. 通“勃”,兴起貌:《荀子·非十二子》:“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翻译与音韵 编辑

“佛陀”为梵语बुद्ध(Buddha)之汉语音译,省称“佛”,华人民间亦称佛祖。“佛”字现代汉语普通话国语)念fó,粤语念fat6闽南语念hut8或put8吴语念veh,客家话念fut,朝鲜语韩语)念bul(<*but),越南语念phật,日语念butsu(<*but);在古汉语中为并母,即浊音b-,且为-t入声,故古汉语读音*/bɨut/(郑张尚芳拟音)或*/but/(蒲立本拟音)较接近梵语buddha、巴利语buddha第一个音节读法。另有常见的译名,如浮陀、休屠、浮屠、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多、部陀、毋陀、没驮、沸驮、步他、复豆、佛图、物他、馞陀、没陀等。季羡林认为,“佛”其实是由西域语音译成汉语的[7][8],由于佛教初期自西域传入中国,而西域语言众多,所以在汉语里有种种不同的音译名。

佛陀的汉译为“觉悟者”、“觉者”,它是一个阳性名词,其阴性形态即音译为“菩提”的budhi。梵语बुद्ध(buddha)的本义即是“觉醒,醒悟,睡醒”,是梵语बोधतिbodhati,义为醒)的过去时态,来自原始印欧语*bʰewdʰ-,义为醒著、意识到,其同源词包括英文bode(昭告,兆示)、bid(示价,出价)、bede(祈祷、命令、示令)等。

诸佛 编辑

三世诸佛 编辑

“三世诸佛”(梵语:tryadhva-buddhāḥ),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佛”( atīta-anāgata-pratyutpannā buddhāḥ)。根据《长阿含经·大本经[33],过去佛名号为“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未来佛为弥勒菩萨。《大史》记载有过去二十五佛[34]上座部佛教无十方佛[35],专尊奉娑婆世界的过去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

大乘佛教有十方佛,认为十方世界各有三世佛。在《法华经》中提到,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于“大成佛国”有威音王佛。在《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和《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记载有过去庄严劫千佛,亦有将于现在贤劫和未来星宿劫陆续成佛的千佛。 大乘佛教最常崇敬的过去佛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之前的燃灯佛[36]

十方诸佛 编辑

三宝佛 编辑

五智如来 编辑

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代表了五个方位、五种德性等。

佛号 编辑

所谓佛号,最开初和最基本的涵义是指佛的十种德号,也可以指佛的名号。如释迦牟尼佛(英语:Buddha Śākyamuni)的名号“释迦牟尼”义为“释迦族的圣人”。族名“释迦”的涵义指“能仁”;圣人(牟尼)的德行内容是“寂默”,可合指“能仁寂默”。例如“释迦牟尼”是悉达多·乔达摩成佛后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佛的名号(有些文献称成佛后的悉达多为“乔达摩佛”,英语:Gautama Buddha),特指了祂的德行特色;“佛”、“佛陀”义为“觉悟者”,是德号。

忆念佛陀的名号、功德,称为念佛(佛随念),第一是“如来”,......,至第十为“世尊”(《清净道论》第一为阿罗汉,至第九为世尊);不仅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的名号和德号也是应该皈依、忆念的对象。

  • 【什译】:“(谓此世尊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 【奘译】:“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37]
  • 觉音】(《清净道论》):“彼世尊亦即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世尊 ”(“Itipi so Bhagavā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Vijjā Caraṇa-sampanno Sugato Lokavidū Anuttaro Purisa Damma Sārathi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Buddho Bhagavāti”[38]

大乘佛教认为广义上佛号也包含了诸佛的德号、名号,龙树菩萨大智度论》提出忆念十方佛,佛教密宗提出五智如来。在汉传佛教中,特别强调忆念阿弥陀佛的德号和名号,称为念佛法门,尤其是“念诵佛号”,并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此形成了净土宗

十种德号 编辑

圆满成就的佛陀,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境界,所以诸“佛”都有十个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有时分别作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39]。佛有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佛身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等,大乘佛教称佛还具有三身四智、十种大乐、十八大空等。

如来 编辑

如来(梵语、巴利语:tathāgato),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佛陀昔为菩萨,历修众行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今得菩提涅槃一切真实,以八圣道正见所证,名为如来[40]。依于亲证无有颠倒的如实智慧而来,称为如来。法身本湛寂(不动),由心故见去来[41],所以《金刚经》中又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应供(阿罗汉 编辑

应供梵语:arhat,阳性单数主格:arhan;巴利语:arahant,阳性单数主格:arahaṃ),音译为阿罗汉。佛教以阿罗汉烦恼灭尽,应受一切众生供养。又以佛陀不但具足阿罗汉之功德,又能利益有情,救度众生离生死轮回之苦,同证解脱乃至成佛,更应受一切人天供养最上之物,令世间获最上吉祥的福德[42]。 阿罗汉又意为“杀贼”,“贼”是指烦恼,也就是“断除了贪、嗔、痴一切烦恼”。阿罗汉远离了一切烦恼(远离),自轮回中解脱出来,不再轮回流转(破辐),因此,他值得被人供养(应供)。此外,阿罗汉永不再造恶,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无恶密)。

正遍知 编辑

正等正觉梵语samyak-saṃbuddho巴利语sammā-sambuddho)又译作正遍知。由于佛陀示现成佛是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领悟了四圣谛,具足了知此世间及解脱出离此世间的究竟一切正理,于一切法一切处无不了知。并能依此智慧利益众生,救度众生同离生死之苦,同证解脱乃至成佛,因此被称为正等正觉。佛因多劫的修行,累积了足够的波罗密,最终达到“应知的已知,应修的已修,应断的已断”,所以说佛是知智圆满的。

明行足 编辑

明行足(梵语vidyā-caraṇa-saṃpannaḥ巴利语vijjā-caraṇa-sampanno)是说佛陀圆满具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辟支佛,虽然也有三明六通,但却不是圆满具足的。佛陀对未来时劫的具足了知,譬如有弟子修到入初地时,佛陀就会知道此人将会在未来多少劫之后成佛,佛号是什么?佛世界的名称是什么?多少弟子?正法,像法,末法各住世多久? ……等。宿命明则是了知过去劫的事情,漏尽明则是诸佛断尽二障──烦恼障与所知障,即一切智慧圆满无一法不了知;相较于三明六通大阿罗汉的天眼明与宿命明是有时劫限制的,诸佛如来的天眼明与宿命明则无时劫限制。

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虽然也有漏尽明,可以解脱出离三界生死但也是不究竟,因为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如何断就不知道了,更不用说所知障的一切上烦恼。佛陀则是究竟漏尽明,也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的习气种子与随眠种子都已经完全断尽,如何断也具足了知,且不再有分断变异生死,这是阿罗汉及辟支佛所不知。行足是说佛陀身口意三业已经善修满足究竟清净,依于自己所发十无尽愿,行一切利乐众生之行。

  • 龙树《大智度论》卷2:

善逝 编辑

善逝(梵语sugato巴利语sugato),又作须伽陀、好去,是妙往之义。佛陀是究竟解脱于三界的轮回生死,永远不再受生于三界世间的二十五有之中,因此称佛陀为善逝[43]

大乘佛教认为佛依愿力可以自在的到十方世界受生,示现八相成道度众。

世间解 编辑

佛陀具足了知世间出世间之一切理,并告诉众生什么是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达到世间灭尽的方法,这一切都存在于人们的身心之中,人们可以通过修行,以自己的身躯去了解祂。由于佛陀对此有彻底的了解,因此被称为“世间解”(梵语:lokavid、巴利语:lokavidū),也作路迦惫、知世间。这里的世间有两个部分:众生世间及国土世间,也就是指众生身心五蕴相关的四圣谛以及此身心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

无上士调御丈夫 编辑

诸佛因福德智慧具足,威德极为广大,所以是大丈夫。又因佛陀能以无比的智慧、慈悲与神通力,善巧施予任何来到他面前的众生,教诫、鼓励对方朝向正道,所以称佛陀为无上士调御丈夫(梵语anuttaraḥ puruṣa-damyasārathiḥ巴利语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又译作无上调御丈夫、无上调御师、无上丈夫调御士。

有时分列为“无上士”(梵语anuttaraḥ巴利语anuttaro)、“调御丈夫”(梵语puruṣa-damyasārathiḥ巴利语purisa-dammasārathi)。无上士即无能超过者。[44]

天人师 编辑

天人师(梵语śāstā deva-manuṣyā-ṇāṃ巴利语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音写为“舍多提婆摩菟舍喃”,指的导师,因为能够教导众生离苦得乐而消除生死的恐惧与怖畏,所以称为天人师。佛教相信,佛陀不止是人类的导师,也是天人的导师,在佛教经典常常可以见到有关天人向佛陀请法的描述。

编辑

佛陀梵语buddho巴利语buddho)即觉者,因为智慧具足,三觉圆明,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所以名“佛陀”,也就是了悟宇宙生命实相之真理。此外,佛陀也能教导其他众生觉悟。

世尊(薄伽梵) 编辑

佛教认为:佛陀因以无漏智慧摧破烦恼,成就无上等正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凡圣咸皆尊重!所以佛陀被称为世尊(梵语bhagavān巴利语bhagavā),也就是“世人所敬仰的”;音译为薄迦梵薄伽梵,早期也译为天尊;这个称呼来源于印度教,印度教有经典《薄伽梵歌》,歌颂的即是黑天神。

其他称号 编辑

佛的功德 编辑

大乘佛身 编辑

大乘佛教三身佛说法: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佛顾名思义就是以为身,什么是法?何为法?法就是宇宙生命的真实情况,就是真如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的就是法身佛。就是每一有情众生本自具有的真心如来藏[49][50],佛陀因为累的修学与观行一一亲自实证这些法,观察每一众生皆具有如来德相,就是法身如来藏。所以真正的佛是法身佛是真如,可是真如无形无相不可见,不可见的真如才是真正的佛。报身佛是为入初地以上菩萨所现,报身佛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每一种随形好有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种光又有八万四千种好。现在 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在色界天的最顶天色究竟天为初地以上菩萨演述一切种智之法,报身佛唯有登地菩萨方能得见,天界的天主、天人们以为报身就是佛,但这个报身也不是真正的佛。应化身则有应身化身之别。应身佛是说诸佛感应到某一个世界的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就降神母胎示现与此世界之众生一样的五蕴身相与寿命,八相成道转法轮,二千五百多年前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的释迦牟尼佛即是应身佛。化身佛则是随不同众生之所感应而个别示现为其说法,说法完随即消失。

成佛 编辑

大乘佛教 编辑

大乘佛教不以释迦牟尼为独一无二的佛陀,大乘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无量无数的佛陀。大乘佛教其中一个思想系统如来藏认为三界六道所有一切的有情众生,不论现在信佛与否,将来都有悟道成佛的可能,即释迦牟尼佛所说 : 人人皆可成佛。因为佛教阐明:佛陀是已解脱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圣者,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相成佛的可能,但是必须通过修行,悟空性后再跟随真善知识的教导修行才能解脱烦恼障和所知障。凡是圆证三身五慧、清净圆满即是佛,而成佛的教导就是佛教。

以大乘佛教而言,一般认为从凡夫修道的初信位(资粮位)之后到成佛共有五十二位阶,必须历经三大无央数劫(阿僧祇劫)(祇:音-奇),广修福慧二资粮因缘。依照唐朝三藏法师 玄奘所作《成唯识论》将成佛之道以唯识五位[51]来说明。

  1. 资粮位:于一劫乃至一万大劫修学初信位到十信位,在信位不退方能继续修学佛法而不退失。
  2. 加行位:初住位至六住位,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进到六住位后修学般若正知见及断我见之加行,为求证悟第八识如来藏而熏修如来藏空性的知见及五阴十八界空相的现观,是谓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
  3. 通达位: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入菩萨七住位,也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得般若的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依此根本智随学上地真善知识的教导,在唯识性及唯识相上作观行,历经七住位至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修行,渐次生起后得无分别智而通达别相智入于初地,能于三乘经典起胜解与胜行非意识思惟的臆想猜测,名通达位。
  4. 修习位:从初地直到等觉地,依七住位所证悟之如来藏为根本,专修一切种智及二障习气种子的断除,名唯识行。
  5. 究竟位:是为佛地,一切智慧果德究竟清净圆满是名究竟位。

然而凡夫入大乘资粮位,历经不可称数无央数劫勉力勤修,而成就如此殊胜修证之成佛境界,佛于《宝云经》中云:“善男子,如来境界不可思议,无可测量,乃越思,无可观察。”

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皈依佛、法、僧三宝后,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佛菩萨道(成佛之道),都会成佛(一阐提者有争议)[52],所以成佛是透过累生累劫不断的精进修行菩萨五十二阶位,一一亲证了知三界一切法:四念处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于妙觉菩萨位下生人间示现成佛,今世可以一生成就[53],佛或最后身菩萨示现八相成道而成佛[54]。佛是究竟解脱于三界轮回的、对于宇宙生命的成因彻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圆满觉悟的圣者,所以一切诸佛如来都是十号[3]具足。

秘密大乘佛教(金刚乘) 编辑

金刚乘秘密教法的密宗即身成佛

但是若以密法来说,最快可以在一生中成佛。密法之自观本尊,依与依坛城融修,除了必须俱备全圆之教证外,更要依理如法,从具量上师处获得清净无谬之传承以及殊胜无伪之本尊。于“因、道、果”速时速时成佛的方法中,以“佛果”当法修,更以“佛果”作为因,于道中修,以佛果去成。因此密法无上猷钆之修持,实为一切经续 中之最密要精华,行者若能获得显教学处,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三根本道循此而修。并复俱得无上密部,完整父母续窍要口诀,并能守护誓言律仪清净,如法精勤实修,那么最上根者能即身成佛,中根者于临终成佛,下根者亦能于中阴身成佛,而下下根者最慢也一定,在十六世之内成佛

一旦成佛的境界,现证清净法身就等于是诸佛的五慧,

  1. 也就是诸法上面,就是佛遍诸法,全部遍知一切所悟,所以诸法全部显现于明朗的这种圆镜一样,就我们入圆镜一样就是大圆慧
  2. 然后平等慧就是诸法悉入住在,离四边的平等中一样;
  3. 观察慧就胜、义两种的一切,去观察的时候,各各的因果不虚假,微细能观察的那种慧;
  4. 成作慧就是终究一切都是以业,就是因果不虚假而修行能成的就是成作慧;
  5. 然后法界慧就等于,诸法无自性空性中,一样的去了解。

所以法身的境界等于是五慧,那不了义则现五方佛,因此五蕴清净为五佛,就是法身的五方佛。法身佛属于自佛,也就是自利的佛,又分为自性法身与光明法身,

  1. 光明法身佛是依道谛而生的佛果,也就是胜义菩提心,所现证圆满时即为光明法身,是道因道果,所以是有为法、无常法,是没有生命的,与化身报身都是属于俗谛所成的佛。
  2. 自性法身佛是依灭谛、空性、本性所成的佛,所以成佛的空性是佛,也是自性法身佛,但空性不一定是佛,佛也不一定是空性。

因而释迦牟尼佛的灭谛、 空性、本性是佛,但不是释迦牟尼佛,所以胜者是佛,佛不一定是胜者(同如来一样),因为胜者一定是有生命的,是无常法、有为法,而自性法身佛没有生命是常法,所以佛不一定是胜者。

南传佛教 编辑

南传佛教的菩萨成佛之道

南传佛教认为佛陀出现于世间是教众生解脱痛苦、止息轮回、导向寂止——涅槃[55]。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都达到“永无来生”没有差别的解脱境界——涅槃[56],不会再有来生,所以不会有来生修行,甚至成为下一位佛陀的道路。故南传教法以声闻乘为主,不强调人人都应成佛,而以四向四果为证量之标准,以阿罗汉果为最上。但南传教法中也存在《南传菩萨道》教法,并且也视其为成佛的必须。巴利语系佛教认为,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成为佛、成为辟支佛或成为佛的阿罗汉弟子[57]上座部佛教南传菩萨道》说明修菩萨道必须发愿成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记未来成佛才能成为菩萨菩萨必须累积十波罗蜜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万大才能成佛,菩萨成佛所需时间不可能比四大阿僧祇加上十万大更短[58]菩萨必须修四念处才有成佛的机会,不修四念处就无法成佛[59]

所有的佛都是人在人间以人身成佛,不可能在三界外的佛土成佛也不可能中阴身成佛[60]

上座部佛教南传菩萨道》说明修菩萨道必须先发愿成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记未来一定成佛,才能称作菩萨菩萨必须累积十波罗蜜[61]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万大[58]才能成佛。菩萨在最后一世前修四念处最多只可证得第十一观智阶段(行舍智),不会进而快速证得阿罗汉道、果智而成为阿罗汉、导致因为当世涅槃永无来生以后,因为无法于来生继续修行累积足够的波罗蜜,而必然无法成佛[62]菩萨在最后一世无佛教时代会自修四念处[59]如实觉知五蕴的刹那生灭[63]及无常、苦、无我[64]然后无师自悟自证四道、四果、涅槃成为佛[65]。上座部佛教主张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56],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没有办法成佛。

依照南传佛教的观点,悉达多·乔达摩在难以计数的前世已获得燃灯佛授记,成为菩萨。悉达多禀赋其历世修行所已经累积的波罗蜜与达至行舍智的观智,在此世于放弃苦行后,以符合菩萨乘的方法继续修行,最后在菩提树下圆满了成佛所需的波罗蜜、且在观智上证得阿罗汉果智,而成为佛兼阿罗汉。

天台宗六即佛 编辑

中国的佛教天台宗根据佛法的义理及修证的不同阶段层次,提出了所谓的六即佛的观念: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

佛教徒眼中的佛 编辑

随缘 编辑

与其他宗教里至高无上的不同,佛不是神也非造物主,也不掌管人们的吉凶祸福,只教导吉凶祸福的运行规律和趋利避害的方式,即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比如佛陀不能改变人类所造下的,即“定业不可消”,也无法渡化无缘之人,即所谓佛渡有缘人。

觉者 编辑

佛陀是具有无上智慧和圆满觉悟者,称为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者(梵文आनुत्तरसम्यक्सम्बोधि,anuttara-samyak-sambodhi,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虽是人但已超越人,虽超越了人但仍是人。

关系 编辑

佛陀与佛教徒是师生关系,佛教徒自称为“佛弟子”(弟子即是学生),尊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一般宗教与教主之关系为上对下、主对仆,以信仰为入门,然佛陀教育更以学习为入门,佛教徒也自称学佛。因此正信的佛教徒对于佛陀的态度,是尊重恭敬与请益学习,而不只是顶礼膜拜。

佛像 编辑

印度佛教早期不建立佛像,而使用佛的脚印或法轮菩提树等的象征。

其他宗教,他们以为佛教徒的礼佛是崇拜偶像的行为,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佛教徒的顶礼膜拜是发自内心对佛陀法身之无上甚深微妙智慧与慈悲心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而非对佛像的依恋与偶像崇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世尊须菩提尊者:“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最佳的注解。有一些佛教徒认为不需要依赖佛像,只要有心是可以和佛联结的。

佛与神的关系 编辑

  • 佛教认为,佛是成道的觉者,是一切有情教师,而非神仙,亦非世界的创造者、支配者、审判者;世间及其他宗教中的神、仙人、精灵等,主要为天神,亦有人道中得神通者、饿鬼道中有大福报、大神通者,阿修罗道中有神通者,甚至畜生道众生亦有可能修得神通,即中国民间所谓的精怪。这些众生仍是六道轮回中的凡夫,是因为业报而得享此福,神仙出现五衰即为寿命将终结的信号,待命终后,便会重入轮回,今世为神,可能下世就转世为人、为鬼、甚至贬为畜生等等;而佛陀正是发现了轮回之苦,而誓言要脱离轮回,经过生生世世的修行而成道者,已经得到“不受后有”的无上果位,超脱出六道轮回。
  • 佛教认为,佛为天人师,是神仙与人类共同的老师,故有善根的神仙亦会听从佛陀的教育,称为护法神;有的则是被佛、菩萨或僧人以神通力打败或者传教之后,甘愿担任护法神。因此,世间人认为这是佛教为了宣教,对其他民族宗教中的神采取吸纳策略。
  • 在宗教斗争中,部分宗教亦将佛吸纳为其中的神的化身,或某个神是佛的老师。例如,印度教称佛陀释迦牟尼是毗湿奴的第九个化身,苯教辛饶米沃是释迦佛的老师,道教认为老子化胡为佛、慈航大士观自在菩萨)为玉皇大帝的学生。

世俗对佛的理解和文学作品中的佛 编辑

世俗对的理解比较复杂,这种理解与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广泛传播互为影响,主要因为在中国在宋代后理学兴起和明代起佛教衰落,所以对佛陀供养被吸取到中国民间信仰里面。

  • 有一部分的理解是与佛教界对佛的理解为一致的。
  • 在很多中国的神灵传奇故事中,也不乏出现佛在其中现大神力,如神魔小说名著《西游记》中,佛帮助玉皇大帝,调伏孙悟空的刚强之气,将孙悟空困于五指山下,令其自我反省,等待因缘成熟,以向善行,助唐僧取经。

注释 编辑

  1. ^ 《巴汉词典》Mahāñāṇo Bhikkhu编著
  2. ^ 庄春江. 雜 附(1) 佛陀十號的釐清.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9). 
  3. ^ 3.0 3.1 《佛学大辞典》【十号】
  4. ^ 佛陀的緣起-佛陀不是神. www.budaedu.org.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5. ^ 淨空法師專集網http://www.amtb.tw. www.facebook.com.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6. ^ 仁愛和平講堂-多元文化教育與人類和諧社會之路(南風窗雜誌專訪)【第2集】-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华藏净宗弘化网.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英语). 
  7. ^ Tocharian word of the week: "Buddha". 焉耆语 译佛陀(Buddha)为pt-āñkät,龟兹语 译为pa-ñäkte / pūd-ñäkte。-ñkät,-ñäkte是主上、神明的意思。
  8. ^ David Jacobson. The Buddha in Greek. 2016 [2021-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7).  贵霜帝国巴克特里亚语 (希腊字母)称Buddha为BOΔΔO (Boddo)。
  9. ^ Mathura lion capital.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10. ^ 《梵语千字文》:“佛:没驮”
  11. ^ 吴昭新. 新編台灣閩南語用字彙編 (PDF).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5). 没、物:but8……他、陀、驮:to5 
  12. ^ ㆠ ㄨㄉ̇的发音:
  13. ^ ㄉㄜˊ的发音:
  14. ^ Heleen Plaisier. A Grammar Of Lepcha. 2007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15. ^ Iris Colditz. Buddhist and Indian Elements in the Onomastics of the Iranian Manichaean Texts. Entangled Religions. 2020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16. ^ * Ilya Yakubovich. The Sogdian fragments of Samghata Sutra the German Turfan Collection..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17. ^ Stephen Morey. Ahom and Tangsa: Case studies of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oss in North East India (PDF). Language Documentation & Conservation. 2014, 7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14). 
  18. ^ Marseille, Carmen Eva. Shan-Ni grammar and processes of linguistic change. 2019: 34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19. ^ 香港小學習字表.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20. ^ 吳音小辭典.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21. ^ * 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22. ^ 臺灣客家語常用辭典.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23. ^ * Allen, Bryan. Bai dialect survey. Journal of Language Survey Reports. 2007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9). 
  24. ^ * 【法訊】2012大理公館白族密宗消災延壽藥師祈福法會.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药师琉璃光王佛,白语称为"yo sail veip" 
  25. ^ Cham dictionary.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26. ^ *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 “天朝万顺(岁)”臆解可以休矣 (PDF). 中韩第三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27. ^ 27.0 27.1 陶金. A collective study of Liao and Jin emperors’ honorific titles, temple names and era names in Khitan scripts(辽金帝王契丹文尊号年号汇考). 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 2015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28. ^ 金启孮:佛(女真文).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29. ^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ormalisation (PDF).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7). 
  30. ^ 古今文字集成 - 𗢳.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31. ^ * 古今文字集成 - 𘒶.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1). 
  32. ^ * 達斡爾達漢小詞典.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33. ^ 《长阿含经》卷1:“佛告诸比丘: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此贤劫中有佛名拘楼孙,又名拘那含,又名迦叶。我今亦于贤劫中成最正觉。”(CBETA, T01, no. 1, p. 1, c19-25)
  34. ^ 大史 》:从前,我们的胜者见到了已经解脱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燃灯佛后,为救世间痛苦,他发心成佛。然后,他向正觉㤭陈如、圣者曼伽罗、须摩那佛、离婆多佛、大圣苏毘多佛、正觉高见佛、莲花佛、胜尊那罗陀佛、正觉莲花上佛、善慧如来佛、善生佛、喜见佛、导师义见佛、法见佛、义成就佛、帝沙佛、胜尊弗沙佛、毘婆尸佛、正觉尸弃佛、遍觉毘舍浮佛、拘留孙佛、正觉拘那含佛、善逝迦叶佛,向这二十四佛表示敬意之后,大雄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他将成佛的授记。最上尊乔达摩佛,诸彼岸法皆得圆满,达到了解脱烦恼障及所知障的境界,解救具心出离苦难。这位大牟尼,在摩揭陀国优楼频螺村的菩提树下,在吠舍佉月满月之日,证得无上菩提
  35. ^ 中阿含经》:若世中有二如来者终无是处,若世中有一如来者,必有是处。
    长阿含经》: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
    增壹阿含经》:是时,诸辟支佛即于空中烧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无二佛之号,故取灭度耳。一商客中终无二导师,一国之中亦无二王,一佛境界无二尊号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佛以是事告帝释天主并天众言:“汝等当知,同一时中,无处容受二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宣说诸法。”
  36.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佛告阿难。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世尊出现于世。名曰然灯如来应正等觉。
    大宝积经》:舍利子。我念往昔过无数劫。有佛兴世。名曰然灯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舍利子。尔时然灯如来应正等觉。为我授记。作如是言。汝摩纳婆。于当来世。过阿僧企耶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乃至佛薄伽梵。
  37. ^ 玄奘译《阿毘达摩法蕴足论》卷2:“云何佛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云何佛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世尊所,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广说乃至佛、薄伽梵。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念、随念、别念、忆念,念性、随念性、别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记性,是名佛随念。”
  38. ^ Sayalay Susilo 著《佛陀的九种德行》
  39. ^ 玄奘译《阿毘达摩法蕴足论》卷2:“云何佛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40. ^ 《十号经》卷1:“我昔因地为菩萨时,历修众行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今得菩提涅槃一切真实,以八圣道正见所证名为如来。”(CBETA, T17, no. 782, p. 719, c9-11)
  41. ^ 《金刚般若经赞述》:“若来者谓成道来。若去者入灭去。若坐者说法利益时。若卧者谓唱灭相。化身有此而法身无。故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如天上月影现水中。水清即现水浊便隐。月体本无来去。由水致有生灭。法身本湛寂由心故见去来也。子云法身本无来。由众生向佛故见来。此即不来来。犹如趣远质以临台,睇影颜而府己也。法身本无灭。众生厌佛故不去之中而见去。犹如汎驶舟而东迈,瞩凝沼而西流。此即不去去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法涌菩萨品》:“尔时,法涌菩萨摩诃萨告常啼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所有法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何以故?善男子!诸法实性皆不动故。”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尔时,法上菩萨摩诃萨谓常啼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何以故?真如无动,真如即是如来。不生法无来无去,不生法即是如来。实际无来无去,实际即是如来。空性无来无去,空性即是如来。无染法无来无去,无染法即是如来。寂灭无来无去,寂灭即是如来。虚空无来无去,虚空即是如来。”
  42. ^ 《佛说十号经》卷1:“复次,令彼世间所有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幢幡、宝盖、香、花、灯、菓及天上人间最上之物供养于佛,获得最上富贵吉祥之福, 是名应供之号。 ”(CBETA, T17, no. 782, p. 719, c20)
  43. ^ 中阿含经》:沙门瞿昙宗本不入于胎,亦为人说不入胎法。
  44. ^ 《佛学大辞典》【十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5. ^ 《佛学大辞典》【至人】:(杂名)释迦如来之尊号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释迦如来,道成积劫,德超三圣。化于人道,示相同之。是以且就人中美为尊极,故曰至人。”
  46. ^ 當佛教遇見耆那教 ──初期佛教聖典中的宗教競爭與詮釋效應. [201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佛教与耆那教皆称呼自己的宗教圣典为“阿含”,也同样以佛陀(觉悟者)、耆那(胜者)、大雄(伟大的英雄)、如来、阿罗汉、世尊等词作为各自宗教究竟解脱之圣者的称谓。 
  47. ^ 《大智度论》卷4〈1 序品〉“曰: 得何功德故名为佛? 答曰: 得尽智、无生智,故名为佛。” (CBETA, T25, no. 1509, p. 91, b21-23)
  48. ^ 《大智度论》卷4〈1 序品〉:“复次,有人言:“得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达、无碍、三意止——一者、受教敬重,佛无喜;二者、不受教不敬重,佛无忧;三者、敬重不敬重,心无异——大慈、大悲、三十七道品,一切诸法总相别相悉知故,故名为佛。”” (CBETA, T25, no. 1509, p. 91, b23-27)
  49. ^ 《杂阿含经-央掘魔罗经》卷4:“我为声闻乘说。此偈意者,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CBETA, T02, no. 120, p. 540, a3-5)
  50. ^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十冊 卷第五十一 No. 279《大方廣佛華嚴經》CBETA 電子佛典.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51. ^ 《成唯识论》卷9:“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CBETA, T31, no. 1585, p. 48, b5-14)
  52. ^ 《佛说大乘十法经》:“世尊!我不见有众生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人、天、阿修罗众中说言不成正觉者,除一阐提。”(CBETA, T11, no. 314, p. 767, c7)
  53. ^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菁華開示. www.amtb.tw.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54. ^ 佛學大辭典/八相成道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zh.wikisource.org.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中文(繁体)). 
  55. ^ 《杂阿含经》:“如是,诸比丘!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定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彼法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槃。如大林树叶,如我成等正觉,自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明、慧、正觉、正向涅槃故。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56. ^ 56.0 56.1 汉传佛教中阿含经》:漏尽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57. ^ 明昆尊者《南传菩萨道》:菩提(bodhi,觉悟)是指四个道智(maggañāṇa)。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可以有或没有跟它一同生起。
    菩提有三种:
    1. 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觉(sammāsambodhi):此菩提是四道智连同一切知智。在此,正等正觉者没有依靠导师,而是自己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除了能断除内心的烦恼之外,它也能断除过去世的习气(vāsanā)。一切知是明了一切值得了解之事。
    2. 辟支菩提(paccekabodhi):此菩提是指无师自通地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
    3. 声闻菩提或弟子菩提(sāvakabodhi):此菩提是指必需依靠导师(佛陀)的帮助才能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
    有很强烈的善欲想要证得三藐三菩提者是为三藐三菩萨(sammāsambodhisatta),即“未来圆满佛”。有很强烈的善欲想要证得辟支菩提者是为辟支菩萨(pacceka-bodhisatta),即“未来辟支佛”。有很强烈善欲想要证得弟子菩提者是为声闻菩萨(sāvaka-bodhisatta),即“未来弟子”。
  58. ^ 58.0 58.1 明昆尊者《南传菩萨道》:在这部经的注释中也有解释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单只说到十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我们是不可能只修了一次,或两次,或十次,或二十次,或五十次,或一百次,或一千次,或十万次,或一千万次,或十亿次,或一千亿次,或十万亿次就可成佛的。同样地,我们是不可能只修了一天,或两天,或十天,或二十天,或五十天,或一百天,或一千天,或十万天,或十亿天,或一个月,或两个月,或十万亿个月,或一年,或两年,或十万亿,或一个大劫,或两个大劫,或十万亿个大劫,或一阿僧祇大劫,或两阿僧祇大劫,或三阿僧祇大劫就可成佛。(其他的波罗蜜,即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与舍也是同样的情形。)事实上最短的期限是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只有在这么久的时间里,非常恭敬、热诚、认真、透彻与毫无间断地圆满诸波罗蜜之后才能成佛。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原因。这部经的疏钞也强调只有至少修习诸波罗蜜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后才能成佛。除此之外,是没有其他方法的。这是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
  59. ^ 59.0 59.1 汉传佛教杂阿含经》(四九八):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过去、未来、今现在佛悉断五盖恼心,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0. ^ 《增壹阿含经》: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61. ^ 佛學大辭典/十波羅蜜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中文). 
  62. ^ 明昆尊者《南传菩萨道》:然而,作为菩萨所修习的第四个波罗蜜的智慧,应该只是包括了道果智与一切知智之前的智慧。在此并没有关系到菩萨在最后一世所证悟的智慧。在直到最后一世之前,菩萨所修的智慧波罗蜜只是到达观智的行舍智的第一部分。后面部分的行舍智将会直接导向道智。所以在最后一世之前菩萨并不会尝试去跨越第一部分,因为若他如此做,他就会证悟道果而成为圣者,以及证入涅槃。这样他就不能成佛。因此我们应注意到菩萨所修的智慧波罗蜜只到行舍智的第一部分而已。
  63. ^ 汉传佛教杂阿含经》(四九):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是生灭法。知色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色;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识。”
  64. ^ 汉传佛教杂阿含经》(九):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65. ^ 马哈希尊者 《毗婆舍那讲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菩萨观见三界内外一切法之生、灭,借此修习毗婆舍那。所以佛陀说:菩萨观五取蕴生灭,依序引发诸毗婆舍那智,接着,先以“预流道”,证知涅槃。其后,他以同样的方式修习毗婆舍那,并借由“一来道”证知涅槃。再者,他又继续修习毗婆舍那,再依“不还道”证知涅槃。然后,他又继续修毗婆舍那,以称为“漏尽智”的“阿罗汉道”证知涅槃,成为具备“一切知智”的佛陀。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