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鎮 (台灣)

屏東縣底下的一個鎮

22°28′00″N 120°27′16″E / 22.4667127°N 120.4544234°E / 22.4667127; 120.4544234

東港鎮
Donggang Township
舊稱:東津
東港鎮位於屏東縣中部西方
東港鎮位於屏東縣中部西方地图
東港鎮位置圖
坐标:22°28′00″N 120°27′16″E / 22.4667°N 120.4544°E / 22.4667; 120.4544
國家 中華民國
臺灣省
上級區劃屏東縣
下級區劃22291[1]
政府
 • 行政机构東港鎮公所
(立法機關:東港鎮民代表會
 • 鎮長黃禎祥東港鎮鎮長列表)
面积
 • 总计29.4635 平方公里(11.3759 平方英里)
海拔1 公尺(3 英尺)
人口(2024年11月)(18,090戶)
 • 總計45,941人
 • 排名屏東縣的第5位
 • 密度1,559人/平方公里(4,038人/平方英里)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郵遞區號928
戶政資料代碼10013030
毗鄰新園鄉林邊鄉南州鄉崁頂鄉琉球鄉(隔海相望)
網站https://www.pthg.gov.tw/TownDto/Default.aspx

東港鎮臺灣話Tang-káng-tìn)位於臺灣屏東縣西部中段沿海,北臨新園鄉崁頂鄉,東鄰南州鄉,西南隔台灣海峽琉球鄉相望,南接林邊鄉。以每逢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而聞名。

東港位處屏東平原南端,東港溪自東港與新園鄉交界出海,地勢平坦加上濱海,故產業以漁業農業為主,但也因地勢低漥及排水不良,使東港易受洪水海水倒灌之苦,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近年來因為黑鮪魚的身價暴漲及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的成立,使得觀光業蓬勃發展,該鎮亦有黑鮪魚的故鄉之美譽。

歷史

编辑
 
1945年美國海軍繪製的東港地圖

東港鎮,古稱東津,位於台灣屏東縣東港溪出海口,在清代就已是一個航運繁盛的港口,是全台三大良港之一。關於東港的由來說法有二:一是與西港(今高雄市旗津區)、中港(今高雄市林園區中芸港)的相對位置而得名;二是認為其位於高屏溪以東,故稱之為「東港」。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在此設置「東港街」,劃歸高雄州東港郡管轄。二戰後劃設高雄縣東港鎮,1950年改隸屏東縣至今。之後境內里數歷經兩次變更[2][3],至2021年9月1日起,東港鎮共轄21個里[1]

人口

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5127,262—    
195629,775+9.2%
196133,083+11.1%
196636,994+11.8%
197139,981+8.1%
197642,175+5.5%
198144,836+6.3%
198646,653+4.1%
199146,892+0.5%
199648,798+4.1%
200149,271+1.0%
200650,312+2.1%
201149,568−1.5%
201648,097−3.0%
202146,268−3.8%
來源:東港鎮歷年來戶數及人口. 屏東縣東港戶政事務所. 2018-01-01 [201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5) (中文(臺灣)). 

根據屏東縣東港戶政事務所及屏東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3年底東港鎮戶數約1.8萬戶,人口約4.6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1,559人,是屏東縣人口密度第三高的行政區(僅次於屏東市琉球鄉)。鎮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新街里與共和里,2023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4,424人與791人[4]

政治

编辑

歷任首長

编辑
屆次 姓名 黨籍 備註
1 黃金衡
2 施佳鍟
3 施佳鍟
4 黃金燧
5 黃金燧
6 郭廷才
7 郭廷才
8 許居鎰
9 許居鎰
10 吳水津
11 吳水津
12 黃正峰   中國國民黨
13 王憲昭   民主進步黨
14 劉新平   民主進步黨
15 王憲昭 無黨籍
16 王憲昭   民主進步黨
17 徐志雄   民主進步黨
18 徐志雄   民主進步黨
19 黃禎祥 無黨籍 現任

鎮政組織

编辑

東港鎮公所是東港鎮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鎮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東港鎮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屏東縣政府。鎮長由全體鎮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東港鎮公所並置鎮政會議,為鎮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鎮長之下,設有6課3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7]

 
2022年新落成的東港鎮公所

東港鎮民代表會是東港鎮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東港鎮全體鎮民立法和監察鎮政。鎮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東港鎮民代表會共有11位鎮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4席鎮民代表、第二選區1席鎮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鎮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8]

行政區

编辑

現今東港鎮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東港街屬高雄州東港郡。東港街轄東港、新街、內關帝、大潭新、南屏、下廍、三西和等7個大字[9]。1945年,改為「東港鎮」,屬高雄縣東港區。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東港鎮改隸新成立的屏東縣[10]

2017年6月1日,大鵬里分割併入大潭里、船頭里、下廍里[11]

隨著近幾年人口逐漸往市郊發展遷徙,里鄰人口數發展極度不均衡[註 1],行政資源難以公平分配與有效運用,為使基層里鄰行政組織人力調配符合實際需求,針對戶數及人數較少的里鄰合併,戶數及人數較多則拆分。時任鎮長徐志雄提出里鄰調整案,交由東港鎮民代表會審議,並於2018年5月15日審查通過[3]。該案已獲屏東縣政府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東港鎮公所公告於2021年9月1日起實施里鄰調整[1]。東港鎮里鄰調整過後將維持22里,但人口數將維持2千人左右的平均分布。重新規劃的里鄰主要以道路為界並符合現況來進行劃分:頂新、頂中、東和3個里合併為頂中里,興台、中興、八德3個里合併為福德里,船頭里拆為船頭、東津2個里,興東里拆為內關帝、新街、東光、東新4個里。較特別的是,目前行政中心所在地「東津里」是由原船頭里獨立出來,並取名自東港古地名;「內關帝里」也是取名自舊地名,並從原興東里獨立出來。[3][1]

2021年9月1日後的行政區劃[1]

東港鎮行政區劃
 

警政消防

编辑

警政

编辑

消防

编辑
  • 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第三大隊
    • 東港分隊

文化

编辑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编辑

東港鎮上,有全台知名的王爺廟「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每三年會舉辦一次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

编辑

從2001年開始每年舉辦,舉辦於5~7月。東港漁港為台灣最大的黑鮪魚產區,早年以外銷日本為主,一年營業額可達三億台幣,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挫日本經濟造成出口量大減,因而催生了此活動,以協助漁民度過難關,並發展觀光產業。

2019年臺灣燈會

编辑

台灣燈會自從1990年開始,從未在屏東縣舉辦過,2019年的燈會在東港大鵬灣舉辦,也是20年來第一次,是屏東縣近年來舉辦最大的國家級展覽活動。

傳統習俗

编辑
  • 漁民於漁船上吃魚不翻面食用,直接將魚脊骨夾起,繼續食用另一面
  • 新船下水前準備三牲、水果、發粿、紅圓與糖果祭祀,船上插滿順風旗與滿載旗進行祭祀,最後向船頭潑水表示開水路
  • 捕捉烏魚的漁民在船上開飯不講食飯,而說「圍過來」
  • 東港王船繞境與台南地區王船差異在於,只有王船組師傅及大千歲的轎班可以拉繩,一般信眾不能參與王船的拉繩[13]
 
東港鎮東隆宮牌樓
 
屏東縣東港鎮鎮海宮

廟宇

编辑

教堂

编辑

清真寺

编辑

文化資產

编辑

名稱是粗體字者表示列級為「重要民俗及有關文物」。

形式 分類 名稱
有形文化資產 縣定古蹟 大鵬灣原日軍水上飛機維修廠
歷史建築 天主教道明會東港天主堂
大鵬營區日治時期軍事設施及建物
東港鎮延平路106號街屋
東港共和新村
農業用碾米用礱穀機(東港鎮農會)
無形文化資產 民俗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鳳邑二十四司
東港開基共善堂福州白龍庵五福大帝駕前什家將
東港聖德宮姚府四千歲駕前十二家司
東港共和堂欽點五毒大神
東港共明堂欽點五毒大神
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實木王船船帆製作技術(蔡財安)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實木王船船帆製作技術(蔡文化)

教育

编辑

高級中等學校

编辑

國民中學

编辑

國民小學

编辑

醫療

编辑

交通

编辑

公路

编辑
國道
省道
縣道
鄉道

客運

编辑
 
東港轉運站
站點
屏東客運
  • 屏東縣公車
    • 520:東港轉運站-林園-捷運小港站
    • 608:東港轉運站-東琉線碼頭-鹽琉線船運服務中心
  • 一般公路客運路線
    • 8202:屏東萬丹-東港
    • 8203:屏東-社皮-進德大橋-東港
    • 8213:潮州-崁頂-東港
    • 8215:潮州-北勢-東港
  • 聯營公路客運路線(高墾線)
    • 9117:高客自立站-墾丁-小灣(與高雄客運、國光客運聯營)
    • 9117A:高客自立站-枋寮(與高雄客運、國光客運聯營)
    • 9117B:高客自立站-高雄國際機場-墾丁-小灣(與高雄客運、國光客運聯營)
    • 9127:高客自立站-大鵬灣(與高雄客運、國光客運聯營)
    • 9127D:高鐵左營站  台88線  國道三號-大鵬灣(與高雄客運、國光客運聯營)
高雄客運

航運

编辑
東琉線交通船(聯營)
  • 東港 - 小琉球渡船頭(白沙觀光港)
泰富航運
  • 東港 - 小琉球渡船頭(白沙觀光港)
公營交通船
  • 東港 - 小琉球渡船頭(大福漁港)

郵政

编辑
中華郵政
  • 屏東郵局
    • 東港中正路郵局
    • 東港光復路郵局

公共自行車YouBike2.0

编辑

YouBike2.0系統於2023年2月1日正式營運,截至2024年5月24日於東港鎮內設置15處站點。

捷運規劃

编辑
高雄捷運
  • 林園東港線:規劃中,預計2037年完工。
    • 東港站RD4
    • 東港轉運站RD5
    • 大鵬灣站RD6)
    • 遊二區站RD7)
專用公路
  • 屏專3線[14]:大鵬灣環灣道路

旅遊景點

编辑
 
鵬灣跨海大橋
 
連接東港鎮與新園鄉的橋樑之一,進德大橋
 
東港東隆宮牌樓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编辑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是台灣的國家風景區之一,成立於1997年,主要範圍為台灣本島西南側的大鵬灣灣域和小琉球(琉球嶼)。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

编辑
 
東港王船文化館

東港鎮除了以豐富的漁產聞名外,另有國定民俗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聞名全國。本館之建立之目的主要為保存地方之重要民俗,另外在非祭典期間仍可吸引對迎王有興趣之民眾參訪,促進地方觀光發展。[15]

公園

编辑
  • 鎮海公園
  • 東港兒童公園 (大鮪魚航海樂園)
  • 東港河堤公園 (周邊設有許多露天咖啡廳)
  • 嘉蓮社區濕地公園

市集

编辑
 
仿日本神社打卡地標
  • 華僑市場(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 東港夜市:位於東光國小前,每週三、六晚上六點左右開始擺攤,到十一點左右收攤。

其它

编辑

商店

编辑
超市
超商
服飾店
文具店
藥妝店
電器行
材料行
速食店
便當店
火鍋店
咖啡店
連鎖茶飲店

特產與小吃

编辑

東港三寶

编辑

其他小吃

编辑

注釋

编辑
  1. ^ 2018年4月,設籍人口最多的興東里高達1萬1049人,但最少的頂中里只有454人。

參考資料

编辑
引用
  1. ^ 1.0 1.1 1.2 1.3 1.4 屏東縣東港鎮公所. 公告「屏東縣東港鎮行政區域里鄰調整(第三階段)」自110年9月1日起實施. [2021-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2. ^ 23里變22里 東港行政區將整併.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12-07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3. ^ 3.0 3.1 3.2 人口分布嚴重失衡 東港鎮22里重新調整. 聯合新聞網. 2018-05-15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4. ^ 人口統計-東港鎮人口統計-每月現住人口數及戶數. 屏東縣東港戶政事務所. [2021-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中文(臺灣)). 
  5. ^ 東港鎮歷年來戶數及人口. 屏東縣東港戶政事務所. 2018-01-01 [201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5) (中文(臺灣)). 
  6.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XLS).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中文(臺灣)). 
  7. ^ 關於東港-公所組織. 東港鎮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中文(臺灣)). 
  8. ^ 代表會專區-鎮民代表. 東港鎮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中文(臺灣)). 
  9. ^ 施添福 2001,第117頁.
  10. ^ 施添福 2001,第118頁.
  11. ^ 23里變22里 東港行政區將整併.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12-07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12. ^ 派出所落成應邀觀禮 縣議員驚呼:這不是我家的地?. [2013-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13. ^ 陳進成. 【民俗亂彈】海洋民俗學──東港漁民的行事規矩與禁忌. 獨立評論@天下. 2017-05-19 [2019-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中文(臺灣)). 
  14. ^ 106年度臺灣通用電子地圖4至5月局部更新成果一覽表[永久失效連結]
  15. ^ 中央通訊社. 無形文化資產 屏東王船文化館上樑 | 文化. 中央社 CNA. 2022-07-25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中文(臺灣)). 
書籍
  • 施添福等編纂. 第四章·東港鎮. 《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 ISBN 957-02-9155-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