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簋
南宋官窯青瓷簋是一件現存於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原典藏於清宮壽皇殿[1],其口徑長19.5公分 寬17.5公分 底徑16.0公分 足徑15.8公分。[1]
南宋 官窯 青瓷簋 | |
---|---|
English:Gui vassel with light bluish-green glaze, Guan ware | |
年份 | 南宋 西元1127-1279年 |
類型 | 青瓷 |
尺寸 | 12.7 cm × 19.5 cm × 17.5 cm(5.0英寸 × 7.7英寸 × 6.9英寸) |
收藏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臺灣) |
收藏地 | 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
登錄號 | 故瓷011438N000000000 |
網址 |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
年代
编辑南宋初創基即嚴重感覺代表正統的禮樂用器之闕如。靖康之變,金人在汴京大肆搜刮,裝載二千零五十車的宋朝府庫積蓄,北運燕京,主要的禮儀祭器幾乎皆不免。[2]南宋紹興年間,朝野上下醞釀而出復興北宋文化的思潮,讓 《宣和博古圖》成為重建禮制器用的典範。影響所及,也讓南宋官窯器中出現一類仿銅器,此品即為其中的一個例證。浙江省浙江市郊壇下官窯窯址及南宋太廟遺址也曾出土相似的器類。[1][3]
外觀
编辑器形模仿青銅簋,歛口略呈橢圓形,碩腹,平底,圈足略高。口足磨損而加鑲銅邊,口下飾弦紋兩道,腹兩側各按飾一螭形耳,耳下削平,露出黑灰色的胎體。胎骨較厚,通體施濃潤青釉,釉色粉青,釉面滿佈冰裂紋,邊稜釉薄處微現粉青光澤。[1][4]
器形淵源
编辑簋是指有圓形器口、圓腹、圈足和一定大小等基本器形,用以盛裝黍稷的青銅器。這些基本器形隨足型、腹壁曲線和耳型的差異,又可再細分成若干類。簋型器自商朝早期開始萌芽發展,到了西周中、晚期和春秋早期,簋型器臻於鼎盛,並由盛而衰。[5]戰國時期,喪葬制度發生了變化。三晉兩周地區的貴族大墓自戰國早、中期起逐漸用陶禮器代替青銅禮器隨葬,仿照銅器形式的鼎、豆、壺、簋、簠、甗等等成套成組的生產。到了漢武帝時期,用於喪葬的鼎、敦、盤、匜等仿銅禮器雖還有所生產,但倉、灶、井、爐等模型明器的燒造正在急遽增長,到了東漢時期,舊式陶禮器顯著減少以至絕跡。[6]直到宋代因為金石學的發展,再加上宋徽宗試圖再現三代制禮作樂,進而編成《重修宣和博古圖》一書,而成為日後仿古器的製作藍本。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1.3 《貴似晨星:清官傳世12致14世紀青瓷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6: 69. ISBN 978-957-562-766-9.
- ^ 蔡玫芬. 〈論「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句的真確性及十二世紀官方瓷器之諸問題〉. 《故宮學術季刊》. 1997, 15 (2): 88.
- ^ 國立故宮數位典藏系統- 官窯 青瓷簋.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 ^ 國立故宮數位典藏系統- 官窯 青瓷簋.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 ^ 《商周青銅粢盛器特展圖錄》.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5: 25、56–64. ISBN 957-562-180-8.
- ^ 《中國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 1982: 97–106. ISBN 978-7-5010-0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