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

(重定向自南武陽縣

泰山郡,一作太山郡,中国古名。西汉始置,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莱芜市淄博市南部、临沂市西北部、济宁市东北部一带。郡治在博县(县治在今泰安市泰山区东),后徙治奉高县(今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南)。东汉、魏晋仍之。北魏时徙治钜平县(县治在今泰安市岱岳区南)。北齐改泰山郡为东平郡,治博平县(博县)。隋初废。

建置沿革

编辑

西汉

编辑

泰山郡,秦代济北郡之地。汉初,泰山郡之地属齐国支郡济北郡。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分齐国置济北国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济北王将其领地内的泰山附近的土地献给皇帝。武帝以其地置泰山郡,又割济南郡南部数县来属。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济北王刘宽自杀,济北国除,其地并入泰山郡。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泰山郡治奉高县,属兖州刺史部,领十七县、七侯国:奉高县、博县、茌县、卢县、肥成县、虵丘县、刚县、柴侯国、盖县、梁父县、东平阳县、南武阳县、莱芜县、钜平县、嬴县、牟县、蒙阴县、华县、宁阳侯国、桑丘侯国、富阳侯国、桃山侯国、桃乡侯)、式侯国。另有胡毋、五据、有德三个侯国,建置情形无从考证。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172816户,726604人。西汉绥和元年,泰山郡领县如下: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建置年代 王莽改名 备注
奉高县 泰安市岱岳区范镇故县村 郡治。有工官。
博县 今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博城遗址 原名博阳县。
茌县(茬县) 今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北大沙河北
卢县 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 都尉治所。春秋时齐国之卢邑。原为北安县,济北国都城。
肥成县 肥城县老城街道驻地 肥国
虵丘县(蛇丘县) 今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故县店村 遂国。春秋时鲁国在此筑“虵渊囿”。
刚县 宁阳县堽城镇,一说在东庄镇东庄村西 柔县
柴侯国 今泰安市岱岳区楼德镇东柴城村柴县遗址 汉武帝时 齐孝王子刘代之侯国。
盖县 沂源县中庄镇盖冶村 汉景帝时 原齐国之盖邑。
梁父县 羊祜城,在今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梁父城遗址
东平阳县 新泰市城区 河东郡有平阳,故加“东”字曰东平阳。西晋初改名新泰县
南武阳县 平邑县仲村镇北昌乐村、南昌乐村一带 桓宣县 东郡有东武阳,故此名南武阳。今存南武阳县吏皇圣卿阙功曹阙三通。
莱芜县(来无县) 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莱芜故城遗址
钜平县 详址无考,当在今泰安市岱岳区南部,一说在大汶口镇一带
嬴县 莱芜市莱城区城子县村嬴城遗址 嬴姓发源地。有铁官。
牟县 今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北牟国故城遗址 牟国
蒙阴县 今蒙阴县联城镇城子村 蒙恩县
华县 费县方城镇古城村东南 翼阴县
宁阳侯国 今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 汉武帝时 宁顺 鲁恭王子刘恬(宁阳节侯)之侯国。
桑丘侯国(乘丘)[1] 今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故县村 鸿嘉元年(前20年) 东平思王子刘顷之侯国。
富阳侯国 今东平县东 汉成帝时 东平思王子刘萌之侯国。
桃山侯国 今宁阳县葛石镇石碣集村南 汉成帝时 褒鲁[2] 城阳孝王子(刘钦)之侯国。
桃乡侯国 汶上县军屯乡北陶村、南陶村一带 汉成帝时 鄣亭 东平思王子刘宣之侯国。
式侯国 详址无考,当在今济宁市境内 城阳荒王刘宪(式节侯)之侯国。

东汉

编辑

东汉初,泰山郡为张步所据。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张步降汉。因人口减少,省并泰山郡之八县(侯国):肥成县并入卢、虵丘二县,柴侯国并入博县,桃山侯国并入刚县,桃乡侯国并入无盐县,东平阳县并入南城县;省蒙阴县、桑丘侯国、富阳侯国、式侯国。

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华县、盖县、南武阳县与东莱郡之昌阳、卢乡、东牟改属琅邪郡[3]章帝建初五年(80年),琅邪王刘京遣人祭祀城阳景王刘章祠庙时,卜知“宫中多不便利”,乃上书朝廷请求以琅邪郡之华、盖、南武阳、赣榆等县换取东海郡开阳县临沂县,并将琅邪王宫由莒县迁往于开阳,章帝允之。于是盖县、华县、南武阳县由琅邪郡复归泰山郡。后割东海郡南城县费县属泰山郡,省华县[4]和帝永元二年(90年)封皇弟刘寿为济北王,复置济北国,分泰山郡之卢县、虵丘县、刚县三县属之。汉安帝时(约120年前后),宁阳县改属东平国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泰山郡有8929户、437317人,领十二县:

东汉后期,复置华县。曾设置泰山都尉(155年-165年)一职[5]。汉末,曹操复置西汉时之蒙阴县,割蒙阴与齐国临朐等县置东莞郡汉献帝建安初年,一度析泰山郡之五县置嬴郡,以糜竺为嬴郡太守[6]。至建安末年,泰山郡领奉高、博、梁甫、钜平、嬴、山茌、莱芜、盖、南武阳、南城、费、牟、华,共十三县。

魏晋南北朝

编辑

三国时,改茌县为山茌县。西晋太康年间,泰安郡领奉高县、博县、嬴县、南城县、梁父县、山茌县、新泰县、南武阳县、莱芜县、牟县、钜平县,共十一县。北魏时,泰山郡属兖州,改博县为博平县,郡治由博平县徙钜平县。嬴县由汉时嬴县故地(在今莱芜市莱城区西)迁至已废弃的汉代莱芜县城(今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南)。《魏书》地形志载:泰山郡领钜平、奉高、博平、嬴、牟、梁父,共六县。北齐时,废钜平县、牟县,其地并入博平县。郡治博平县。又废东平郡,以东平郡须昌县及原东阳平郡之乐平、平原二县属泰山郡。天保年间,改泰山郡为东平郡,领奉高、博平、嬴、梁父、须昌、乐平、平原,共七县。新改名之东平郡仍治博平。隋开皇初,废东平郡。

历任泰山太守

编辑

属吏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汉书》王子侯表作“桑丘”,地理志作“乘丘”。
  2. ^ 《汉书》王子侯表作“褒鲁”,地理志作“裒鲁”。另本作“襄鲁”、“襄”。
  3. ^ 范晔《后汉书》琅邪孝王京传
  4. ^ 钱大昕认为华县未尝省并,司马彪《续汉书》地理志失载。
  5. ^ 《后汉书》卷7:〔永寿元年〕秋七月,初置太山、琅邪都尉官……〔延熹八年〕五月壬申,罢太山都尉官。
  6. ^ 《三国志》蜀志糜竺传
  7. ^ 《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父台,太山太守。

参考书目

编辑
  1.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2.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3.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4.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5.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6. 周振鹤,2006,《汉书地理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