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

(重定向自諸葛瑾

诸葛瑾(174年—241年),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家和武将,诸葛瑾的弟弟是仕于蜀汉诸葛亮,族弟是仕于魏的诸葛诞;官至太傅大将军,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官至太傅丞相。生于经学世家的诸葛瑾,研读《毛诗》《尚书》和《左氏春秋》。诸葛瑾公私分明,虽与胞弟诸葛亮阔别多年,但因各为其主,在出使蜀国时,兄弟聚面只谈论公务,私下不相往来,但会互通书信作问候,现存有诸葛亮写给诸葛瑾的《与兄瑾书》多篇。

诸葛瑾
大将军、左都护、豫州牧
诸葛瑾
大将军
国家中国东吴
时代东汉末至三国时期
主君孙权
姓名诸葛瑾
子瑜
出生汉灵帝熹平三年
174年
东汉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
逝世吴大帝赤乌四年
241年(66—67岁)
亲属
父亲诸葛珪
兄弟诸葛亮诸葛均
姊妹诸葛氏(夫庞山民)、诸葛氏(夫蒯祺
诸葛恪诸葛乔诸葛融
诸葛氏(夫张承
其他亲属从父:诸葛玄
堂兄弟:诸葛诞

生平

编辑

诸葛瑾因避战乱而从徐州琅琊郡迁往江东,孙权大姐夫弘咨向孙权推荐,而诸葛瑾与鲁肃受到孙权器重,二人同为宾客礼待一并起用,后升为长史、中司马。

后来赤壁之战爆发之前,孙权派鲁肃到荆州邀请刘备联盟,鲁肃说到自己与诸葛瑾是朋友,于是与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交好。

雍容大度

编辑

215年,诸葛瑾奉命出使蜀汉要求刘备归还荆州,最后以分界结束。219年,跟随讨伐关羽,封宣城侯、绥南将军,代吕蒙南郡太守。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东伐吴,孙权请和故意示弱,害怕刘备的大军如果失败了就难以再对抗曹魏,诸葛瑾给刘备做书曰:“陛下远道来至白帝,恐怕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而来,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肯讲和,这是小人之心。试为陛下论说轻重,及其大小。陛下如果压抑愤恨,所以问题都可以立刻解决,不用再次咨询各位将领。陛下与关羽的亲密与历任汉先帝哪个更重要?荆州的大小与海内天下又如何相比?根据这些与仇恨区分,哪些才是先后解决的事呢?如若审视现况,易于反掌。”

由于诸葛亮久事刘备,而且位高权重,诸葛瑾此时的立场便显得尴尬(尤其以记载来看,关于诸葛瑾通蜀汉的谣言不是此时才有),当时谣言四起,或言瑾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并说自己与诸葛瑾已是神交,关系非外人可以离间,对其信任之深不言可喻。

弘缓不失

编辑

222年,孙权受封吴王,封诸葛瑾为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同年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江陵,孙权派诸葛瑾与夏侯尚对江救援,诸葛瑾水陆两进,在陆地上渡江的同时,分水军在江上渡江;夏侯尚在夜里使用布满油的船,把步骑万余人于下流潜伏渡江,进攻诸葛瑾的大军,在夹江的地方烧毁其船只,同时也进行水陆进攻打败诸葛瑾大军。诸葛瑾性格弘缓,根据道理来定计划,没有应急依存的方案,被围困的大军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孙权对此失望[1]。当时春水又开始,潘璋见魏兵日渡不绝,说:“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便将所领,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苇数百万束,缚作大筏,准备顺流放火,烧败浮桥。筏刚做完,伺水长当下,夏侯尚就因得到命令而撤出,诸葛瑾攻浮桥,曹真等军也退去。虽无大功,但全军保护国境有功。

229年,孙权称帝,诸葛瑾升任大将军,兼任左都护豫州牧。

朝政风波

编辑

226年,孙权得知魏文帝曹丕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孙权攻陷高城,而诸葛瑾则被司马懿击败,吴将张霸被斩杀,别将在寻阳被曹休打败。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赤乌元年(238年),弄政大臣吕壹遭处死。先前,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以自己为武官,未有干涉吕壹一事,吕壹死后,孙权派遣中书郎袁礼斥责四人,指自己与四人恩犹骨肉,荣福喜戚,相与共之,自己政治上出错,理应上奏劝告,不应置身事外。

进退有度

编辑

236年,孙权北征,派右都督陆逊与中司马诸葛瑾攻襄阳。陆逊派亲戚韩扁怀揣奏疏上报朝廷,返回途中,在途中遇到敌人,敌人抓获了韩扁。诸葛瑾听后,十分恐慌,写信给陆逊说:“大驾已还,敌人得到韩扁,将我们的虚实全部打听清楚了。而且河水快干了,最好是赶快离去。”陆逊接报后并未作答复,却催促人种葑豆(一种蔬菜),与众将领下棋射箭游戏,一如平常。诸葛瑾知道后说:“陆伯言足智多谋,他这样做一定自有考虑。”于是亲自来见陆逊,陆逊说:“敌人知道大驾已还,再不用为此筹谋,便专心对付我们。如今敌人已经守卫了要害之处,兵将已经出动,我们自己应当首先镇定自如以稳住部队,然后再巧施计谋,退出此地。如果今天就向敌人表明我们要走,敌人会以为我们害怕了,必然会来威逼我们,那就是必败之势了。”于是二人秘密定计,令诸葛瑾坐镇舟船,陆逊率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素来惧怕陆逊,见陆逊要攻襄阳,立即退回城中。诸葛瑾便引船而出,陆逊慢慢整顿好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敌人不知究竟,反而不敢追击,于是陆逊全军安然退出。

241年四月,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决芍陂(今安徽寿县南)之水,诸葛恪攻六安(今安徽六安东北),朱然孙伦樊城(今湖北襄樊),诸葛瑾、步骘攻祖中(今湖北南漳蛮河流域)。五月,太子孙登逝世,其临终上疏里的辅臣名单有诸葛瑾[2],同月司马懿出兵救樊。六月,班师回朝[3]

同年闰六月,诸葛瑾逝世[4],享年六十八岁,死前命后人简葬不得铺张。

特征

编辑
  • 诸葛瑾容貌温文尔雅而且大方,当时的人都敬服他为人弘雅。孙权亦非常敬重他,每有大事都会先与他商量。三国志《诸葛恪传》则记载诸葛瑾为长脸,曾被孙权带着对自身的脸开玩笑。
  • 诸葛瑾朝中人缘极好,与吴宗室的孙皎、江东豪族的张承、同为徐州出身的步骘严畯等皆为好友,大都督陆逊亦与诸葛瑾结好,诸葛瑾女儿嫁给张承为继室。周昭称这些人虽地位有所不同,仍各守所志,保其名好,可谓当世君子。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也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

逸闻

编辑
  • 虞翻性格狂直,所以被迁徙,唯独诸葛瑾屡次帮他求情。虞翻写书给亲友时说道:“诸葛瑾仁厚,如苍天救助生存物,承蒙他的公平,维系我的名分。但我的罪恶累积深重,恐怕加重我的罪。虽有祁奚般的解救,但我没有羊舌氏的德行,解释也是难辞其咎。”
  • 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委婉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故孙权非常敬重喜爱他,称与诸葛瑾有死生不易之誓,为自己的神交。
  • 夷陵之战准备开战时,有谣言称诸葛瑾派亲人暗通刘备有谋反之意,陆逊则为诸葛瑾辩说要孙权不要相信谗言。孙权亦知诸葛瑾为人绝无反意,并对陆逊说:“当初诸葛亮来东吴时,我打算让子瑜劝诸葛亮留下来为江东效力,但子瑜回答大家已经各为其主,君臣归属已经决定,从道义上不能三心两意。弟弟不会留在东吴,正如我不会投靠蜀汉一样这样回应。所以我不相信谣言,我与子瑜有生死不易的誓言,子瑜不会负我,我亦不会负子瑜,之前有任何妄言的文疏,我都封了表章直接交给子瑜,并亲自写信给他,我与子瑜已是神交,不是其他人可以离间的,你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会把你的表章交给子瑜,让他知道你的用心。”
  • 诸葛瑾的才略虽然不及其弟诸葛亮,但德行谨慎谦卑,妻子死后不再娶,爱妾生子而不扶立。[5]

家庭

编辑

祖先

编辑

父辈

编辑

堂兄弟

编辑
  • 诸葛诞,诸葛瑾堂弟,三国时曹魏大臣和重要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后在寿春发动叛乱反抗司马昭,兵败被杀。

兄弟姊妹

编辑

子女

编辑
  • 诸葛恪,诸葛瑾长子,三国时孙吴权臣,后被诛。
  • 诸葛乔,诸葛瑾次子,后成为诸葛亮养子。官至翊武将军,早逝。
  • 诸葛融,诸葛瑾三子,在父兄中特别奢侈,诸葛恪被诛后饮药而死。
  • 诸葛氏,诸葛瑾之女,后成为其好友张承续弦妻子,生张震,诸葛恪被诛时,张家亦被牵连同诛。
  • 诸葛绰,诸葛恪的长子,涉及鲁王孙霸之事,毒酒自尽。
  • 诸葛竦,诸葛恪的次子,在白都被斩杀。
  • 诸葛建,诸葛恪的幼子,北逃到曹魏,前行数十里,被追兵所抓捕就地斩杀,与母同死。
  • 诸葛攀,诸葛乔之子。诸葛恪被杀后东吴诸葛瑾后裔已灭绝,便恢复诸葛瑾之后。
  • 诸葛融有三子,其名不详,均在诸葛融自杀后一同被族诛。

玄孙

编辑
  • 诸葛显,蜀亡后与诸葛京一同被迁到河东郡定居,成为诸葛瑾一脉唯一传人。

评价

编辑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诸葛瑾、步骘并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
  • 孙权:“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 虞翻:“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
  • 孙登:“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三国志·吴书·孙登传》
  • 世说新语中曾记载诸葛瑾与弟诸葛亮、堂弟诸葛诞齐名,时人有言:“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这里的虎便是指诸葛瑾。
  • 傅玄:“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仇,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及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
  • 周昭:“急论议则伤人,争名势则败友,重朋党则蔽主,务欲速则失德,此四者不除,未有能全也。当世君子能不然者,亦比有之,岂独古人乎!然论其绝异,未若顾豫章、诸葛使君、步丞相、严卫尉、张奋威之为美也。”
  • 陆机:“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名光国。”
  • 袁宏:“子瑜都长,体性纯懿。谏而不犯,正而不毅。将命公庭,退忘私位。岂无鹡鸰,固慎名器。”
  • 《吴书》:“初,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谨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其笃慎皆如此。”
  • 郝经:“诸葛瑾才猷蕴借,颛面上将以功名终,亦其次也。”“侃侃相臣,济威以仁。震霆收声,泽国生春。元叹徳度,沉深穆逺。澄渊不波,龙盘蛟转。子山纯懿,子瑜共肃。赞元将命,共安坤轴。”
  • 余嘉锡:“诸葛三君,功名鼎盛,彪炳人寰,继以瞻、恪、靓,皆有重名。故渡江之初,犹以王、葛并称。”
  • 黎东方于《细说三国》一书指出(146页):“没有周瑜鲁肃,便不会有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没有诸葛瑾,也不会有猇亭之役以后的言归于好。”由此可见,诸葛瑾与周瑜鲁肃等人,同为孙权所倚重,在吴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

艺术形象

编辑

三国演义

编辑
  • 在鲁肃推荐下加入江东,赤壁之战前夕与弟弟诸葛亮相遇,是投降派的一人。周瑜命诸葛瑾说服诸葛亮加入东吴,但被诸葛亮反说加入刘备。第一次合肥之战,太史慈打算夜袭,诸葛瑾则认为张辽多谋恐怕已经有准备,这个计划不可行。樊城之战,曹操派满宠为使者联络孙权联合夹击关羽。孙权问谋士意见,诸葛瑾献计与关羽联姻,如果关羽答应,我们就一起攻打曹操,如果拒绝的话,我们就帮助曹操并取回荆州。诸葛瑾出使联姻,受到关羽辱骂打算砍诸葛瑾,最终孙权联合曹操攻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诸葛瑾出使劝降。在彝陵之战爆发前夕,孙权派诸葛瑾向刘备求和,结果遭到企图为关、张之死报仇的刘备回绝。曹丕三路伐吴,诸葛瑾在南郡防御曹真。诸葛瑾伏兵于外、陆逊伏兵于内里应外合大败曹真和夏侯尚。石亭之战后,诸葛瑾与陆逊在江陵防御司马懿。

影视作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吴录》:瑾以大兵为之救援。瑾性弘缓,推道理,任计划,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权以此望之。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瑾进攻浮桥,真等退走。虽无大勋,亦以全师保境为功。
  2. ^ 《三国志·孙登传》:《临终上疏》:“……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3. ^ 《吴主传》:五月,太子登卒。是月,魏太傅司马宣王救樊。六月,军还。
  4. ^ 《建康实录·卷二》:闰六月,大将军豫州牧诸葛瑾卒。
  5. ^ 《吴书》:初,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谨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其笃慎皆如此。

延伸阅读

编辑

[]

 三国志·卷52》,出自陈寿三国志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官衔
前任:
首任
孙吴大将军
229年—241年
继任:
诸葛恪
前任:
首任
孙吴太傅
222年—2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