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像破坏运动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國歷史上的兩個時期,當宗教和帝國當局反對使用宗教圖像或圖標時
(重定向自反聖像運動

圣像破坏运动希腊语ΕἰκονομαχίαEikonomachía,Iconoclasm,又称毁坏圣像运动圣像破坏之争反图像争辩)指8世纪到9世纪之间(有更精准的说是726年至843年期间,一说717年至843年之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间关于圣像崇拜问题的争论,以及其中数位皇帝所推行的相关政策。从726年皇帝利奥三世颁布禁止偶像崇拜法令为开端,至843年幼帝米海尔三世统治时期,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为止,持续了117年[1]。外表看起来只是破坏偶像主义的兴起,但深层目的是要打击东西教会分裂前的罗马教会希腊教会在境内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内贵族一直垂涎教会的土地,希望藉以没收教会财产。

十字架是典型的圣物崇拜的对象

背景

编辑

380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萨洛尼卡敕令》打击异教信仰,以确立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大量民族宗教传统和地方神话因此被整合到教会的神话中。然而,由异教皈依基督教的信徒,不习惯崇拜没有形象的神;同时,许多曾为异教制作偶像的艺术家工匠开始转为基督教会服务,教会的艺术风格因而受到罗马既有的艺术风格的影响,描绘的形象趋向栩栩如生。在4到5世纪时期,教会在地下墓穴的绘画和集会所的壁画中,采用了一些象征性的符号和形象来代表基督[2]

罗马及希腊文化与本土的文化结合,将原有象征性的基督信仰,转为实际性的圣物崇拜。在部分教会人士眼中,圣物崇拜对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的一般民众起著宗教教育的作用,对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功不可没;但当教徒对圣像从一种象征符号转变为一种偶像崇拜时,许多虔诚的教士和信徒开始感到忧虑[3]。695年,查士丁尼二世基督的样貌刻在硬币上,社会上已经出现了有关描绘耶稣的形象,表现神性或者将人性与神性分离开来,只是表现了人性一面的争议,指将基督刻在硬币上是异教的行端[4],《出埃及记》、《利未记》、《申命记》中都对禁止偶像崇拜做出了严厉的规定[5]

在7世纪以前,东方和西方的教会中出现许多基督使徒圣徒、和殉道者图像崇拜,东方大多都是平面的图像,而西方的教会大都是雕像,这些图像是为了使在基督的真理上未受教育的人可以学习、思想的方式,但不久人们将这些的图像当做是守护神一样,将他们图像上剥落下来的着色之物掺和于圣餐的饼酒之中,亦被视为把这些图像当成偶像一样的崇拜,而有关于图像的争辩是爆发于8世纪而延长到9世纪。

犹太人回教徒基督徒的图像不能认同,并加以批评。但有些回教地区的基督徒觉得图像崇拜颇吸引人,是回教徒和犹太人改宗基督教的一大主因。

原因

编辑

总体而言,利奥三世推行运动是因为人民对当时奢华教会的不满,要求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圣像崇拜[6],教会地位崇高及财富雄厚,帝国政府想利用破坏圣像抵抗修院的势力,因而借由认为圣像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偶像[7],有违宗教原则的指责,发动毁坏圣像运动。

政治因素

编辑

破坏圣像运动是一场帝国皇帝与教会争夺对教会控制权的斗争[8]。自4世纪以来,东罗马皇帝就对教会握有极大影响力,这是由于早期东罗马皇帝作为羽翼未丰的教会的保护人而自然形成的。不过,在破坏圣像运动爆发前,皇帝与教宗争夺权力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而且愈演愈烈。自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4年亲自主持召开第一届大公会议后,狄奥多西一世狄奥多西二世马尔基安查士丁尼一世分别主持召开大公会议。罗马主教马丁曾企图主持第二次大公会议,但他旋即被君士坦丁二世下令押解至首都监禁,而后遭到流放 [9]。其次东罗马皇帝拥有控制五大教区,即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城和安条克教区的教会高层的任命权,君士坦丁一世、狄奥多西二世及查士丁尼一世分别罢免教区内的大教长及主教职位,教宗维吉吕更被软禁于君士坦丁堡达7年之久[10]。但教会一直力图希望摆脱皇权的控制,君士坦丁一世时,主教有权审理世俗法庭审理过的任何案件,而主教的判决被认为是终审判决,狄奥多西一世时,教会进一步获得了税收和司法等方面的特权。7世纪时,教会反对了希拉克略提出的“联合论”和“两性一意论”,罗马主教格里高利一世更公开反对禁止官员和士兵在未完成职责以前进入修道院的皇帝敕令,又利用东罗马世俗大贵族争夺皇权[11],至7世纪末,罗马主教色尔爵在与皇帝的斗争中公然煽动军队反叛朝廷。教会权力不断的提高,促成了利奥三世发动破坏圣像运动以限制教会的发展。

经济因素

编辑

4世纪以后,教会作为东罗马的国教,受到特殊的保护,教会财产增加极为迅速。君士坦丁一世的《米兰敕令》即明确规定,发还教产,许可教徒向教会捐赠各种形式的财产。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后,教会不仅得到了大量地产、金钱和粮食,还兴建了大批教堂和修道院[12],教会的庄园内包括农用耕地、房产、果园、橄榄园、葡萄园、山坡牧场、小型手工作坊、农户、畜群等,修道院的高墙内,有修士的居室、工作间、教堂、会堂,其周围的田地亦由下级修道士耕作,此类田产为教会带来了庞大的收益。同时,教会通过接受捐赠、遗产和经营庄园等途径,每年都可以得到相当丰厚的收入。教会又吸引了大批青壮年人出家,成为教职人员或修道士。6-7世纪,东罗马帝国连年战争、瘟疫不断,人力资源消耗严重。军队人数急剧下降,人力资源的短缺还直接削减了纳税人的数量,减少了东罗马传统税收人头税的总量,使国家收入大幅度下降。在利奥三世执政期间,阿拉伯人占领了帝国大部分的领土,令占领地内的修士回流到境内,导致境内的修士人数大增。修士及教会在帝国境内一向享有众多的特权,他们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13],加上教会所拥有之土地内税收及收益,不需缴纳给世俗王权,令宗教阶层造成重大之影响。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透过此运动,大量没收教产、关闭修道院、强迫修女修士还俗。

军事因素

编辑

为了抵抗外敌入侵,希拉克略王朝伊苏里亚王朝的皇帝大力推行军区制,将全国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军区制的实施需要大片的国有土地[14],但国内大部分的土地均控制在教会之下,致使未能将土地分配给保护国家的军官,令国家的防卫体系受到动摇。其次,利奥三世所封的军区领袖大多是来自东方的小亚细亚(利奥三世本人就来自对抗阿拉伯人的前线托罗斯山脉[15],这批军事贵族受到回教的影响,一般都有反圣物崇拜的倾向,同时对教会的封建势力感到恨之入骨,利奥三世为了讨好这批军事贵族,故此发起圣像破坏运动以争取他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青少年出家当修士,令国家缺乏军队兵源,当时拜占庭正面对阿拉伯人及保加利亚人的入侵,帝国不得不解决青少年人逃避到教会的问题,最终以运动来强迫关闭修道院等设施。

经过

编辑

这个争辩大多是在东方的教会,在723年的时候,回教国王耶济下令撤除他境内一切基督徒在教堂中一切的图像。

利奥三世时期

编辑

第八世纪时,东罗马皇帝利奥三世(在位时间717年-741年)发动禁止崇敬宗教图像的运动(又称破坏偶像主义),725年下令教会不得在崇拜中使用图像。在726-730年间[16],两度宣布反对供奉圣像的诏令,是为破坏圣像运动。首先他在726年,颁布了《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中止了君士坦丁堡及各省的一切关于偶像崇拜的活动,同时大批教会的土地被充公,剩下的土地亦必须交税,教会被取缔,大批修士还俗,恢复了劳动人民的本色,征用教会产业,宣布没收意大利南部什一税,730年,他召开宗教会议,撤换了反对运动的大教长日耳曼努,代之的是拥护运动的大教长阿纳斯塔西乌斯,并制定了有关的宗教法规,为此运动提供了宗教上理论的依据[1]

结果引起宗教界的叛变,教宗额我略二世对此表达强烈抗议,部分意大利希腊地区更爆发了人民起义。利奥三世甚至动用军队执行其命令,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革尔曼阿斯,反对皇帝的这个命令,主教长革尔曼阿斯马上就被皇帝除去职位。727年,拉文纳更因此脱离帝国的统治,731年,额我略二世更宣布开除利奥三世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17],不过都无阻破坏圣像运动的进行。

君士坦丁五世时期

编辑

利奥三世于740年去世,利奥三世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子承父业,继续推行此运动,虽然运动因阿尔塔瓦兹德中途夺位而暂停,但在743年,君士坦丁五世复位后再次推行,大量的圣像艺术品焚毁,教堂内的圣像雕刻被石灰水洗清,破坏圣像运动的推行一直打击教会的收入及发展,更重要的是破坏圣像运动一直在教会中未找到定案,此运动一直激发各教义派别的矛盾[18],令社会处于不安的情绪,结果君士坦丁五世得此加强集权统治,

大马士革的圣约翰也是拥护图像崇拜的,但是他因为在回教区域的境内,皇帝无法对他施权,所以这样一乱就快三十年之久了,大马士革的圣约翰是这样说的:“上帝临在于图像中,正如他临在圣晚餐中一样。作表记的图像是未见之事物的真实代表。基督像如果没有描绘出来,那他就不是真基督了”。他们在清除东方教会的图像之外,过不久也下了一道敕令,在西方的各教堂也要如此,而主教怒气冲冲地把皇帝处以破门律。而这件事也是造成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其中一个助因。[19]

754年,君士坦丁五世更于一次宗教会议中,将圣像崇拜的拥护者大马士革的圣约翰逐出教会[20]。另一方面,教宗哈德良一世为了救助受到君士坦丁五世迫害的信徒,于782年,复修了希腊咏经团圣母堂,作为收容逃难信友[21]

伊琳娜女皇时期

编辑
 
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图像

君士坦丁六世继位,但由于年幼由伊琳娜女皇摄政,但伊琳娜女皇很快就废掉君士坦丁六世的皇位,伊琳娜女皇和支持圣像派妥协,教宗哈德良一世得以在787年召开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讨论敬拜圣像在教会中地位的问题,结论是不断注目于绘画的图画能够维持一个人的信仰,并使人经常留心其中的教训[22],肯定了圣像之重要性,且重申圣像可以被重视但不可以被当成神来崇拜。并下令把反对圣像崇拜者的法令、文件和著述全部销毁,但这次会议并未停止圣像破坏运动。

利奥五世时期与终结

编辑

到了815年,利奥五世召开宗教会议,恢复圣像崇拜禁令,废黜大教长尼基弗鲁斯,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崇尚毁坏圣像的主教,利奥五世是破坏圣像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他以君士坦丁五世为榜样,重新推行被废止的破坏圣像法令,否认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决议。直至843年,米海尔三世登位,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此运动才得以终结,没收的教产不用交回教会,而圣像则免于遭受破坏。

影响

编辑

教会地位

编辑

破坏圣像运动的产生,遏制了教会无限膨胀的经济特权[23],限制了教会的扩张,是次运动是君权与神权的交替,此运动在各方面打击教会,导致教会需依附在君权之下,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并未发生动摇,并加深了东西教会的裂痕,促成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6]。在毁坏圣像运动之前,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这场运动打着宗教的旗帜,自上而下,矛头直指教会土地和财产。对教会打击最为严厉的是在君士坦丁五世时期,他大量没收和剥夺教会占有土地,打击和迫害修道士,使教会在经济上受巨大的损失。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又严重打击了圣像崇拜者的主张,巩固了拜占廷帝国统治,重新树立了皇权对教权的高度权威,导致了教会阶层的相对衰落。在东罗马帝国的历史上,教会始终未能像罗马教会那样发展成为凌驾一切的至高权力。另一方面,中部意大利脱离东罗马帝国,在法兰克帝国矮子丕平支持下建立了教宗国,教宗本身的独立性增强了,从而为中世纪西方教权向鼎盛时期发展准备了条件,加速了东西方教会走向分裂的进程。但另一方面,破坏圣像运动亦促使了部分的省份,脱离帝国的统治[24],打击了帝国的税收。

封建制度

编辑

在当时来说,教会的权力并非一般贵族或骑士可比拟,教会地位下降,取而代之是贵族和骑士的地位提升,改变了整个社会阶层,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长期的对外战争使军区制得到了迅速发展,政府对军队上层进行大规模分封,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军事封建贵族阶层[25],运动中被没收的修道院的土地,大部分被新兴军事贵族所占有,大部分成了军士的封地。军事贵族领地上的村社农民更快地沦为依附农民或农奴,从而加速了拜占廷帝国的封建化进程。东罗马皇帝为拉拢军事贵族杯葛教会,有意识地赋予大地主各项经济、行政、司法和军事特权,进而加强了他们发展的趋势。由此,促进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不过,兴起的以大地产为后盾的军事贵族成为帝国晚期政治分裂的主要因素。军事贵族的实力不断的增强,逐渐形成了与中央集权抗衡的地方分裂势力,他们借经济势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又与中央政府的官僚势力争权夺利,明争暗斗,部分更推翻当朝皇帝,自立为帝。

欧洲平衡

编辑

这场运动把帝国从外族入侵、包围、挟攻的危亡中拯救出来[6]。圣像破坏运动带来了军事上的转机,帝国从教会中没收得来的财产重新分配给国内的军事贵族,令军士们勇于为国家战斗,虽遭受过无数次的外族入侵,但都回击了入侵者的进攻。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强大保全了西方世界的发展,拜占廷帝国实际是欧洲的东方前哨,如果没有拜占廷,阿拉伯人回教徒就会直接冲击西方国家,给西方教权和皇权的统治带来威胁。正是由于圣像破坏运动才使拜占廷帝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强盛起来,有力量对付周围阿拉伯人、保加利亚人斯拉夫人的无数次进攻,保全了帝国,同时也保全了西方世界的自由及宗教发展。

艺术文化

编辑

破坏圣像运动对于拜占廷文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量圣像在运动中被破坏,对帝国文化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一些拜占廷帝国早期创作的艺术珍品在运动中毁于一旦,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亦是其中的牺牲者。但另一方面,运动兴起了世俗艺术的热潮,一些无法逃离拜占庭的学者或艺术家,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主见,改变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特色,被石灰水刷掉圣像的墙壁上出现了以皇帝图像和花草动物等自然景物为主的世俗绘画,其中不乏对重大战役、皇家生活、公众活动和赛车竞技等场面的描绘。同一时间,逃到意大利的学者在该地建立大学修道院,将东方文化传入西方,对后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有很大影响。

经历过百年的破坏圣像运动终于落幕,印证著盛行崇拜诸神雕像艺术的希腊文化战胜历来反对偶像崇拜的阿拉伯文化,使希腊文化得到复苏[26]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陈志强 (2002). 盛世余晖 歌咏拜占庭文明. 台北:世潮出版
  2. ^ 张坚 (1997). 外国美术史.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3. ^ 龚昊(2007). “前基督教传统与圣像破坏运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31 No. 6
  4. ^ 米尔恰·伊利亚德(2004). 宗教思想史.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 ^ Deno J. Geanakopls :Medieval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the Byzantine and Islamic worlds : interaction of three cultures,Toronto,1979
  6. ^ 6.0 6.1 6.2 李丽 (1996).“拜占庭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Vol 20.
  7. ^ [庄尚武。《圣像破坏运动之研究》,页21-27]
  8. ^ 王令云 (2005). “八至九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君权与教权之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Vol. 21 No. 6
  9. ^ 理查兹 (1979). 中世纪初期的教皇及教皇权. 北京:三联书店
  10. ^ 吉本 (1997).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海:商务印刷馆
  11. ^ 理查兹. (1986). 上帝的代表:格利高里一世生平及时代. 北京:三联书店
  12. ^ 杨真 (1979). 基督教史纲. 北京:三联书店
  13. ^ 第七十七位 利奥三世. 网易. 2006-08-20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14. ^ 董亚娟 (2009). “拜占庭帝国的毁坏圣像运动探讨” 现代商贸工业,No. 3 ,2009
  15. ^ 李丽 (1996).“试论拜占庭帝国的圣像破坏运动”.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Vol 1.
  16. ^ Cf. (ed.) F. GIOIA, The Popes - Twenty Centuries of History,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2005), p. 40.
  17. ^ 罗马教廷之兴衰. 外语教育网.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18. ^ 陈志强:《拜占廷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19. ^ 谷勒本,《教会历史》,李少兰译(台北市:道声出版社,2000),200。
  20. ^ 從第七次大公會議探討「圖像」於宗教教育上的功用. www.chinesetheology.com.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21. ^ 文化旅遊系列. www.rthk.org.hk. [2017-11-13]. 
  22. ^ Vrame, Anton C. The educating Icon: Teaching wisdom and Holiness in the Orthodox way. Brookline, Mass. :Holy cross Orthodox Press, 1999.
  23. ^ 陈志强:《拜占廷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24. ^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耿淡如 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上册,第171页
  25. ^ 祁颖 (1997).“再析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 学术交流. vol. 5.
  26. ^ 拜占庭藝術對羅斯藝術之影響. [200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