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府城

清國台灣府的府城
(重定向自台灣府城
台南大东门台南大西门
台南大北门台南大南门
上左:东“迎春门” 上右:西“镇海门
中左:北“拱辰门” 中右:南“宁南门

台湾府城,是台湾历史上清朝台湾府的府城,1887年后因行政区改制(台湾府分割出台南府)而改称台南府城,至于新的台湾府治即设在新建的台湾省城,故省城即是新的台湾府城。又因为台湾县衙与后来的安平县衙位于此城内,亦可视为1887年前的台湾县城与之后的安平县城。该城始建于雍正年间1723年,初建木栅城,后改以三合土为材,共有城门十四座。城墙最大周长2700丈(8.64km),为福建省第三大城,小于泉州府城顺治改建为周长3600丈)[1][注 1]福州府城(周长3349丈)[2]。台湾割日后,城池逐渐倾毁,台湾日治时期市区改正期间有部分城墙拆毁后于原址辟建新式道路,到1917年左右已大致遭到拆除,历时约194年,但仍有部分残存至今。

台湾府城
1893年《台湾府城街道全图》
表记
汉字 府城
白话字 Hú-siâⁿ
台语罗马字Hú-siânn
全名
汉字 臺灣府城
白话字 Tâi-oân-hú-siâⁿ
台语罗马字Tâi-uân-hú-siânn
别名
汉字 臺南府城
白话字 Tâi-lâm-hú-siâⁿ
台语罗马字Tâi-lâm-hú-siânn

台湾府城的范畴主要为现今台南市中西区西门路以东的范围以及附近的东、南、北区的小部分,而西门路以西至安平区旧聚落(一鲲鯓)之间则是昔日的台江内海[3]

历史

编辑
 
 
1752年重修台湾县志的木栅城(上)与1807年续修台湾县志的三合土城(下)

台南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堡,应是162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今赤崁楼的位置,建造的一座粗糙但能防火的城砦,还在市街周围建造竹篱,其北、东抵德庆溪岸,西抵台江内海附近,南抵后来的普罗民遮城南侧不远处。但由于不久后发生的瘟疫令人民迁离,导致该竹篱后来就失修倒塌了[4]:18。1652年,台湾爆发了郭怀一抗荷事件,隔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便建造了普罗民遮城[5]

康熙年间,施琅一举攻下澎湖,郑克塽投降。但此时的清廷对台湾这个化外之地并无太大兴趣,攻台充其祇是为了根除反清势力,甚至有“收澎湖、弃台湾”的计划。随后施琅上呈《台湾弃留疏》,力谏台湾之战略价值,才使台湾正式成为大清版图,台湾府治即设于今日之台南,为台湾首府。

台湾府(今台南)自明郑时代即全台行政中心,清代台南依然是全台重心,台湾道、台湾府皆位于台南,城市发展成熟。惟清廷施行台湾不筑城政策,居民之身家性命未获保护,官署的安全也没有保障。虽地方官员一再呈请筑城,但结果是台湾府设置的开始四十年没有筑城[6]

木栅城时期

编辑

从筑城开始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木城时期[4]:19

由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朱一贵事件,于是在雍正初期台湾知县周锺瑄开始修筑木栅[4]:20。其长度在《重修福建台湾府志》、《重修台湾府志》和《续修台湾府志》都写说是两千一百四十七丈(6.87km),而《重修台湾县志》和《续修台湾县志》是写两千六百六十二丈(8.518km)[4]:20。而在这时所筑的府城只有七门[注 2],而且西边未完全被包围,以致当时(大)西门独自耸立着,两边未与木栅相连[4]:41

筑城年代争议

编辑

传统说法及一些方志[注 3]认为台湾府城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台湾县知县周锺瑄筹画以木栅筑城[7]:95。不过另有一说认为台湾府筑城的时间并非雍正元年,而是雍正三年(1725年)。成大历史系教授石万寿亦是认为1725年才筑城者之一,他主要是依据《重修台湾县志》中“郡治设栅城时,知府孙鲁令朝阳引路画界,不害民居。”一文,认为知府孙鲁亦与筑城有关,但孙鲁雍正四年方上任,知县周锺瑄也是雍正四年卸任,所以认为《大清一统志》所载之雍正三年筑城较有可能。台南市文献委员范胜雄也支持此看法,并引巡台满御史禅济布之奏折为证。该奏折于雍正三年三月十六日所上,并提到兴工日期是在本月二十七日。故此说为台南市文化资产保护协会和财团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会所采用,于2005年发起举办台南建城二百八十年活动[4]:11

竹城时期

编辑
 
小北门的门额,上面落款年代为乾隆元年。

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竹城时期[4]:19

由于雍正十年(1732年)的吴福生事件,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福建总督郝玉麟奉旨加植莿竹[注 4]以强化城防[7]:96[4]:20。而除此之外,还在小北门与后来小西门的位置建了大炮台,在大西门外设四座敌台,小北门外设两座敌台[4]:22

乾隆元年时,始将七座城门改为石制,并建了十五座窝铺[4]:23。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时,台湾知县夏瑚又在莿竹外增植绿珊瑚这种有毒汁的灌木来进一步强化府城的防御[7]:96[4]:20。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台湾知府蒋元枢再补植莿桐[7]:96[4]:20与林投树[4]:24,并添建了小西门和整修炮台与窝铺[注 5][4]:23

三合土城时代

编辑
 
杨廷理所立之“改建台湾府城碑记”(台南南门公园碑林

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到日本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大幅拆城为止为土城时期[4]:19

由于乾隆五十一年到五十三年(1787年至1788年),台湾爆发林爽文事件,林爽文于彰化起事后,烽火蔓延全岛。战事前后历经一年四个月,清廷调动四省的兵力才平定,是清朝治台最大规模的抗清事件。台湾各地的城墙均由木栅或荆竹所筑,除府城以外,其他四座县厅城全部沦陷,曝露出木栅或荆竹不足以防御的缺点。事平之后,福康安、工部侍郎德成、福建巡抚徐嗣曾提出将原来用荆竹为插的台湾府城改建为土城。这项提议被予以接受,于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到五十六年(1788年至1791年)原本的木栅竹城便由台湾知府杨廷理改建为土城[6][7]:95[4]:25。此次改建,最重大的变动就是将大西门往内移动约一百二十余丈(400m)[4]:25,使五条港区成为城外。这时的府城城垣高一丈八尺(5.76m),顶宽一丈五尺(4.8m),底宽二丈(6.4m),城周两千五百二十丈(8.064km)[4]:26

然而到了道光三年(1823年),由于暴风雨导致西边海岸淤浅,再加上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张丙事件,于是来台处理的闽浙总督程祖洛奏请加盖西外城[4]:27。准奏之后,便依照举人郑朝兰的建议在程祖洛的监督下“民捐民办”,改建嘉庆十年(1805年)府城三郊为了防范蔡牵而加盖的木栅,并开拱干门、兑悦门与奠坤门[4]:27,而府城大东门外也扩建了东外城,开仁和、东郭、永康三门[4]:28。这一次的扩建,令城墙周长增加到两千七百丈(8.64km)[4]:28

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与八月发生的暴风雨,令城廓倒塌极为严重,同治十三年(1874年)沈葆桢进行了台湾城最后一次修筑工程,修筑时间为七月廿五到十二月十五(1874年9月5日-1875年1月22日)[7]:100[4]:67

毁弃与拆除

编辑
 
1911年台南市区改正计划图;可见拆除城垣、辟建道路的规划

日本统治台湾后引入西方城市规划概念,认为城墙有碍都市发展且不再具有防卫意义,故逐步将之废除。首先在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台南停车场(即台南车站)启用,纵贯铁道直接凿穿大北门城壁,入城设站,再由小南门附近城垣出城。而稍后陆续发布的市区改正计划,台湾城大部分的城墙在这段时间遭到拆除[7],例如西侧城墙变成南北向道路(今西门路)。及日治时期结束,绝大部分的城壁皆已消失。

现存遗构

编辑

当前, 台湾府城仅留部分残迹。现存的相关遗迹自1985年起陆续取得文资身份,2017年,台南市文化局将已列为古迹的城垣残迹整合向文化部提报,并在2020年以“台湾府城城门及城垣残迹”通过文资审议,升格为国定古迹。[8]

已被列为国定古迹的遗迹列表

未被指定文化资产的现存遗迹列表

已被列为文化资产的文物

未被指定文化资产的文物

地理

编辑

台湾府城建立在嘉南平原西南的台江内海东南岸,平均海拔约2至19米,地势大致是由东向西微微倾斜。在从胜利路(海拔19米,正城东墙所在地)到西门圆环(海拔4米,昔日大西门所在地)长达1.8公里距离间,约往西每100米海拔就下降0.833米[7]:7

在正城区里,西垣主要延著3至4米等高线发展,而东垣则是沿着19至20米等高线发展[7]:7。正城内最低处是西北方的小北大街(今西门路三段一带)以西的区域[注 6][7]:7,而城内另一低处则是在米街、抽签巷、蓬寮街、草仔巷与二府口之间[注 7][7]:8。至于最高处则是位在东边的高地[注 8],乃三爷宫溪与柴桥头港溪、德庆溪、竹溪的分水岭[7]:8。而在东西垣之间的缓坡面则流有起源于小东门附近的德庆溪和起源自小南门附近的福安坑溪流过[7]:8,以及魁斗山、仑仔顶、鹫岭及尖山等小山丘分布[7]:16

西外城区是由海埔新生地演变成的,现今的地势海拔在1至5米之间,上有许多新生河道被利用来航运[7]:16。其中最为著名的即五条港,是清乾隆初期由府城三郊所开辟整修的五个港道,是当时商业的精华地带,但随着台江的逐渐消失,清末时只能靠台南旧运河维持与外海间的航运[7]:19。而五条港由北到南分别是:

  • 新港墘港:因专运水肥又名“粪沟墘港”。从德庆溪顺流而下,至今天的信义街经民族路三段176巷。有支流老古石港[21]:14延伸到兑悦门集福宫[7]:19
  • 佛头港:又名“秃头港”,其港道从镇渡头西北延伸,接着东沿今民族路三段南侧直到景福祠。而在景福祠这里再分为三条东西向港道,分别是北边的王宫港(通正城米街广安宫)、次南的妈祖港(通正城大天后宫)与南边的关帝港(通正城开基武庙[7]:19
  • 南势港:从水仙宫前沿着今天神农街南边西行,斜贯协进国小东北角至镇渡头[7]:19
  • 南河港:从今天民权路、大井头遗址沿着今和平街西行[7]:19。昔日的接官亭西罗殿南沙宫便分别位于此港道上和此港道边;而南沙宫因当时常有船只在庙前停靠,故又有“港头庙”之称。[22]
  • 安海港:此港道在施姓大宗祠附近分为三条[21]:14。北为松仔脚港[7]:19、中为外新港(通正城开山宫,运输蔗糖用)[7]:19、南为番薯港(通正城沙陶宫[21]:15)。

城垣

编辑

城门

编辑
涵盖之淡黄色背景者,为当代保存之城池建筑或已被登录台南市文化资产之身份者,粉色之背景者则为保留极少数遗构者。
分区 名称 别称 图片 创建时间 现况 备注 位置
正城
大东门 东安门、

迎春门

  清雍正三年(1725年) 国定古迹 内门上有迎春门三字、城额上有东安门三字。附近光华街与府东街之间高低落差为城墙旧址。
1977年将大东门依原来的外貌形式重建。
位于城池东南侧,清代十字街东端,今位于东门路一段与胜利路口,以圆环形式坐落于道路中央。
大南门 宁南门   清雍正三年(1725年) 国定古迹 设有月城,1977年依原样重建。内门上有宁南门三字、外门上有大南门三字。而昔日在大南门外是一片广大墓地[4]:108 位于孔庙正南方,城池南垣正中,出城向南行有五妃庙位于魁斗山,现位于南门路旁公园内。
大西门 镇海门   清雍正三年(1725年) 已拆除 位于府城城垣西边。相当于今西门路二段与民权路二段交会处[7]:11
大北门 拱辰门[4]:27   清雍正三年(1725年) 已拆除 仅保留门额 相当于今天小东路与北门路二段交会处[7]:11
小东门 镇东门[23]:179   清雍正三年(1725年) 已拆除 仅保留部分城墙及地基遗址 位于大东门与大北门之间。原址位于成功大学光复校区,迁移后的小西门亦重建于此[7]:11
小南门 镇南门[23]:179   清雍正三年(1725年) 已拆除 仅保留门额,剩下部分城墙于台南女中。1895年日军便是由此门进入府城[4]:106 所在地相当于今台南大学附小,开山路与树林街二段交会处附近[7]:11
小西门 靖波门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拆迁至成功大学,不具文化资产身份 该门在迁建时,城门上的望楼方向与原址不同。 原址位于西门路一段、府前路口,因妨碍交通而迁建至小东门原址一带,即成功大学光复校区。
小北门 镇北门[4]:27   清雍正三年(1725年) 已拆除 仅保留门额 所在地相当于今公园北路与西门路三段交会处,民德国中附近[7]:11
西外城
兑悦门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 国定古迹 为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张丙之乱平息后,改建三郊所筑木栅为石城而设的三座城门之一[7]:100。现在仍可供人车通行。 位于今台南市中西区文贤路、信义街口[7]:100
拱乾门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 已拆除 为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张丙之乱平息后,改建三郊所筑木栅为石城而设的三座城门之一[7]:100 位于西外城北边,小北门之外[7]:100
奠坤门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 已拆除 为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张丙之乱平息后,改建三郊所筑木栅为石城而设的三座城门之一[7]:100 位于今台南市中西区大德街与大勇街交会处[7]:100
东外城
东郭门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已拆除 仅保留门额,为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张丙之乱平息后,在大东门外所加建的东外城三座城门之一,且是唯一有城门建筑者。 位于东外城的东端。约在旧东门派出所附近之东门路二段中[7]:100
仁和门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已拆除 为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张丙之乱平息后,在大东门外所加建的东外城三座城门之一。 位于东外城南边。在今光华街上,接近正城城垣边[7]:100
永康门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已拆除 为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张丙之乱平息后,在大东门外所加建的东外城三座城门之一。 位于东外城北边。在今胜利国小以北的胜利路中[7]:100

除了上述十四座城门外,在蒋元枢《重建台湾郡城图说》一书中还记载了一座“大厂门”,建在北门外的军工大厂旁,军工大厂即“北厂”[4]:41

城区

编辑

台湾府城座东向西,城垣的北东南三方略成弧形,西面截直临海,形若半月,故有“半月沈江”之称[24],市街起伏于台南台地七座小山丘和几条小溪之间。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时郑经依十字街(今民权路与忠义路)为轴心划承天府治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此后城市大致沿十字街的四个方向扩张,城市纹理由十字街逐渐扩张演变而来。

台湾府城是台湾道、台湾府、台湾县的驻地。城内德庆溪与福安坑溪刻画之地势棱线,促使主要大街自大西门东行,而向东南曲折[25]。清朝承袭明郑规划府城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坊置“签首”管理之[7]:68。不过四坊的界线并不是成“十”字形,而是“K”字形或“片”字形[7]:68

在中心部十字街附近,草花街分隔了镇北、东安二坊,帽仔街则分隔了镇北、西定二坊,而宁南坊北端以草花街、帽仔街与镇北坊接壤,东西方则以上横街附近带状地带与东安西定二坊相邻[7]:68。而在中心区之外,西定与镇北坊是以德庆溪及县口街、代书馆街、关帝庙前各街之西侧为界;西定与宁南坊是以庙前街、安海街、檨仔林的西侧为界;宁南与东安坊是以打石街、府文庙东边至大南门为界;镇北与东安坊是以观音亭街、兴济宫前、米市街西侧至大北门为界[7]:68

而在道光时,由于人口与市区的成长,所以又将原有四坊各自拆成上下坊,如东安坊便拆成东安上坊与东安下坊,每一坊依然设签首治理[7]:69。而咸丰元年(1851年)城内又分成了正城的东段、西段、南段、北段、中段和西外城的大西门外北段与大西门外南段,并以此实行了六段警备制[注 9],这是一种由户而街而境,再由境结合成段的联境保甲制度[7]:70。而各段保甲设有总签首,各街再设签首,而每一户负责出壮丁或雇夫(每街约需8到10名)[7]:70。武器方面则由官府提供枪支子弹,民间自备刀枪棍棒等冷兵器[7]:70。其戒备在冬防时期与有民变较为森严,并于保甲的指挥系统置有总理、委员、局长,必要时官方还会派遣营勇支援[7]:70

咸丰元年府城的分段[7]:69
东段 从小南门开始经大东门到小东门间,包括六合境与八协境内的街区。
西段 从小西门开始到大西门间,包括六兴境与六和境内的街区。
南段 从小南门开始到大南门间,以八吉境为主的街区。
北段 从小北门开始到大北门间,以十八境为主的街区。
中段 连接四城门街路两侧的中央地带,由二十一境合组而成
大西门外北段 水仙宫以北的街区
大西门外南段 水仙宫以南的街区
光绪末年府城的保甲区[7]:70
第一保 大东门街、圣公庙街、龙泉井街
第二保 大人庙街、祝三多街
第三保 小东门街、市仔头街、西竹围、府东巷、二老口、经厅口、辜妇妈、府西巷街、府城隍街、狗屎巷街、戏台后街、六吉巷街
第四保 亭仔脚街、公界内街、七娘境街、考棚口街、竹仔行街
第五保 岭前街、岭后街、牛磨巷街、坊桥头前街、坊桥头后街
第六保 元会境街、岳帝庙街
第七保 大埔街、仁和境
第八保 油行尾街、马公庙街
第九保 清水寺街(水流观音街)
第十保 柱仔行街、龙王庙街、重庆寺街、中巷街、安海街
第十一保 三界坛街、太平境街、天公埕街、顶打石街、统领巷街、上横街、下大埕街
第十二保 草花街、打铁街、针街、鞋街、打银街、陈子芬街、番薯崎街
第十三保 五帝庙街、做篾街、下打石街、西辕门街
第十四保 庄雅桥街、王提塘街、欉仔林街、马兵营街、大南门街
第十五保 关帝庙街、东辕门街、总赶宫街、草仔寮街
第十六保 下太子街、福安宫街、良皇宫街
第十七保 东巷街、西巷街、松仔脚街、小西门街
第十八保 城边街、北头角街、巾头角街、王宫东街
第十九保 帽子街、下横前街、下横后街、开山宫街、内新街、保西宫街
第二十保 竹仔街、大井头街、武馆街、佛祖庙街、帆寮街、内南河街、内宫后街、十三铺街
第二十一保 抽签巷街、内关帝港街、内妈祖港街、米街
第二十二保 大妈祖宫街、利源巷街、武庙街、范进士街
第二十三保 万福庵街、三元巷街、三四境街
第二十四保 小妈祖街、赤嵌楼街、县口尾街、小上帝街、五全境街
第二十五保 大铳街、鸭母寮街
第二十六保 三老爷街、安禄境、观音亭、广慈庵街
第二十七保 总爷街、云霄街、新店尾、大北门街、竹巷口街、天池底街、玉皇宫街
第二十八保 牛磨后街、城边街、外新街、下看西街、土地公口街、十间巷街、番薯港街
第二十九保 从小南门开始经大东门到小东门间,包括六合境与八协境内的街区。
第三十保 打棕街、镇渡头街、安海港街、松仔脚街、无尾巷街、顶看西街、顶南河街、箍桶街、下南河街、杉行街
第三十一保 北势街、北势横街、药王庙街、海安宫街、风神庙街
第三十二保 外妈祖港街、下粗糠崎街、外王宫街、圣君庙街、普济殿街、仁和街、板店街
第三十三保 佛头港街、金瀛街、看南埕街、土岸尾街、新港墘街、老古石街、后楼仔街
第三十四保 金安宫街、巾街、妈祖楼街、试经口街
第三十五保 草藔后街、大厂口街、砖仔埕街、牛塭堀街、十八调街

街道

编辑

台湾府城的街道在中心区沿袭荷兰时期的规划,呈现格子状的规划。其中心即为“十字街”,并以此为基础增加直交的道路。但从中心区延伸出去后,南北方的路网各自受到德庆溪与福安坑溪以及大型建筑影响,导致有些道路不得不迂回而不复整齐规划[7]:41,东边则是受地形与众多大型建筑影响而呈现不规则路网[7]:44,西半部则是东西向道路较规则,但南北向略显不规则[7]:44

设施

编辑

由于台湾府城一带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区,而且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之前,全台最高行政中心便位于台湾府城,所以在府城里建有许多的设施。

  • 行政机构
    • 巡道衙:为台厦兵备道[注 10]台厦道[注 11]台湾道[注 12]台湾兵备道[注 13]之官衙,设在西定坊,相当于今天台南市永福国小的位置[7]:21
    • 台湾府署:是台湾知府倪象恺于雍正七年(1729年)利用明代承天府署改建而成,位于东安坊,相当于今卫民街宪兵团本部附近,武德街的两侧[7]:21
    • 台湾县署:原本在东安坊,乾隆十五年(1750年)移到镇北坊赤崁楼右边,即今天成功国小一带[7]:21
    • 台湾分府衙门(二分府、二府衙或台湾海防厅):原本设在鹿耳门,于雍正八年(1730年)移到府城西定坊,约为今永福路二段35巷与府前路一段304巷间[7]:22,友爱市场南边[注 14][26]:133。西定坊海防厅衙门一带因为有此设施,所以有二府口这个地名[26]:132[27]:81。台湾海防同知在光绪元年(1875年)裁撤改置“卑南同知”后,二府衙因而闲置,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为“按司狱衙门”[26]:133[27]:81。日本时代该衙门的土地由台南监狱管理,后建有多栋宿舍,二次大战后由台湾省山林管理处接管这些房舍[26]:133[27]:81
  • 军事机构:府城的主要军事衙署为总镇标营、城守营与台协水师营,其中由于台协水师营设在今台南市安平区,所以实际上镇守府城海防的是镇海营。而在城内的军事衙署,除了马兵营之外,都在德庆溪北岸并占地极广[7]:22
    • 总镇标署(总镇标营,正式名称是“镇守台澎总兵官署”):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总兵杨文魁所建,位在镇北坊,相当于今天台南公园西边旧陆军兵工配件厂一带。乾隆五年(1740年)添筑土城,座东北东朝西南西,开有东西二门,南边邻云霄街(新店尾街)。直辖于台湾镇台(总兵),为号令全台军事要务的机构[7]:22
    • 镇标左营〈左营游击署〉、左营守备署:位在镇北坊。约位在今公园南路、长德街、长贤街、长北街中央之街区处。[7]:22
    • 镇标右营〈右营游击署〉、右营守备署:位在东安坊[7]:22
    • 城守营参府署:设于雍正十一年(1740年)[7]:22,相当于今天北区富北路国有财产局附近[7]:11
    • 道标营:由镇标左、右营遣兵驻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六十年(1721年)撤,而同治八年(1869年)又复置,并升“游击”为“都司”[7]:22。约在今天台南车站圆环西南部分[7]:11
    • 军装局:为储藏武器之处,约在今天台南市新光影城与大亿丽致饭店所在地[7]:22。建筑时间为同治十三年六月初四到十月十三(1874年7月17日-11月21日)[4]:67。日本时代该处在1899年设置有台南监狱(后改制为台南刑务所[26]:134[27]:91
    • 马兵营:在今天府前路一段上的原台南地方法院[7]:22
    • 火药库:有两个。一个约在今天成功大学光复校区内,另一个在台南公园南边与成功路间(昔日督标公厅与中协衙之间)[7]:22。而成大里的火药库是同治十三年六月初三到十一月三十(1874年7月16日-1875年1月7日)间所盖成的[4]:67
    • 镇海营:在五条港分叉点镇渡头附近,约为今天台南市协进国小的位置[7]:22
    • 军工厂:为造水师战船之处,有南北二厂。北厂在今台南市立人国小背后,南厂则在台南保安宫西边保安路与康乐街交会处[7]:22
  • 文教
    • 府文庙台南府儒学:在宁南坊,即今台南孔子庙一带[7]:28
    • 县学文庙: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在东安坊[7]:28。约在今东门圆环与开山路之间的府前路一段上[7]:11
    • 文昌祠:在县学宫崇圣殿后;一在崇文书院[7]:28
    • 魁星堂:原在西定坊道署旁(今台南市永福国小附近),即中社书院,后来改名奎楼书院[注 15][7]:28
    • 敬圣楼:雍正四年(1726年)由施世榜所建,即南社书院[7]:28。在大南门外,相当于今树林路二段与永福路一段交会处附近[7]:11
    • 海东书院: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建在府学之西[7]:28,约今天台南市忠义国小上[7]:11。后曾屡次迁徙,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迁回孔庙西边(但非原址),之后定址于此。
    • 崇文书院: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在府署之东(今台南市武德街附近)[7]:28
    • 正音书院:在台湾县署之左,约今天成功国小一带[7]:28
    • 引心书院:嘉庆十五年(1810年)于檨仔林街,后来改称台湾县书院并移到柱仔行街,而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改为蓬壶书院并迁到赤崁楼附近。原由邑绅黄拔萃私设,后来改为官设[7]:28

产业

编辑

昔日在台湾府城里有旺盛的商工业活动,而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内某些区域。

三郊

编辑

三郊是昔日台湾府城里最大的三个商人公会,分别是北郊、南郊与糖郊[注 16]。他们主要是在五条港区活动,靠着与中国大陆间的贸易赚进了大量的财富。而在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三郊也在地方公共事务上出了很多力[7]:29,也自组了地方自卫组织,强化了府城的治安,就某方面来说宛如基层行政机构一般[7]:30。事实上包围五条港区的西外城改建为老古石城前的城栅,便是三郊怕海盗蔡牵进攻府城而在嘉庆十年(1805年)自掏六千两银子在三天内完成了从小西门经镇海营到小北门长达一千两百丈(约3.48公里)的木栅[4]:27

六条街

编辑

六条街即是六和境的竹仔街、武馆街、大井头街、帽街、下横街与武庙街[7]:30,其在祀典武庙内设了“六和堂”作为办事处[28]。这一带是府城的零售业商业街,商品是从“郊”那里批来的,而在六条街周围则有工夫店与手艺店,如[7]:30

  • 曾振明街:香店的专业街,街名由来是这里有知名的香铺“曾振明号”;其如紫檀、罗粘等原料是从大陆进口的[7]:30
  • 米街:是碾米业集中之处[7]:30
  • 粗糠崎:在米街之后,是运送碾米后的粗糠到仁和街的路段[7]:30
  • 仁和街:是糖果、糕饼业的集中处[7]:30
  • 顶打石街、下打石街:加工船肚石的专业街[7]:30
  • 做篦街:古称做灯街,是条卖竹器的街道[7]:30
  • 蓬寮街:又名帆寮街,是专门作船帆之帆布的街道[7]:30
  • 打银街、打铁街、做针街:出售金属制品的街道[7]:30
  • 草花街:贩售草花之处[7]:30
  • 麻糬巷:制作麻糬之处[7]:30
  • 鞋街:做鞋之处[7]:30
  • 牛磨后:制糖之处[7]:30

市集

编辑

除了上述地区外,在府城内还有其他的市集。以下是光绪末年时府城内的市集[7]:31

类型 地点 贩售内容
露天摊贩 延平郡王祠 糖果饼干
大西门 食品、蔬菜、番薯签
北势尾街 竹筏
大东门 五谷
大南门 蔬菜
小南门 番薯签
大北门 五谷
小北门 五谷、豆子
常设店铺 总爷街 鱼菜肉类杂市
大井头街 荖叶
外新街 咸鱼
鸭母寮街 鸭子、牛皮
洪公祠街
竹仔行街 竹子
大埔街 面线
小东门 鲜花
小西门 生鱼
摊贩市场 道爷口街 鱼菜肉类杂市
岳帝庙街 鱼菜肉类杂市
水仙宫街 鱼菜肉类杂市
关帝庙街 饮食
大上帝庙街 饮食
银同公街 水果(主要是凤梨)
龙王庙 水果(主要是凤梨)
内新街头
弥陀寺街 瓜子
内关帝港街 柑橘

宗教

编辑

过去在台湾府城的宗教大致为儒、道、佛、斋四大类[7]:33,后来清廷开放传教后,基督教也开始在城内出现,例如同治四年(1865年)来台的马雅各传教士便曾在看西街设立医馆。[7]:195但当时传教士受到居民排斥,便改至今高雄旗津一带传教。后回到府城时,改至东门城外(今属东区)建立据点

府城里的庙宇会形成所谓的“境”,成为一个个的祭祀圈,如三协境、六合境、四安境等[7]:69。特别的是,基督教传教时也使用传统宗教的联境的作为教会名,例如太平境教会

名胜

编辑
  • 七寺八庙:指府城内十五间有名的寺庙。
  • 府城八景:是昔日府城的胜景,但随着时代变迁有些景观已经不存。

轶闻

编辑
  • 蒋公子败地理:传说台湾知府蒋元枢在府城的建设其实是为了要破府城的风水。

相关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此处24里应采1里=150丈算法,方吻合泉州府城外墙范围套绘于卫星地图上实际观测到的11公里多将近12公里长度。
  2. ^ 正城八门减去小西门。
  3. ^ 如《重修台湾府志》、《重修台湾县志》、《续修台湾府志》等
  4. ^ 但西面并没有种。
  5. ^ 蒋元枢在〈重建郡城碑记〉与《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中写说当时府城敌台共十八座,窝铺十八个,炮台五个。此外除小西门外还增了一座大厂门。
  6. ^ 海拔3至4米
  7. ^ 海拔3至5米
  8. ^ 海拔约20米
  9. ^ 正城五段在加上西外城两段所并成的一段。
  10.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
  11. ^ 康熙六十年(1721年)改设
  12. ^ 雍正六年(1728年)
  13.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14. ^ 日本时代的地籍维“南门町三丁目36番地”[26]:133
  15. ^ 现址是日治时期才迁过去的。
  16. ^ 因糖郊的出口品原产地为台湾东港,盐水港一带,因此又有港郊之别名。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泉州古城〉,2019,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
  2. ^ 《重纂福建通志》,卷十七城池,陈寿祺
  3. ^ 范胜雄. 《府城叢談·府城文獻研究(1)》. 台南市: 日月出版社. 1997-11-21. ISBN 957-97240-8-3.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詹伯望. 半月沉江話府城.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6年6月. ISBN 986-82215-1-X (中文). 
  5. ^ 石万寿,〈林爽文役前台湾府城的城防——台南都市化研究之一(上)〉
  6. ^ 6.0 6.1 周郁森,《清代台湾城墙兴筑之研究》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洪敏麟.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台中市: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79-06-30 [2022-04-02]. OCLC 8156432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8. ^ 台湾府城6遗迹 升格国定古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2020-12-28
  9. ^ 中华民国文化部. 東安門門額拓本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中文(台湾)). 
  10.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大南門門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中文(台湾)). 
  11.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兌悅門門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中文(台湾)). 
  12.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大南門門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中文(台湾)). 
  13.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小西門門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中文(台湾)). 
  14. ^ 中华民国文化部. 靖波門門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中文(台湾)). 
  15.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大北門門額-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台湾)). 
  16.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大北門石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中文(台湾)). 
  17. ^ 中华民国文化部. 鎮北門門額-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中文(台湾)). 
  18. ^ 中华民国文化部. 東郭門門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中文(台湾)). 
  19. ^ 中华民国文化部. 東郭門門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中文(台湾)). 
  20.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小南門門額拓本-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中文(台湾)). 
  21. ^ 21.0 21.1 21.2 舊城風華 ─ 五條港文化園區. 2007年6月. ISBN 978-986-01-0319-9 (中文). 
  22. ^ 古迹浏览-南沙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南市中西区公所 . [2016-03-17] (中文(台湾)).
  23. ^ 23.0 23.1 石万寿. 樂君甲子集.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3月. ISBN 957-01-6745-9. 
  24. ^ 内政部营建署. 台南市總體發展計畫 第一節 歷史發展沿革. [2010年7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21日). 
  25. ^ 林怡婷. 台南市街道邊緣空間構成之研究一個都市秩序形成的觀點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2008.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9-02. ISBN 957-02-3370-2. 
  27. ^ 27.0 27.1 27.2 27.3 许永河. 《遇見182:從府城到龍崎》.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ISBN 978-986-04-3030-1. 
  28. ^ 台南市中西區公所.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