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族

(重定向自奚人

奚族,全称库莫奚族,是中国北方古民族,源自东胡,为东部鲜卑之一,与宇文部同源[1]。《魏书》称库莫奚与契丹“异种同类”;《辽史》称契丹与奚族同源,同源出鲜卑[2]。古代突厥碑铭——如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之中,常见名为“Tatabi”的部族与契丹并列[3](突厥语称呼东胡系民族为Tatar,词缀bi表“一类的”),欧美学者如巴托尔德等认为其是奚,而日本白鸟库吉等人认为其是地豆于);亦有可能同时指代两者。

历史

编辑

奚族最早起源于鲜卑,曾经是匈奴统治下的部落,与鲜卑宇文部契丹同源。在东汉时,由鲜卑分支出来,曾经臣服于鲜卑慕容部拓跋部。在北魏时期,奚族人的居地范围在弱洛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南)、吐护真水(今内蒙古老哈河)流域。

唐朝前期,奚族活动中心为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上游北岸。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奚酋可度者率众归顺大唐,唐太宗于其地置饶乐都督府,并在奚五部地设五州,饶乐都督府由营州东夷都护府辖领。唐玄宗于717年将从外甥女固安公主嫁给奚酋李大酺,726年将唐中宗成安公主的女儿东光公主嫁给奚酋李鲁苏,745年将唐中宗女长宁公主的女儿宜芳公主嫁给奚酋李延宠

开元十八年,契丹首领可突于将奚、契丹卷入反唐叛乱中,此后数年契丹大举进入潢水(饶乐水)上游。奚人因此南迁吐护真水流域,建牙于阴凉川(后为辽、金大定府、今宁城县)。开元二十三年,唐廷将南迁吐护真水流域的奚饶乐都督府改为奉诚都督府,正式承认契丹对于潢水上游饶乐府故地的占领[4]

安禄山曾经负责攻打奚族与契丹,有部分奚族部落受安禄山指挥,一部分臣服于回纥。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奚族与契丹成为半独立国家。唐朝中后期,奚人逐渐臣服于契丹的统治,唐朝遂取消奉诚/饶乐都督府之建制。至辽代初期,奚人分为五部: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

辽太祖阿保机建立辽朝前后,多次对奚人用兵,至辽太宗时期,西部奚王来附,契丹人彻底完成了对奚人的征服。最初,契丹人按照本部五院、六院、乙室三王府的形式,组建了奚王府,以辅佐、监视奚人;任命奚人首领为“奚王”,统率奚六部民众、军队,奚以属国的形式效忠契丹。辽圣宗在位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对奚人进行整合:统和十三年(995),将原本奚六部进行重组,划归北宰相府管辖,六部奚人成为契丹国家的编户;统和十九年(1001)废除了终身制的奚王,改为有任期限制的奚六部大王,该职位由旧奚可汗族内部世选、再由辽帝任命,彻底成为辽朝的官吏。统和二十年(1002)十二月,奚王府“献地”,辽朝在奚王帐所在地建立中京大定府,并迁入汉人、渤海人[5]。十一世纪后,奚人彻底融入契丹国家之中。

辽朝末年,耶律大石和奚王回离保拥立耶律淳北辽皇帝。1123年,北辽灭亡后,回离保自称奚国皇帝,改元天复,五月为众所杀。元朝之后,奚人与契丹人最后完全消失在汉人、蒙古人等民族之中(钦察族中的玉里伯里部来自奚王族)。

延伸阅读

编辑

[]

 魏书/卷100》,出自魏收魏书
 周书·卷49》,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北史·卷094》,出自李延寿北史
 隋书/卷84》,出自魏徵隋书
 旧唐书·卷199下》,出自刘昫旧唐书
 新唐书·卷219》,出自《新唐书
 新五代史·卷74》,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魏书·库莫奚传》记载:“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初为慕容元真所破,遗落窜匿松漠之问(间)。其民不洁净,而善射猎,好为寇钞。”
  2. ^ 《辽史》卷63:“庖牺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俨志晚出,盍从周书。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后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于此。”
  3. ^ 《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耿世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4. ^ 《契丹建国前史发覆——政治体视野下北族王朝的历史记忆》,苗润博,《历史研究》2020年03期
  5. ^ 《奚族研究》,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