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牙

(重定向自尾牙

做祃,又称祃祭尾祃做祃,是指传统中,每个月两次的土地神祭祀活动,因民间认为土地神是地方的财神,能够保佑商家生意兴隆,高朋满座,客似云来[1]。而有别于旧历初一、十五祭祀一般神祇,土地神的祭祀日为每月的初二、十六,称为“做祃”,商家大多会作祃,主要以三牲(鸡肉猪肉鱼肉)等肉类祭品祭拜土地神

做牙祭拜土地神

一般以二月二日土地神诞日为起点,开始“做祃”,称为“头祃”[2],然后一路做到十二月十六,则称为“尾祃”[2],现代后按时做祃逐渐减少,但年末的尾祃仍然留存,也就是演变为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年尾宴,特别是福建、台湾一带风气最盛。

八月十六日的作祃由于近于中秋节,故通常与中秋节合并祭祀。古代中国商家“做祃”完,总会把祭拜过土地神的肉类,分送给员工食用,俗称“打祃祭”。

典故缘由

编辑

牙祭为古代出兵时祭拜军旗(军营的大旗,因旗竿上一般以象牙为饰,故称“牙旗”)之神,所行“祭旗”礼,祈求旗开得胜之意,《宋史‧礼志》:“祃牙”系“‘祃’师祭也。军前大旗曰‘牙’,师出必祭,谓之‘祃牙’”(“祃”音“骂”,ㄇㄚˋ ) 。宋朝“节帅署”基层人员收入微薄,每月初一、十五祭“节堂”中的“旗纛 (“纛”音“到”,ㄉㄠˋ )后,初二、十六后有祭旗的胙肉可以分,称为“打牙祭”,一个月有二次,一年共有廿四次。明代各卫所皆有旗纛庙,京师与诸侯王幕府亦有,因卫所亦是地方行政单位,大至上以望朔祭祀六纛之神及军旗(宋以后改牙旗)为日常祭,为古礼《礼记•王制》之祃祭,唐代多祭轩辕宋代多祭蚩尤。明代最为兴盛,全国各卫所旗纛庙约两千余座,于同时间各地府州县学,及卫所儒学,亦办射礼,古代民居除县城外,驻军所在地亦为重要聚落,若出征之祃祭为最高规格的太牢,是古代巫、道、儒、兵共通的礼仪。

“祃牙”习俗由军中传播到民间,慢慢由古代战场祭旗礼演变成民间商场上的“牙祭”。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做“牙祭”。毕竟对商人而言,商场有如战场,商场在新的一年开市首日,即仿效军队祭拜牙旗之大礼,自然也是求得业务胜利开展,早年,竞争激烈的各商店只除夕正月初一“休市”停止营业,正月初二即营业,谓之“开市”,称“开牙”、“开头牙”。希望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古代民间生活清苦,平日以蔬食为主,祭神日才有机会吃肉,乾隆时期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描述:“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3]。年底十二月十六日最后一次也最盛大的“牙祭”,又称为“尾牙”,祭神完毕以后,以祭肉分给有战功者,到了商界就比如业务优良的店员等给予绩效。虽然工人、农家先前没有做牙的习惯,但到了现代工商社会后农民陆续入城,大多人也开启自己的生意,演变成老板犒赏员工一年辛劳,设宴邀请聚餐,而“头牙”也改为旧历二月初二。

台湾则流传一个民间说法,古代买卖交易皆会在每月的月朔月望择一地点进行,称为“互市”。在互市时人们会以肉类祭拜市场的“福神”(即今日的土地公),祭毕,则以祭祀用的肉类烹饪,设宴款待职员与客人,用以联络客户感情并慰劳职员、佣人的辛劳,这样的行事称之为“互祭”。后将“互”讹写成“牙”,故称为“牙祭”。

在台湾及港澳华人聚居之地,仍保有“牙祭”的习俗。中国大陆做牙曾在东南沿海一带流行,由于文革破四旧”之故,加上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从商者稀少,“牙祭”习俗不但没有如台港等资本地区随着市场逐渐兴起,还已经消失。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台商、港商年底时会依照习俗,请中国大陆地区当地员工吃“尾牙”,感谢麾下将士一年之奋斗,报告公司展望与发放福利(通常除了金钱也有奖品),有些大陆企业也开始效仿设宴,习俗有恢复并传递到全国范围的情形,不过是称为“新年晚会”、“年度盛典”等,渐渐已经成为华人企业文化[4],特别是华南、江浙以前商帮出名的地区,比排场的气魄也逐渐盛行,但多数已失去祭神的初衷,只保留犒赏、祝福、鼓舞士气的意义。海外的经贸华人,祖籍多是闽粤地区,在东南亚也留有此习俗,但已经有所变化,星马等地则称之为“收工酒”,也是老板为了犒劳和答谢员工一年来的付出的一个聚餐。这当中必吃的菜肴便是“捞生”,是马来西亚独有的特色。[5]

尾牙

编辑
 
鸿海集团尾牙表演
 
刈包是尾牙应景食品
 
台湾北部在尾牙时食用润饼

尾牙又称“尾祃”或“美祃”。在华人传统上,是一年里最后一次祭拜土地神的日子。

尾牙祭祀土地神的时间,多选在旧历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开始祭拜,拜土地神时,供桌惯设于土地神神像、神位神明彩前。

台湾民间信仰有拜地基主之风,所以供桌得另外再设于门口,或后门、厨房处。

祭拜土地神的供品可备三牲肉类(普通三牲:猪肉,或以肉干火腿等代猪肉,以等代鸡,鱿鱼代鱼等)、四果(番茄番石榴之外的四样水果),应节的供品,与头牙时同样都是“润饼”,以润饼皮包豆芽菜红萝卜丝、豆干丝、肉丝、香菜,再裹上花生粉等,即成润饼

祭拜地基主供品,传统则以数个碗分盛菜饭祭之,俗曰“五味碗”,而现代人求简,多以便当零食奉之。

台湾北部,尾牙的应景食品是刈包润饼,而中南部尾牙应景食品只有刈包。由于刈包形似皮包,而润饼又像是用纸包覆着铜钱,因此商家或公司、工厂惯用于一同祭拜土地公后食用。有吉祥富润之寓意。

尾牙餐会

编辑

尾牙的习俗在闽南人所居住之地区十分盛行,对很多人而言,过了尾牙就可以等著过年了。在尾牙时多数企业机关学校公家部门,保留了古时“牙祭”传统,都会由资方宴请员工,一些公司还会举办各类活动或进行抽奖、模仿秀、魔术、歌舞表演或者艺人献唱等余兴节目慰劳员工一年辛劳,俗称“尾牙秀”,部分大型企业的尾牙会成为媒体关注报导的焦点。尾牙当天企业老板也会对员工发放工资和年终奖金。一般来说,当年积欠的薪水,都要在当天全部发放。

香港某些传统行业(如参茸海味批发商人)也保留了“尾牙餐会”此种习惯。

尾牙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倘若公司决定在新的一年解雇某位员工,在尾牙的宴会上,会把菜肴中鸡的嘴指向他(或由老板亲自将一块鸡夹到某位员工的饭碗中),让他有被开除的心理准备。所以尾牙的鸡叫作“无情鸡”。闽南语厦门话台湾话的俗语称,“食头牙撚嘴须,食尾牙面忧忧(白话字:chia̍h thâu-gê lián chhùi-chhiu ,chia̍h bér/bé/bóe-gê bīn/bǐn iu iu)”(头牙聚餐捻著胡须大快朵颐,尾牙聚餐时就只能露出无奈的表情)。而近年来,由于劳工权益抬头,劳资双方都希望能关系和谐,所以“尾牙餐会”时,一般都会将“鸡头”朝上,甚至斩去“鸡头”,以免鸡嘴指向任何一位员工。

理发双倍价

编辑

有些台湾和香港的理发店会在尾牙之后涨价,到农历过年完开工后,才恢复原价。故尾牙前,多数民众都会赶往理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台湾省通志》:“土地公亦为商人所崇拜之财神。商家例于每月望朔之翌日,具馔祭祀土地神,曰作迓(或牙),又曰迓福,即迎接福运之意。”
  2. ^ 2.0 2.1 《台湾省通志》:“二月二日之迓礼,曰头迓;十二月十六日之迓礼,曰尾迓”。
  3. ^ 《增订台湾旧惯习俗信仰》,作者:铃木清一郎,冯作民 译,众文图书公司
  4. ^ http://www.58eventer.com/college/details-914.html
  5. ^ 马来西亚的农历新年有什么特色. [2020-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