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后汉书

(重定向自後漢書 (謝沈)

八家后汉书》,是指《东观汉记》、范晔《后汉书》以外,记载东汉历史的八部纪传体编年体史书

各书内容

编辑

八家《后汉书》分别为:

  • 谢承,三国吴人。撰《后汉书》130卷,隋志旧唐志记载皆同,新唐志作133卷。纪、志、传俱全,且有所创新。〈兵志〉、〈风教传〉为此书所独创。从佚文推断,〈独行〉、〈方术〉、〈逸民〉、〈列女〉诸传当由此书所始创。此书中所述江南名士甚多,其佚文数量较多,多半为范书所失载。此书的地方色彩较浓厚,详细记载三吴事而略记京洛事。鲁迅有辑本。
  • 薛莹,三国吴人。撰《后汉书》100卷,隋志、两唐志记载皆同。此书佚文数量甚少,仅光武、明、章、安、桓、灵六帝纪论及少数人物传散句,从佚文内容来看,有一定的史识。刘勰文心雕龙》中对谢承书、薛莹书评论“疏谬少信”。
  • 司马彪西晋人。撰《续汉书》83卷,隋志、两唐志皆同。有帝纪9卷、志8卷(亦称为《续汉志》)、列传65卷、叙篇1卷。书定为名《续汉书》,显然是为了接续班固《汉书》而作。八志内容保存完整,由梁人刘昭作注,独立刊行,后并入范晔《后汉书》中。佚文数量仅次于谢承《后汉书》。唐人李贤为范晔《后汉书》作注时,引用司马彪《续汉书》内容多达149条,远在他书之上。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续汉书》内容注释东汉末年之事也最多。刘勰《文心雕龙》中称赞此书“详实”。
  • 华峤,西晋人。撰《汉后书》97卷,隋代时仅存17卷。有帝纪12卷、皇后纪2卷[1]、列传70卷、谱3卷,无志。华峤改志为典,原计划写10篇,可惜未完成而卒世。后由二子华彻华畅整理完成。刘勰《文心雕龙》中称赞此书“准当”。范晔撰《后汉书》时,以此书为主要蓝本,直接袭用论赞多达十处[2],占范晔论赞的十分之一。
  • 谢沈东晋人。撰《后汉书》122卷,隋代时仅存85卷。仅存〈光武帝〉、〈安帝〉2纪及〈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5志佚文,列传佚文甚少,内容多与范书相同。鲁迅有辑本。
  • 张莹,东晋人。撰《后汉南纪》55卷,隋代时仅存45卷,两唐志皆作58卷。书早亡佚,佚文数量也最少。唯汉安帝见铜人的记载,为此书所独载。
  • 袁山松,一作袁崧,东晋人。撰《后汉书》100卷。此书纪传品质不高,志书较全,佚文亦多。刘勰《文心雕龙》中对张莹书、袁山松书评论“偏驳不伦”。
  • 张璠,三国魏人。撰《后汉纪》30卷,为未完成之作。此书流传不广,散亡亦早。

历代后汉书列表

编辑

自《东观汉记》之后,三国吴、晋之间人陆续撰写后汉史者有十余家,可考者有:

书名 朝代 作者 体例 原卷数 今传本卷数 补充
《后汉书》 谢承 纪传体 130卷 8卷 已佚。有辑本。一说无帝纪。
《后汉记》 薛莹 纪传体 100卷 1卷 已佚。有辑本。
《续汉书》 司马彪 纪传体 83卷 5卷 已佚。有辑本。刘昭为此书八志作注,分为30卷,独立刊行。
《汉后书》 华峤 纪传体 97卷 3卷 已佚,无志。有辑本。
《后汉书》 谢沈 纪传体 122卷 1卷 已佚。有辑本。
《后汉南记》 张莹 纪传体 55卷,或58卷 1卷 已佚。有辑本。
《后汉书》 袁山松,一作袁崧 纪传体 100卷 4卷 已佚。有辑本。
《后汉纪》 张璠 编年体 30卷 1卷 已佚。有辑本。
后汉书 刘义庆 纪传体 55卷 已佚。
后汉书 萧子显 纪传体 100卷 已佚。
后汉书钞 葛洪 疑抄本 30卷 已佚。
后汉书 范晔 纪传体 90卷 同左 今存。
后汉纪 袁宏 编年体 30卷 同左 今存。

原有二十一家撰写东汉历史。[3]除了范晔《后汉书》及袁宏《后汉纪》以外,其余皆己散佚。清人姚之骃孙志祖王谟黄奭王仁俊陶栋汪文台等为此作辑佚工作。姚之骃撰《后汉书补逸》二一卷,辑录《东观汉记》和谢承、薛莹、张璠、华峤、谢沈、袁山松、司马彪诸家遗文。汪文台辑录较为全面,辑有谢承《后汉书》8卷、薛莹《后汉书》1卷、华峤《汉后书》2卷、司马彪《续汉书》5卷、谢沈《后汉书》1卷、袁山松《后汉书》2卷、张璠《后汉纪》1卷,合为《七家后汉书》,末附佚名《后汉书》佚文1卷。但汪辑本所使用辑录的底本尚有脱漏衍讹,并非佳本,同时未辑张莹《后汉南记》。近人周天游为弥补汪辑本之不足,重为辑佚校注,出版《八家后汉书辑注》,是目前较好的辑本。

注释

编辑
  1. ^ 仅存有伏皇后
  2. ^ 据周天游称,分别是:汉肃宗、云台二十八将、桓谭冯衍、袁安、刘赵淳于江刘周赵传序、班彪、王允(上见《八家后汉书辑注·三-评论》)、丁鸿(见辑注《卷二》)和皇甫嵩(见辑注《卷三》。)
  3. ^ 《中国史学史》,谢保成主编

参考书籍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