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汉记
中国二十四史 | ||||
---|---|---|---|---|
次序 | 书名 | 作者 | ||
姓名 | 时代 | |||
1 | 史记 | 司马迁 | 西汉 | |
2 | 汉书 | 班固 | 东汉 | |
3 | 后汉书 | 范晔 | 刘宋 | |
4 | 三国志 | 陈寿 | 西晋 | |
5 | 晋书 | 房玄龄等 | 唐 | |
6 | 宋书 | 沈约 | 萧梁 | |
7 | 南齐书 | 萧子显 | ||
8 | 梁书 | 姚思廉 | 唐 | |
9 | 陈书 | |||
10 | 魏书 | 魏收 | 北齐 | |
11 | 北齐书 | 李百药 | 唐 | |
12 | 周书 | 令狐德棻等 | ||
13 | 南史 | 李延寿 | ||
14 | 北史 | |||
15 | 隋书 | 魏徵等 | ||
16 | 旧唐书 | 刘昫等 | 后晋 | |
17 | 新唐书 | 欧阳修等 | 北宋 | |
18 | 旧五代史 | 薛居正等 | ||
19 | 新五代史 | 欧阳修 | ||
20 | 宋史 | 脱脱等 | 元 | |
21 | 辽史 | |||
22 | 金史 | |||
23 | 元史 | 宋濂等 | 明 | |
24 | 明史 | 张廷玉等 | 清 | |
相关 | 东观汉记 | 刘珍等 | 东汉 | |
相关 | 新元史 | 柯劭忞 | 民国 | |
相关 | 清史稿 | 赵尔巽等 | 民国 | |
相关 | 点校本二十四史 | 顾颉刚等 | 共和国 |
《东观汉记》[注 1],汉代人称之为《东观记》,一百四十三卷[1],是一部以纪传体撰写东汉历史的史书,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当代史(《史记》以前不断代是私修)。记事起于光武帝,终于灵帝,由汉代刘珍、延笃等撰,因史馆设于东观(洛邑宫殿的藏书处)而得名。
修纂过程
编辑《东观汉记》前后经过四次修纂。汉明帝时,明帝让班固与陈宗、尹敏、孟异三人共撰《世祖本纪》,又编次光武帝功臣和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3]。此次与班固合力修史者,除陈宗、尹敏、孟异三人外,尚有杜抚、马严、刘复、贾逵等四人[4],是《东观汉记》的初次修纂。
第二次修纂在汉安帝永宁年间,邓太后下诏命刘珍、李尤、刘𫘦𬳿、刘毅等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据《史通·古今正史篇》,还尚有《纪》、《表》、《外戚》等传,时间起于建武,终于永初,书始名《汉记》,不久,工作地点迁至南宫东观。后来刘珍、李尤等人相继去世,伏无忌、黄景等奉命续修〈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及〈匈奴南单于〉、〈西羌传〉、〈地理志〉,此书自此始具规模。
第三次修纂在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桓帝命边韶、崔寔、朱穆、曹寿续修,作〈孝穆皇传〉、〈孝崇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又增安思等皇后入〈外威传〉,崔篆诸人入〈儒林传〉。崔寔、曹寿又与延笃作〈百官表〉和顺帝功臣〈孙程传〉、〈郭镇传〉,又作〈郑众〉、〈蔡伦〉等传,共撰成一百一十四篇。
第四次修纂在汉灵帝、汉献帝时,灵帝熹平年间,蔡邕、马日䃅、杨彪、卢植、韩说、刘洪等继续修书,作〈灵帝纪〉和列传四十二篇。蔡邕据其师胡广传授给他的“旧事”草成十志初稿,入东观后即与张华、刘洪共撰十志,作《朝会》、《车服》二志。后因事徙朔方郡,上书求还,并续成十志,后避桓帝名讳,改称“意”。此十志,据《后汉书·蔡邕传》李贤注引《蔡邕别传》,有〈律历〉、〈礼〉、〈乐〉、〈郊祀〉、〈天文〉、〈车服〉,据《史通》,尚有〈地理〉、〈朝会〉,严可均《全后汉文》注谓除前8志外,缺者乃〈五行〉、〈艺文〉也。但因汉末战可及董卓西迁长安,以至散佚不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迁都许昌之后,杨彪进行最后一次总整理,但未能把散逸的篇章如数补齐。
《东观汉记》成于众人之手,经几代人不断递修才成书。[5]直至东汉以后,仍有续补。但无一人对此从头至尾进行整理加工,形成“著述无主,条章靡立”的现象,所以各篇之间,详略不一,笔调不一。但由于《东观汉记》是官修当代史,修史者拥有丰富的材料来源,从起居注到私家著作,都可以直接取材,故保留大量原始材料。
流传过程
编辑东汉时初名《汉记》,三国两晋时如此,至南北朝时改称《东观汉记》。晋代以前《东观汉记》和《史记》、《汉书》合称三史。晚出的后汉史著作,无不取材于《东观汉记》。傅玄认为《东观汉记》烦杂。南朝宋范晔依据《东观汉记》,“穷览旧籍,删烦补略”,历时十三年,完成《后汉书》。《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跃居东汉正史地位。
《东观汉记》在魏晋南北朝时未闻有亡失,隋代时尚有143卷之多[6],至唐代开元年间著录有127卷。至宋代时散佚愈多,[7]北宋末年时尚存着录43卷,此本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时亡去,后获一蜀本刚经校勘,釐定为八卷,至此散佚殆尽。自元代以后,则无一完篇传世。
辑佚过程
编辑清代康熙时,姚之骃首次网罗断简残篇,查阅《后汉书》李贤注等五种书籍,共得840余条,辑为8卷,简称《姚本》。因收罗不广,挂漏殊多,且编排杂乱及考证不精;至乾隆时修《四库全书》,据姚本,以《永乐大典》、《太平御览》等书所载补葺,增加十分之六,厘订为24卷,分帝纪3卷、年表1卷、志1卷、列传17卷、载记1卷,并编佚文1卷;刊入《武英殿聚珍丛书》,简称《聚珍本》。
但聚珍本存有三个缺点,其一在辑文方面尚有不足,未能辑出所有佚文;其二在帝纪、列传部分,有关某一人的遗文,皆连缀成一篇,在连缀过程中,或增或删,有失原貌;其三承姚之骃辑本之弊,在每条辑文之后,一律不注出处,使后人在征引时,欲加校核而无从入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人吴树平依据武英本《东观汉记》,重新翻检大量古类书、史书和古注,辑得遗文数百条;并利用各种资料比勘互校,厘订歧异舛误文字,并注明出处及注释,整理出《东观汉记校注》二十二卷,是目前《东观汉记》版本中最好的一种。
另有四库全书本流传于世。
目录
编辑注释
编辑- ^ 易误作《东汉观记》。
- ^ 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全书一百四十三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一百二十七卷,盖亡佚十六卷。
- ^ 《续汉书.郡国志》:“今录中兴以来郡县改异,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三史,谓《史记》、《汉书》及《东观记》也。《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权谓蒙曰:孤统军以来,省三史、诸家兵法,大有益。”……自唐以来,《东观记》失传,乃以范蔚宗书当“三史”之一。 (《十驾斋养新录》卷六,页119)
- ^ 见《后汉书·班固传》、《史通·古今正史篇》。
- ^ 见《后汉书·马严传》、《北海靖王兴传》,《史通·核才篇》,《太平御览》卷一八四引《东观汉记》。
-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出作者有:班固、陈宗、尹敏、孟异、刘珍、李尤、刘𫘦马余、伏无忌、黄景、边韶、崔寔、朱穆、曹寿、延笃、马日䃅、蔡邕、杨彪、卢植、韩说、刘洪等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卷5《别史类》补充刘复、贾逵、马严、杜抚、刘毅、王逸、邓嗣、张华等人。
- ^ 《隋志·经籍志》着录,《东观汉记》一百四十三卷,“起光武记注至灵帝,长水校尉刘珍等撰。”
- ^ 据《邵氏闻见后录》卷九载,宋神宗曾想要搜求《东观汉记》一书,却“久之不得,后高丽以其本附医官某人来上,神宗已厌代(驾崩)矣。至元祐年,高丽使人言状,访于书省,无知者。医官已死,于其家得之,藏于中秘。予尝写本于吕公家,亦弃之兵火中矣。”。据郑麟趾等撰《高丽史节要》卷六云:时高丽使李资义等“还自宋,时帝(宋哲宗)闻我国书籍多有好本,命馆伴书所求书目录授之,乃曰:虽有卷第不足者,亦须传写附来”。
- ^ 《北堂书钞》卷五四:蒋叠,字伯重,为太仆,久在台阁,文雅通达,明故事,在九卿位,数言便宜,奏议可观。
- ^ 《北堂书钞》卷七三:须诵为郡主簿,获罪诣狱,引械自椓口,口出齿,获免。
- ^ 《北堂书钞》卷七八:周行为泾令,下车严峻,贵戚跼蹐,京师肃清。
- ^ 《艺文类聚》卷一百:司部灾蝗,台召三府驱之。司空掾梁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审使臣驱蝗何之?灾蝗当以德消,不闻驱逐。”时号福为直掾。
- ^ 《北堂书钞》卷三五:喜夷为寿阳令,蝗入辄死。
- ^ 《北堂书钞》卷五三:卜福为廷尉,执谦求退,上以为太中大夫。
- ^ 《太平御览》卷二〇一:翟歆,字敬子,父于,以功封临沮侯。歆当嗣爵,以母年老国远,上书辞让,诏许,乃赐关内侯。
- ^ 《太平御览》卷二〇一:魏成曾孙魏纯坐讦讪,国除。
- ^ 《太平御览》卷二〇一:利取侯毕寻玄孙毕守奸人妻,国除。
- ^ 《太平御览》卷二〇一:首乡侯段普曾孙段胜坐杀婢,国除。
- ^ 《太平御览》卷二〇一:夕阳侯邢崇孙之为贼所盗,亡印绶,国除。
- ^ 阴猛好学温良,在儒林著称,以博通古今,由郎转任太祝令、太史令。引《太平御览》卷二二九
- ^ 《太平御览》卷二三八:张意拜骠骑将军,讨东瓯,备水战之具,一战大破,所向无前。
- ^ 《太平御览》卷六一五:陈嚣,字君期,明韩诗,时语曰:“关东说诗陈君期。”
参考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