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横公路

是台灣三條橫貫東西部的公路,但連接玉里的路線最終成為一條未完成的道路。

新中横公路,又称新中部横贯公路,为台湾一条未完成将东部西部之间横贯的公路,位于台湾岛中央地带,介于中横公路南横公路之间,以玉山为中心,分出:嘉义—玉山水里—玉山玉里—玉山,由此三线构成丫字状路网[1][2]。虽然是以玉山为中心,实际的交会点却是于沙里溪头,历经数次变更,最后将交会点设于东埔山垭口,如今则被称塔塔加为新中横公路最高点,海拔2610米[3][4]

现今通车的新中横公路有一大段处于中断,成为一条“没有横贯”的公路。

1970年代,正值十大建设的实行之际,中华民国政府计划新辟三条横贯公路[注 1],并列为十二项建设之一[5]。1980年代,已经开工的新中横公路,因生态保育的意识逐渐抬头,以及玉山国家公园划设于新中横公路通过之路线,形成公路开发与生态保育之间的转捩点,政策有六年时间游移不定,一度允许荣工处(今荣民工程公司)继续向西辟建至大分[注 2],最后在环境影响评估审查下,由行政院下达放弃兴建之行政命令,全线于1991年1月1日通车,形成一条“没有横贯”的公路[7][8]

历史 编辑

背景及缘起 编辑

1974年9月20日,有鉴于既有三条东西横贯公路,仍不足以便利东部与西部的开发,为达到区域均衡发展,行政院预定计划再开凿三条东西横贯公路,分别于北部中部以及南部辟出[9]。1977年9月23日,行政院宣布将新辟东西横贯公路三条列入十二项建设计划,待十大建设完成后,即可实行[5]。由于嘉义与玉里之间受到地形阻隔,且是台湾岛中央地带,并因玉里位于花东纵谷之中央地带,使嘉义与玉里之间的来往得仰赖中横公路或南横公路,为改善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以缩短运输里程,可促进东部地区繁荣,以达到均衡发展之目的,故兴建新中横公路[10]。另外,沿线富产山地资源,可发展林业、农业、矿业等,以及沿线有高山景观与不同的林相呈现,配合第三条内陆纵贯公路计划,可联系日月潭、阿里山、曾文水库等风景区,构成一条旅游线[10][11]

兴建历程 编辑

选线与踏勘 编辑

 
新中横公路初期计划是水里,经过沙里溪头、八通关,然后到玉里。当时计划尚未命名,路线暂称“水里—沙里溪头—玉里线”。

台湾省公路局从五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选线,选出乌来宜兰线雾社铜门线水里凤林线、嘉义玉里线、三地门知本线,其中嘉义玉里线即新中横公路,该线的踏勘人数最多,开辟的路线也最长[2][12]。1975年10月15日,由14个单位组成一支踏勘队,从和社出发,沿八通关古道,经八通关后,舍弃从大水窟翻越棱线之路线,沿荖浓溪而行,在大水窟至尖山之间棱线通过中央山脉,沿阔阔斯溪而行,经大分后,一路沿拉库拉库溪下降[13]。25日抵达终点玉里[14]。踏勘期间,对外通讯是使用飞鸽传书,与外界保持联系[1][14]

计划的变迁 编辑

水里玉里线行经信义乡之路段,基于经济价值的考量,该路段与嘉义至阿里山的公路同等重要,也为配合施工之需,从阿里山东延,与原计划路线相接,将嘉义玉山线纳入该计划内,形成三条横贯公路的雏型[7]。1978年5月,行政院核准办理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山线,全线总长265.6公里,工程费总计新台币36点2亿元,工期预计6年完成[7]。由于新增一条嘉义玉山线,在1978年10月成立新横贯公路工程总处,便于同年11月派出测量队前往嘉义玉山线[7]。1979年4月,新中横公路进入定线测量工作,三线交会点计划设于沙里溪头,海拔约2100米[3][7]。基于迫切的需要,嘉义玉山线早于1977年进行嘉义阿里山路段改善工程[7]。1979年9月,嘉义玉山线动工[3]。1980年1月[注 3],水里玉山线动工[15]。1980年10月,有鉴于沙里溪头之地形不利于三线交会,故变更至塔塔加鞍部附近,海拔约2500米[3]。1980年11月,为配合水里玉山线改线而测量,经测量人员发现,嘉义玉山线与水里玉山线皆于玉山前峰北麓行经,形成上、下两线接近的情况,恐有养护疑虑,经讨论后,决议变更至东埔山垭口,海拔2610米,因此使嘉义玉山线里程数缩短7.5公里[3]

保育与开发 编辑

 
台30线起点于瓦拉米步道口,当时政府为维护自然生态而决定放弃兴建玉里玉山线,使得仅兴建14.6公里就戛然而止,以致台30线起点位置是深入山区为台18线192公里处,形成断头路。

1981年7月,玉里玉山线动工[15]。因玉里玉山线有97公里路段是计划通过玉山国家公园,在生态保育的意识抬头之下,引起民间与学界关注[16]。1983年6月,为配合内政部营建署的三项原则:不超过海拔2600米、不经过八通关、避让玉山国家公园,台湾省公路局对塔塔加鞍部至大分之路段选出三条路线,唯第四条路线是符合三项原则,其路线沿林道,经过梅兰鞍部,于梅山口衔接南横公路,台湾省公路局认为此一路线不符计划效益[16]。最后,经由中华顾问工程司进行玉里玉山线环境影响评估,评估结果认为公路的开辟会造成环境受到破坏,有水土流失之虞,以及玉山国家公园的设立,公路的开辟会对生态保育与自然面貌的维护有不良影响,因此台湾省政府决定放弃兴建[17][18]。1986年4月3日,行政院决议通过,玉里玉山线依现状予以停止办理[7]。1989年5月31日,行政院发函回复台湾省政府,对于玉里玉山线的恢复兴建之问题,待台湾省公路系统的评估完成后,再行决定[19]。1991年,行政院决定放弃玉里玉山线兴建计划,予以停止兴建[8]

完工通车 编辑

 
三线交会点东埔山垭口是现今所称塔塔加。随玉里玉山线的停建,仅剩水里玉山线、嘉义玉山线交会,成为现今通车台18线终点、台21线终止处。

1982年9月30日,嘉义玉山线在嘉义至阿里山之路段完工通车[20]。1983年1月,水里玉山线在顶崁至神木村之路段完工通车[20]。1986年6月,嘉义玉山线全线完工通车[7]。水里玉山线的通车延宕多时,直到克服47K~53K的地层滑动,才于1990年12月完工[7][21]。1991年1月1日,水里玉山线开放通车[22]。自此连贯嘉义与水里之间的交通,唯玉里玉山线中断,东埔山垭口成为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交会所在,位置也就是现今的塔塔加,以下路段为台29线的水里玉山线为台21南段,此路段长度超越390公里[4]

养护状况 编辑

公路总局为解决每逢台风大雨造成道路与桥梁中断的问题,于2002年间便开始着手办理,将台21线95K~114K分成两项路基桥梁复建工程,十八重溪桥、陈有兰溪桥、笔石桥先于2003年12月动工,松泉桥、神和桥与爱玉桥则于2004年3月动工,工程全采用长跨径箱型钢梁[23]。2006年10月26日,台21线十八重溪桥~爱玉桥等六座桥梁全线通车[24]。由于丰丘明隧道南端路段,受到土石流及边坡坍塌,造成台21线中断,故公路总局于2006年间办理规划“台21线丰丘明隧道改建桥梁工程”[25]

2007年1月9日公告,为配合玉长公路通车,台18线有15公里路段并入台30线[26]。2007年6月,为配合高铁嘉义站的启用,公路总局将阿里山公路起点西迁,总里程数增加近14公里,使旧桩号得全数换新,其终点于塔塔加,总长度为109.9公里[27][28]。2007年7月,台21线丰丘明隧道改建桥梁工程动工[29]。2008年9月14日,辛乐克台风降下暴雨,导致八掌溪水冲垮五虎寮桥[30]。2009年3月,于原桥址下游约300米处动工新建五虎寮桥[30]。同年3月27日,台21线丰丘明隧道改建桥梁工程完工,沙里洞桥随新桥启用后,将桥名变更“沙里冻桥”[31]。2010年7月31日,举行通车剪彩仪式,新建五虎寮桥启用[30]

路线概述 编辑

 
新中横公路三线形成Y字状路网。图中所示的路线并非最初的计划。

新中横公路最初计划是北起于南投水里,经沙里溪头、八通关,东迄于花莲玉里,后来考量到嘉义通往阿里山的公路也具有重要价值,故将嘉义玉山线列入该计划,三线交会于沙里溪头,使新中横公路的三线形成丫字状路网[1][7]。这三线分别是: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山线,其中横跨于台湾岛中央地带,计划连接起东部与西部是嘉义玉山线、玉里玉山线,两线的总长度约204公里[注 4][2]。其路线历经数次变更后,现今的新中横公路如下所示:

嘉义玉山线 编辑

嘉义玉山线又称嘉义玉山段,西起于嘉义后庄,东迄于东埔山垭口,全长90.2公里[3]。全线横跨嘉义县中埔番路竹崎阿里山等四乡以及南投县信义乡,并以触口分成平地与山区两路段:触口以西是利用原有道路进行改善,其行经后庄、顶六吴凤庙,越过八掌溪后,抵达触口,此路段计长16.8公里;触口以东属于山区路段,仅在20K~24K与60K~66K为新辟成道路,以及从72K开始之路段,乃利用原有的运材铁道新辟成道路,其余路段皆利用原有道路进行改善,其行经触口、龙美(濑头)、隙顶石桌十字路、阿里山、自忠新高口,抵达终点东埔山垭口止,此路段计长73.4公里[3]。当通车后,嘉义玉山线在省道系统中,与玉里玉山线同被编入台18线[注 5][3]。历经调整与变更后,现今台18线位于太保至塔塔加之路段[34]。嘉义玉山线正因是嘉义通往阿里山的道路,故称为“阿里山公路[3]

地理 编辑

嘉义玉山线大致呈东西走向,由西向东横贯了嘉南平原、嘉义丘陵、阿里山山脉。由于玉山山块以玉山主峰为中心,棱脉呈十字状棱延伸,其中向西延伸的棱脉连接至阿里山山脉,嘉义玉山线便沿该棱脉之北面而行[35]。此外,该棱脉也为浊水溪与高屏溪之分水岭,分布着楠梓仙溪博博犹溪郝玛嘎班溪、沙里仙溪等诸多河川之上游[36][35]。在现今台21线中止处与台18线之终点则位在海拔2610米,即新中横公路计划中三线交会点,此处有东埔山与鹿林山的山脊线之鞍部上,即称“东埔山垭口”[3][4]。嘉义玉山线在行经于嘉义县之路段,境内主要的水系有八掌溪、曾文溪、清水溪,其中自嘉南平原出发的嘉义玉山线,沿八掌溪畔来到触口,这里是八掌溪由山区进入平原的出谷地带,触口的地形不仅出现新旧交叠之复成冲积扇,在公路两侧可见内埔台地、客庄台地,这是受到切割而呈现河阶化的冲积扇[37][38]。嘉义玉山线于触口越过八掌溪后,蜿蜒于独座溪谷,高度由海拔250米攀升至海拔1070米,自龙美开始沿八掌溪与曾文溪之分水岭而行[39][40]。当公路向西经过扶蓉山后,则沿清水溪与曾文溪之分水岭而行,当公路行经至曾文溪上游,此一河段则改称后大埔溪[注 6],由于上游河段深入至阿里山山脉,可见河床狭隘,两岸地势高耸之峡谷[37][43]

塔塔加断层以西至公田断层之间的地质,阿里山公路除了扶蓉山路段是属关刀山砂岩,其余路段大多是属南庄层[44][45]。当公路向西行经公田断层与触口断层之间,该路段的地质分布卓兰层南港层和社层[注 7])、锦水页岩十六份页岩大窝砂岩等地层,并且有数条向斜线、背斜线及断层交织通过,此外在阿里山公路仁爱桥附近有大窝砂岩出露[45][51]。向西驶离触口断层之后,阿里山公路的地质受到八掌溪影响,分布冲积层台地堆积层等地层,只有在台地会分布头嵙山层,向西通过五虎寮桥之后,全属于冲积层的产物[47][52]

灾害 编辑

 
由公田远眺五弯仔可见阿里山公路呈之字形爬升,自1982年通车以来就是深受地滑之扰。如今透过整治与监测后,大大减缓了地滑造成的灾害。

阿里山公路经历921大地震后,据统计发现,公路坡向以北、西、南三面,当坡度逾55%以上,且距水系200米,这三项要素成为崩塌发生因子[53]。据1984至1994年统计止,95%崩塌发生是由豪雨造成,岩层不稳定而受降雨侵蚀,里程以旧桩号为准,发生崩塌集中于20K~25K(41.9%)、55K~60K(39.2%)、65K~70K(39.2%),并且有91%是崩塌造成道路损毁之主因[53]。台18线43K~45K路段是一处面积约50公顷的地滑区,由于此一路段呈之字形,共有五个回头弯而得名“五弯仔”,曾于2006年列为全台危险公路之首[54]。五弯仔地滑区自阿里山公路通车以来,受到獭头断层与公田断层直接通过的影响,使该地的岩层脆弱,当降雨渗入至岩层缝隙中,地下水的压力与对地层的润滑作用,加上该地的坡脚受独座溪支流侵蚀,经过历年台风降下大雨,诱发了五弯仔路段出现地滑,造成公路灾情发生,每年5月~9月雨季期间就平均滑动1.8公分[55][56]。有鉴于地滑致灾,危及行车安全,如今在五弯仔路段已经对独座溪护岸、道路边坡、坡面排水做整治工程,并完成架设监测仪器,公路总局有专人随时监测[57]

水里玉山线 编辑

 
如今玉里玉山线停建后,新中横公路只有水里玉山线、嘉义玉山线会经过玉山国家公园。图中所示,水里玉山线于台21线119K通过玉山国家公园界碑。

水里玉山线又称水里玉山段,北起于水里顶崁,南迄于东埔山垭口,全长71公里[10]。全线位于南投县境内,行经水里、信义两乡[10][58]。自顶崁至神木村是利用既有道路改善而成,此路段计长34.3公里;由神木村至东埔山垭口之路段为新辟,此路段计长36.7公里[10]。在和社以北之路段,水里玉山线大致是沿陈有兰溪畔而建,直到陈有兰溪于龙神桥附近与浊水溪汇流后,便沿浊水溪畔而行[59][36]。由北向南,水里玉山线途经顶崁、新山郡坑上安、信义、丰丘等聚落[60]。由东岸横跨陈有兰溪之后,水里玉山线改行西岸,继续向南,经过和社后,便沿和社溪西岸而行[61]。跨越和社溪之后,路线急遽改向,高度逐渐攀升,以东埔山块为分水岭,由和社溪东岸行至沙里仙溪西岸,之后的路段多以回头弯方式攀升,经同富山后,水里玉山线大致与东埔山棱线的走向近乎平行,直到终点东埔山垭口[36][62]。现今,水里玉山线在省道系统中,被台湾省公路局编入台21线的一段[注 8][64]。由于台21线是第三条纵贯公路,且位置靠近中央山脉,故称为“第三条内陆纵贯公路”[11][12]

地理 编辑

 
陈有兰溪纵谷是一条被断层通过而成的断层谷。
提醒:图左下角有砂石车行驶的公路是河床施工便道,并非新中横公路。

水里玉山线的地形由东埔山块与陈有兰溪纵谷构成,此两地形的位置恰为一南一北,故为便于陈述,依地形分成南段与北段。南段行经于东埔山块,棱线呈南北走向,地形上属于阿里山山脉,位置上为和社溪、沙里仙溪之分水岭,其中行经于东埔山块东面,因公路被沙里仙溪途的支流所经,比如乌干溪、大勇桥都发展成蚀沟,侵蚀旺盛[62][65]。此外,自乌干溪直上塔塔加之路段,受因于地形的限制,使水里玉山线得以数次的回头弯方式攀升,此一路段被地理学家王鑫称“大回头弯”,到了东埔山路段,路线走向大致与棱线平行[62]。北段是沿陈有兰溪,邻畔而行,此一路段受限于纵谷的走向,由断层穿过而成一纵谷地形[65]。在陈有兰溪桥上可见陈有兰溪东岸有一片裸露的山壁,这是受断层作用所留下与溪谷近乎平行的证据,为该界限断层出露明晰之断层面[66]。水里玉山线沿途可见陈有兰溪流域出现16处冲积扇,后来经过下蚀复活,这些冲积扇大多被河阶化,其中新乡罗娜等地的河阶都是台湾溪谷中面积最大的切割冲积扇,许多聚落位居于之上,因地势高于公路之故,除郡坑一带有小规模冲积扇,其余大多无法完整见得其全貌[35]

水里玉山线因路线的行经东埔山块、陈有兰溪,故地质的分布以此两地形区分。东埔山块位于塔塔加断层以西,因水里玉山线迂回而行,当中通过多处山沟、神木断层十八折坑断层儿玉断层、和社背斜等,使该路段的岩性脆弱[50][62]。至于此一路段的地质,除了同富山向斜两翼有南港层出露,其余路段多属南庄层[47][48]。当公路越过和社溪之后,便会进入到冲积层台地堆积层等地层,此一路段的地质主要受到陈有兰溪与其支流的影响[47][48]。在十八重溪桥是横跨十八重溪,溪谷两岸分布十八重溪层[66]。继续沿公路向北行经龙神桥路段,因路线行经紧邻山壁,地质是介于白冷层、冲积层之间,于龙神桥往东望去浊水溪岸的山壁,可见白冷层露头[67][68]。继续北行至顶崁,沿线的地质则是水长流层与白冷层分布[68]

灾害 编辑

 
乌干溪的河床崩坍造成桥梁被冲毁,不仅受因于大雨造成,断层的通过,使乌干溪的地质破碎,成为崩坍的另一原因[69]

陈有兰溪沿岸生成许多冲积扇是受因于流域内许多崩塌地,由于溪谷陡峭且长度短,加上地质复杂且岩层破碎,在河川本身的向源侵蚀与侧蚀,以及降雨冲蚀、地震崩坏等因素,使土石随着山坡崩塌或滚落下溪谷里,直到台风或梅雨等时机降下大雨,累积到足够的推进力量会将溪谷里土石给推动,形成河水混拌著土石般泥浆流动[70]。当排洪断面不足以河水挟带大量土石与杂木流过,便会将桥孔淤塞,并发生土石流带来的巨石粗砾撞击桥身,导致桥梁流失、桥身倾斜、桥面移位,例如:贺伯台风造成新兴桥被土石流冲走,信义桥、郡坑桥皆结构受损,陈有兰溪桥的桥孔被土石淤塞,其桥墩有发生倾斜的现象,神和桥的桥台、桥墩遭土石流冲刷裸露;桃芝台风造成信义桥一端被土石流冲走,陈有兰溪桥、松泉桥、爱玉桥、神和桥等四座桥梁全被土石流冲走;辛乐克台风造成丰丘明隧道南口被土石流埋没;莫拉克台风造成横跨乌干溪的桥梁被土石流冲走[71][72]。河岸侵蚀主因是受支流挟带的土石淤积于主流,导致主流的河道缩减,水流方向被改变,使水量集中且流速加快的情况下,河水的侵蚀作用因此加剧,造成河岸淘刷,最后桥台塌陷,例如信义桥、十八重溪桥与陈有兰溪桥皆曾于贺伯台风、桃芝台风发生过[71][72]。再以莫拉克台风为例,台21线在水里、信义之间的路段,受到陈有兰溪的淘刷,使寿山桥与一旁的山坡被冲走,还有住宅房舍承受不住淘空,因而滚落溪里[73]。河道曲折会使河水宣泄不及,造成河流截弯取直流过平缓地,例如笔石溪在桃芝台风就发生改道,直接流入陈有兰溪,造成新中横公路被冲断[71]

 
被地理学家王鑫称为“大回头弯”的台21线,位于乌干溪桥通往东埔山的路段,此处坍方的严重可由图阅知。

在边坡陡峭的路段,其坡角约40度~79度,落石发生率不明显,当坡角超过80度,边坡呈现崖形,其发生率高达100%,并受到岩性差异、节理发达、断层通过、不连续面的间距等都会影响落石发生率,加上新中横公路开辟之时,使用炸药开路造成地层不稳,也留下炸孔与破裂面,尤以台风降下大雨,落石发生率会高于干燥季节[74]。新高口、石山、塔塔加等路段,因公路接近棱线,故坡高不大,大多是细粒的土石崩落,其余路段可见落石发生[74]。地理学家王鑫曾对新中横公路调查,以施工前、兴建中、完工后比对道路工程对于边坡稳定影响,发现崩塌是以大回头弯路段最为严重,主要以岩屑滑落与岩屑滑崩发生居多[62]。由于神木村以南开始,公路全属于新辟,因此是直接将坡脚挖开,使岩层裸露,易受风化、降雨侵蚀,加上有背斜线与断层通过,岩层褶皱,节理发达,岩性属于砂页岩互层的南庄层,容易发生差异侵蚀,正好这些因素集中在大回头弯路段,由乌干溪谷、大勇桥溪谷与东埔隧道这三区较为易见,例如:莫拉克台风发生乌干溪桥被土石流冲毁,也造成路基被淘空52米之深,公路总局为应付这地形,叠砌50余个货柜,其内填充土石成为路基,使工期可于20天内抢通[62][75]。由于乌干溪谷上缘是较开阔,呈现圈谷状崩塌地,并有断层通过,使边坡岩层破碎,当大量雨水冲刷边坡,成为乌干溪土石流的土石来源[62]

玉里玉山线 编辑

玉里玉山线又称玉里玉山段,西起于东埔山垭口,东迄于花莲玉里[注 9][10]。起初,计划全长102.7公里,利用既有道路7.1公里改善,其余95.6公里路段则需要新辟;经变更后,全长为122公里,利用既有道路7.2公里改善,其余114.8公里路段则需要新辟[10][79]。全线横跨于南投县信义乡、高雄市桃源区[注 10]花莲县卓溪乡以及花莲县玉里镇[81]。原计划于东埔山垭口与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交会,因玉里玉山线自玉里向西兴建至14.6公里处便终止,使得东埔山垭口仅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交会,东埔山垭口现今改称“塔塔加”[4][7]。玉里玉山线在省道系统中,与嘉义玉山线同被编入台18线,后来为配合玉长公路的通车,公路总局将台18线玉里至山风之路段纳入台30线[注 11][26]

计划概述 编辑

 
为配合玉山国家公园的设立,如图所示红色路线,拟议将玉里玉山线2K~78K改线,不通过八通关,路线绕经南玉山垭口。

原计划路线是自三线交会点开始,先通过塔塔加鞍部、沙里溪头,经玉山之路段,乃配合地形折绕,之后抵达全线最高点,海拔2800米八通关[2][81]。转向东南,沿荖浓溪而行,在尖山一带计划兴建隧道穿过中央山脉,此为南投、花莲两县分界[81]。通过中央山脉后,路线大致沿拉库拉库溪而行,沿途会计划兴建数座隧道及桥梁,以避开地形与地质的工程难题,其中部分路线大致沿八通关古道兴建[注 12],最后至终点玉里,与台9线衔接[2][79]

后来因原计划路线行经高山环境,有鉴于生态丰富,民间人士与专家学者忧感于公路的辟建,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经政府核准设立玉山国家公园,使玉里玉山线为配合玉山国家公园,故变更原计划路线[16][64]台湾省公路局将大分至塔塔加鞍部之路线变更,南玉山垭口至塔塔加鞍部之路段是计划沿用楠梓仙溪林道进行改善,南玉山垭口至大分之路段则是新辟路线,行经安东昆山,跨越荖浓溪,穿过中央山脉[15]。由于玉里玉山线的计划路线变更前与变更后皆会通过玉山国家公园,内政部营建署曾建议其路线沿楠梓仙溪林道,向南与南横公路衔接,后来台湾省公路局认为路线冗长而迂回,最后经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审查,由行政院宣布将玉里玉山线依现状予以停止办理,使当时已完成14.6公里之路段就戛然而止[7][15]

地理 编辑

在玉里玉山线未停建前,计划由东埔山垭口穿过东埔山块,通往塔塔加鞍部[81]。玉里玉山线沿拉库拉库溪向东而行,直到卓乐(卓麓)附近,因清水溪于此汇入拉库拉库溪,出谷后的河床开阔,带来大量的泥砂冲积于下游,故呈现冲积扇地形,扇顶高度165米,扇径约6000米,总面积17平方公里[85][86]。当公路沿拉库拉库溪畔上行,由于河谷两岸陡峭,逐渐呈现出峡谷地形[85]。至于地质,玉里玉山线当初计划沿八通关古道开辟,将大南澳片岩[注 13]分成两种地层:太鲁阁层玉里层,可对比中横公路之天祥层长春层九曲大理岩,再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模式分出:高温低压的太鲁阁带、高压低温的玉里带[87][88]。在《台湾地质图》中可见,玉里玉山线由大南澳片岩与冲积层之间,还夹有板岩带的毕禄山层[89]。玉里玉山线的终点玉里,位于花东纵谷中央地带[86],紧邻中央山脉的山脚,玉里断层直接穿过市区[90];同时,该地亦为拉库拉库溪、秀姑峦溪、卓溪汇流之处,地质为来自拉库拉库溪与清水溪挟带的泥砂,属于冲积层的产物[85][91]

自然资源 编辑

由于新中横公路横跨嘉义、南投及花莲三县,其计划中开发效益[注 14],主要是藉开发山地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在透过踏勘队勘查后,发现嘉义玉山线有阿里山煤田,蕴藏量约60万公吨,煤质颇佳,储藏于南庄层的含煤层,受到断层与褶皱等构造线切割,使煤层分布零散,最高只达10万公吨,故开采效益不高[10][93]。水里玉山线并无自然资源,可由邻近的东埔温泉可知该地区地层中蕴藏地热资源,经过评估认为,温泉位置偏远,地形对架设钻井探勘工作不易,就以中央山脉所发现的温泉而言,对台湾整体电力供应需求不及2%,突显出地热蕴藏量是不合乎发电效益[94]。在三线之中在三线之中蕴藏资源最多是玉里玉山线,当初计划通过八通关至瓦拉米一带,沿线有结晶石灰岩(又称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片岩、含金石英脉等矿产,其中又以瓦拉米蕴藏约50亿公吨以上的大理石是最具开采规模,然而质地优良的大理石可供开采并不多[95][96]。此外,台湾电力公司曾构想开发拉库拉库溪与陈有兰溪的水力资源,主要投入于拉库拉库溪,其中玉里玉山线有计划通过[97][98]。由于缺乏进一步调查,因此在目前资料甚少下,至今对于玉里玉山线沿线矿产仍了解有限。

生态 编辑

植物 编辑

 
台湾红桧是雾林带[注 15]的指标性树种,长年生长于云雾缭绕的山区,阿里山正是其中一例。

据屏东农业专科学校(今屏东科技大学杨胜任邱创益叶庆龙等三位教授,于1987年9月~1988年1月对新中横公路沿线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依优势种与特征种可分出7种林型,由低海拔至高海拔介绍:五节芒型、茵陈蒿虎杖型、白校钻红桧型、台湾红榨槭型、台湾赤杨型及台湾二叶松型,台湾泽兰型分布广泛,自平地到高山,沿途可见[101]。出现于海拔350~1300米之山坡,以五节芒为优势,尚有木芙蓉葛藤木苧麻等组成其群落,从触口往阿里山方向,沿途可见该植群,当高度达1400米以上,取而代之是柳杉为主的人工造林地[101]。在海拔2000~2700米是高山柳与台湾赤杨生长,也伴随高草型植物出现,如高山芒,但该植群仍以草本植物生长居多,如茵陈蒿、虎杖、黄菀、木苧麻、台湾泽兰、台湾珍珠梅阿里山油菜等,其中以茵陈蒿、虎杖为优势,分布于岩壁或崩塌地[101]。白校钻红桧型生长的群落与茵陈蒿虎杖型重叠,分布于海拔2200~2400米,在自忠、水山一带可见,为针阔叶混生林型之一代表植群[101]。海拔2300~2600米是以台湾红榨槭为特征,出现在自忠至东埔山庄之路段,林相呈疏状,植群夹杂高山柳、台湾鸭脚木、台湾红桧、台湾二叶松、虎皮楠、白校钻、森氏栎小西氏石栎等树种[101]。在海拔2400米左右,因林相单纯,以台湾赤杨为优势,伴生树种有高山柳、大叶校力长尾柯等,在东埔山庄至信义之间以及神木村路段可见[101]。海拔2100~2700米台湾二叶松型,该群落有台湾华山松、台湾鸭脚木、奥氏虎皮楠夹杂其间,是新中横公路分布最高的植群,甚至于海拔3000米以上山区也可见,故称高山松林型,因喜好阳光充足的环境,故易见于向阳的山坡,加上种子散播力强,有利于纯林生长,但因树干富含松脂,冬季干燥,在阳光直射下易自燃,常造成森林火灾,使玉山箭竹与高山芒得以进入生长,两者大致以海拔2700米区分:分布在以下南面山坡,则是以高山芒为主;海拔2700米以上的地被植物,则是以玉山箭竹为主[101]。在垂直分布最广则属台湾泽兰,平地向上至海拔3000米,甚至3000米以上也可见,其群落以黄菀、冷饭藤台湾绣球菊、木苧麻、台湾赤杨及高山柳等组成,由于生长在岩层不稳定的环境,故树形矮小,植被覆盖率低[101]

动物 编辑

 
由于台湾猕猴与人类生活高度重叠,在新中横公路常见有路过的驾驶会驻足观察台湾猕猴。

新中横公路辟建之时,计划通过台湾岛中央地带,正好是高海拔山区,配合气候环境,许多水源与密林是高山生态系的生物栖息地,曾因为生态保育的问题,使后来玉山国家公园划设于此,范围广达10万余公顷,如今新中横公路大部分路段通过园区,当中的玉里玉山线则通过路段最长,因此并未兴建[7][102]。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专家学者或研究单位,对于园区内的生态进行各项调查与统计,故将其结果陈列至新中横公路。此外,邻近尚有、塔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鹿林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楠梓仙溪野生动物保护区玉里野生动物保护区[103]

据研究指出,台湾猕猴与游客互动距离保持两米以上,台湾猕猴行为模式则偏属静态,若低于一米,加上互动频繁或行为激烈,往往使台湾猕猴有抢食或攻击行为[104]。从平地至高山,台湾猕猴遍布足迹甚广,其中在石山路段易见,玉山国家公园于此设置绳索天桥,是为避开车辆,以供台湾猕猴通过公路[105][106]。台湾黑熊从3000米以下山区,分布在针叶林与阔叶林,以瓦拉米、大分为主要栖地,在静山期间,曾发现台湾黑熊出没于孟禄亭及塔塔加森林,由于这两处是接近塔塔加游憩区,显示出人类活动的增减,对台湾黑熊的活动有所影响[107]。帝雉又名黑长尾雉,属第二级保育鸟类,山羌属第三级保育哺乳类,它们为避开人类干扰,觅食活动常选择在人烟稀少或浓雾天气,才会在公路上或两旁活动[105]

运输网络 编辑

 
石桌是阿里山公路的枢纽之一,其中县道159甲线走向与阿里山公路近乎平行,成为石桌以下路段的替代路线。

新中横公路由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山线构成,其中塔塔加至山风路段并未兴建,使通车后的嘉义玉山线与水里玉山线自成系统,也使玉里玉山线与东部交通系统结合,故公路总局将其与玉长公路并编台30线[7][26]。至于嘉义玉山线则编台18线,水里玉山线则编台21线,两线是嘉义至水里往来之干道[3][64]

 
新中横公路与周边道路构成的路网。

台18线沿途与县道165号国道3号台3线县道169号县道159甲线交会,直到塔塔加与台21线相接[注 16][58]。在后庄分岔成两线,向北往嘉义市区,向南则是县道165号,可往白河[58]。于顶六附近,国道3号在台18线设立中埔交流道,来往嘉义、水里之间,经由国道3号抵达竹山交流道,沿台3线转接台16线,最后抵达水里,此一路程可取代新中横公路绕行于高山地带之长程[58]。台18线、县道169号、县道159甲线集结于石桌,除向南仅通达里佳而止,以及沿县道169号得藉其它公路,可再继续向北通至云林、南投,其余各线则联系嘉义、南投,也是串连阿里山、奋起湖、特富野等周边景点的风景线[58]

台30线玉里以东之路段原属台18线,如今台30线起点设立于瓦拉米步道口[26][82]。沿台30线向东而行,途经玉里有台9线交会,可往花莲、台东,全线纵贯于花东纵谷之中,也可改行海岸公路,在安通进到玉长公路,亦属台30线,穿越海岸山脉后,直奔终点宁浦,接上台11线则是沿海岸而行的公路,可往花莲、台东[58]。就位置而言,台30线是玉山国家公园东部园区唯一对外道路[82]

台16线在顶崁路段有短暂与台21线共线,是人和地利双龙等村通往水里、集集名间等乡镇的必经路段[58]。共线结束后,台21线纵贯于南投县,联系信义、鱼池、埔里等乡镇,途经日月潭、玉山国家公园等景点[58]。当初政府兴建新中横公路,已将水里玉山线计划为内陆纵贯公路,故向北可接中横公路,向南可至南横公路,如今塔塔加与达卡努瓦(旧称民生)之间中断[注 17],呈现出台21线被分隔南北两段,也使新中横公路的南北之间运输网络受到限制[11][63]

就运输效益而言[注 18],新中横公路失去东西横贯之运输作用[注 19],来往玉里、水里或玉里、嘉义之间,取而代之是中横公路与南横公路。如图右《新中部横贯公路运输路网图》所示,若由台湾西部欲往东部之玉里,在穿越中央山脉之路段,因新中横公路未兴建,可经由棕色路线(往北向东折绕)、紫色路线(往南向东折绕)前往。棕色路线:自顶崁向北绕,经埔里雾社,抵大禹岭接台8线,沿台8线东行至新城,接台9线南下,最后抵达玉里[58][115]。紫色路线:自阿里山公路向南,得先行至隆兴[注 20],或是透过图中所示之橘色路线,由龙美转接嘉129线南下至石硖内[注 21],两线皆可接台3线[58]。沿台3线南下,经大埔玉井北寮台20线,之后抵达初来,转北行经初来桥,沿台20甲线池上,接台9线北上,最后抵达玉里[58]

医疗救护 编辑

自新中横公路通车后,便担负了山区医疗与救护作业,沿途穿越信义、阿里山等山地乡,但受限于地形,故道路曲折而蜿蜒,使路途遥远且行车安全的风险都增加,也因为深入山区,因此当地发展缓慢,相对地产生医疗资源呈现不足,每当山区交通事故、重大疾病或其它意外等状况发生时,往往要耗费许多时间、人力进入山区救援[118]

在玉山国家公园东部园区的瓦拉米步道,由于步道口是衔接台30线,距离玉里有15公里的车程[注 22],其市区内有慈济医院荣民医院玉里医院等三家医院[120]。香林联合卫生室位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是提供中正中山香林等三村居民的诊疗[注 23],当园区有游客发生意外状况时,也是第一线面临状况而立即反应的医疗站,因此各项急救设备大多齐全,但并没有紧急救护技术员(EMT)驻守,平日只有护理人员,在周六、周日会派驻医师,以应付假日人潮发生的各种状况,若一旦面临患者急需直升机后送,阿里山则设有停机坪可供直升机后送[122]。位于石桌的阿里山医疗站,每日有医师从圣马尔定医院到当地驻诊、轮诊服务,是为改善山地医疗而设置,但缺乏急救所需的资源,若患者出现严重伤况或病情,只能利用直升机后送来提高抢救时效[122]

新中横公路是山区居民的生命线,由于各地的医院甚远,当使用救护车后送时,从塔塔加或阿里山,通常耗需超过1小时以上的时间[122]。嘉义市区有长庚医院、圣马尔定医院、荣民医院嘉义基督教医院等五家医院,阿里山后送至嘉义得花90分钟车程[122][123]。信义乡最近的医院则在竹山秀传医院,塔塔加无论后送至竹山或嘉义的医院,所需时间都得花2小时[122]。若是加上救护车的反应时间,阿里山可以在5~10分钟以内做出紧急救护,因阿里山发展的紧急救护服务(EMS)较健全,相对于塔塔加,一旦需要救护车赶赴现场,距离最近的阿里山得至少花20分钟车程才能抵达[122]。新中横公路之台18线、台21线于塔塔加衔接,供联系嘉义、南投两县,行经多为山区,加上车程冗长,成为后送时最大的问题。

旅游 编辑

自然景观 编辑

俗称阿里山公路的台18线,由嘉义爬升至阿里山,沿途林相呈现热、暖、温、寒等四种森林带[注 24],又因午后经常起雾,使阿里山桧木群被称雾林带[注 25],也蕴藏许多巨木被称为神木,除了阿里山栈道所经30余株巨木,在台18线沿线上有水库神木、鹿林神木,以及上东埔大铁杉、神木村万年神木[124][125]。此外,日出、云海、晚霞也是台18线的自然景观,又以阿里山的对高岳祝山为知名的赏景地点[126]。在塔塔加有玉山国家公园设立的游憩区,周边有东埔山、鹿林山、鹿林前山、麟趾山等山岳,在台18线、台21线交会点有东埔山垭口,由东埔山与鹿林山构成的一处鞍部[3][127]。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将台18线105.2K至台21线119.5K之路段规划成一条景观公路,以玉山国家公园界碑划设,沿途有观山、观峰、夫妻树等景点,若逢秋季,可见路旁的台湾红榨槭叶面正在变色,并伴随着落叶的景致[108][128]。新中横公路在台30线有南安瀑布,由于位置接近公路[注 26],距离南安游客中心仅2公里车程,为南安游憩区景点之一[129]。至于台18线则因瀑布位置深入山区,如情人瀑布仙井瀑布兄弟瀑布万丈瀑布,以及台21线的瀑布得藉其它道路前往,如东埔有彩虹瀑布乙女瀑布云龙瀑布,得经由投60线抵达东埔后,再沿步道前往即达[61][130]。东埔温泉区仰赖投60线连接新中横公路,再与对外交通联系,成为当地一条的观光动线,在距离东埔不远有处乐乐谷温泉[131]

人文景点 编辑

如今八通关古道是条登山路线,由日人于1921年完成兴建,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负责维护,在南安游客中心前立有“八通关越道路开凿纪念碑”,其中古道东段一部分规划成瓦拉米步道[注 27][133][134]。瓦拉米步道口与台30线相接,由于玉里玉山线的兴建是戛然而止,故呈现出台30线起点位置是深入山区[7][82]。至于其它还有水山、福山、巴沙娜讨生等古道,可由台18线步行进入[135][136]。被称为“新高口”是日治时期攀登新高山(今玉山)的登山口,如今登山口位于塔塔加鞍部[137][138]。在顶崁村圳头巷立有“新高登山口”石碑,则是日治时期进入新高阿里山的入口,为台湾总督府指定的国立公园候补地[139][140]。游客中心的位置在塔塔加,正好是新中横公路三线计划交会点,如今台18线、台21线于此交会,计划中玉里玉山线的兴建也是于此中断[7][108]。台18线的庙宇景点有吴凤庙、龙隐寺慈云寺受镇宫,其中吴凤庙在社口与石桌各有一座,庙内主祀吴凤公,又以社口吴凤庙的历史最久,被列为县定古迹(三级古迹)[141][142]。当中最晚兴建是龙隐寺,于1980年建于嘉义县番路乡触口村台18线上,主祀济公禅师[143]。另外,天长、地久两座吊桥被合称“天长地久”,位置在龙隐寺附近,其中地久吊桥横跨八掌溪,与台18线触口桥并行,早年阿里山公路未兴建,公田与触口往来的居民都经由这两座吊桥进出[144]。阿里山公路的完工,沿线纷纷开始栽种茶叶,1990年代以后则发展饱和,自石桌以下之路段,沿途都是茶园景观[145]。在水里、信义的台21线,则有水里蛇窑、草坪头观光茶园,以及上安、丰丘等地有观光果园,沿途还有青梅为农产所设的酒庄与工厂[146][147]。若适逢赏梅期,于风柜斗、乌松仑等地可见梅花绽放的景象[147]

相关条目 编辑

注解 编辑

  1. ^ 据〈十项建设工程完成以后 决定再进行十二项建设〉记载,“新辟三条横贯公路”、“新辟东西横贯公路三条”两名皆有采用[5]。由此可知,才出现有时叫新辟三条横贯公路,却有时叫新辟东西横贯公路三条。
  2. ^ 据林世曼查阅《荣工报导》第928期第1版,得知新中横公路辟建工程于1981年开始,全由荣工处承办[6]
  3. ^ 对于水里玉山线动工时间,在叶昭雄撰〈新中横之开辟及玉里玉山线之放弃辟建历程〉一文中,则是记载1979年7月[7]
  4. ^ 未调整前,原初的嘉义玉山线、玉里玉山线是被编入台18线,据2006年出版《公路总局六十年专刊》记载,台18线嘉义至玉里之里程数207.01公里[32]。由于台18线于2007年开始调整,故采最近记载之文献列出调整前里程数。
  5. ^ 台18线乃依公路总局制定的省道编号,东西方向之路线则编为偶数号[33]
  6. ^ 曾文溪之主流源头在后大埔溪与特富野溪,两溪皆发源自东水山,经由特富野古道可抵[41]。上游河段由此可知,并依据《嘉义县阿里山乡行政政区域图》绘出后大埔溪之流路位置是接近台18线[42]
  7. ^ 地质学家刘占江调查和社背斜之地质命名和社层,在新中横公路,出露于同富山向斜两翼,地质学家何春荪将该地层与南港层一并载于《台湾地质概论》[46]。由地质图的图例可知,《新中部横贯公路嘉义—玉山—水里段沿线地质图》则绘南港层,《水里—玉山线沿线地质图》则绘和社层[47][48]。和社层于《东埔—南玉山间之沿线地质概述》、《新中横公路水里支线的自然与工程环境》皆有其记载之[49][50]
  8. ^ 台21线的起初计划是起点于新店向南兴建,终点于砖子窑与台1线汇合[11]。如今通车的台21线,北起于天冷,南迄于林园,水里玉山线则是被台21线涵盖其中[63]。台21线乃依公路总局制定的省道编号,南北方向之路线则编为奇数号[33]
  9. ^ 玉里玉山线的终点玉里指玉里镇中心街道,东西间被台9线、台东线铁路所夹,北有卓溪自西向东流经,南是台东线旧铁路横越,行政区由中城国武启模泰昌永昌等五里分属,于地图上会标注“玉里”为镇中心街道的地名[76][77]。《玉里镇志》依据《玉里庄要览》记载,除原有的五里纳入,也将源城里一并视为玉里镇聚落中心[78]。如下图所示: 
  10. ^ 为配合2010年12月25日升格直辖市,原高雄县桃源乡改制成高雄市桃源区[80]。由此可知,在参考文献陈列出有关高雄县或高雄县桃源乡之记载,只出现于2010年刊登之前。
  11. ^ 玉里以西之14.6公里路段有两种版本:玉里通车至山风、玉里通车至大心[7][26]。玉里玉山线的终止处介于山风与大心之间,由地图上会标注山风、大心可知,其中山风位在瓦拉米步道[82][83]。台30线乃依公路总局制定的省道编号,东西方向之路线则编为偶数号[33]
  12. ^ 由于八通关古道是不同时期建造,故有清代、日治的区别[84]。据杨南郡的调查发现,两条古道只有十一处交会,两线并无重叠[84]
  13. ^ 《玉山国家公园古道地质调查暨解说规划研究报告》则是将大南澳片岩称为“大南澳变质基磐地质区”[87]
  14. ^ 根据中华顾问工程司所得到效益评估显示,新中横公路的开发效益与运输效益,两者之间所占的比重是9:1[92]。开发效益有五项:社区开发、地质研究、观光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92]
  15. ^ 雾林是因森林群落的发展,延伸向上至云层之高度,受云团的笼罩,通常发生在迎风面之最大降水带,因此这一带的森林群落会显得环境较为潮湿[99]。据《台湾植被志》第184页记载,随着高度的递增,雨量便会增大,直到海拔2000米上下为极限,形成雾林,即桧木林带[100]
  16. ^ 据《玉山国家公园》网站的说明,塔塔加是台18线、台21线之交界地点,也是新中横公路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之交会点[108]
  17. ^ 台21线149.126K~202.092K,约计53公里之长是处于中断,使得台21线被分隔两段[63]。如今,在地图上显示之路线,北段停绘于塔塔加,南段停绘于达卡努瓦[109][110]
  18. ^ 雾社铜门线经踏勘队的实测,总长度约102公里,自雾社庐山之路段约13公里,自铜门至龙涧之路段约20公里,以及庐山至屯原间可驶吉普车之路段约5公里,其余路段需新辟则约64公里,并且有台湾电力公司人员养护道路,故路况良好,可通行人[111]。水里凤林线经踏勘队的实测,总长度约110公里,自苗圃至三分所之丹大林道约30公里,自万荣至大观之万荣林道约24公里,可利用林道拓宽改善,其余路段需新辟则约56公里[112]。论运输效益,水里凤林线是优于新中横公路,由于需新辟的路段短,故兴建成本较低,行车时间预计约5个小时[113]
  19. ^ 东西横贯公路的开辟,基本上是以路线呈东西走向为主,途中会横贯中央山脉,最后衔接东部、西部之干线,如此才能名副其实“东西横贯”[114]
  20. ^ 隆兴指隆兴村,辖属嘉义县中埔乡[116]。据地图显示,台3线与台18线交会路口,标示地名为“十字路”[116]
  21. ^ 石硖内是嘉义县大埔乡境内一处地名,据地图的标示该地名是于大埔拱桥附近[110]。嘉129线与台3线交会路口,据地图所绘是于大埔拱桥北端桥头[110][117]
  22. ^ 台30线系以山风为起点,抵玉里接台9线,此一路段计长15.026公里,全线横跨卓溪乡、玉里镇,为新中横公路玉里玉山线的余段[82][119]
  23. ^ 据《阿里山乡志》第195页记载,在行政区域方面,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被中正、中山、香林三村分属[121]
  24. ^ 热、暖、温、寒指该地森林的气候相当于纬度上气候,这现象是因高度的变化所造成[100]
  25. ^ 见注15。
  26. ^ 南安瀑布可从台30线卓安桥上见到,由地图可知其位置,相较于嘉义玉山线的瀑布,南安瀑布是距离新中横公路最接近[82][129]
  27. ^ 新中横公路行经玉山国家公园,在园区内分别于塔塔加、瓦拉米有步道供游客健行,由于受到入山管制,塔塔加鞍部以东及佳心以西之路段,未申请入山证是无法前行[13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张广实. 〈新中部橫貫公路踏勘紀詳〉. 《南投文獻叢輯》(第23集). 南投县政府. 1977年4月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新橫貫公路踏勘概要〉. 《臺灣公路工程》【革新版】(第3卷 第2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76-08-15 (中文(台湾)).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吕秀坤、叶东荣. 〈新建東西橫貫公路三條之一嘉義玉山線闢建工程成效評估報告〉. 《臺灣公路工程》(第14卷 第11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88年5月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交通電信館 新中橫公路. 台湾基础建设网络博物馆.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 [2011-02-20]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5. ^ 5.0 5.1 5.2 〈十項建設工程完成以後 決定再進行十二項建設〉. 《中国时报》. 1977-09-24: 第二版 (中文(台湾)). 
  6. ^ 林世曼. 〈四、新中部橫貫公路之玉里玉山線(73.3~74.05.17)〉. 《榮工處與東台灣的建設》(碩士論文). 花莲教育大学乡土文化学系硕士班. 2008年6月 (中文(台湾)).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叶昭雄. 〈新中橫之開闢及玉里玉山線之放棄闢建歷程〉. 《臺灣公路工程》(第28卷 第4期). 交通部公路局. 2001年10月 (中文(台湾)). 
  8. ^ 8.0 8.1 叶振辉. 〈第三十章 玉里公路〉. 《玉里鎮志》. 玉里镇公所. 2010年12月: 第377页. ISBN 9789860257090 (中文(台湾)). 
  9. ^ 〈籌劃開發中央山脈 增闢三條橫貫公路〉. 《中国时报》. 1974-09-21: 第一版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蔡栋、赖炳坤. 〈臺灣重要公路工程建設簡介 三、新建東西橫貫公路三條〉. 《交通建設》(第32卷 第4期). 中国交通建设学会. 1983-04-15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11.2 11.3 卢光宇. 〈台灣未來的觀光大道〉. 《家庭月刊》(第53期). 台视文化事业. 1981年2月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送新中部橫貫公路踏勘隊出發〉. 《臺灣公路工程》【革新版】(第2卷 第4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75年10月 (中文(台湾)). 
  13. ^ 〈踏勘新中橫貫公路 八天行程歷盡艱辛〉. 《联合报》. 1975-10-25: 第三版 (中文(台湾)). 
  14. ^ 14.0 14.1 〈中部新橫貫路沿線 天然資源蘊藏豐富 踏勘隊昨全部安抵玉里〉. 《中央日报》. 1975-10-26: 第七版 (中文(台湾)). 
  15. ^ 15.0 15.1 15.2 15.3 〈玉里玉山公路配合國家公園計畫之研議〉. 《臺灣公路工程》(第9卷 第1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82年7月 (中文(台湾)). 
  16. ^ 16.0 16.1 16.2 〈開闢公路‧影響景觀‧引起地方議論 改線計畫‧應重效益‧及早施工完成〉. 《联合报》. 1983-06-18: 花东版 第六版 (中文(台湾)). 
  17. ^ 财团法人中华顾问工程司. 《新中部橫貫公路卓麓至大分段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台湾省交通处公路局. 1985年6月 (中文(台湾)). 
  18. ^ 〈新中橫公路玉里玉山段 省府決放棄興建〉. 《联合报》. 1987-12-28: 第二版 (中文(台湾)). 
  19. ^ 〈新中橫公路玉里玉山線 政院函覆暫不闢建〉. 《联合报》. 1989-06-01: 第十五版 (中文(台湾)). 
  20. ^ 20.0 20.1 林吉乐、赖炳坤. 〈新中部橫貫公路三條計畫施工概況〉. 《交通建設》(第34卷 第4期). 中国交通建设学会. 1985-04-15 (中文(台湾)). 
  21. ^ 〈克服嚴重地層滑動段 竣工期不遠〉. 《民生报》. 1990-02-26: 户外活动 7版 (中文(台湾)). 
  22. ^ 〈今天開車可抵塔塔加鞍部 玉山不再“高不可攀”〉. 《民生报》. 1991-01-01: 南部版 (中文(台湾)). 
  23. ^ 〈台21線十八重溪橋、陳有蘭溪橋、筆石橋、松泉橋、神和橋及愛玉橋通車〉. 交通部. 2006-08-25 [2011-05-26]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24. ^ 陈凤丽. 〈台21線十八重溪橋─愛玉橋/信義鄉高速公路 全線通車〉. 《自由电子报》. 2006-10-27 [201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8) (中文(台湾)). 
  25. ^ 〈豐丘明隧道段改建橋梁 通車〉. 交通部运输研究所. 2009-03-30 [2010-11-13]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公告花蓮玉里至台東長濱公路(以下簡稱玉長公路)併同台18線東段花蓮山風至玉里路段併編為台30線〉. 《行政院公报资讯网》. 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 2007-01-09 [201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中文(台湾)). 
  27. ^ 〈公告高鐵橋下桃園段道路、嘉義段道路、台南段道路及嘉義50米計畫道路納編為省道台31線、台37線、台39線及台18線延伸線〉. 《行政院公报资讯网》. 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 2006-10-16 [201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中文(台湾)). 
  28. ^ 庄哲权. 〈增加14公里 阿里山公路變長〉. 《中国时报》. 2007-06-07 (中文(台湾)). 
  29. ^ 〈由交通部公路總局辦理之『台21線豐丘明隧道改建橋梁工程』,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台21線91k~92k,工程全長1,030公尺,原預定於98年4月底汛期前完工,目前正積極趲趕工程進度中,原則上橋梁主線〉. 交通部. 2009-03-06 [2011-05-27]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30. ^ 30.0 30.1 30.2 〈阿里山公路五虎寮橋重建完工通車〉. 嘉义县政府万维网. 2010-07-31 [201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7) (中文(台湾)). 
  31. ^ 陈信仁. 〈豐丘明隧道高架橋 更名沙里凍橋〉. 《自由电子报》. 2009-05-09 [2010-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4) (中文(台湾)). 
  32. ^ 张仕京 总编辑. 〈表2-3-2 省道公路路線表〉. 《馳騁─公路總局六十年專刊》. 交通部公路总局. 2006年8月. ISBN 9860057958 (中文(台湾)). 
  33. ^ 33.0 33.1 33.2 公路編號. 《交通部公路总局万维网》. 交通部公路总局. [201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9) (中文(台湾)). 
  34. ^ 省道台18線 太保-塔塔加 里程表. 《交通部公路总局万维网》. 交通部公路总局.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6) (中文(台湾)). 
  35. ^ 35.0 35.1 35.2 王鑫. 〈附錄三:玉山附近的地形景觀〉. 《玉山國家公園地理、地質景觀資源調查》. 内政部营建署. 1984 (中文(台湾)). 
  36. ^ 36.0 36.1 36.2 《南投縣信義鄉行政區域圖》(比例尺:六萬分之一). 内政部. 2005年12月. ISBN 9860026882 (中文(台湾)). 
  37. ^ 37.0 37.1 陈文尚、陈美铃. 〈第一目 水系〉. 《嘉義縣志》(卷一 地理志). 嘉义县政府. 2009年12月. ISBN 9789860208016 (中文(台湾)). 
  38. ^ 陈文尚、陈美铃. 〈第三目 階地與沖積扇〉. 《嘉義縣志》(卷一 地理志). 嘉义县政府. 2009年12月. ISBN 9789860208016 (中文(台湾)). 
  39. ^ 张睦雄、简世杰、李柏儒、庄静绮、蔡卫勇、王熙松. 〈台18線阿里山公路39K(舊25K) 邊坡坍滑問題與長程整治基本構思〉 (PDF). 《台湾公路工程》(第34卷 第3期). 经典杂志. 2008年3月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2-03) (中文(台湾)). 
  40. ^ 吕秀坤、叶东荣. 〈新橫貫公路嘉義玉山段闢建工程示意圖〉. 《臺灣公路工程》(第14卷 第11期). 交通部公路总局. 1988年5月 (中文(台湾)). 
  41. ^ 林日扬、田哲荣. 【川流台灣】曾文溪 南瀛第一河. 经典杂志. 2008年7月 [201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中文(台湾)). 
  42. ^ 《嘉義縣阿里山鄉行政區域圖》(比例尺:四萬五千分之一). 内政部. 2005年12月. ISBN 9860034605 (中文(台湾)). 
  43. ^ 林朝棨. 〈第十二項 曾文溪河系). 《臺灣地形》.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57: 第102-108页 (中文(台湾)). 
  44. ^ 何春荪. 〈中新世地層單位:南莊層〉. 《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3: 第92-95页. ISBN 9570032626 (中文(台湾)). 
  45. ^ 45.0 45.1 刘桓吉、方中权、庄德永. 〈臺灣新中橫公路嘉義觸口至塔塔加鞍部沿線地質〉. 《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5號).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88年12月 (中文(台湾)). 
  46. ^ 杨舜行. 《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中新世麓山帶之古沉積環境研究》 (PDF).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04年12月 [2011-06-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11) (中文(台湾)). 
  47. ^ 47.0 47.1 47.2 47.3 张郇生、庄德永、李明凤. 〈新中部橫貫公路嘉義—玉山—水里段沿線地質圖〉(比例尺:二十萬分之一). 《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3號)【紀念徐鐵良先生榮退地質學論文集】.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84 (中文(台湾)). 
  48. ^ 48.0 48.1 48.2 王鑫、林耀源. 〈圖11 水里—玉山線沿線地質圖〉. 《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研究報告》(第11期).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 1982 (中文(台湾)). 
  49. ^ 王文能、陈清义. 〈東埔—南玉山間之沿線地質概述〉. 《礦業技術》(第16卷 第7期).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78 (中文(台湾)). 
  50. ^ 50.0 50.1 王鑫、林耀源. 〈新中橫公路水里支線的自然與工程環境〉. 《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研究報告》(第11期).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 1982 (中文(台湾)). 
  51. ^ 胡忠恒. 〈南台灣產甲殼動物化石〉 (PDF).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计划编号:NSC 89-2116-M002-015). 台湾大学理学院动物学系. [2010-05-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14) (中文(台湾)). 
  52. ^ 张宪卿. 〈嘉義〉(圖幅第44號). 《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幅》.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8 (中文(台湾)). 
  53. ^ 53.0 53.1 高郁眉. 《嘉義縣自然災害及災情之空間分布特性研究》(碩士論文). 嘉义大学史地学系研究所. 2008 (中文(台湾)). 
  54. ^ 陈俍任、谢恩得. 〈阿里山五彎仔 最危險公路〉. 《联合报》. 2006-12-19: A1版 (中文(台湾)). 
  55. ^ 廖瑞堂、李维峰、吴镇封、许书王、魏佳韵. 《大型崩塌地之整治-台18線五彎仔》 (PDF). 财团法人台湾营建研究院. [2011-01-22]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56. ^ 李锦育、王耀德、仲伟浩、李明辉. 〈阿里山公路五灣仔路段邊坡穩定分析〉 (PDF). 《黄埔学报》(第58期). 黄埔出版社. 2010年4月 [2011-06-01]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57. ^ 〈阿里山五彎仔段公路無立即危險〉 (PDF). 《交通部新闻稿》. 交通部. 2006-12-19 [2011-05-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1-05) (中文(台湾)). 
  58. ^ 58.00 58.01 58.02 58.03 58.04 58.05 58.06 58.07 58.08 58.09 58.10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分割索引圖〉(A).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 濁水溪以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湾)). 
  59. ^ 《南投縣水里鄉行政區域圖》(比例尺:二萬二千分之一). 内政部. 2005年12月. ISBN 9860026874 (中文(台湾)). 
  60. ^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圖號:4 信義‧溪頭〉(1:50,000).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 濁水溪以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湾)). 
  61. ^ 61.0 61.1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圖號:11 新中橫‧東埔〉(1:50,000).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 濁水溪以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湾)). 
  62. ^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王鑫、李光中、杨建夫、黄国峰、吴慧菊、赖建盛. 〈山地道路工程對邊坡的影響(新中橫公路─東埔段)〉.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80-23號》. 台湾大学地理学研究所. 1991年12月 (中文(台湾)). 
  63. ^ 63.0 63.1 63.2 省道台21線 天冷-林園 里程表. 《交通部公路总局万维网》. 交通部公路总局. [201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6) (中文(台湾)). 
  64. ^ 64.0 64.1 64.2 〈維護玉山國家公園景觀 新中橫公路將改道開闢〉. 《中国时报》. 1984-03-13: 第三版 (中文(台湾)). 
  65. ^ 65.0 65.1 王鑫. 〈陸、地形〉. 《玉山國家公園地理、地質景觀資源調查》. 内政部营建署. 1984 (中文(台湾)). 
  66. ^ 66.0 66.1 程延年. 〈玉山國家公園東埔玉山區地質調查暨解說規劃研究報告〉. 《玉山國家公園委託規劃研究》(第1007號).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88 (中文(台湾)). 
  67. ^ 李春生. 第五條路線:水里至東埔沿線地質簡介. 工程地质与防灾科技研究室. [201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中文(台湾)). 
  68. ^ 68.0 68.1 黄鉴水、谢凯旋、陈勉铭. 〈埔里〉(圖幅第32號). 《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幅》. 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0 (中文(台湾)). 
  69. ^ 林庆伟. 《玉山國公園新中橫地區地質構造分析及其對崩塌地發育之影響》 (PDF).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0-07-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11) (中文(台湾)). 
  70. ^ 李锡堤. 〈從地形學的觀點看陳有蘭溪的賀伯風災〉. 《地工技術》(第57期). 1996年10月 (中文(台湾)). 
  71. ^ 71.0 71.1 71.2 林呈、蔡荣峻、施邦筑. 〈跨越土石流溪流之橋樑工程問題探討-以新中橫公路三座橋樑為例〉.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第32卷 第4期). 2001年12月 (中文(台湾)). 
  72. ^ 72.0 72.1 张荻薇、王炤烈、曾荣川. 〈橋梁土石流災害之成因分析及其復健對策〉. 《中華技術》(第71期). 2006年7月 (中文(台湾)). 
  73. ^ 许俊伟. 〈八八水災/惡水惹禍 信義鄉橋斷民宅被淘空〉. 《今日新闻网》. 2009-08-09 [2011-06-12]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74. ^ 74.0 74.1 王丰仁. 〈落石形成機制之研究-以玉山國家公園新中橫公路段為例〉. 《玉山国家公园研究丛刊》(计划编号:1053).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93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75. ^ 慈济大爱电视台新闻部. 〈烏乾溪貨櫃工法 分散洪水沖擊力〉. 《科技大观园》 (国家科学委员会). 2010-06-21 [2011-06-01]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76. ^ 《花蓮縣玉里鎮行政區域圖》(比例尺:二萬六千分之一). 内政部. 2007年7月. ISBN 9789860100778 (中文(台湾)). 
  77. ^ 叶振辉. 〈地圖1-5 玉里鎮中心街道〉. 《玉里鎮志》. 玉里镇公所. 2010年12月: 第15页. ISBN 9789860257090 (中文(台湾)). 
  78. ^ 叶振辉. 〈第一章 地名由來〉. 《玉里鎮志》. 玉里镇公所. 2010年12月: 第16页. ISBN 9789860257090 (中文(台湾)). 
  79. ^ 79.0 79.1 〈新中橫玉里玉山段 百餘公里八月開工〉. 《民生报》. 1981-07-29: 第三版 (中文(台湾)). 
  80. ^ 杨金城、何玉华、蔡清华、洪瑞琴、谢凤秋. 〈走入歷史 北中南高四縣 熄燈!〉. 《自由电子报》. 2010-12-25 [201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8) (中文(台湾)). 
  81. ^ 81.0 81.1 81.2 81.3 〈玉里玉山公路配合國家公園計劃研究圖〉(比例尺:二十萬分之一). 《臺灣公路工程》(第9卷 第1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82年7月 (中文(台湾)). 
  82. ^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圖號:28 玉里‧南安〉(1:50,000).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 濁水溪以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9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湾)). 
  83. ^ 联勤测量队. 〈圖號:9619-IV SE 瓦拉鼻〉(1:25,000). 《台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經建第三版). 内政部地政司. 2005年9月 (中文(台湾)). 
  84. ^ 84.0 84.1 杨南郡. 〈台灣古道的性質與近況:(六)八通關古道〉. 《台灣百年前的足跡》. 玉山社. 2006年4月: 第150-152页. ISBN 957936124X (中文(台湾)). 
  85. ^ 85.0 85.1 85.2 刘莹三. 《續修花蓮縣志 自然篇》(民國七十一年至九十年). 花莲县政府文化局. 2005 (中文(台湾)). 
  86. ^ 86.0 86.1 林朝棨. 〈第七項 臺東縱谷平原〉. 《臺灣地形》.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57: 第340-350页 (中文(台湾)). 
  87. ^ 87.0 87.1 程延年. 〈玉山國家公園古道地質調查暨解說規畫研究報告〉. 《玉山國家公園委託規劃研究》(第1019號).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88 (中文(台湾)). 
  88. ^ 陈培源. 〈五、台灣先第三紀基盤岩石—大南澳群〉. 《臺灣地質》. 台湾省应用地质技师公会. 2006: 第(5-2)-(5-11)页. ISBN 9868197902 (中文(台湾)). 
  89. ^ 臺灣地質圖. 工程地质与防灾科技研究室. 1999 [201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中文(台湾)). 
  90. ^ 游明圣、郑世楠、叶永田. 〈臺東縱谷地區斷層分段〉. 《地質》(第14卷 第1期).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4年9月: 第97-120页 (中文(台湾)). 
  91. ^ 王源、杨昭男、陈文山. 〈玉里〉(圖幅第48號). 《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2 (中文(台湾)). 
  92. ^ 92.0 92.1 中华顾问工程司.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台灣省「新建東西橫貫公路三條」計畫經濟效益評估報告》. 台湾省交通处公路局. 1979年12月 (中文(台湾)). 
  93. ^ 王嵩山. 〈地質資源〉. 《阿里山鄉志》. 阿里山乡公所. 2001年2月: 第49页 (中文(台湾)). 
  94. ^ 陈肇夏. 〈台灣的溫泉和地熱〉. 《地質》(第9卷 第2期). 工业技术研究院. 1989年12月 (中文(台湾)). 
  95. ^ 本刊资讯室. 〈玉里瓦拉米地區大理石礦床普查報告〉. 《臺灣鑛業》(第35卷 第4期). 台湾省矿务局. 1983年12月 (中文(台湾)). 
  96. ^ 锺振东、李春生、游芳松. 〈新中部橫貫公路踏勘報告〉. 《礦業技術》(第13卷 第12期). 工业技术研究院矿业研究所. 1975年12月 (中文(台湾)). 
  97. ^ 台湾地区水力普查工作小组. 〈秀姑巒溪水力普查報告〉. 《台灣地區水力普查工作計畫》. 经济部能源委员会. 1986年6月 (中文(台湾)). 
  98. ^ 台湾地区水力普查工作小组. 〈濁水溪水力普查報告〉. 《台灣地區水力普查工作計畫》. 经济部能源委员会. 1986年6月 (中文(台湾)). 
  99. ^ 气象编纂小组. 《交通名詞辭典》(氣象類). 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1965-09-15 (中文(台湾)). 
  100. ^ 100.0 100.1 陈玉峰. 〈七-3-3 阿里山至玉山頂植物簡述〉. 《台灣植被誌》(第一卷:總論及植被帶概論). 前卫. 2001年7月: 第182-188页. ISBN 9578013116 (中文(台湾)). 
  101. ^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杨胜任邱创益叶庆龙. 〈新中橫公路沿線植群之分析〉. 《屏東農專森林學報》(第31期). 屏东农专森林学会. 1989 (中文(台湾)). 
  102. ^ 關於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国家公园》.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中文(台湾)). 
  103. ^ 自然保護區域導覽 台灣自然保護區域圖 (PDF). 《自然保育网》. 农委会林务局. [2011-06-27]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104. ^ 吕姿沂. 《遊客行為與獼猴反應之人猴互動研究—以新中橫公路為例》(碩士論文). 开南大学观光与餐饮旅馆学系. 2008 (中文(台湾)). 
  105. ^ 105.0 105.1 陈信仁. 〈塔塔加到阿里山 常見獼猴帝雉〉. 《自由电子报》. 2009-05-24 [2011-01-30] (中文(台湾)). 
  106. ^ 坐覽玉山. 玉山国家公园.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台湾)). 
  107. ^ 林恒立. 〈罕見 台灣黑熊塔塔加現蹤〉. 《中央社》. 2011-02-10 [201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108. ^ 108.0 108.1 108.2 西北園區 景觀據點. 玉山国家公园.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中文(台湾)). 
  109. ^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圖號:19 阿里山‧玉山〉(1:50,000).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 濁水溪以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湾)). 
  110. ^ 110.0 110.1 110.2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圖號:25 大埔‧山美〉(1:50,000).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 濁水溪以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湾)). 
  111. ^ 郑传燧. 〈霧社銅門線新中部橫貫公路踏勘記要〉. 《臺灣公路工程》【革新版】(第2卷 第11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76年5月 (中文(台湾)). 
  112. ^ 郑传燧. 〈水里鳳林線新中部橫貫公路踏勘點滴〉. 《臺灣公路工程》【革新版】(第3卷 第4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76年10月 (中文(台湾)). 
  113. ^ 本刊社记者. 【新聞點滴】〈水里鳳林路施工不困難 里程可縮短〉. 《臺灣公路工程》【革新版】(第2卷 第12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76-06-15: 第68页 (中文(台湾)). 
  114. ^ 〈新橫貫公路路線的踏勘問題〉. 《臺灣公路工程》【革新版】(第1卷 第12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1975年6月 (中文(台湾)). 
  115. ^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分割索引圖〉(B).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北島 濁水溪以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ISBN 9579758859 (中文(台湾)). 
  116. ^ 116.0 116.1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圖號:17 嘉義市〉(1:50,000).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 濁水溪以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湾)). 
  117. ^ 《嘉義縣大埔鄉行政區域圖》(比例尺:二萬五千分之一). 内政部. 2005年3月. ISBN 9570191724 (中文(台湾)). 
  118. ^ 高山急難救護 遠距照護. 《玉山国家公园》.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中文(台湾)). 
  119. ^ 省道台30線 山風-寧埔 里程表. 《交通部公路总局万维网》. 交通部公路总局. [201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中文(台湾)). 
  120. ^ 國內醫學網路資源─各級醫院. 《医药卫生研究资讯网》. 国家卫生研究院. [201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6) (中文(台湾)). 
  121. ^ 王嵩山. 〈十一、阿里山中山、中正、香林三村〉. 《阿里山鄉志》. 阿里山乡公所. 2001年2月: 第195页 (中文(台湾)). 
  122. ^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胡胜川、高伟峰. 〈高山暨偏遠旅遊地區的緊急醫療救護〉. 《慈濟醫學》(第14卷 第5期). 慈济医学杂志. 2002年10月 (中文(台湾)). 
  123. ^ 嘉義地區緊急醫療救護網急救責任醫院. 医疗资源. 嘉义县卫生局. [2011-04-28]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124. ^ 赖明洲. 《台灣地帶性植被之區劃與植物區系之分區》 (PDF). 林务局万维网. 东海大学景观研究所. 1999 [2011-04-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125. ^ 分區神木介紹. 自然资源与生态数据库. 农委会林务局. [201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1) (中文(台湾)). 
  126. ^ 重要景點.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7) (中文(台湾)). 
  127. ^ 西北園區 導覽地圖. 玉山国家公园.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中文(台湾)). 
  128. ^ 林俊廷. 〈來去嘉義/冷氣團來襲 阿里山賞楓去〉. 《今日新闻》. 2005-12-11 [2011-06-25]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129. ^ 129.0 129.1 黄柏勋. 〈南安瀑布〉. 《台灣瀑布探秘》. 三久出版社(世纪书房). 1996-08-31: 第153-157页. ISBN 957911790X (中文(台湾)). 
  130. ^ 连锋宗 执行总编. 〈圖號:18 奮起湖‧達邦〉(1:50,000). 《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 濁水溪以南).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湾)). 
  131. ^ 全秋雄. 《南投縣信義鄉觀光發展可行性研究—以東埔村為例》(碩士論文). 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在职专班. 2009 (中文(台湾)). 
  132. ^ 旅遊須知. 玉山国家公园.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中文(台湾)). 
  133. ^ 八通關日治越道線 概述. 玉山国家公园.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8) (中文(台湾)). 
  134. ^ 邱显明. 〈玉山建吊橋 直升機運建材〉. 《自由电子报》. 2005-06-21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5) (中文(台湾)). 
  135. ^ 主題旅遊 福山古道.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4) (中文(台湾)). 
  136. ^ 重要景點 特富野.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4) (中文(台湾)). 
  137. ^ 黄源明. 〈塔塔加步道〉. 《漫步在雲端》. 野人文化. 2005年3月: 第78-87页. ISBN 9868059240 (中文(台湾)). 
  138. ^ 玉山群峰線 景觀據點. 玉山国家公园. 内政部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中文(台湾)). 
  139. ^ 尹志宗. 〈附:水里相關交通運輸設施照片〉. 《水里鄉志》. 水里乡公所. 2007年3月: 第450页. ISBN 9789860091083 (中文(台湾)). 
  140. ^ 尹志宗. 〈第二章:日治時期 第四節:公有建設之奠基〉. 《水里鄉志》(建設篇). 水里乡公所. 2007年3月. ISBN 9789860091083 (中文(台湾)). 
  141. ^ 雷家骥. 〈第十一章 主祀吳鳳廟宇〉. 《嘉義縣志》(卷九 宗教志). 嘉义县政府. 2009年12月. ISBN 9789860208092 (中文(台湾)). 
  142. ^ 縣定古蹟吳鳳廟. 文化资产导览. 嘉义县政府文化处. [201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6) (中文(台湾)). 
  143. ^ 各地觀光景點 龍隱寺. 嘉义县观光旅游网. 嘉义县观光旅游局. [201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中文(台湾)). 
  144. ^ 各地觀光景點 天長地久橋. 嘉义县观光旅游网. 嘉义县观光旅游局. [201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中文(台湾)). 
  145. ^ 吴秋瑾. 〈奮起湖與石棹地區農業發展之比較〉. 《臺灣人文》(第3號). 台湾师范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1996年6月 (中文(台湾)). 
  146. ^ 尹志宗. 〈人物篇 林江松〉. 《水里鄉志》. 水里乡公所. 2007年3月. ISBN 9789860091083 (中文(台湾)). 
  147. ^ 147.0 147.1 景點導覽. 南投县信义乡旅游网. 信义乡公所.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