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中,根本分裂是指上座部大众部教派分裂。在佛教研究中,此前的阶段,通常被称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初期佛教;此后佛教进一步分化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传统与学说。

对于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确切时间,目前仍有争论。一般相信,时间应在于七百集结之后,但在阿育王即位之前。

历史记载

编辑

佛教僧团分裂的开始为大众部与上座部的分裂,所以又称为“根本分裂”。这是各部派共有的传说,但是根本分裂发生的原因与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主要分为三种:

  • 根据律藏记载,学者认为根本分裂发生在七百集结之后,主要是因为对于戒律看法不同。
  • 根据南传佛教《岛史》的传说,根本分裂发生在七百集结时,是反对七百结集的大众部自行对经律的大结集导致的。
  • 源自说一切有部的传说,根本分裂发生在阿育王时,因为大天五事而引起。
  • 源于大众部的律分五部传说。

七百集结

编辑

在佛陀涅槃之后百年,摩揭陀国迦罗阿输迦王(俗称黑阿育王)在位时,僧团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争议。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的七百位上座长老,至吠舍离举行第二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或吠舍离结集),会中做出决议,认为吠舍离比丘僧团在执行戒律时的十种做法是错误的(又称“十事非法”)[1]

根据现存的所有律藏,各部派律藏皆记录了七百集结的结论,包括大众部的《摩诃僧祗律》。因此在七百集结时,根本分裂应尚未发生。

大结集

编辑

根据南传佛教《岛史》传说,以毘舍离为中心(恒河下游)的东方跋耆族比丘,反对第二次结集的结论,自行大结集,会诵经律[2]。因为上座部的戒律是以上座长老(Sthavira)的意见而成立,尊行此七百结集所合诵戒律的僧团,称上座部(Sthiravada)。而印度东部的比丘僧团,他们尊行的戒律是由僧伽会议中集体意见所制定,人数较多,故称大众部。现在也有人延续《岛史》说法,称第一次结集时的戒律就是根据上座长老(大迦叶尊者)的意见而成立,所以称那时就已有上座部这一部了。

大天五事

编辑

根据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记载,说一切有部(自称上座部诸部根源)与大众部根本分裂的原因在于大众部的创始人大天,他提出对阿罗汉余习和证道机缘的五种说法(大天五事[3],并且吸引到很多年轻的僧侣跟随,引起传统的上座僧侣不满,于是造成分裂。《异部宗轮论》记载此次根本分裂发生在孔雀帝国阿育王时代[4],此后百年又有同名“大天”提出同样“五事”,在印度南部创立制多部。跟随大天的僧团,被称为大众部,主要盛行于印度的东南部;而西北部的传统僧团被称为上座部。

律分五部

编辑

法显摩诃僧祇律私记》记载大众部称最早与大众部分裂的是法藏部[5]。《舍利弗问经》记载,大迦叶所结集的律藏就是大众律,在巽伽王朝灭法[6]后佛教复兴时有上座比丘增广戒律而造成了分裂[7]。《舍利弗问经》提及了文殊师利[8],因为称赞大众部,有人认为其属于大众部经典,此经收录了与《异部宗轮论》类似的后续分裂部派,以及与《大比丘三千威仪》相同的五部特色与服色记载。

学术研究

编辑

根据近代出土的文献与学界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造成佛教僧团第一次分裂的原因应该是戒律问题造成而非教义问题(大天五事)造成。因此,根本分裂应与七百集结有关。

根据吕澂,印顺与Heinz. Bechert等学者研究认为大天五事,不是发生在阿育王时代,也不是根本分裂的原因,但它是造成后期大众部分裂的原因。[9] [10][11][12][13]

第二次集结讨论的“十事非法”所涉及到的戒律,在大众部《摩诃僧祇律》中都有明确规定,显示第二次集结产生的戒律是所有部派戒律的共同原本,根本分裂发生的时间应晚于第二次集结[14]。印顺法师认为佛教根本分裂早于阿育王即位,可能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前,至前271年左右阿育王即位,上座部已分裂出说一切有部、分别说部,形成大众、分别说 、说一切有三系分立;在印度南方的大众部则因大天五事而继续分裂出一说部等。前230年至前100年间,主要部派基本都已形成,现存文献大多出自此时期[15]

律分五部说法是部派分裂中后时期记载的,当时按持律不同而划分的情况,与其他按宗义划分并追述历史演变的文献所记载的证据不合,许多学者认为它的证据力不够充份。

注释和引用

编辑
  1. ^ 十诵律》:“佛般涅槃后一百一十岁。毘耶离国十事出。是十事非法非善。远离佛法。不入修妒路。不入毘尼。亦破法相。是十事。毘耶离国诸比丘。用是法行是法言是法清净。如是受持。何等十事。一者盐净。二者指净。三者近聚落净。四者生和合净。五者如是净。六者证知净。七者贫住处净。八者行法净。九者缕边不益尼师檀净。十者金银宝物净。毘耶离诸比丘。又持㤭萨罗国大金钵。出㤭萨罗国。入毘耶离国。次第乞钱。随多少皆著钵中。时人或以万钱。或千五百五十乃至以一钱。悉著钵中。是时有长老耶舍陀迦兰提子。毘耶离住。得三明持三藏法。修妒路毘尼阿毘昙。耶舍陀是长老阿难弟子。耶舍陀闻毘耶离国十事出已。非法非善远离佛法。不入修妒路。不入毘尼。亦破法相。是十事。”
  2. ^ 《岛史》:“为上座所放逐者,恶比丘跋耆子等,……集一万人,而为法之结集,故名大结集。大结集比丘,违背教法,破坏根本集录,另为集录。……弃甚深经律之一分,别作相似经律。”
  3. ^ 窥基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一:大天名高德大。果证年卑。王贵钦风。僧徒仰道。既而卓牢无侣。遂为时俗所嫉。谤之以造三逆。加之以增五事。大天颂言:“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大天解言。(1)诸阿罗汉。烦恼漏失二事俱无。为魔所诱。或以不净涂污其衣。乍如漏失。……(2)诸见谛者。烦恼理疑。虽皆断尽。疑杌为人。事疑犹在。……(3)无知有二。谓染不染。诸阿罗汉。染者皆尽。不染犹在。……(4)舍利子等诸利根者。尚因善友令其入道。余因令入其事不惑。……(5)诸宿习者。修已多生。临证果时。因佛言教说苦空等。闻便入道证获圣果。若不说苦声深厌。圣道无由得起。
  4. ^ 《异部宗轮论》:“佛、薄伽梵般涅盘后,有百余年,先圣时淹,如日久没。摩揭陀国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赡部,感一白盖,化洽人神。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
  5. ^ 法显摩诃僧祇律私记》:“中天竺昔时。暂有恶王御世。诸沙门避之四奔。三藏比丘星离。恶王既死更有善王。还请诸沙门还国供养。时巴连弗邑有五百僧。欲断事而无律师。又无律文无所承案。即遣人到祇洹精舍。写得律本于今传赏。……佛泥洹后。大迦叶集律藏为大师宗……。大迦叶灭后。次尊者阿难……。次尊者末田地……。次尊者舍那婆斯……。次尊者优波崛多……。于是遂有五部名生。初昙摩崛多别为一部。次弥沙塞别为一部。次迦叶维复为一部。次萨婆多。……自上诸部义宗各异。……于是五部并立纷然竞起。各以自义为是。时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测其是非。于是问僧佛法断事云何。皆言法应从多。王言若尔者。当行筹知何众多。于是行筹取本众筹者甚多。以众多故。故名摩诃僧祇。”
  6. ^ 阿育王传》:“弗舍密哆共诸臣议言。云何当使名字流布于世耶。……有邪见辅相言。修福作恶二俱得名。先王能起八万四千塔名德久流。汝若坏之名流后世。弗舍密哆便集四兵向鸡头摩寺欲坏寺门。尔时寺门有师子吼。王大恐惧不敢入寺复还归来。如是三返犹不得入。后乃使人唤诸比丘而语之言。我欲坏佛法。汝等比丘欲留浮图为留僧房。比丘答言欲留佛图。于是密哆杀害众僧毁坏僧房。如是次第至舍伽罗国而作募言。有得沙门头来者当赏金钱。时彼界内大浮图中有阿罗汉。化作数万沙门之头。告诸人民使持与王。王闻是已欲杀罗汉。时此罗汉入灭尽定不能得杀。王即舍去往至偷罗厥吒国欲破佛法。其国土中有护佛法神作是思惟。我受持佛戒不能作恶。云何当得护持佛法。禁密舍鬼昔求我女。以彼行恶故我不与。今为佛法当与彼女。以是因缘偷罗厥吒有大鬼神为作拥护。弗舍密哆无所能坏。于是菩提鬼神诱进守王。鬼神将至南海。禁密舍鬼担大石山而压杀王及诸军众。此处即名为深藏摩伽提。王种于是即断。”
  7. ^ 舍利弗问经》:“有孔雀输柯王。世弘经律。其孙名曰弗沙蜜多罗。……毁塔灭法。残害息心四众。……其后有王。性甚良善。……国土男女复共出家。如是比丘比丘尼还复滋繁。……时有比丘名曰总闻。咨诸罗汉及与国王。分我经律多立台馆。为求学来难。时有一长老比丘。好于名闻亟立诤论。抄治我律开张增广。迦叶所结名曰大众律。外采综所遗诳诸始学。别为群党互言是非。时有比丘。求王判决。王集二部行黑白筹。宣令众曰。若乐旧律可取黑筹。若乐新律可取白筹。时取黑者乃有万数。时取白者只有百数。王以皆为佛说。好乐不同不得共处。学旧者多从以为名为摩诃僧祇也。学新者少而是上座。从上座为名。为他俾罗也。他俾罗部。……摩诃僧祇其味纯正。其余部中如被添甘露。诸天饮之。但饮甘露弃于水去。人间饮之水露俱进。或时消疾或时结病。其读诵者亦复如是。多智慧人能取能舍。诸愚痴人不能分别。”
  8. ^ 舍利弗问经》:“文殊师利。白佛言。……又言。当何名斯经。佛言。当名《菩萨问喻》。以广大故。又名《舍利弗问》。”
  9. ^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六章(摘录):“关于五事论诤,与说一切有部有亲密关系的(犊子部所出的)正量部(Sam!mati^ya),也有类似的传说,如清辩(Bhavya)的《异部精释》(Ta^rana^tha《印度佛教史》日译本87~88、376~377)说︰‘世尊无余涅槃后,百三十七年,难陀王与摩呵钵土摩王,于波咤梨城集诸圣众。(中略)天魔化为跋陀罗比丘,持恶见,(中略)宣扬根本五事,僧伽起大诤论。上座龙与坚意等多闻,宣扬根本五事,分裂为二部。’正量部与说一切有部相同,以为根本二部的分立,与‘五事’有关。正量部所说,‘上座龙(Na^ga)、坚意(Sthitamati)等多闻’,不就是龙(\‘能’是龙字草书的误写)、因缘、多闻──三比丘众的不同传说吗?当时的波咤梨城(Pat!aliputra)王,正量部作难陀王(Nanda)、摩呵钵土摩王(Maha^padma),与说一切有部所传的阿育王不同。然《大毗婆沙论》,确也只泛说‘波咤梨城’,没有定说国王是谁。这一传说,可能是与阿育王无关的。五事诤论,大天是宣扬者,而不是创说者。大天是阿育王时代的东方大师,与上座说一切有系(说一切有与犊子部的母体),可能曾有过什么不愉快,所以说一切有部,说他犯三逆罪;将根本二部的分裂,归咎于大天的五事,这才与支提山部的大天不合,分化为舶主儿大天、外道大天的二人说。”
  10. ^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 (摘录):“依北传《异部宗轮论》所说,根本分裂是另外一次结集产生的,幷说分裂的原因是由大天所说五事引起的,幷把阿育王也牵扯进去,说的相当支离且有押的年代错误。阿育王是佛灭后二百年的人,南传说的这次分裂是佛灭百年左右的事,相差一百年。日本宇井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依北方传说,因阿育王年代(佛灭二百年)不可改动,只好把佛灭年代推迟一百年。(中略)(佛灭后四百年左右),南方兴起了一个案达罗族,十分强悍。国家所辖区域极广,有三十个城市,幷有步兵十万,象兵一万。阿育王时代,它表面上臣属,实际是半独立的。阿育王死后,即摆脱孔雀王朝的羁绊,在南印大事发展。印度是何时进入封建制社会的,异说纷纭,一般认为是在笈多王朝。不过封建制的萌芽,据研究,是在案达罗王朝。因为它管辖的区域大,就实行分藩,分封爵土。另外,南印东西临海,对外贸易便利,因而商业十分发达。影响所及,促使农民向两极分化,再加上高利贷的盘剥,农民的地位越来越低,由第三等级降到了第四等级,相当于农奴地位(根据法典,农民属第三等级,玄奘在《西域记》中已明白记载农民为第四等级)。这些都是封建制的征候。案达罗原来也信奉婆罗门教,阿育王时代,曾派遣佛徒至此传教。其中一个叫大天,带的是《天使经》,到了东部的摩酰婆曼陀罗;另一个是大昙无德,带的是《大那罗陀迦叶本生经》(此经无汉译),到了西部的摩呵刺陀。两人带的经,内容都是讲因果、轮回的,适合新辟地区宣扬佛教的工具。两人这次的传法,也就导致后来的第三次分派──法藏部与案达派之争。 事情经过是这样︰大天到案达罗之后,成立了制多部(制多也译作支提,类似塔样的纪念物,有舍利的叫塔,无舍利的叫制多)。这一部派为什么取名制多,传说不一。有说是住处的山有很多制多,名制多山;有说是他提倡崇拜制多。看起来他们是以制多为崇拜中心的,认为崇拜制多就有功德。但是,是否崇拜有关罗汉的制多也有功德?对此法藏与案达派的看法就不一致。案达派认为,阿罗汉不如佛,有五大缺点︰(一)不净,(二)不染无知,(三)处非处疑,(四)但他使入不得自知,(五)道因声起。法藏派的看法是,阿罗汉与佛差不多,也是无漏。案达派先分裂为两部︰东山部,西山部。以后又分裂为王山部,义成部。总共有四派。 大昙无德的法藏派与大天的制多派之争也名上座部与大众部之争。大天为什么也是大众部呢?据当时派出传教的大德都系正统的上座部,大天自不例外。这里所指的大众,当是这次争论中又出现了多数派与少数派,案达属多数派,因而大天也就成了大众部,正如第二次分裂,化地与犊子之间,犊子是多数就曾被称为大众部一样。它们与第一次分裂和上座对立的大众部,不是一回事。这次分裂,围绕五事展开争论是可能的,因为在《论事》第一品首先提出的是补特伽罗有无的问题,接着第二品提出的就是大天的五事,可以为证。
  11. ^ Heinz. Bechert, “The Inportance of Asoka’s so-called Schism Edict”, in Indological and Buddhist Studies: Volume in Honor of Professor J. W. de Jong on his sixtieth Birthday, edited by L. Hercus, F. B. J. Kuiper, T. Rajapatirana E.R. and Skrzypczak, Delhi: 1984, pp. 64-65.
  12. ^ Nalinaksha Dutt, Buddhist Sects in India, Calcutta: K. L. Mukhopadhyay, 1970, pp. 68-72.
  13. ^ J. Nattier “Mahāsaṃghika Origins: The Beginnings of Buddhist Sectarianism”,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 16, No. 3, (1977), pp. 262-264.
  14. ^ 印顺《华雨集》〈论毘舍离七百集结〉;“七百结集的论定“十事非法”,为现存各部律的一致传说,可见当时的佛教 ,虽有学团分化的情形,还没有发展到宗派对立的阶段。”
  15.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所以,依阿育王灌顶为公元前二七一年(姑取此说)来 推算,佛教的根本分裂(第一阶段),必在公元前三00年前。公元前二七0年左右,进入部派 分裂的第二阶段。上座部已有分别说及说一切有的分化;大众部已有一说、说出世部等的分立。 公元前二三0年左右,进入部派分裂的第三阶段。公元前一00年前后,十八部全部成立。当然 ,这一推算,只是约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