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比才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2年3月26日) |
乔治·比才[n 1](法语:Georges Bizet,发音:[ʒɔʁʒ bizɛ];出生名亚历山大·塞萨尔·利奥波德·比才 (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月3日),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作曲家。他是一个早逝的歌剧作曲家,生前的作曲生涯并不顺利。他逝世后,其最后一部作品《卡门》成为整个歌剧剧目中最受欢迎和最常上演的作品之一。
乔治·比才 Georges Bizet | |
---|---|
出生 | 法兰西王国巴黎 | 1838年10月25日
逝世 | 1875年6月3日 法国布日瓦勒 | (36岁)
国籍 | 法国 |
知名作品 | 歌剧《卡门》《采珠者》,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C大调交响曲,四手联弹《儿童园地》,数十首艺术歌曲 |
所属时期/乐派 | 浪漫主义 |
擅长类型 | 歌剧,管弦乐,钢琴音乐,艺术歌曲 |
师从 |
比才在巴黎音乐学院就读时获得许多奖项,包括于1857 年获得享有盛誉的罗马大奖。他在学院是公认的杰出钢琴家,但并不以弹钢琴为生,也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在意大利留学近三年后,他回到巴黎,发现巴黎歌剧院偏爱著名和已被认可的歌剧而非刚出道的作曲家。因此,他大部分键盘和管弦乐作品都被当时的歌剧院所忽视,造成他事业停滞不前,需要靠编曲和改编别人的音乐谋生。即便如此,他仍然渴望成功,并在1860 年代写了很多剧本,但大部分都被废弃了。他这段时间创作的两部歌剧—— 《采珠者》和《珀斯的美丽少女》 均未能首演。
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期间,比才在国民警卫队服役,战后他的单幕歌剧《贾米莱》并不成功。可是,他为阿尔封斯·都德的戏剧——《阿莱城的姑娘》——写的附带音乐被改编成管弦乐组曲后,深受大众的喜爱。比才担心《卡门》背叛和谋杀的主题会冒犯观众,所以他延迟了《卡门》的制作。1875年3月3日首映后,比才确信这部作品是失败的。三个月后,他死于心脏病发。
比才与他的妻子热纳维耶芙·阿莱维的婚姻美满,并育有一个儿子。他去世后,除《卡门》外,他的作品普遍被大众忽视。他的著作手稿流传失传,所创作的著作经常被他人改写改编。他没有创办学校,没有培养弟子,也没有继承者。他的作品被忽视多年以后,从20世纪开始受大众青睐,更频繁地演出。他逝世后,评论家皆称赞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独具匠心的作曲家,并认为他的早逝是法国歌剧界的重大损失。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家庭背景与童年
编辑1838年10月25日,乔治·比才出生于巴黎。他出生时被命名为亚历山大·塞萨尔·利奥波德·比才(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但在1840年3月16日受洗时更名为“乔治”。他的父亲阿道夫·比才(Adolphe Bizet)曾是一名美发师和假发师。虽然他没有接受任何正规的歌唱训练,但他仍然成为一名歌唱老师。[1]他还创作了一些作品,其中至少有一首歌曲被出版。[2]1837年,阿道夫与艾梅·德尔萨特(Aimée Delsarte)结婚。德尔萨特出身于一个贫穷,但有教养的音乐世家。[3]她的家人认为阿道夫没有前途,并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但她最终还是嫁给了他。艾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钢琴家,她的哥哥弗朗索瓦·德尔萨特是一位杰出的歌手和教师,并曾在路易菲利普和拿破仑三世的宫廷中演出。[4]弗朗索瓦·德尔萨特的妻子罗丝娜(Rosine)是一位音乐神童,13岁时已在巴黎音乐学院担任唱名助理教授。[5]多位学者认为他的母亲来自一个犹太家庭,但这未在任何被认证的传记中被证实。[6][7]
乔治是家中的独生子,[3]年纪轻轻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天赋。他的母亲教他基本的音乐符号,也可能曾教授他如何弹钢琴。[2]乔治在他的父亲教歌唱课的房间门口聆听后,学会了凭记忆准确地唱出复杂的歌曲,和识别并分析复杂的和弦结构。他的天赋使他的父母相信,即使他只有9岁,他也能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最低入学年龄为10岁)。比才进行面试后,他的音乐天赋让巴黎音乐学院研究委员会成员、圆号演奏家约瑟夫·梅弗雷德十分震惊,他阔免比才的年龄限制,并告诉其父母,一旦音乐学院有学位,就会录取他。[3][8]
就读巴黎音乐学院
编辑1848年10月9日,比才10岁生日前两周,他被音乐学院录取。[9]他入读六个月后,获得了唱名比赛的一等奖,并在音乐学院前钢琴教授皮埃尔-约瑟夫-纪尧姆·齐默尔曼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齐默尔曼私下教授比才上对位法和赋格,直至1853年齐默尔曼逝世。[10]比才还认识了齐默尔曼的女婿,作曲家夏尔·古诺。古诺对比才的音乐风格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可是后来他们的关系颇为紧张。[11]他还遇到了古诺的另一个年轻学生,13岁的卡米耶·圣桑,并和他成为了朋友。在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安托万·弗朗索瓦·马蒙泰尔的指导下,比才的钢琴技术进步神速;1851年,他获得了音乐学院的钢琴二等奖,次年获得一等奖。比才后来写信给马蒙特尔:“在你的钢琴课上,能学到的除了钢琴之外还有更多;一个人能成为一名音乐家”。[12]
比才被保存下来的作品当中,最早的作品是1850年左右两首无词的女高音歌曲。1853年,他加入弗罗芒塔尔·阿莱维的作曲班,作品的复杂性和质量逐渐提高。[13]他的两首歌曲《小雏菊》(Petite Marguerite)和《玫瑰与蜜蜂》(La Rose et l'abeille)于1854年出版。[14]1855年,他为一个大型管弦乐队写了一个首序曲,[15]并为古诺的两部作品:歌剧《血腥修女》和D大调交响曲编写了四手钢琴版本。古诺的交响曲启发了比才,在比才十七岁生日之后,他写了自己的交响曲,它与古诺的交响曲非常相似,甚至有完全相同的部分。比才从未出版过这部交响曲,直到1933年才为人所知,并最终在1935年首演。[16]
1856年,比才参加了著名的罗马大奖赛。他和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获奖,因为那一年没有颁奖。[17]后来,比才参加了雅克·奥芬巴赫为年轻作曲家筹办的歌剧比赛,奖金为1,200法郎。比赛是为里昂·巴图和卢多维克·哈莱维的《奇迹医生》(Le docteur Miracle)编写单幕剧本。比才和夏尔·勒科克共获比赛第一位奖项。[18]多年后,勒科克批评此比赛的陪审团因被弗罗芒塔尔·阿莱维操纵而有失公正。[n 2]比才获奖后成为了奥芬巴赫的周五晚会的常客。他在晚会认识了年迈的焦阿基诺·罗西尼,他向比才赠送了一张签名照片。[20][n 3]比才非常欣赏罗西尼的音乐,并在他们第一次见面后不久写道:“罗西尼是他们中最伟大的,因为他和莫扎特一样,拥有所有的美德”。[22]
比才在古诺踊跃的支持下,选择了阿梅代·比里翁(Amédée Burion)创作的康塔塔《克洛维一世与圣克洛蒂尔德》(Clovis et Clotilde)作为他1857年罗马大奖赛的参赛作品。在法兰西艺术院的成员投票推翻了有利于双簧管演奏家查尔斯·科林的判决后,比才赢得了该奖项。根据该奖项的条款,比才获得了为期五年的奖学金,前两年需到罗马,第三年到德国,最后两年到巴黎。另外一个要求是每年提交一份“作业”,作业为一件令学院满意的原创作品。在他于1857年12月启程前往罗马之前,比才获奖的康塔塔在学院演出,并受到赞赏。[20][23]
罗马,1858–1860
编辑1858年1月27日,比才抵达美第奇别墅。这是一座16世纪的宫殿,1803年成为法国罗马学院(French Académie in Rome)的所在地。这里是学院为罗马大奖赛赢家提供的罗马宿舍。比才在一封寄回家的信中将其描述为“天堂”。[24]在学院指导、画家让-维克托·施内茨的领导下,这座别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让比才和他的其他获奖者可以追求他们的艺术事业。比才喜欢这里的欢乐,和谐且友善的气氛,很快就被杂乱的社交生活分散注意力。在罗马的头六个月里,他唯一的作品是为罗德里格斯奖,一项向罗马大奖赛获奖者开放的新宗教作品竞赛,而写的一部《赞美颂》。这件作品未能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评委将奖项授予另一位唯一的参赛者阿德里安·巴尔特(Adrien Barthe)。[25]比才感到沮丧,他发誓不再写宗教音乐,而《赞美颂》一直被比才遗忘,直到其死后的1971年才出版。[26]
在1858-59年的冬天,比才编写了他的第一份“作业”——《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是卡洛·坎比亚焦(Carlo Cambiaggio)的歌剧剧本的喜歌剧版本。根据获奖后的条款,比才的第一份“作业”应该是一个弥撒,但经历《赞美颂》惨痛的经历之后,他不愿意写宗教音乐。他正担心学院会否惩罚其违反条款的行为,但学院对《唐·普罗科皮奥》的第一反应是正面的,并称赞其“轻松而出色的触感”和“年轻而大胆的风格”。[27][28]
关于第二份“作业”,比才并不希望过分挑战学院。他构思以贺拉斯的文本为基础,编写一份非宗教弥撒作为半宗教作品。这部名为《纪元诗》(Carmen Saeculare)的作品原本是一首献给阿波罗和狄阿娜的歌曲。可是,没有人能找到任何有关这个作品的资料,因此比才很有可能从未着手编写《纪元诗》。[29]比才在罗马的一个特征就是倾向于构思,但很快就会放弃编写。除了《纪元诗》之外,他还考虑并放弃了至少五个歌剧项目,两个交响乐,以及一个以尤利西斯和瑟西斯为主题的交响颂。[30]在《唐·普罗科皮奥》之后,比才在罗马只完成了另一部作品,那是一首交响诗,名为瓦斯科·达伽马。这最后成为他的第二份“作业”,并受到了学院的好评。但是,此作品很快就被人所遗忘。 [31]
1859年夏天,比才和几个同伴在阿纳尼和弗罗西诺内周围的山林中旅行。他们还参观了安齐奥一个罪犯定居点;比才给马蒙泰尔写了一封的信,讲述了他的经历。[32]8月,他向南长途跋涉到那不勒斯和庞贝,他对那不勒斯不以为意,但很喜欢庞贝,他认为:“在这里你和古人住在一起;你看到他们的庙宇、他们的剧院、他们的房子,你可以在其中找到他们的家具,他们的厨房用具……” [33]比才开始根据他游历意大利的经验草拟一部交响曲,但在当时只有一点进展。这交响曲成为他的《罗马交响曲》(Roma Symphony),于1868年才完成。[27]回到罗马后,比才要求学院延长其在意大利的奖学金至第三年,而不是去德国,这样他就可以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未知工作为什么)。[34]1860年9月,比才和他的朋友兼罗马大奖赛获奖者埃内斯特·吉罗访问威尼斯时,收到消息说他的母亲在巴黎病重,于是回家了。[35]
崭露头角
编辑巴黎,1860–1863
编辑回到巴黎后,比才还有两年的奖学金保障,暂时可以忽略其他在巴黎的年轻作曲家所面临的经济困难。[36]两个国家资助的歌剧院,国立巴黎歌剧团和喜歌剧院,[n 4]都倾向使用不利于新一派年轻本土作曲家的传统剧目;1830年至1860年间的54位罗马大奖得主中,只有8位曾在歌剧院上演过作品。[39]尽管法国作曲家在喜歌剧院的表现更好,但自1830年代以来,在喜歌剧院表演的作品风格和特点基本保持不变,这极度不利于年轻、新一代的作曲家。[39]一些较小的剧院迎合了轻歌剧,雅克·奥芬巴赫就是当时当时轻歌剧界最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37],而在法国的意大利剧院(Théâtre Italien)则专注于二流的意大利歌剧。对于有抱负的歌剧作曲家来说,前景最好的是抒情歌剧院公司。尽管这所公司曾多次遭遇财务危机,但在其足智多谋的经理莱昂·卡瓦略的领导下,它在多个地方间歇性地运作。[39]这家公司首演了古诺的《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以及柏辽兹的《特洛伊人》的缩短版。[37][40]
1861年3月13日,比才在巴黎出席了瓦格纳的歌剧《坦豪瑟》的首映。可是这场演出受到被有影响力的巴黎赛马俱乐部操纵的观众的骚乱。[41]尽管如此,比才对瓦格纳的音乐彻底改观。他以前认为瓦格纳的音乐是古怪的,现在改口宣称瓦格纳“超越所有在世的作曲家”。[31]此后,在比才的作曲生涯中,经常有人指责比才的“瓦格纳主义”。[42]
作为一名钢琴家,比才早年就表现出高超精湛的技巧。他的同行声称他本可以成为钢琴家,保障自己的未来,但他选择隐藏自己的才华,“就像这个才华是一种恶习”。[43]1861年5月,比才罕有地展示了他的精湛琴技,在一次有李斯特出席的晚宴上,他完美无瑕地演奏了李斯特最困难的作品之一,令所有人大吃一惊。李斯特评论道:“我以为只有两个人能够克服这曲的困难之处……原来有三个,并且……最年轻的(指比才)也许是最大胆和最聪明的。”[44]
由于比才的母亲长期患病和在1861年9月的离世,比才的第三份“作业”被推迟了近一年。[36]他最终提交了三首管弦乐作品:序曲《奥西恩的狩猎》(La Chasse d'Ossian)、谐谑曲和葬礼进行曲。该序曲已经丢失;谐谑曲后来被并入《罗马交响曲》,葬礼进行曲被改编并用于后来的歌剧中。[27][45]比才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份 “作业”,用了他1862年大部分的时间。这份作业是一部单幕歌剧《埃米尔的古兹拉》(La guzla de l'émir)。作为国家资助的剧院,喜歌剧院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上演罗马大奖得主的作品,而《埃米尔的古兹拉》于1863年正式进入排练阶段。然而,在四月,瓦列夫斯基伯爵邀请比才为一部三幕歌剧作曲。这是根据米歇尔·卡雷和欧仁·科蒙的剧本改编的《采珠者》。这个邀请的条件是这部歌剧需要是作曲家的第一部公开上演的作品,于是比才匆忙停止了《埃米尔的古兹拉》的制作,并将其部分音乐融入了新的歌剧中。[45]由抒情歌剧院公司演出的《采珠者》于1863年9月30日上映。尽管柏辽兹赞扬了这部作品,并写道它“给了比才先生最大的荣誉”,但观众大多都批评这部作品。[46]公众的反应不冷不热,《采珠者》上演18场后停止演出,直到1886年才再次演出。[47]
1862年,比才与家中的管家玛丽·赖特(Marie Reiter)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从小就相信他是阿道夫·比才(乔治的父亲)的孩子。直到 1913年赖特临终前,她才向他透露了他真正的身世。[48]
多年挣扎与奋斗
编辑当他罗马大奖赛的五年资助到期时,比才发现他无法靠写音乐谋生。他成为了一名钢琴老师和作曲老师,收了一些学生,其中埃德蒙·加拉伯特和保罗·拉孔布成为了他的密友。[27]他还在各种舞台作品的排练和试镜中担任伴奏,包括柏辽兹的清唱剧《基督的童年》和古诺的歌剧《米雷耶》。[49]然而,他在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还是为他人的作品改编、编曲。他把数百部歌剧和其他作品改编成钢琴曲,并为把多种音乐改编成声乐乐谱和管弦乐编曲。[27][50]他还曾短暂地以“加斯顿·德·贝齐”(Gaston de Betzi)的笔名担任国内外评论(La Revue Nationale et Étrangère)这个媒体的音乐评论家。1867年8月3日,比才以这个身份发表了一篇文章,之后他与杂志的新编辑发生争执并辞职。[51]
自1862年以来,比才一直在间歇性地创作一部以伊凡雷帝生平为题材的歌剧《伊凡四世》。由于卡瓦略未能兑现上演歌剧的承诺,因此在1865年12月,比才将其首映机会提供给国立巴黎歌剧院,可是歌剧院拒绝将其上映。直到1946年,这个歌剧从未被上演。[47][52]1866年7月,比才与卡瓦略签订了另一份合同,内容是为改编自沃尔特·斯科特爵士的小说,由朱尔-亨利·韦尔努瓦·德·圣乔治编写《珀斯的美丽少女》的剧本(La jolie fille de Perth)编写歌剧。这剧本被比才的传记的作者温顿·迪安描述为“比才一生改编的剧本中最糟糕的”。[53]因选角和其他的问题,《珀斯的美丽少女》的首映推迟了一年,最终于1867年12月26日由抒情歌剧院演出。[47]它的新闻招待会比比才的任何其他歌剧都更受欢迎。“吟游诗人”(Le Ménestral)公司的评论家称赞第二幕是“从头到尾的杰作”。[54]尽管歌剧取得了成功,卡瓦略的经济困难导致歌剧只能上映18场。[47]
当《珀斯的美丽少女》的演员排练时,比才与其他三位作曲家合作,他们每人都为四幕轻歌剧《马尔堡已经离开去参战了》(Marlbrough s'en va-t-en guerre)编写了一幕。这部作品于1867年12月13日在雅典娜剧院上演,并取得了成功,《音乐评论与公报》的评论家特别地赞扬比才编写的一幕:“没有什么比这更时尚、更聪明,同时间,更加尊贵”。[55]比才还抽出时间完成他酝酿已久的《罗马交响曲》,并创作了许多键盘作品和歌曲。然而,比才在这段时间十分失望。至少有两部计划中的歌剧几乎还没有开始编写就被放弃了。[n 5]他编写的参赛作品,包括为186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创作的清唱套曲和赞美诗,均没有获奖。[57]他为参加歌剧比赛而编写的《图勒王之杯》(La Coupe du Roi de Thulé)没有进入比赛前五名。从这歌剧幸存下来的乐谱片段中,分析家们已经看出了与《卡门》有关的片段。[58][59]1869年2月28日,《罗马交响曲》在拿破仑马戏团上演,由朱尔·帕德卢指挥。之后,比才告诉加拉伯特,在掌声和嘘声之下,交响曲的演出取得了成功。[60][n 6]
婚姻
编辑比才的老导师阿莱维于1862年去世后不久,他的夫人曾派人接洽比才,希望他能完成阿莱维未完成的歌剧《诺埃》(Noé)。[62]虽然比才当时并没有为他完成歌剧,但他仍然与阿莱维家族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阿莱维有两个女儿。较年长的女儿以斯帖于1864年去世,这一事件使夫人深受创伤。由于夫人说她不能忍受与她的小女儿热纳维耶芙在一起,她从15岁起就与其他家庭成员住在一起。[63]没有人清楚热纳维耶芙和比才何时产生感情,但在1867年10月,他告诉加拉贝尔:“我遇到了一个我爱的可爱女孩!两年后,她将成为我的妻子!”[64]两人订婚了,可是阿莱维家族最初反对这场婚姻。根据比才的说法,他们认为比才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身无分文、左翼、反宗教和放荡不羁”,[65]迪安认为“一个充满艺术家和怪人的家庭”提出这些反对的理由十分奇怪。[66]到1869年夏天,这对男女克服了这些的理由,婚礼于1869年6月3日举行。卢多维克·阿莱维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比才有一股精神和才华。他应该成功”。[67]
作为对已故岳父的迟来的敬意,比才完成了《诺埃》的手稿。他乏人问津的两个歌剧《瓦斯科·达伽马》和《伊凡四世》的部分片段被纳入了《诺埃》的配乐。他未能在抒情歌剧院首演《诺埃》,因为卡瓦略的公司破产了,《诺埃》直到1885年才首演。[27][62]比才的婚姻最初是幸福的,但他妻子的情绪波动、[63]她与她母亲的紧张关系以及她母亲的干涉影响着他们的感情。[59]尽管如此,比才与岳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与她保持着通信往来。[68]在结婚后的一年里,他构思了至少六部新歌剧,并开始为其中两部草拟音乐:改编自塞缪尔·理查森的小说《克拉丽莎》的《克拉丽莎·哈洛威》,以及由维克托里安·萨尔杜创作的歌剧剧本的《格里斯里迪斯》。[69]然而,随着在1870年7月普法战争的爆发,他停止了草拟音乐。[70]
战争与动荡
编辑在普鲁士一系列明显的挑衅之下,以及西班牙新政府邀请普鲁士的霍亨索伦亲王利奥波德入继西班牙王位后,法国与普鲁士的紧张关系达到了顶峰。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于1870年7月15日向普鲁士宣战。最初,这因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对胜利的期望而得到支持。[27][71]比才与其他作曲家和艺术家一起加入了国民警卫队并开始接受训练。[72]比才批评了他应该使用的陈旧装备。他说,他所在部队的枪支对自己比对敌人更危险。[68]国民很快就因接连被普军逆转的消息而感到沮丧。 在9月2日,法军在色当大败。拿破仑被俘并废黜,第二帝国戛然而止。[72]
比才在巴黎热烈欢迎第三共和国。[72]新政府没有求和,到9月17日,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73]与逃往英国的古诺不同,[74]比才拒绝了离开被围城的机会,他说:“我不能离开巴黎!不可能!这完全是一种懦弱的行为”,他写信给阿莱维夫人。[68]他在巴黎的生活变得节俭而艰苦,[n 7]尽管到了10月,人们努力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帕德卢恢复了他的常规周日音乐会,11月5日,歌剧院中心开放,上映了格鲁克、罗西尼和迈耶比尔的作品节选。[73] [76]
1871年1月26日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但普鲁士军队于3月从巴黎撤离,开始了一段混乱和内乱的时期。在一场起义后,该市的市政当局被建立巴黎公社的反政府人员接管。[77]比才决定在巴黎里不再安全,于是他和热纳维耶芙逃到贡比涅。[68]后来,他们搬到了勒韦西内,在哪里他们等待着巴黎公社的统治的完结,听着政府军逐渐镇压起义时响起的枪声。比才于5月12日写信给他的丈母娘道:“炮声轰轰作响,暴力得不可置信”。[68][78]
职业生涯后期
编辑贾米莱,阿莱城的姑娘和唐·罗德里格
编辑随着巴黎恢复正常,1871年6月,比才被任命为国立巴黎歌剧院的合唱指挥。这看似得到了歌剧院的董事埃米尔·佩兰的确认。比才原定于10月上任,但在11月1日,该职位由赫克托·所罗门(Hector Salomon)担任。米娜·柯蒂斯在她的比才传记中,推测他要么辞职,要么拒绝担任该职位,以抗议他认为导演仅在两场演出后就无理停止上演埃内斯特·雷耶的歌剧《厄洛斯特拉特》。 [79] 比才继续为《克拉丽莎·哈洛威》和《格里斯里迪斯》编写音乐,但后者在喜剧歌剧院上演的计划落空了,两部作品最后都没有完成;只有它们一部分的音乐片段幸存下来。 [80]比才在1871年完成的其他作品是钢琴二重唱,名为《儿童游戏》(Jeux d'enfants)和一部单幕歌剧,名为贾米莱 ,该歌剧于1872年5月在喜剧歌剧院开幕。上演歌剧的演员很差,唱得也很不称职;主唱一度错过了32小节的音乐。它在11场演出后停演,直到1938年才再次被上演。 [81]7月10日,比才的妻子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孩子,是个一个儿子, 名为雅克(Jacques) 。 [82]
比才的下一个主要任务来自卡瓦略,他现在正在管理巴黎的杂耍剧场,并希望为阿尔封斯·都德的戏剧《阿莱城的姑娘》配乐。当该剧于10月1日开幕时,评论家认为该音乐过于复杂,不适合大众口味。然而,在雷耶和儒勒·马斯内的鼓励下,比才从音乐[83]中制作了一套四乐章组曲,该组曲于11月10日在居乐·巴德路的带领下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27][n 8]在 1872-73 年的冬天,比才监督了在歌剧院重演古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准备工作。多年来,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冷淡,但比才积极回应了他前任导师的请求,写道:“你是我作为艺术家生活的开始。我从你身上跳出来”。[85]
1872年6月,比才通知加拉贝尔:“我刚刚受命为歌剧院创作三幕歌剧。[亨利·]梅哈克和[卢多维克·]阿莱维正在为我的作品填词。”[86]该歌剧的主题是普罗斯佩·梅里美的短篇小说《卡门》。比才于1873年夏天开始为歌剧作曲,但喜剧歌剧院的管理层担心这个有伤风化的故事是否适合持续在老少咸宜的剧院上演,因此比才暂停为卡门编曲。[27][87]比才开始为改编自路易斯·加莱和爱德华·布劳的熙德的《唐·罗德里格》作曲。他向包括歌剧院首席男中音让-巴蒂斯特·福雷在内的选定观众演奏了钢琴版本,希望观众能认可这部音乐,影响歌剧院的董事来上演这部作品。[88]然而,在10月28日至29日晚上,歌剧院被烧毁了。在其他紧迫的问题中,董事们将唐·罗德里格放在一边。[89]它从未完成;比才后来改编了最后一幕的一个主题,作为他1875年序曲《祖国》(Patrie)的基础。[27]
卡门
编辑阿道夫·德·鲁汶(Adolphe de Leuven),最强烈反对卡门的喜剧歌剧院的副董事,于1874年初辞职,这消除了制作《卡门》的主要障碍。[27]比才在夏天完成了配乐,并对结果感到满意:“我写了一部清晰而活泼、充满色彩和旋律的作品”。[90]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塞莱斯蒂纳·加利-马里耶(艺名为“加利-马里耶”)受邀担任主角。据迪安说,她对这个角色感到很高兴,就像比才对她和这个角色十分相似而感到高兴一样。有传言说他和这位歌手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此时他与热纳维耶芙的关系紧张,他们分居了几个月。[91]
1874年10月开始排练时,乐团遇到了困难,发现有些部分无法演奏。[92]合唱团同样宣布他们的一些音乐不可能唱出来,并对因需要在舞台上吸烟和战斗而不仅是排队唱歌而感到沮丧。[93]比才还需要停止喜剧歌剧院管理层尝试修改他们认为不适当的部分。只有当卡门主唱威胁要退出卡门时,管理层才作出让步。[94][95]因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映推迟到1875年3月3日,偶然地,比才在当天早上被任命为荣誉军团骑士。 [96]
首映式上有几位音乐名人现身,包括儒勒·马斯内、卡米耶·圣桑和夏尔·古诺。热纳维耶芙因右眼脓肿而无法出席。[96]歌剧的首场演出延长至四个半小时;最后一幕直到午夜之后才开始。[97]之后,马斯奈和圣桑表示祝贺,而古诺则没那么热烈的祝贺。根据一个说法,他指责比才抄袭:“乔治抢劫了我!除去西班牙的装腔作势和我的配乐,比才的功劳只剩下掩盖鱼的酱汁”。[98][n 9]媒体的大部分评论都是负面的,对女主角是一个不道德的诱惑者而不是一个有德行的女人感到惊愕。[97]加利-玛丽的表演被一位评论家描述为“邪恶的化身”。 [101]其他人则抱怨卡门缺乏旋律,并与奥伯和布瓦迪厄编写上映于喜剧歌剧院的传统歌剧负面地比较。《音乐艺术》(L'Art Musical )的莱昂·埃斯屈迪耶(Léon Escudier)称音乐“沉闷而晦涩……耳朵厌倦了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终结式”。[102]然而,诗人西奥多·庞维勒赞赏这剧歌剧,他称赞比才以真实的男人和女人而不是以平常的歌剧院的“木偶”来呈现戏剧。[103]公众的反应不冷不热,比才很快就认为他失败了:“我预见到一个明确而无希望的失败”。[104]
病逝
编辑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比才一直有反复出现的喉咙不适。[105]作为一个重度吸烟者,他可能在1860年代中期因过度工作而进一步损害了他的健康,当时他每天为出版商改编,编曲,辛勤工作长达16小时。[106]1868年,他告诉加拉伯特他的气管脓肿,病得很厉害:“我像狗一样受苦”。[107]1871年和在完成《卡门》的1874年,他因严重的“咽喉心绞痛”而引致其成了残废,并于1875年3月底再次发作。[108][109]当时,比才由于《卡门》的失败感到沮丧,使康复进度缓慢,于5月再次病倒。月底,他去了他在布日瓦勒的度假屋,感觉好多了,也去塞纳河游泳。翌日(6月1日),他受到高烧和疼痛的折磨,随后饱受的显然是心脏病发作。他看似暂时康复,但在6月3日(即其结婚纪念日)凌晨,他再一次遭受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110]其时,他年仅36岁。
比才突然的逝世,以及人们知道他长期抑郁,助长了关于他自杀的谣言。尽管死亡的确切原因从未被确定,但医师最终认定原因为“急性关节风湿病的心脏并发症”。[n 10]比才死亡的消息震惊了巴黎音乐界,由于加利-马丽感到极度沮丧而无法表演,当晚的《卡门》演出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布瓦迪厄的《白色妇人》(La dame blanche)。[110]
6月5日,超过4,000人参加了比才的葬礼,葬礼在歌剧院以北的圣三一教堂举行。阿道夫·比才带领著哀悼者,其中包括古诺、托马斯、卢多维奇·阿莱维、莱昂·阿莱维和马斯内。由居乐·巴德路(Jules Pasdeloup)指挥的管弦乐队演奏了《祖国序曲》,管风琴家还即兴创作了以《卡门》为主题的幻想曲。在拉雪兹神父公墓随后举行的葬礼上,古诺发表了悼词。他说比才在他被公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时被病魔打倒了。在他的悼词快结束时,古诺泪崩,无法完成结语。[112]讽刺的是,喜剧歌剧院于当晚特别演出了《卡门》之后,三个月前几乎普遍谴责该作品的媒体现在宣布比才为大师,从此,《卡门》成为世界级歌剧之一。[113]
音乐作品
编辑早期作品
编辑比才最早的作品,主要是编写成练习曲的歌曲和键盘乐曲,证明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天赋。 [27]迪安在比才1854年之前写的钢琴作品《无言的浪漫》(Romance sans parole)中看到了“旋律、节奏和伴奏的结合”的证据,这是比才成熟时期作品的特征。 [114]比才的第一部管弦乐曲是1855年以罗西尼的《威廉·退尔》的风格写成的序曲。评论家认为它不起眼,但同年的C大调交响曲却受到后来评论家的热烈赞扬,他们将其与莫扎特和舒伯特的交响乐相提并论。[27]在迪安看来,这部交响曲“在这样年轻的作曲家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对手,或许也没有比这更出色的作品”。[115]评论家埃内斯特·纽曼认为,比才此时可能认为他的未来在于乐器音乐领域,然后“内心的声音”(以及法国音乐世界的现实)将他转向歌剧领域。[116]
管弦乐、钢琴和声乐作品
编辑比才在创作C大调交响曲之后,便甚少再创作新的纯管弦乐作品。在迪安眼中,他为之努力了八年多的《罗马交响曲》,与其年轻时创作的早期作品相比逊色不少。迪安说,这部作品归功于古诺,其中的段落也让人想起韦伯和门德尔松。然而,迪安认为该作品组织不善,而且有过多过于花俏的音乐;他称之为“失败”(misfire)。比才的另一部管弦乐作品《祖国》序曲同样被忽略:“(这是)一个关于‘将艺术和爱国主义混为一谈会招来风险’的可怕鉴戒”。[117]
音乐学家休·麦克唐纳认为,比才最好的管弦乐作品有二,分别是12乐章的四手钢琴曲《儿童游戏》(Jeux d'enfants,1871年),以及为都德的戏剧《阿莱城的姑娘》(1872年)所创作的配乐(musique de scène)。前者衍生了1973年的《祖国》组曲,当中包含5个乐章(Marche-Berceuse-Impromptu-Duo-Galop);而后者亦衍生出2首组曲,其一为比才於戏剧首映那年所创作(Prélude-Menuet- Adagietto-Carillon),另一首则于比才逝世后的1879年,由吉罗所创作(Pastorale-Intermezzo-Menuet-Farandole)。根据休·麦克唐纳的说法,比才在所有三部作品中都表现出成熟的风格,如果他活得更长,可能会成为未来伟大管弦乐作品的基础。[27]
比才的钢琴作品并非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曲目,而业余爱好者若要尝试演奏这些曲目,通常难度甚高。一个例外是上面所述的《儿童游戏》钢琴二重奏组曲;在这里,比才避开了主导他的独奏音乐的大师级难度的乐段。[27]其早期的独奏作品受到肖邦的影响;后来的作品,如《半音阶变奏曲》(Variations chromatiques)或《狩猎梦幻曲》(Chasse fantastique ),则更多受李斯特影响。[118]
比才创作的歌曲大多于1866-68年间创作。迪安将这些歌曲的主要弱点定义为缺乏想象力地于每一节不断重复相同的音乐,以及倾向于使用管弦乐队的特点(而不是为人声的特点)来作曲。[119]比才笔下大部分规模较大的声乐均告佚失;唯其于早期创作、至今仍能完整保存下来的《赞美颂》(Te Deum),被迪安斥为“一部拙劣的作品,仅仅说明了比才不适合创作宗教音乐”。[120]
戏剧作品
编辑比才早期的单幕歌剧《奇迹医生》证明了他是一个极具天赋的歌剧作曲家。根据迪安的说法,其音乐包括“许多欢快的戏仿、配乐和喜剧特征”。[115]纽曼在他的许多早期作品中看到了比才后来成功的作品的特点:“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只有在具戏剧性触感和天赋的音乐家才能实现的其中的一些装点润色。”[121]然而,在《卡门》之前,比才本质上并不是在音乐剧界的创新作曲家。他的大部分歌剧都是模仿多尼采蒂、罗西尼、柏辽兹、古诺和托马斯等人建立的意大利和法国传统歌剧所创作的。麦克唐纳认为,从技术层面上讲,比才超越了他所模仿的歌剧,而且,比才对人声的感觉可以与莫扎特相媲美。[27]
在《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中,比才沿用了以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堂·帕斯夸莱》为代表的意大利传统歌剧技巧,而《唐·普罗科皮奥》也非常的相似《堂·帕斯夸莱》。然而,这些歌剧技巧穿插着比才清晰的原始风格。[27][122]在他的生涯中第一部公开的歌剧《采珠者》中,其乏味的歌词和沉闷的情节拖累了比才的作曲表现。尽管如此,在迪安看来,比才的音乐有时会“远远超过当代法国歌剧的水平”。[45]它的许多原创花样包括引入由两个法国号在大提琴背景下演奏的抒情短歌《Comme autrefois dans la nuit sombre》,用分析者埃尔韦·拉孔布的话来说,这种效果“在记忆中产生共鸣,就像在遥远的森林中迷失的号角”。[123]虽然《采珠者》的音乐大气且深刻地唤起了歌剧的东方背景,但在《珀斯的美丽少女》中,比才并没有尝试引入苏格兰的色彩或情绪, [27]配乐还是包括了高度富有想象力的元素,例如第三幕色诱场景中的独立木管乐器和弦乐乐队。 [124]
从比才的未完成作品中,麦克唐纳强调《图勒王之杯》(La Coupe du Roi de Thulé)预示著比才的风格和对音乐的触感将于《卡门》达到顶峰并发挥至极致,并认为如果比才完成了克拉丽莎·哈洛威和格里斯里迪斯,比才死后留下的音乐将会“无限丰富”。[27]当比才远离公认的法国歌剧音乐惯例时,他遇到了批评性的敌意。在贾米莱的案例中,人们再次批评他的“瓦格纳主义”,[125]因为观众难以理解配乐的独创性;许多人认为比才的音乐自命不凡,单调乏味,缺乏节奏和旋律。[92]相比之下,麦克唐纳发现现代人对贾米莱的评语是“一件真正迷人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尤其是半音阶的运用。”[27]
拉尔夫·洛克(Ralph P. Locke)在他对《卡门》起源的研究中,专注于比才成功地呈现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情景[100]。格鲁特(Grout)在他的《西方音乐史》中赞扬了比才的音乐中非凡的节奏和旋律活力,以及比才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获得最大戏剧效果的能力。[126]早期拥护卡门的作曲家包括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尤其是瓦格纳。瓦格纳评论说:“感谢上帝,终于换了一个头脑里有想法的人。”[127]该作品的另一位拥护者是弗里德里希·尼采,他声称自己熟记卡门于心。 “这是一种不标榜深度的音乐,但它的简单令人愉悦,如此不受影响和真诚”。[128]人们广泛同意,《卡门》代表了比才作为音乐戏剧大师的发展和喜剧歌剧流派的顶峰。[27][129]
轶事
编辑比才死后,还留下了一些未完成的作品,当中包括修改了11年的《罗马交响曲 (比才)》。虽然这首交响曲早已写好,每一乐章都已首演,但比才始终对作品不满意,并不断的修改,直至他去世时仍未正式出版。比才死后,他的许多手稿都丢失了。他的作品被他人修改,未经授权的版本也被出版,因此现今很难确定什么才是是出自比才的手笔。[27]例如《卡门》也被改成大歌剧,将对话换成由吉罗编写的宣叙调,乐谱也做了其他修改。[129]比才在生时不被音乐界赏识,除了《卡门》和《阿莱城的姑娘》组曲外,他的作品甚少在他死后的几年上演。 [27]然而,在20世纪时,人们对比才的作品的兴趣增加了。《唐·普罗科皮奥》于1906年在蒙特卡洛再次上演;[130]意大利版的《采珠者》于1916年11月13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由卡鲁索担任男高音,[131]从此成为许多歌剧院的主打歌。[132]1935年在瑞士首次演出,并由托马斯·比彻姆爵士等人录制后,C大调交响曲成为了管弦乐的常奏曲目。[133]由温顿·迪安(Winton Dean)编辑的《图勒王之杯》的节选于1955年7月12日由BBC播出,[134]而Park Lane Group亦于1957年12月8日,在伦敦重演《奇迹医生》 。[130]已录制的作品还包括《瓦斯科·达伽马》、《伊凡四世》,以及许多歌曲和完整的钢琴曲。[n 11]虽然《卡门》在巴黎首演45场后反应冷淡,在维也纳(1875年)和伦敦(1878年)演出后却获得了国际认可。[138]它被誉为真实主义歌剧派的第一部歌剧,强调肮脏和残酷的主题,艺术反映生活——“不是理想化的生活,而是真实的生活”。[127][139]
音乐评论家哈罗德·勋伯格推测,如果比才活得更久,他可能会彻底改变法国歌剧。[128]事实上,真实主义的歌剧主要由意大利人编写,尤其是普契尼,据迪安说,普契尼不断的发展真实主义的歌剧,“直到它变得陈旧”。[140][n 12]尽管比才没有创立学校,迪安认为他影响了夏布里埃和拉威尔这些作曲家。迪安还表示,柴可夫斯基晚期的交响曲,尤其是B小调《悲怆》中,反映了其对比才笔下的悲剧英雄——《阿莱城的姑娘》中的费德里(Frédéri)和《卡门》中的荷塞(José)——的迷恋。[140]麦克唐纳写道,比才对音乐界的影响受限于他短暂的生命,以及在直至其逝世五年前其未能成功完成作品和对每份作品缺乏专注。 “无论是因为比才分心,还是因为没有人要求他写,或者因为他早逝,其未完成的伟大作品的景象是无限令人沮丧的,但他的代表作的辉煌和个性是不能否认的。这些音乐极大地丰富了法国音乐界中一段富有才华和杰出作曲家的时期。”[27]
比才的父亲阿道夫于1886年去世。比才的儿子雅克在一段不和谐的恋情后于1922年自杀。比才的长子让·赖特(Jean Reiter)曾担任《时报》(Le Temps)的新闻总监,事业有成,并成为成为荣誉军团军官,于1939年去世,享年77岁。1886年,热纳维耶芙嫁给了埃米尔·施特劳斯(Émile Straus),一个富有的律师。她成为了著名的巴黎社会女主人和马塞尔·普鲁斯特等人的密友。她对第一任丈夫的音乐遗产没有兴趣,没有把比才的手稿编进记录,并将许多手稿作为纪念品赠送予人。她于1926年去世;在她的遗嘱中,她设立了一个基金,为了每年颁发乔治·比才奖给一位“在过去五年内创作了杰出作品”的40岁以下的作曲家。该奖项的获得者包括托尼·奥班、让-米歇尔·达马斯、亨利·杜替耶和让·马蒂农。[142][143]
注释
编辑- ^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第305页译“比才”,《法语姓译名译手册》第127页译“比泽”。前者译法最常用,故本条目采用之。
- ^ 勒科克写道:“比才的谱子不坏,但太笨重了,但他几乎在我能表现出来的轻快的音符上都失败了。”米娜·柯蒂斯认为,这种愤怒反映了勒科克对他的戏剧生涯感到失望,因为他的生涯基本没有获得成功。[19]
- ^ 虽然比才最初为进入奥芬巴赫的圈子感到受宠若惊,并享受周五晚会,但他对这位老作曲家在法国音乐剧中持有的地位感到不满,并对他的音乐越来越蔑视。在1871年写给保罗·拉孔布的信中,比才提到了“那个无赖奥芬巴赫的不断入侵”,并将奥芬巴赫的作品斥为“垃圾”和“淫秽之物”。[21]
- ^ “喜歌剧院”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为喜剧或喜歌剧。喜歌剧院剧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用说台词代替了唱宣叙调——德国歌唱剧的模式。[37][38]
- ^ 迪安认为其中之一是《Les Templiers》,由圣乔治(Saint-Georges)和莱昂·阿莱维创作的歌词。另一个,标题未知,是亚瑟·勒罗伊(Arthur Leroy)和托马·索瓦热的剧本。[56]
- ^ 这场表演违背了比才的意愿,省略了构成第三次envoi的谐谑曲。直到比才去世五年后的1880年,谐谑曲才被收录在交响曲中。[61]
- ^ 尽管在围城战期间很少发生真正的饥荒,但由于牛奶短缺,婴儿死亡率大幅上升。肉类的主要来源是马和家养宠物:“据计算,在整个围城期间,有65,000匹马、5,000只猫和1,200只狗被吃掉了”。[75]
- ^ 第二套《阿莱城的姑娘》组曲由吉罗准备并在比才去世四年后的1879年演出。这通常被称为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84]
- ^ 公认的被藉鉴的西班牙旋律是基于塞巴斯提安·伊拉第尔所写的流行曲调的哈巴涅拉舞曲(Habanera),以及基于曼努埃尔·加西亚的咏叹调的第4幕入口歌剧《El criado fingido》。[99][100]
- ^ 比才去世多年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医生尤金·盖尔马(Eugène Gelma)记录了这一观点。[111]
- ^ 有网站免费提供这些作品的录音。[135][136][137]
- ^ 在爱德华·格林菲尔德1958年的普契尼传记中,他称普契尼与真实主义的联系是“具有误导性的”,并指出他选择主题是根据最大的观众吸引力的务实原则。[141]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 ^ Dean 1965,第1页
- ^ 2.0 2.1 Curtiss 1959,第7页
- ^ 3.0 3.1 3.2 Dean 1965,第2–4页
- ^ Curtiss 1959,第8–10页
- ^ Curtiss 1959,第12–13页
- ^ Jackson, Timothy L. Tchaikovsky: Symphony No. 6 (Pathétiqu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10-07 [2017-11-17]. ISBN 9780521646765.
- ^ Bohlman, Philip. Jewish Musical Modernism, Old and New.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10.
- ^ Curtiss 1959,第15–17页
- ^ Dean 1965,第2–4页
- ^ Macdonald, Hugh. Bizet, George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doi:10.1093/gmo/9781561592630.article.51829.
- ^ Dean 1965,第6页
- ^ Curtiss 1959,第21页
- ^ Dean 1965,第7–8页
- ^ Dean 1965,第153, 266–267页
- ^ Dean 1965,第138–39, 262–63页
- ^ Curtiss 1959,第38–39页
- ^ Curtiss 1959,第39–40页
- ^ Dean 1965,第9页
- ^ Curtiss 1959,第41–42页
- ^ 20.0 20.1 Dean 1965,第10–11页
- ^ Curtiss 1959,第311–312页
- ^ Curtiss, Mina. Bizet, Offenbach, and Rossini. The Musical Quarterly. 1954-07, 40 (3): 350–359. JSTOR 740074. doi:10.1093/mq/xl.3.350.
- ^ Curtiss 1959,第48–50页
- ^ Curtiss 1959,第53页
- ^ Dean 1965,第15, 21页
- ^ Greenfield, Edward. Bizet – Clovis et Clotilde. Te Deum. Gramophone. 2011-02 [202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 ^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27.16 27.17 27.18 27.19 27.20 27.21 27.22 27.23 Macdonald, Hugh. Bizet, George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doi:10.1093/gmo/9781561592630.article.51829.
- ^ Dean 1965,第24页
- ^ Curtiss 1959,第94–95页
- ^ Dean 1965,第20, 260–266, 270–271页
- ^ 31.0 31.1 Curtiss 1959,第106–107页
- ^ Dean 1965,第17页
- ^ Curtiss 1959,第88页
- ^ Dean 1965,第19页
- ^ Curtiss 1959,第97–106页
- ^ 36.0 36.1 Dean 1965,第41–42页
- ^ 37.0 37.1 37.2 Dean 1965,第36–39页
- ^ Schonberg (Vol. I) 1975,第210页
- ^ 39.0 39.1 39.2 Steen 2003,第586页
- ^ Neef (ed.) 2000,第48, 184, 190页
- ^ Osborne 1992,第89页
- ^ Curtiss 1959,第112页
- ^ Curtiss 1959,第109页
- ^ Dean 1965,第45页
- ^ 45.0 45.1 45.2 Dean 1980,第754–755页
- ^ Curtiss 1959,第140–141页
- ^ 47.0 47.1 47.2 47.3 Dean 1980,第755–756页
- ^ Curtiss 1959,第122页
- ^ Curtiss 1959,第146页
- ^ Dean 1965,第54–55页
- ^ Steen 2003,第589页
- ^ Dean 1965,第261页
- ^ Dean 1965,第62页
- ^ Dean 1965,第71–72页
- ^ Curtiss 1959,第206–209页
- ^ Dean 1965,第79, 260–263页
- ^ Curtiss 1959,第194–198页
- ^ Dean 1965,第77–79页
- ^ 59.0 59.1 Dean 1980,第757页
- ^ Curtiss 1959,第232页
- ^ Dean 1965,第80–81页
- ^ 62.0 62.1 Dean 1965,第84页
- ^ 63.0 63.1 Dean 1965,第82页
- ^ Dean 1965,第69–70页
- ^ Steen 2003,第589–590页
- ^ Dean 1965,第70页
- ^ Curtiss 1959,第250页
- ^ 68.0 68.1 68.2 68.3 68.4 Curtiss, Mina; Bizet, Georges. Unpublished Letters by Georges Bizet. The Musical Quarter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uly 1950, 36 (3): 375–409. JSTOR 739910. doi:10.1093/mq/xxxvi.3.375.
- ^ Curtiss 1959,第254–256页
- ^ Curtiss 1959,第258页
- ^ Steen 2003,第591页
- ^ 72.0 72.1 72.2 Curtiss 1959,第259–262页
- ^ 73.0 73.1 Steen 2003,第594页
- ^ Curtiss 1959,第263页
- ^ Steen 2003,第596页
- ^ Curtiss 1959,第268页
- ^ Steen 2003,第598–601页
- ^ Dean 1965,第87页
- ^ Curtiss 1959,第315–317页
- ^ Dean 1965,第91–95页
- ^ Dean 1965,第96–98页
- ^ Curtiss 1959,第329–330页
- ^ Curtiss 1959,第332–340页
- ^ Curtiss 1959,第332页
- ^ Curtiss 1959,第342页
- ^ Dean 1965,第100页
- ^ Schonberg (Vol. II) 1975,第36页
- ^ Dean 1965,第107页
- ^ Curtiss 1959,第352–353页
- ^ Dean 1965,第108页
- ^ Dean 1965,第110–111页
- ^ 92.0 92.1 Dean 1980,第758–760页
- ^ McClary 1992,第24页
- ^ Dean 1965,第112–114页
- ^ McClary 1992,第23页
- ^ 96.0 96.1 Curtiss 1959,第387页
- ^ 97.0 97.1 Sheen,第604–605页
- ^ Curtiss 1959,第391页
- ^ McClary 1992,第26页
- ^ 100.0 100.1 Locke 2009,第318–319页
- ^ Dean 1965,第117页
- ^ Dean 1965,第118页
- ^ Curtiss 1959,第408–409页
- ^ Dean 1965,第116页
- ^ Curtiss 1959,第61页
- ^ Steen 2003,第588页
- ^ Curtiss 1959,第221页
- ^ Curtiss 1959,第310, 367页
- ^ Dean 1965,第122页
- ^ 110.0 110.1 Dean 1965,第124–126页
- ^ Curtiss 1959,第419页
- ^ Curtiss 1959,第422–423页
- ^ Dean 1965,第128页
- ^ Dean 1980,第749页
- ^ 115.0 115.1 Dean 1980,第750–751页
- ^ Newman 1954,第426–427页
- ^ Dean 1965,第141–145页
- ^ Ashley, Tim. Bizet: Complete Music for Solo Piano – review. The Guardian. 2011-03-10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 Dean 1965,第152页
- ^ Dean 1965,第157页
- ^ Newman 1954,第428页
- ^ Dean 1980,第752页
- ^ Lacombe 2001,第178页
- ^ Dean 1965,第184–185页
- ^ Curtiss 1959,第325页
- ^ Grout & Palisca 1981,第615页
- ^ 127.0 127.1 Schonberg (Vol. II) 1975,第36–37页
- ^ 128.0 128.1 Schonberg (Vol. II) 1975,第34–35页
- ^ 129.0 129.1 Dean 1980,第760–761页
- ^ 130.0 130.1 Warrack & West 1992,第195, 201页
- ^ Les pêcheurs de perles: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11/13/1916.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New York. [201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1).
- ^ Macdonald, Hugh. Pêcheurs de perles, Les. Oxford Music Online. [2011-10-11].
- ^ Roberts (ed.) 2005,第171–172页
- ^ Dean 1980,第762页
- ^ Bizet: Vasco da Gama: Ouvre ton coeur. Presto Classical. [201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 ^ Bizet – Ivan IV Live. Amazon. [2016-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 Bizet: Complete Piano Music. Presto Classical. [201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 ^ Curtiss 1959,第426–429页
- ^ Dent 1934,第350页
- ^ 140.0 140.1 Dean 1965,第244–246页
- ^ Greenfield 1958,第206页
- ^ Steen 2003,第605–606页
- ^ Curtiss 1959,第438–441页
- 来源
- Curtiss, Mina. Bizet and his World. London: Secker & Warburg. 1959. OCLC 505162968.
- Dean, Winton. Georges Bizet: His Life and Work. London: J.M. Dent & Sons Ltd. 1965. OCLC 643867230.
- Dean, Winton. Bizet, Georges (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Sadie, Stanley (编).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 London: Macmillan. 1980. ISBN 0-333-23111-2.
- Dent, Edward J. Opera. Bacharach, A. L. (编). The Musical Companion. London: Victor Gollancz. 1934. OCLC 500218960.
- Greenfield, Edward. Puccini: Keeper of the Seal. London: Arrow Books. 1958. OCLC 654174732.
- Grout, Donald Jay; Palisca, Claude V.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Third. London: J.M. Dent & Sons Ltd. 1981. ISBN 0-460-04546-6.
- Lacombe, Hervé. The Keys to French Oper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132. ISBN 0-520-21719-5.
- Locke, Ralph P. Spanish Local Color in Bizet's Carmen. Fauser, Annegret; Everist, Mark (编). Music, Theatre and Cultural Transfer: Paris 1830–191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 [2022-03-08]. ISBN 978-0-226-2392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 McClary, Susan. Georges Bizet: Carme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022-03-08]. ISBN 0-521-3989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 Neef, Sigrid (编). Opera: Composers, Works, Performers English. Cologne: Könemann. 2000. ISBN 3-8290-3571-3.
- Newman, Ernest. More Opera Nights. London: Putnam. 1954. OCLC 462366584.
- Osborne, Charles. The Complete Operas of Wagner. London: Victor Gollancz. 1992. ISBN 0-575-05380-1.
- Roberts, David (编). The Classical Good CD & DVD Guide. London: Haymarket Consumer. 2005. ISBN 0-86024-972-7.
- Schonberg, Harold. 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Volume I. London: Futura Publications Ltd. 1975. ISBN 0-86007-722-5.
- Schonberg, Harold. 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Volume II. London: Futura Publications Ltd. 1975. ISBN 0-86007-723-3.
- Steen, Michael.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London: Icon Books. 2003. ISBN 978-1-84046-679-9.
- Warrack, John; West, Ewa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0-19-869164-5.
外部链接
编辑- 《大英百科全书》中的条目:乔治·比才(英文)
- 乔治·比才的免费乐谱,由国际乐谱典藏计划提供
- 乔治·比才的作品 - 古腾堡计划
- 互联网档案馆中乔治·比才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 休·麦克唐纳的完整比才作品列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反映了近年的学术研究(英文)
- Les Amis de Georges Biz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语)
- Opera and Ballet Scores Online上与乔治·比才有关的条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