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

戰爭
(重定向自牧野東征

牧野之战就考古学而论,是中国历史上可证实的最早的战争。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6年),人乘殷商主力东征东夷时,出兵攻伐殷商。殷商在此战战败,帝辛(纣)自尽,商朝灭亡[1]。后世称“武王克殷”[2]、“武王克商”[3]、“武王伐纣”[4]

牧野之战
商周之战的一部分

商朝势力范围
日期说法不一,从约前1130年至约前1018年都有。较广为人接受为约前1046年。
地点
结果 商朝行在朝歌被攻陷,帝辛自杀。商朝灭亡。
参战方
周军

蜀国
...等诸侯国
商军、太昊少昊等诸侯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周武王
姜尚
帝辛 ×
兵力
周军:
战车300乘
甲兵45,000人
虎贲3,000人
联军合计:战车4000乘,以周制每乘25人,联军兵力10万以上。
史称约70万人,一说17万。
伤亡与损失
现代估计约两万人 史称征服652国180,000人被杀
330,000人被俘

战争经过

编辑

商朝末期,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周武王趁殷商主力远征东夷之时,在太公吕尚等人辅佐下,以兵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5],总兵力共四万五千人,东进突袭商朝。临行前,鱼辛谏阻[6]

二十一日,周军抵达孟津[注 1],与方国部落部队会合。二十八日,周军由孟津冒雨东进[7],从汜地渡过黄河,至百泉,疾往商朝行在朝歌

二月二十六日,周军抵达牧野[8]。二十七日清晨,周军庄严誓师,历数帝辛种种暴行。[9]誓师结束后,武王下令发起总攻击,先遣吕尚领数百名精锐部队出击,后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大破商军。[10]帝辛见大势已去,回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11][12]

战争结果

编辑

逸周书·世俘》记载牧野之战周军大获全胜,后继续征伐其他列国,共灭99国,征服652国,击毙十八万人,生俘三十三万人,并驱逐商朝大将飞廉于海滨。此外,周军还捕猎了犀牛鹿等动物,获取了大量的珠宝财物,使参战者每人都能装配盔甲,并保留武庚的封地。

考证

编辑

年代

关于武王伐纣的年代在过去在研究上有45种说法(从前1130年—前1018年都有)[13]

  • 根据《国语》记载伶州鸠说:“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可推定为公元前1046年。历史学家何炳棣认为鹑火是“东周的洛阳,绝不会是几百年前西周在陕西的丰镐两京”。[14]何炳棣还认为“岁在鹑火”之说缺乏逻辑的合理性,[15]并且指出西周尚无二十八宿十二次的观念。[16]
  • 据《竹书纪年》记载推测公元前1027年。何炳棣认为《古本竹书纪年》伐纣是公元前1027年最为可信。[17]
  • 尸子》卷下记载:“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木星)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荀子《儒效篇》说:“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也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根据计算得出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的日期。
  • 利簋》铭曰:“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辰,夙又商”。大意是:周武王征伐殷商,在甲子日这一天,岁星(木星)同昏星与辰星(金星和水星)三星鼎足。由此推断牧野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6、7点钟。
  • 明代黄道周的戊子岁(纪元前1053年)之说[18]
  • 黄宗羲的《历代甲子考》与《答朱康流论历代甲子书》以武王克商为己卯岁(前1062年),并多次与朱朝瑛辩之[19]
  • 张闻玉等《西周纪年研究》(2010.9)推定为公元前1106年。
  • 夏商周断代工程依《国语》“岁在鹑火”,确定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 1998年12月20日断代工程会议上江晓原结论,武王克商是前1044年1月9日。[20]
  • 2019年,张鹏程用电脑对天象进行推算并结合出土材料,认为武王始伐商为前1046年,克商为前1044年1月9日,伐商战争持续2年。该说认为《国语》“岁在鹑火”应理解为伐商始年而非最终克商年。[21]

假定的武王克商日程表

  • 一月癸巳(廿六日) 武王自周兴师。
  • 二月戊午(廿一日) 周师渡盟津,武王作太誓。
  • 二月癸亥(廿六日) 夜,周师布阵于牧野。
  • 二月甲子(廿七日) 早,武王在牧野作牧誓,冲杀当即得胜。昏,周占有商都,殷王纣自焚死,俘殷臣一百人。
  • 三月丁卯(初一日) 吕望奉命战胜殷臣方来[22],归来献俘。
  • 三月戊辰(初五日) 武王在牧晴祭祀文王,宣布政令。
  • 三月壬申(初六日) 吕他奉命战胜越戏方,归来献俘。
  • 三月辛巳(十五日) 侯来奉命战胜殷臣靡集于陈,归来献俘。
  • 三月甲申(十八日) 百弇奉命率虎贲战胜卫(即豕韦),归来献俘。
  • 四月庚子(初四日) 武王命令陈本百韦宣方新荒
  • 四月乙巳(初九日) 陈本、新荒战胜磿、蜀归来,向武王报告擒霍侯、艾侯、佚侯、小臣等四十六人等。百韦战胜宣方归来,向武王报告擒获宣方之君等。百韦又奉命伐厉,后又归来献俘。
  • 四月辛亥(十五日)到乙卯(十九日) 武王在牧野筑室,向祖先举行献捷礼。
  • 六月庚戌(十二日)(?) 武王在周庙向祖先举行献殷馘俘礼。
  • 六月辛亥(十五日)(?) 武王祭祀天位。
  • 六月乙卯(十九日)(?) 武王在周庙举行献殷属国的馘俘礼。

以上武王克商日程表,是据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生霸死霸考〉排定的。六月的三个日子,王国维排定在四月,顾颉刚认为《世俘》记“四月”絭于周庙是“六月”之误。

殷商军队人数

关于参与牧野之战的殷商军队人数与组成,至今仍众说纷纭。《诗经》上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未记明人数。《史记•周本纪》则记载商军达七十万之众,然另有一说参与此战的殷商军队约十七万人。此外,周人宣传殷商方武装大量战俘迎战周师,然尚未证实。

战况

据《尚书·周书·武成》记载,此战商军伤亡惨重,血流漂杵。然孟子观《尚书·周书·武成》后不予认同,感叹:“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汉朝王充则评说:“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与汉、秦一实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23]

殷商败因

据《史记·殷本纪》及《逸周书·世俘》记载,帝辛于战后登鹿台自焚而死。然另有一说,据战国时期成书的兵书[24]记载,将帝辛为周军所斩,首级被挂到白旗上。因此不排除商朝在牧野之战真正的败因,是主帅帝辛已经战死,导致军队混乱、失去战斗能力。

无奴派认为,奴隶倒戈一说是现代有奴派学者强行臆断的说法,然而实际上,商朝并不是奴隶社会而是氏族封建社会,商代通常并不把战俘转化为奴隶而是以直接杀掉用于祭祀或者直接转化为“王化之民”为主,故而商代士兵的主体不可能是奴隶,也不可能武装数十万的军队。[25][26][27][28][29]史书所记载的“军队倒戈”的原因究竟是东夷战俘未被完全收服因此哗变,还是反对帝辛的守旧派贵族势力趁机带领的倒戈(当时军队的将领是由各级贵族担任的),还未能有定论。[30][31][29]

殷商残余部队

牧野之战后,殷商东征的主力军队未返国参战,下落不明。

注释

编辑
  1. ^ 一说汜水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左传》载:“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2. ^ 刘向说苑
  3. ^ 国语
  4. ^ 刘次沅 《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 西周天文年代问题》
  5. ^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吕氏春秋·贵因》篇载:“武王选车三百,虎资三千,朝要甲子之前,而纣为禽”。
  6. ^ 尸子》载:“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
  7. ^ 吕氏春秋·贵因》载:“武王至鲔水(孟津附近),天雨雪,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日:‘卒病,请休之。’”
  8. ^ 说文》载:“牧野,朝歌南七十里地”。
  9. ^ 尚书·周书·武成》
  10. ^ 尚书·周书·武成》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11. ^ 史记·殷本纪》载:“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朝歌),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12. ^ 逸周书·世俘》载:“甲子夕,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以自焚”。
  13. ^ 江晓原钮卫星:《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列出44种不同的说法,年代最早的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12年,这包含了日本学者7种,美国学者7种,英国、瑞典、韩国学者各1种。但此书忽略了黄道周的《三易洞玑》卷十:“戊子岁(前1053年)”之说。
  14. ^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73页
  15. ^ 何炳棣、刘雨合撰〈“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古本《竹书纪年》史料价值的再认识〉:“伶州鸠这段话所记的星象词句是典型的星象家的星占说,用春秋时代的人伶州鸠的口讲出战国人编造的故事来,这本身就近于胡言乱语。他所述的星象多是肉眼看不到,只能是推算出来的。”
  16. ^ 何炳棣、刘雨:〈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
  17. ^ 《读史阅世六十年》,第73页
  18. ^ 黄道周:《三易洞玑》卷十
  19. ^ 《四库提要‧历代甲子考》称:“鲁隐公以上甲子,《汉志》与《史记》不同。黄道周主《史记》,宗羲以其与《尚书》不合,尝与朱朝瑛反复辨论,谓当从班氏,以武王克商为己卯岁,历引《尚书》及《竹书纪年》以证之。此篇即答朝瑛之书。”
  20. ^ 《夏商周断代工程简报》第四十八期《武王伐纣问题讨论会纪要》
  21. ^ 周王纪年考证校补. [202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22. ^ 陈汉章在《周书后案》中以为“方来”即纣臣“恶来”。
  23. ^ 论衡
  24. ^ 六韬》记载:“先涉,以造于殷。甲子之日,至牧之野。……禽受(擒获帝辛),其首于白。”
  25. ^ 徐义华.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析论[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2):2.
  26. ^ 晁福林. 商代社会性质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 1999(1):13.
  27. ^ 黄现璠《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
  28. ^ 唐际根《殷墟:一个王朝的背影》P58-59
  29. ^ 29.0 29.1 雒有仓. 关于商末纣军倒戈事件的重新认识[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4.
  30. ^ 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1957.
  31. ^ 社科院《商代史》第十一卷第二章第五节

来源

编辑
  • 史记·殷本纪》
  • 史记·周本纪》
  • 左传
  • 何幼琦:《周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