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北朝)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重定向自王傑 (北周)

王傑(515年—579年),原名王文达金城郡直城县(今陕西省石泉县)人,北魏、西魏官员。

王杰
上柱国、七州诸军事、河州刺史、鄂国公
上柱国
国家中国
时代北周
籍贯金城直城
出生515年
逝世579年
谥号

生平 编辑

王傑的高祖王万国,是北魏伏波将军、燕州刺史,父亲王巢是北魏龙骧将军、榆中镇将。王文达年少时已胸怀大志,善于骑射,臂力过人,以建功扬名为目标。随北魏孝武帝西迁关中,受都昌县之位。宇文泰十分欣赏王文达的才干,擢升他为扬烈将军、羽林监、都督,又经常对诸将说:“王文达有万人敌之勇,有时只怕他过于勇敢而已。”后来王文达随军收复潼关,又参与沙苑之役河桥之战邙山之战,每战均以骁勇善战闻名。于是朝廷对他的待遇愈见亲重,邙山之战后赐王文达名傑,更曾赐姓宇文氏,除岐州刺史,升任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进任公爵食邑八百户。后来又累功先后升为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王傑跟从于谨围攻江陵。其时敌阵栏栅内有一名勇士,善用长矛,连番刺死攀登栏栅的将士。于谨便命令王傑以弓箭射向那勇士,结果王傑一箭便射倒了那名勇士,前军才能攀过栏栅继续进军,成功攻拔江陵。于谨事后强调说:“使我大事得成,全在你(指王傑)的这一箭啊!”北周孝闵帝践祚,王傑进爵张掖郡,增邑一千户,出任河州刺史。朝廷以王傑功勋昭著、德高望重,因此命他出任故乡所在河州的刺史。

保定二年至三年间(563年至564年),王傑进位为大将军。翌年,王傑与随国公杨忠自漠北攻伐北齐,曾配合杨忠以计谋收伏稽胡部落的首领,解决军中缺粮的问题[1]天和三年(568年),王傑任宜州刺史,增邑至三千六百户。天和六年(571年)跟从齐公宇文宪守御齐将斛律光的进攻,多次担任朝廷攻防战事的重要将领。

天和六年(公元571年),王傑与谭国公宇文会、雁门公田弘、魏国公李晖同拜柱国之位。建德初年,王傑出任泾州总管,他虽然出身于军旅,不熟悉官僚架构及运作,但他每次担任地方官时,都以忠恕之心为原则,因此颇受百姓所敬慕。北周宣帝即位宣政元年九月,王傑与忠城公宇文盛、枹罕公辛威、郧国公韦孝宽一同受拜为上柱国大象元年(579年),王傑逝世,享年65岁。朝廷追赠七州(河州、鄯州邓州延州洮州宕州翼州)诸军事、河州刺史,追封鄂国公,谥号为“威”。其子王孝僊,官至开府仪同大将军。河北正定县龙兴寺的隋开皇六年(585年)《龙藏寺碑》记王孝僊为王孝仙,为太师上柱国大威公之世子,官左威卫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恒州诸军事、恒州刺史、鄂国公。

评价 编辑

  • 北史·列传五十四·王杰传》载宇文泰语:“王文达万人敌也,但恐勇决太过耳。”
  • 《北史·列传五十四》评论:“王杰、王勇宇文虬耿豪高琳李和伊娄穆侯植等咸以果毅之姿,效节扰攘之际,各能屠坚覆锐,自致其功,高爵厚位,固其宜也。仲尼称‘无求备于一人’,信矣。”
  • 周书·列传二十一》评论:“王杰、王勇、宇文虬之徒,咸以果毅之姿,效节于扰攘之际,终能屠坚覆锐立御侮之功,裂膏壤,据势位,固其宜也。仲尼称‘无求备于一人’,信矣。”

备注 编辑

  1. ^ 北史·隋本纪》:“是岁,大军又东伐,晋公护出洛阳,令皇考(即杨忠)出沃野,以应接突厥。时军粮少,诸将忧之,皇考曰:‘当权以济事耳。’乃招诱稽胡首领,咸令在坐,使王杰盛军容鸣鼓而出。皇考阳怪问之,杰曰:‘大冢宰已至洛阳,天子闻银、夏间胡扰动,故使杰就攻除之。’又令突厥使者驰告曰:‘可汗更入并州,留兵马十万在长城下,故令问公,若有稽胡不服,欲来共破之。’坐者皆惧。皇考慰喻遣之,于是归命,馈输填积。”

延伸阅读 编辑

[]

 周书·卷29》,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北史·卷066》,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资料 编辑

  • 周书·卷二十九·王杰传》
  • 北史·卷六十六·王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