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1世纪—58年),字叔虑[注 1]扶风茂陵人。东汉官员,战略家,官至大司农。

耿国
大司农
时代东汉
主君光武帝刘秀
叔虑
职官黄门侍郎射声校尉驸马都尉→顿丘令→阳翟令→上蔡令→五官中郎将大司农
籍贯扶风茂陵
逝世东汉永平元年(58年)

耿国为官,为边疆事务多次出谋划策,深受光武帝刘秀器重,劝汉光武帝刘秀效法汉宣帝故事,接纳薁鞬日逐王比的降伏,并提议光武帝以此制定以夷制夷的战略,利用南匈奴降汉,率励夷胡保塞,令到东汉北方、东北有四十年安宁。父上谷太守、隃麋侯耿况,兄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也均为汉光武帝刘秀立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生平 编辑

受遣入侍 编辑

建武四年(28年),当时彭宠谋反,耿况为避嫌疑,派遣其子耿国入侍,耿国被光武帝刘秀所爱惜,被拜为黄门侍郎[1]。耿国善于应对左右之事,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升迁为射声校尉

建武七年(31年),射声校尉的官位被省去,于是被授予驸马都尉之职。

建武十二年(36年),耿况病倒,光武帝多次去探望,又任命耿国的弟弟耿广、耿举为中郎将。当时耿弇、耿舒两人为列侯,耿国为射声校尉,耿广、耿举为郎,与耿霸兄弟六人侍疾在旁,全都佩青紫绶,付重职,当时被传为佳话[2]。耿况当年去世,按次序耿国当嗣爵,但耿国上疏说耿况最爱少子耿霸,坚决辞让爵位,于是圣旨许可了此事。

耿国后历任顿丘、阳翟、上蔡令,所在之处的官民都称赞他。后受征召为五官中郎将

筹策边事 编辑

当时乌桓鲜卑屡侵犯汉朝边境境,耿国为边疆事宜出谋划策,获光武帝器重。建武二十四年(48年)春,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来到五原塞,向汉朝臣服称藩,表示愿意为汉朝防卫乌桓、鲜卑,当时公卿都认为天下刚刚平定,不可答应事,只有耿国建言效法汉宣帝受降匈奴故事,令南匈奴东捍鲜卑,北拒匈奴,并做到率领激励四方夷胡,完全恢复边郡,令城池不会有被偷袭的警报,万世都有安宁的计策,光武帝从其议,遂立其为南单于。从此乌桓、鲜卑也为汉朝保塞抵抗北匈奴,北匈奴远离东汉北方和东北方,中原得以少有战事。[3]

建武二十七年(51年),代替冯勤为大司农。耿国又上言表示应当设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屯兵五原以防止南匈奴内部有人逃向北匈奴。[4]后来汉显宗追思耿国的话,按照他的建议设置了度辽将军、左右校尉。

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卒官。

不世之功 编辑

正是耿国前后对光武帝关于乌桓、鲜卑、南匈奴的建议,后来光武帝又令祭肜经营辽东[5],招降乌桓、鲜卑,班彪又建议设立护乌桓校尉[6],以管理乌桓与鲜卑,此后乌桓、鲜卑、南匈奴都将质子交到东汉,成为东汉初期保塞三族[7][8][9],形成“以夷制夷”。由祭肜在公元58年完成耿国提出的战略目标,去到公元97年鲜卑叛汉,前后约40年,东汉的北方、东北方连绵接近2000公里的防线很少受外族入侵,边民、士兵很少被杀害,其中北匈奴只有两次入五原塞攻击云中郡,但都被南匈奴与边将击败,只能转去骚扰河西三郡。而保塞三族更是不断攻击北匈奴俘斩北匈奴人以换取东汉朝庭的赏赐,北匈奴日渐衰弱,后来连西北边郡也无力骚扰,只能阻碍东汉经营西域以维持生存空间。而夫余、高句丽、濊貊等降附东汉的外族也不敢反叛攻击边郡。由于耿国的计策以及祭肜的经营,“西自武威,东尽玄菟及乐浪,胡夷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为汉朝几十年间省下大量军费,间接促成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形成北匈奴既不能攻击边郡,守塞三族又能狩猎北匈奴物资自用兼立功得到奖赏的局面,以夷制夷达到极致的平衡。

直到窦太后不理宗意的上奏,坚持让窦宪数次北伐匈奴,灭了北匈奴,后又有,让宗意说中鲜卑失去掠夺及立功目标,成为边患。由公元97年,鲜卑叛汉并借机占领空荡的漠北,因为平衡被打破,南匈奴、乌桓、高句丽、濊貊、夫余也开始像鲜卑一样时叛时附,导致东汉边境不安,边民、士兵惨死,该区经济也被破坏,防守军费大增。以致东汉财政日渐困难,成为衰亡的其中一个主因。

观看历史,古往今来,在中国北方的外族都是不能完全消灭的,走了匈奴,便有鲜卑,然后有高车、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满清、沙俄,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而耿国之策无疑是上策。

家族 编辑

隃麋烈侯
耿况
好畤愍侯
耿弇
牟平侯
耿舒
耿国耿广耿举隃麋侯
耿霸
好畤侯
耿忠
牟平侯
耿袭
美阳桓侯
耿秉
耿夔耿恭隃麋侯
耿文金
好畤侯
耿冯
牟平亭侯
耿宝
耿姬美阳侯
耿冲
耿溥隃麋侯
耿喜
好畤侯
耿良
牟平侯
耿箕
林虑亭侯
耿承
耿宏耿晔隃麋侯
耿显
好畤侯
耿协
耿纪隃麋侯
耿援
耿弘

源流 编辑

耿氏祖先在汉武帝时期,以吏二千石的身份,从巨鹿迁徙至扶风茂陵[10]

子女 编辑

  • 耿秉:官至光禄勋、美阳侯,谥号桓侯,详见其词条。
  • 耿夔:官至度辽将军,曾被封为粟邑侯,后因窦宪事遭夺爵,详见其词条。

后裔 编辑

玄孙耿纪,阴谋对付曹操,被夷灭三族,家族中只有耿援之孙耿弘存活[11]

评价 编辑

  • 范晔后汉书》:“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将其用兵欲以杀止杀乎?何其独能隆也!”“好畤经武,能画能兵。往收燕卒,来集汉营。请间赵殿,酾酒齐城。率从,亦既有成。图久策,分此凶狄。洽胡情,单虏迹。慊慊伯宗,枯泉飞液。”

注释 编辑

  1. ^ 据《东观汉记》,则“虑”作“宪”。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后汉书·耿弇列传第九》:况闻弇求征,亦不自安,遣舒弟国入侍。帝善之,进封况为隃糜侯。
  2. ^ 后汉纪·光武皇帝纪卷第五》:弇、舒并封列侯,国为射声校尉,复除二子广、举为郎。诸子侍疾,并垂青紫,当世以为荣。
  3. ^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国传》是时乌桓、鲜卑屡寇外境,国素有筹策,数言边事,帝器之。及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款塞称藩,愿捍御北虏。事下公卿。议者皆以为天下初定,中国空虚,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国独曰:“臣以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令东捍鲜卑,北拒匈奴,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之警,万世有安宁之策也。”帝从其议,遂立比为南单于。由是乌桓、鲜卑保塞自守,北虏远遁,中国少事。
  4. ^ 《资治通鉴.卷四十五》初,大司农耿国上言:“宜置度辽将军屯五原,以防南匈奴逃亡。”
  5. ^ 《后汉书.祭遵传.附祭肜》
  6. ^ 《后汉书.乌桓传》是时四夷朝贺,络驿而至,天子乃命大会劳飨,赐以珍宝。乌桓或愿留宿卫,于是封其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皆居塞内,布于缘边诸郡,令招来种人,给其衣食,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时司徒掾班彪上言:“乌桓天性轻黠,好为寇贼,若乆放纵而无緫领者,必复侵掠居人,但委主降掾史,恐非所能制。臣愚以为宜复置乌桓校尉,诚有益于附集,省国家之边虑。”帝从之。于是始复置校尉于上谷寗城,开营府,并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 及明、章、和三世,皆保塞无事。
  7. ^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国》“帝从其议,遂立比为南单于。由是乌桓、鲜卑保塞自守,北虏远遁,中国少事。”
  8. ^ 《后汉书.乌桓传》“及明、章、和三世,皆保塞无事。”
  9. ^ 《后汉书.鲜卑传》“明章二世,保塞无事。”
  10. ^ 后汉书·耿弇列传第九》: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其先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巨鹿徙焉。
  11. ^ 后汉书·耿弇列传第九》:后曹操诛耿氏,唯援孙弘存焉。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