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术

融合原住民、漢人、日本統治時期等文化所形成之藝術
台湾
玉山
台湾主题首页

台湾艺术,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台湾自古以来社会中的艺术成分基本上充满南岛语族的风味,深具艺术张力,大多以雕刻、陶艺、织品等方式呈现,其中雕刻及陶艺以排湾族最为杰出,而织布以泰雅族最著名,随着东亚地区的到来,一些手工艺随着汉人的移居逐渐落脚于台湾,例如寺庙、雕刻、活字、算命、歌仔戏、婚丧喜庆、办桌文化、等等。1987年解严后,台湾的社会走入开放多元的阶段。加上台湾原住民意识抬头,增添不少色彩,使美术发展绽放出乳交的面貌。

历史 编辑

目前台湾艺术研究学者论调,经常以时期区分,可分为早期、中期、近期。 早期的台湾艺术,大多从1895年台湾正式迈入日治时期开始算起,创作的范围有很大一部分是油画。 中期的台湾艺术则多由1946年日治时期结束后起算。 近期的台湾艺术区分的时间点较模糊而且具有争议,如以台湾当代装置艺术的起点算起,应可以将1983年台北市立美术馆开馆为一个时间点。

台湾艺术教育师资培育 编辑

台湾在日治时期开始,在基础的义务教育的小学校(日本人就读)及公学校(汉人就读)中就陆续有图画、器用画、手工画等绘画科目与课程,其相关师资绝大部分为日籍教师,为当时此类科目的教育目的并非培养学生具备美感、创意或艺术赏析等能力,而是以实用技艺为导向,除了教导学生对静物或风景作描绘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将所见之物体的外观正确地描绘下来的实用目的。同时,台湾总督府为培养台籍师资,乃陆续在全台各地成立师范学校,最早在1899年,于台中地区与台南地区分别成立台湾总督府台中师范学校台湾总督府台南师范学校。后又在1940年4月成立台湾总督府屏东师范学校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接管台湾,日方将在台的日人全数遣返,由于当时各级学校的教育人员与师资大多数为日籍人士,日人的遣返造成当时在台湾各级学校中产生严重的“师荒”,国民政府乃接手日治时期各地的总督府师范学校,陆续改制为省立师范学校,或在中学之中成立简易师范科,如1946年国民政府在省立台东中学台东女中各附设简易师范科[1]一班,同时亦于1946年成立了台湾省立师范学院。1960年代开始,各地的师范学校又陆续升格为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校或师范专科学校皆以培养小学师资为主,中等学校师资的培养则以省立师范学院负责。师范专科学校为五年制教育,学生在第四年之后依个人志愿进行分组,各地的师范学校大多设有体育、音乐、美劳、辅导、行政、特殊教育、幼儿等教学分组[2]以培养各专业领域之师资[3],同时亦有部分师专采独立成科的方式,如台东师专设有当时全国唯一的国校体育师资科,台中师专亦曾在1946年开办过仅招收一届的音乐师范科及美术师范科。省立师院亦在1948年成立四年制的音乐学系、艺术学系,专责培养中等学校音乐、美术师资。

1980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成立音乐学研究所并设置有音乐教育组,乃台湾第一个音乐教育硕士。1987年,当时全台九间师范专科学校,全数升格为师范学院,原有的国校师资科或普通科等改制为四年制的初等教育学系,而师专时期的教学分组亦逐年独立成单一学系,如就在九间师专升格为师院的当年,台北师院、台北市立师院都成立了音乐教育学系新竹师院则成立了台湾第一个美劳教育学系,往后数年内各师范院校渐次成立音乐教育学系或美术教育学系。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立高雄师范大学亦在1993年各自成立美术学系;次年,高师大再成立了音乐学系。1998年,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成立艺术教育研究所,为台湾第一个提供艺术教育硕士的教学单位,往后在1999年及2000年,新竹师院、屏东师院与花莲师院也跟进,各自依序成立了美劳教育研究所及视觉艺术教育研究所,而其中较特别的是在2000年,台北师院成立了全台唯一的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所,而屏东师院在同年成立的音乐教育学系硕士班,则是台湾第一个音乐教育研究所。而2002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成立了美术教育博士班,乃台湾第一个艺术教育的博士学位。

自1994年师资培育法公告后,师资培育管道多元化,传统的师范院校失去师资培育的优势与光环,使得师范院校被迫转型,促使师范院校各学系开始去教育化、逐年调整为非师资培育学系,如在2000年,嘉义师院与国立嘉义技术学院并校为国立嘉义大学,并将音乐教育学系及美劳教育学系,调整为非师资培育的音乐学系及美术学系;甚至是师范院校本身脱离了师范体系,如2003年台东师院改名国立台东大学、2004年台南师院改名国立台南大学。2000年代开始,各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美劳教育的学系或研究所陆续调整、转型为非师资培育系所,如2004年台北师院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所改名音乐研究所、国立台南大学美劳教育学系改名美术学系;2005年屏东师院音乐教育学系改名音乐学系,而新竹师院及花莲师院的音乐教育学系及美劳教育学系,亦依序改名为音乐学系及艺术与设计学系。其中反其道而行的是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音乐学系再2005年成立了硕士班并分设音乐教育组。

2005年,仅余的五间国立师范学院:台北师院、台北市立师院、新竹师院、台中师院及花莲师院,皆改名为教育大学;同年,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成立艺术与人文教育研究所,这是台湾第一个非师范体系大学所成立的艺术教育研究所。2006年,北市教大视觉艺术研究所与美劳教育学系整并为非师资培育的视觉艺术学系(含硕士班);台中教大美教系改名美术学系、音教系改名音乐学系;屏东师院视觉艺术教育学系改名视觉艺术学系。2007年,北市教大音教系改名音乐学系,同时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成立艺术与人文教学研究所。至此,台湾各师范院校中的艺术师资培育学系[4]已全数调整为非师资培育学系,但各校转型后的音乐学系,及部分不具备师范院校背景的一般大学的音乐学系,在大学部或研究所阶段设有学籍分组或教学分组的音乐教学组[5]、演奏教学组[6]等,延续了音乐师资培养的功能。2008年,国立花莲教育大学并入国立东华大学,成为国立东华大学艺术学院。2009年,新竹教大美劳教育研究所并入艺术与设计学系为艺术教育与创作硕士班;2010年,于前两年辅并校的国立东华大学,其原属花莲教大的视觉艺术教育研究所与原属东华的民族艺术研究所整并并新设艺术创意产业学系。2011年,彰化师大艺教所亦并入美术学系为艺术教育硕士班。2016年,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并入了国立清华大学;2017年,国立东华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学系两硕士班整并,宜花东及屏东地区最后一个艺术教育研究所走入历史。

台湾艺术教育学术单位 编辑

视觉艺术 编辑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硕士班美术教育与美术行政组、博士班美术教育组
  •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艺术与人文教学研究所
  •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形设计学系硕士班艺术教育组
  •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人文教育研究所
  • 国立东华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学系视觉艺术教育硕士班
  • 国立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艺术教育与创作硕士班
  •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美术学系艺术教育硕士班
  • 东海大学美术学系硕士班

音乐 编辑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音乐教育组、博士班研究与教育组
  • 真理大学音乐应用学系硕士班演奏教学组
  • 台北市立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音乐教育组
  • 东吴大学音乐学系硕士在职专班演奏教学与音乐教育组
  • 国立清华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音乐教育组
  •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音乐教育组[7]
  • 国立台南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音乐教育组、钢琴教学组、合唱教学组[8]
  • 国立屏东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音乐教育组
  • 国立台东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音乐教学组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立台东大学之前身。
  2. ^ 如国立花莲师范学院于1987年成立初等教育学系时,分设行政组、辅导组、特教组、音乐组、美劳组、 体育组等。
  3. ^ 语文教育、数理教育、社会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等专业教育科目则大多独立成单一学系,如现今仍存的国立台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学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数学暨资讯教育学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自然科学教育学系等。
  4. ^ 美劳教育学系及音乐教育学系。
  5. ^ 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组、国立清华大学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组、国立台东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音乐教学组、国立台南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钢琴教学组等。
  6. ^ 真理大学音乐应用学系演奏教学组。
  7. ^ 教学分组。
  8. ^ 皆为教学分组。

参考书目 编辑

  • 王丽雁(2008)。台湾学校视觉艺术教育发展概述。
  • 林曼丽(2000)。台湾视觉艺术教育研究。
  • 陈木子(1998)。台湾艺术教育发展史。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