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争议
诺贝尔奖争议是一些关于历史上诺贝尔奖获奖者所产生的争议,而历年来文学奖与和平奖所招致的争议最多[1]。但与文学奖相比,和平奖是诺贝尔所有奖项中最受人争议的一个奖项。且争议远高于其他奖项。因为和平奖获奖者通常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对“和平”的定义模糊不清。
诺贝尔奖 | |
---|---|
授予对象 | 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及经济学等领域的杰出人士 |
国家/地区 | 瑞典 / 挪威 |
主办单位 | 瑞典学院 瑞典皇家科学院 卡罗琳学院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
首次颁发 | 1901年 |
官方网站 | http://nobelprize.org |
奖项
编辑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佛烈·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他在1895年11月27日于法国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乐部上立下遗嘱,以遗产中的3100万瑞典克朗来成立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颁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以表彰那些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或做出杰出研究、发明以及实验的人士。目前诺贝尔奖总共颁发6个奖项,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等领域。
争议
编辑物理奖
编辑- 古列尔莫·马可尼获得19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美国专利局原本首先将专利给于尼古拉·特斯拉。不过在1904年,美国专利局撤销原先的判决,将无线电的专利权给于古列尔莫·马可尼。最后在1942年,美国高等法院决定维持特斯拉的专利权,承认特斯拉为无线电的发明人。托马斯·爱迪生与尼古拉·特斯拉曾被认为是有力获1915年诺贝尔奖的获选人,但他们彼此仇视。虽然两人在当时都有巨大的科学贡献,但最终均未得奖。当时新闻界流传着谣言指出他们彼此都无法接受对方得奖,也拒绝共同分享奖项[2][3][4][5]。
- 约翰尼斯·斯塔克为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在研究阳射线过程中发现一种重要规律,并发现了“史塔克效应”和“史坦克-爱因斯坦方程”以及“史坦克数”,使其在原子物理学领域里独领风骚。但此人极鲜明的拥护纳粹立场却在往后饱受争议。曾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所长,后因屡次干涉纳粹上层官员的事务,被开除纳粹党籍。1947年被盟国军事法庭宣判服苦役4年。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21年因光电效应及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与许多人认为他是以相对论获奖的直觉相左。因为爱因斯坦的一些理论要经由实验来验证非常困难,例如重力波、光线偏折、黑洞及重力透镜效应等,都是近年来才得以验证。约瑟夫·泰勒及拉塞尔·赫尔斯因为首次利用脉冲星来验证重力波的存在而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奖[6]。爱因斯坦其他重要的贡献(包括在爱因斯坦奇迹年提出的布朗运动及狭义相对论的论文)都无法让诺贝尔奖评审委员接受,即使他从1910年后就多次因狭义相对论获得提名。儒勒·昂利·庞加莱也至少因关于洛伦兹变换的相对论而获得提名。渥克·考夫曼(Walter Kaufmann)的实验虽然验证相对论的正确性,但是直到亚瑟·爱丁顿在1919年的日全食观测后,才消除科学界对于相对论的疑虑,虽然当时的数据不精确。科学家要到1970年代才获得有关光线偏折精确的数据。
- 赵忠尧在1930年于正负电子湮没中发现正电子的轨迹,但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正电子。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是卡尔·戴维·安德森,他在1936年因为在云雾室中观测到正电子的径迹。安德逊后来承认,其发现乃受到赵忠尧的实验结果启发。赵忠尧最后没有获得诺贝尔奖[7] ,他于1998年去世。
- 恩里科·费米因“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而获得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费米认为自己创造出新的超铀元素,后来证明这个奖过早颁给费米。事实上,他其实是无意间验证了核裂变的存在。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这个错误的解释才被推翻。
- 莉泽·迈特纳对于发现核裂变有直接贡献,但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她才是第一个解释理论核分裂的科学家,而不是获得1944年诺贝尔奖的奥托·哈恩。根据许多累积的实验资料,莉泽·迈特纳成功将尼尔斯·波耳的液滴模型(一开始是由乔治·伽莫夫所提议的[8])应用在核分裂理论。奥托·哈恩的助手弗里茨·施特拉斯曼对于核分裂研究也有所贡献[9],但没有被列入得奖考虑名单中。迈特纳是一位犹太人,纳粹政府对奥托·哈恩施加强大的压力,让他尽量忽略迈特纳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在衡量他们的贡献后,最终将莉泽·迈特纳排除在外。
- 巴西物理学家塞萨尔·拉特斯(César Lattes)是发现π介子的主要贡献者,也是发表相关论文在《自然 (期刊)》的第一作者,但是后来却是由实验室的主任塞西尔·鲍威尔以“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获得1950年诺贝尔奖。这一次排除塞萨尔·拉特斯得奖的理由明显是因为诺贝尔委员会后来只颁发给实验室领导人的政策。
- 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及沃尔特·布喇顿因为晶体管的研究而获得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主因诺贝尔委员会不承认先前的许多晶体管专利。早在1928年,李利·费尔德(Julius Edgar Lilienfeld)就已经拥有几种现代晶体管的专利权。而海尔(Oskar Heil)在1934年也获得场效应晶体管的专利。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没有创造类似肖克利的设备,但是对于后来的晶体管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罗勃特·马沙克(Robert Marshak)和乔治·苏达尚(George Sudarshan)成功在1957年完成解释弱作用力的V-A理论。这个理论大致上与默里·盖尔曼与理查德·费曼后来建构的弱作用力理论是相同的。事实上,马沙克及苏达尚曾与默里·盖尔曼与理查德·费曼短暂的分享过研究成果[10] 。但是V-A理论没有被正式视为是费曼理论的灵感来源。在西方科学界中,只有默里·盖尔曼与理查德·费曼的理论为人所知[11]。虽然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V-A理论后来成为电弱交互作用理论的基础。谢尔登·格拉肖、阿卜杜勒·萨拉姆及史蒂文·温伯格在1979年因为统一电弱交互作用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肯定。
- 吴健雄(绰号“物理学第一夫人”)在1956年验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打破宇称守恒定律,获得197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直到吴健雄于1997年去世为止[12],她都没有因这项成就与提出宇称不守恒的杨振宁、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 乔治·兹维格(George Zweig)在1964年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但是兹维格后来被学院所放逐,终止他与主流科学界之间的联系[13]。既使诺贝尔奖在1969年及1990年颁发奖项给默里·盖尔曼、杰尔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尔及理查·泰勒等对于夸克有所贡献的科学家,但是兹维格的贡献仍然遭到忽略[14]。以色列的尤瓦尔·内曼(Yuval Ne'eman)在1962年独立于默里·盖尔曼之外[15],介由群来分类强子。他也认为应得的诺贝尔奖遭到默里·盖尔曼的刨窃[16]。
- 马丁·赖尔与安东尼·休伊什因为无线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休伊什被认为对脉冲星的发现扮演重要的脚色,虽然他一开始没有正确解释脉冲星-将它描述为外太空的“小绿人”,并标示为LGM-1。国家无线电望远镜天文台的David Staelin与Edward Reifenstein后来发现形成脉冲星的原因,他们发现在蟹状星云的中央存在一颗中子星,显示脉冲星其实就是中子星。脉冲星在1968年被发现不久后,弗雷德·霍伊尔与托马斯古德(Thomas Gold)认为脉冲星是一种快速旋转的中子星,拥有强大的磁场,可以发射辐射线。休伊什的学生约瑟琳·贝尔·伯奈尔(Jocelyn Bell Burnell)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虽然她首先注意到脉冲星的无线电信号[17]。科学家可以经由脉冲星来名重力波的存在[18]。除此之外,旋转的脉冲双星被科学家发现可以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供更严紧的验证[19]。对于未获奖的争议,贝尔则说“如果他们将诺贝尔奖颁给研究生的话,这将会贬低诺贝尔奖的价值,除非面对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但是我不认为这件事符合这种情况。[20]”
-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出现在1978年,阿诺·彭齐亚斯与罗伯特·威尔逊因为发现微波背景辐射而获奖,但是他们起先没有意识到这些辐射代表什么涵义。许多科学家认为在1948年预言宇宙背景辐射存在及提出大爆炸理论的拉尔夫·阿尔菲更应该获得诺贝尔奖。对于阿尔菲为何无法获得诺贝尔奖流传许多种说法,最终都无法得到证实。
- 萨特延德拉·纳特·玻色预言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存在。沃夫冈·凯特利、埃里克·康奈尔和卡尔·威曼后来证实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存在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奖。
- 亨利·莫塞莱以X光来研究不同元素的波长,发现其次序与元素周期表中的次序一致,于是他称这种次序为原子序数,认为元素性质是其原子序数的周期函数,证明元素的主要特性由其原子序数决定,而不是由原子量决定,确立了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后来被称为莫塞莱定律。莫塞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死,终身未获诺贝尔奖。
- 布鲁诺·庞蒂科夫[22]首先提出中微子振荡的假设[25],他认为认为特定味的微中子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味,这暗示微中子其实具有质量。雷蒙德·戴维斯与小柴昌俊后来因为发现微中子振荡的证据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奖,但是庞蒂科夫并未因此得奖(去世于1993年)。
化学奖
编辑-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在1869年完成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但不曾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委员在1906会决定的获奖人是发明周期表的门捷列夫,但是受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化学家阿累尼乌斯强力杯葛,因为门捷列夫曾批评过阿累尼乌斯的研究论文,因而得罪了阿累尼阿斯,导致门捷列夫失去得奖的机会。
- 吉尔伯特·路易斯,以共价键、电子对、路易斯结构、化学热力学等众多重大成果闻名,1922年至1946年间41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却从未获奖。[27][28] 路易斯曾在能斯特和奥斯特瓦尔德指导下进行研究。 在能斯特的实验室工作室,能斯特和路易斯逐渐产生终生敌意。在之后的很多年里,路易斯在很多场合批评和贬低能斯特。 能斯特的朋友威廉·巴耳末(Wilhelm Palmær)后来担任诺贝尔奖评审委员,就曾阻止诺贝尔奖授予路易斯在热力学上的贡献。
- 亨利·艾林最早将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用于化学,并发展了绝对速率理论和液体的有效结构理论,奠定了反应速率的过渡态理论。但因亨利·艾林个人宗教信仰而从未获奖(他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终身会员)[29]。
- 詹妮弗·杜德纳、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两名女性因研究CRISPR-Cas9技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尽管这是基础研究领域,但确实也有不少认为有重大贡献的张锋也应该得奖的说法[30][31],而张锋本人更获得法院正式裁定是技术专利的发明人[32],有报告指出,其实整个CRISPR技术广泛复杂,故所涉及的人与科学机构相当多,很容易因为未获奖而忽略那些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者[33][34]。
生理学或医学奖
编辑-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因为开发了血清疗法而获得1901年的诺贝尔奖,但忽略一同开发血清疗法、主导抗毒素研究的北里柴三郎[35]。
- 弗雷德里克·班廷及约翰·麦克劳德因为发现胰岛素而获得1923年的诺贝尔奖。但是班廷及许多人认为他的研究伙伴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才是研究的主要贡献者。班廷原先拒绝与麦克劳德共同获奖,认为他没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班廷认为进行胰岛素实验原本是他的主意,麦克劳德只是在暑假期间借他多伦多大学的实验室与10只狗,并让贝斯特担任他的助手来进行实验而已。当麦克劳德在1921年秋季返回多伦多大学时,班廷的实验已经成功了。后来亚伯达大学的生化学者詹姆斯·柯利普(James Collip)因为对于刚起步的内分泌学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密切注意班廷及贝斯特的胰脏萃取工作。后来班廷在纯化胰岛素上碰到瓶颈时,便邀请柯利普加入帮忙。班廷后来宣布将自己的奖金与贝斯特平分;麦克劳德稍后也宣布将奖金与柯利普共享。罗马尼亚学者尼可莱·包勒斯克(Nicolae Paulescu)从1916年开始研究糖尿病,他也有可能比班廷早一年就发现胰岛素。
- 192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约翰尼斯·菲比格的“癌症寄生虫起源说”事后证明完全错误。原本实验中关于寄生虫诱发大鼠胃癌的研究,证实是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导致。而诺贝尔委员会却忽略当时成功利用焦油,诱发兔子耳朵上产生肿瘤的日本科学家山极胜三郎。如今,在大英百科全书介绍的“诺贝尔奖癌症研究”中,菲比格被完全删除,由山极胜三郎取代之[36]。
- 194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瑞士化学家保罗·赫尔曼·穆勒,他发现了DDT是一种高效杀死多类节肢动物的接触性毒药。二战期间盟军的确曾在那不勒斯使用DDT成功阻止一场斑疹伤寒的爆发。1948年至1970年,DDT拯救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但在19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DDT。据估计,DDT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半衰期为8年;鸟类体内含DDT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而且DDT对鱼类是高毒的,因此从1970年代后,多数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DDT。
- 赛尔曼·A·瓦克斯曼因发现链霉素和其他抗生素而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奖,[38]但忽略了与他一起发现链霉素的艾伯特·沙茨(Albert Schatz)[39]。于是沙茨对瓦克斯曼提起了一项关于链霉素发现过程的细节与功劳的诉讼。最后的结果是沙茨拥有实质上的获奖,并且与瓦克斯曼同时成为官方认可的链霉素共同发现者。后来瓦克斯曼把诺贝尔奖奖金赠给罗格斯大学做研究基金。
- 约拿·马太(Johann Matthaei)与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在1961年利用大肠菌的无细胞萃取液,破解遗传密码,为现代的遗传学铺路。虽然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后来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负责进行实验的约拿.马太却没有获奖,精确的实验结果也有证据显示遭到尼伦伯格的窜改[40]。
-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与诺贝尔奖的关系曾引起热烈讨论。[41]
- 佛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杜威·沃森及莫里斯·威尔金斯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奖。但是艾力克·斯托克斯、贺伯特·威尔森及埃尔文·查戈夫等这些对双螺旋结构有贡献的科学家并没有获奖。除此之外,奥斯瓦尔德·埃弗里、埃尔文·查戈夫(发现查戈夫法则)及罗莎琳·富兰克林(她拍摄的X光照片照片51号,以及关于此物质的相关数据,是詹姆斯·华生与佛朗西斯·克里克解出DNA结构的关键)对于克里克、及沃森阐明DNA双螺旋结构有直接的贡献,但是埃弗里及富兰克林别在1955年及1958年去世,因此并没有因此获奖。
- 霍华德·马丁·特明等3人因发现逆转录酶而获得1975年的诺贝尔奖,但事实上日本人水谷哲(Satoshi Mizutani)才是发现逆转录酶的论文第一作者。由于《自然》的编辑擅自将共同作者的顺序对调,因此水谷没有获奖[42]。
- 菲力浦·夏普及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J. Roberts)因为发现断裂基因及遗传工程机制而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奖。其他科学家(包括詹姆斯·杜威·沃森及诺曼·戴维森)认为与理查德·罗伯茨一起合作研究的周芷[43]也应该一起获奖[44]。周芷在1976年利用R-团环技术来测定腺病毒RNA的长度与这些RNA在基因上的确实位置[45],并因此发现断裂基因。后来她在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具续进行研究,并与罗伯茨共同发表研究结果。
- 本庶佑和詹姆斯·艾利森因为癌症免疫疗法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作为华伦阿尔波特奖五名得主之一、发现PD-L1的陈列平并没有获奖[46][47]陈列平在一篇陈列平#采访中认为自己功劳更大。
和平奖
编辑和平奖也是诺贝尔所有奖项中最受人争议的一个奖项,且争议远高于其他奖项。因为获奖者通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对“和平”的定义模糊不清。
- 圣雄甘地从未获得诺贝尔奖,虽然他曾在1937年至1948年间获得5次提名。后来诺贝尔委员会承认将圣雄甘地排除在获奖名单内是个错误。诺贝尔委员会虽然承认错误,但在甘地去世那一年(1948年),诺贝尔和平奖并未颁发,因为“没有任何在世候选人符合标准”。虽然在1961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道格·哈马绍曾在死后被追授诺贝尔和平奖,当时他已经获得提名。
- 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北越领导人黎德寿及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美国于1960年代早期开始介入越南战争,从1968年到1973年间曾举行多场公开及不公开的巴黎和平会谈。其间于1970年起,黎德寿曾多次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会谈,使1973年1月27日的巴黎和平会议能商讨两越停火事宜。会议继续召开期间,越南当地尚有一些零星战斗,美国于当年3月29日前从越南撤军,但仍向北越发动轰炸。由于双方持续违反停火协议,黎德寿与基辛格于同年五至六月继续于巴黎会晤,商讨行使停火协议事宜。至6月13日,美国与北越代表正式宣布行使条文内容。该年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为诺贝尔奖史上最为难堪且最受垢病的一页,黎德寿因为未确实实现和平因而拒绝领奖,基辛格则选择领取了奖项,但因为是“战犯”获奖而引发了争议,两位诺贝尔委员会委员为此下台。不久,战火重燃,南越于1975年4月沦陷。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于1989年由于他为西藏自由与维护西藏人民的历史文化遗产所做和平非暴力的努力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由于他被指曾经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财政支援以暴力发动西藏独立政变[4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颁发奖项提出抗议。
- 1990年由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获奖,在其领导之下,苏联完全解体,其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但对于许多俄国人而言,他的获奖是有所争议的。对于美国人来说,与戈尔巴乔夫携手结束冷战的美国总统里根却未能获奖,令人匪夷所思。
- 1991年,缅甸人权政治家昂山素姬因“争取民主和人权的非暴力斗争”而获诺贝尔和平奖,但她本人被缅甸政府拘押。缅甸当局指出,若释放昂山素姬,则她必须永远离开缅甸和政治界,但此条件被她拒绝。在12月10日颁奖日,由她的二个儿子亚历山大和金代领。日后她参政时对罗兴亚人立场和言论自由的限制引发争议。
- 由于在奥斯陆协议中的重要影响,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解组织领袖阿拉法特、以色列外交部长希蒙·佩雷斯共同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奥斯陆协议使得拉宾在以色列国内的形象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将他视为带来和平的英雄,一部分人则视他为出卖以色列国土的叛徒。另一方面,巴解组织则因其多项恐怖行动而臭名昭著,但该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却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因此诺贝尔委员会中有一人引咎辞职。许多以色列人担心拉宾背叛祖国以色列,并放弃大量土地,由此导致更多犹太人死亡。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王广场上参加和平集会之后,拉宾遭到刺杀。而中东迄今仍无和平可言。
- 2003年,和平奖颁发给伊朗律师希尔琳·艾芭迪,虽然伊朗政府极力反对,但伊朗政府并未阻止她前去领奖,而伊朗政府在颁奖当日也派人参加典礼。2009年11月26日,伊朗政府史无前例地没收她的奖项,这是诺贝尔奖创设108年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 卸任美国总统卡特、前副总统戈尔与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三人分别在2002年、2007、200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三项奖项的颁发被媒体揶揄为“反小布什三大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的诺贝尔和平奖被外界质疑过于政治色彩而不具公信力。其中因致力防止地球暖化的戈尔获奖后虽未有对其本人的批评,但也被批为偏离诺贝尔和平奖应该奖励的范畴。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则在任内第一年,几乎毫无建树之下便获得此殊荣,造成极大争议。
- 刘晓波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引起中国官方的强烈反应。中国官方声称这违背了和平奖的宗旨,是对诺贝尔和平奖的“亵渎”[49]。同时官方当时加紧了对相关内容的审查和屏蔽[50],也拘捕了一些庆祝刘晓波得奖的人[51],并软禁刘晓波妻子刘霞[52]。
文学奖
编辑许多重要的文学家都未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例如安东·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安德烈·别雷、托马斯·哈代、维吉尼亚·吴尔夫、约瑟夫·康拉德、埃米尔·左拉、安德烈·马尔罗、马塞尔·普鲁斯特、亨利·易卜生、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法兰兹·卡夫卡、贝尔托·布莱希特、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詹姆斯·乔伊斯、福特·马多克斯·福特、艾兹拉·庞德、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威斯坦·休·奥登、弗拉基米尔·纳博可夫、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伊塔罗·卡尔维诺、罗伯特·穆齐尔、赫尔曼·布洛赫、米兰·昆德拉等。
1958年,著有小说《日瓦戈医生》的苏联作家巴斯特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他感动的致电瑞典皇家学院:“极为感谢!激动!荣耀!惊讶!惭愧。”,四天后由于苏联众多舆论的反对,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甚至有人举著标语游行要求驱逐出境。巴斯特纳克对事态的发展始料未及,便于同年10月29日宣布拒受诺贝尔文学奖。巴斯特纳克的委曲求全终于起了作用,加上世界舆论的帮忙,他仍得以留在自己的祖国。他只好拒绝领奖,致电写道:“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我被授奖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领奖,请勿因我的自愿拒绝而不快。”并在痛苦与孤寂中度过他苦难一生中的最后两年。1960年5月30日,巴斯特纳克病逝。他是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生前不仅未曾因获奖而取得荣誉,反而招致耻辱和灾难的文学奖得奖者。
经济学奖
编辑- 有许多人认为经济学奖应该与诺贝尔奖划清界线,它们之间的关连通常是争议的来源之一。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侄子人权律师彼得·诺贝尔亦对此多次批评[53]。一些人认为诺贝尔奖偏好颁给主流经济学[54][55],因为芝加哥大学的得主比其他大学都要多(共有9座诺贝尔奖)。瑞典经济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贡纳尔·默达尔及前瑞典财政大臣谢尔-奥洛夫·费尔特曾提议废除诺贝尔经济学奖[56]。
参考资料
编辑- ^ "Nobel Prize – Priz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7),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ccessed 15 January 2009, fr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The Nobel Prizes for Physics, 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ave generally been the least controversial, whereas those for Literature and Peace have been, by their very nature, the most exposed to critical differences. The Peace Prize has been the prize most frequently reserved or withheld.
- ^ "Edison and Tesla Win Nobel Prize in Phys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terary Digest, December 18, 1915.
- ^ Cheney, Margaret, Tesla: Man Out of Time , ISBN 0-13-906859-7.
- ^ Seifer, Marc J., Wizard, the Life and Times of Nikola Tesla, ISBN 1-55972-329-7 (HC), ISBN 0-8065-1960-6 (SC).
- ^ O'Neill, John H., Prodigal Genius, ISBN 0-914732-33-1.
- ^ "General Relativity Survives Gruelling Pulsar Test: Einstein At Least 99.95 Percent Righ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rticle Physics & Astronomy Research Council, September 14, 2006.
- ^ 7.0 7.1 "Chinese Science and the 'Nobel Prize Comple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isintegration of Heavy Nucle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iels Bohr, Nature, vol. 143, p. 330, February 25, 1939.
- ^ "A Nobel Tale of Wartime Injust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rawford, Elisabeth / Sime, Ruth Lewin / Walker, Mark, A Nobel Tale of Postwar Injustice, Physics Today, 1997, Volume 50, Issue 9 (September), Page Numbers 26-32, ISSN 0031-9228.
- ^ Tony Rothman, Everything's Relative and Other Fables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存档副本. [200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7).".
- ^ 存档副本 (PDF). [2011-01-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7-16).
- ^ "George Zwei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ga International.
- ^ "Faces and places (page 3)[永久失效链接]", People, Cern Courier, Page 3 of 8. Article 22 of 24.
- ^ Y. Ne'eman, "Derivation of Strong Interactions from a Gauge Invariance", Nucl Phys,26,222-229 (1961); Y. Ne'eman, "The Symmetry Approach to Particle Physics", Proc Intern Conf Nucleon Structure (Stanford, 1963),pp. 172–187.
- ^ Interview (Hebrew) with the journalist Ronen Bergman in the Israeli newspaper Yediot Aharonot March 18 2005.
- ^ Sharon Bertsch McGrayne, Nobel Prize Women in Science: Their Lives, Struggles and Momentous Discoveries.
- ^ "Evidence of Warped Spacet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ew Binary Neutron Star Will Test Einstein", Robert Naeye, December 12, 2003 Skytonight.com.
- ^ 存档副本. [201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6).
- ^ "Nuclear Physical Scientist – Wang Ganch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2.0 22.1 "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U.S.-China Scientific Exchan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Zuoyue Wa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Fall 1999 v. 30, part 1, pp. 249–277.
- ^ physicsweb.org: 諾貝爾得獎者調查. [200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3).
- ^ "A NEUTRINO TIME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ai Bird and Martin J. Sherwin. Knopf, AMERICAN PROMETHEUS.
- ^ Nomination Archive. NobelPrize.org.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美国英语).
- ^ Gilbert N. Lewis. Atomic Heritage Foundation.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英语).
- ^ "Matters of Conscience: Conversations With Sterling M. McMurrin on Philosophy, Education, and Religion" by Sterling M. McMurrin & L. Jackson Newell, Signature Books, 1996
- ^ 【諾貝爾化學獎】美法學者憑基因剪刀獲獎 華人科學家張鋒成遺珠. 香港01. 2020-10-07 (中文).
- ^ 2020諾貝爾化學獎的愛恨情仇:CRISPR首個技術專有者張鋒沒獲獎,又是一次爭議評選嗎?. 2020-10-15 [202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中文).
- ^ 击败诺奖得主!张锋团队赢得基因编辑专利之争. 2022-03-04 [202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2) (中文).
- ^ 2020諾貝爾獎揭曉:那些未能共享得主光環的「助攻」們,是否也應當被銘記?. 2020-10-10 [202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中文).
-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延伸閱讀】CRISPR的發現與發展簡史 (中文).
- ^ 血清疗法はベーリングと北里柴三郎により开発された。
- ^ Guide to Nobel Prize. Britannica.com. Retrieved on 2010-09-25.
- ^ Suzuki, U., Shimamura, T. Active constituent of rice grits preventing bird polyneuritis. Tokyo Kagaku Kaishi. 1911, 32: 4–7; 144–146; 335–358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 ^ "streptomycin: arrogance and ang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Wainwright, Milton "A Response to William Kingston, "Streptomycin, Schatz versus Waksman, and the balance of Credit for Discover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 Volume 60, Number 2, April 2005, pp. 218–22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Horace Freeland Judson, The Great Betrayal: Fraud in Science, 1st. Ed., 2004.
- ^ 关于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果的历史真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科学网.2005-09-19
- ^ H. M. Temin and S. Mizutani. Viral 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in virions of Rous sarcoma virus (PDF). Nature. 1970, 226 (5252): 1211–3 [2015-04-04]. Bibcode:1970Natur.226.1211T. PMID 4316301. doi:10.1038/2261211a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07).
- ^ (see "Biograph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cElheny, Victor K., Watson and DNA: Making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Basic Books: 211, 2004, ISBN 0-7382-0866-3
- ^ Anthony Flint, Behind Nobel, A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Some Scientists Say Colleague of Beverly Researcher Deserved A Share of Medical Prize, Globe Staff, Friday, November 5, 1993.
- ^ 陈列平可能会获诺贝尔奖的的几个理由.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 ^ 知识分子. 陈列平与诺奖失之交臂,但他的贡献远比诺奖重要. 2018-10-01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 ^ Kenneth Conboy and James Morrison. The CIA's Secret War in Tibet. 2002. ISBN 978-0-7006-1159-1.
- ^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答记者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0-10-08 [2010-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1).
- ^ 明永昌(整理). 刘晓波获奖 大陆媒体“集体失声”. 联合早报网. 2010-10-10 [201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5).
- ^ 德国之声:获奖之后:刘晓波家被封锁 自发庆祝者被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劉霞遭軟禁 透過推特發聲. [201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0).
- ^ Nobel descendant slams Economics prize. The Local. 28 September 2005 [2007-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4).
- ^ Nasar, Sylvia. The Sometimes Dismal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3, 2001 [200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8).
- ^ Millmow, Alex. An IgNobel Scandal. Post-Autistic Economics Review. May 2, 2002 [200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4).
- ^ Brittan, Samuel. The not so noble Nobel Prize. The Financial Times. 19 December 2003 [2007-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30).
- ^ Feldman, Burton. Chapter 9: The Economics Memorial Prize. The Nobel Prize: A History of Genius, Controversy, and Prestige. 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 2000: 350. ISBN 1-55970-537-X.
- ^ Friedman, Milton; Friedman, Rose D. Two Lucky People: One Week in Stockholm. Hoover Digest: Research and Opinion on Public Policy. [201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4).
- ^ Wald, George; Pauling, Linus. Letters to the Editor: The Laureate. New York Times. 1976-10-24: 166.
- ^ Baltimore, David; Luria, S.E. Letters to the Editor: The Laureate. New York Times. 1976-10-24: 166.
- ^ Nasar, Sylvia. The Prize. A Beautiful Min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8: 356–373. ISBN 0-684-81906-6.
- ^ Anna Ringstrom, Sven Nordenstam and Jon Hurdle, "Bush critic wins 2008 Nobel for economics" Reuters Mon Oct 13, 20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
编辑- Bishop, J. Michael. How to Win the Nobel Prize: An Unexpected Life in Sc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674-00880-4..
- Hager, Thomas. The Demon under the Microscope: from battlefield hospitals to Nazi labs, one doctor's heroic search for the world's first miracle drug. New York: Harmony Books. 2006. ISBN 1-4000-8213-7..
- Nasar, Sylvia. A Beautiful Mind.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1998. ISBN 0-684-81906-6..
- Ryan, Frank. The Forgotten Plague: How the Battle Against Tuberculosis Was Won — and Lost.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3. ISBN 0-316-76380-2.. First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as Tuberculosis: The Greatest Story Never Told.
- Schück, Henrik; Sohlman, Ragnar; Österling, Anders; Liljestrand, Göran. Nobel: The Man and His Prizes. Stockholm, Sweden: Nobel Foundation. 1950..
- Schück, Henrik; Sohlman, Ragnar; Österling, Anders; Bernhard, Carl Gustaf. Nobel Foundation; Odelberg, W. , 编. Nobel: The Man and His Prizes 3rd. New York, NY: A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2. ISBN 0-444-0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