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记谱法

音樂參數的圖形書寫
(重定向自记谱法

音乐记谱法是一种用于视觉标示音乐元素的系统,这些系统通常在特定音乐传统下,表示被认为对演奏重要的音乐元素。解读音乐记谱法的过程通常被称为“读谱”。

巴赫的手写音乐记谱。这是G小调鲁特组曲(BWV 995,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5号,BWV 1011的改编)的前奏曲开头部分。

历史上,各种文化发明了不同的记谱方法。古代音乐记谱的许多信息是零散的。即使在同一时间框架内,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不同的文化使用不同的音乐记谱方法;例如,古典音乐表演者最常使用五线谱拍号调号音符来书写和解读曲目。然而,其他系统也存在,例如在专业乡村音乐中,(英文)是主要方法,而对于像吉他这样的弦乐器,六线谱的使用是相当常见的。

音乐记谱法中所使用的符号包括古代符号和现代符号,这些符号可以在任何媒介上制作,例如刻在石头上、制成在粘土板上、或用笔在纸莎草纸羊皮纸或手稿纸上而制成的乐谱。随着科技发展,[乐谱也可以透过印刷机(约1400年)、电脑打印机(约1980年)或其他印刷或现代复印技术而制成。

虽然许多古代文化使用符号来表示旋律和节奏,但它们都不特别全面,这限制了现代对它们音乐的理解。现代西方记谱系统始源于中世纪欧洲,在基督教会尝试标准化平调旋律的演奏,以便在不同地区标准化圣歌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在文艺复兴巴洛克音乐时期,记谱法进一步发展。在古典时期(1750-1820)和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820-1900),随着乐器技术的发展,记谱法继续演进。在20和21世纪的当代古典音乐中,随着一些现代作曲家引入图像记谱法,以及从1980年代开始使用基于电脑乐谱编辑器进行乐谱制作,音乐记谱法继续发展。音乐记谱法已经适应了许多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传统音乐

历史

编辑

古代中亚

编辑
 
刻有《尼卡尔颂歌》的平板[1]

最早的音乐记谱形式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400年在巴比伦尼亚(现今的伊拉克尼普尔创建的楔形文字板。该平板提供了表演音乐的零碎指示,音乐以三度和声作曲,并使用了自然音阶[2] 一块约公元前1250年的平板显示了一种更为发展的记谱形式。[3] 虽然该记谱系统的解释仍有争议,但很明显,记谱是根据琴弦上的名称进行的,而琴弦的调音在其他平板中有所描述。尽管这些平板是零碎的,但它们代表了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书面旋律。[4]

古代东亚

编辑
 
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碣石调·幽兰》

中国留传下来最早的乐谱是南北朝时代的古琴谱碣石调·幽兰》。早期的乐谱为文字谱,将指法详细地以文字叙述。后来为了简化记录方法,唐朝后期出现了减字谱,记录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敦煌的莫高窟收藏了不少唐宋以来的乐谱,其中包括不少琵琶乐谱。宋代的姜白石道人歌曲出现了记录音高的俗字谱,证明当时的宋词是可以歌唱的。明清两代的戏曲,包括昆剧、京剧、粤剧以及当时不少器乐曲都应用了工尺谱潮州音乐有其独特的二四谱民国年间,受到西方以及日本的影响,中国的学堂乐歌开始应用简谱以及五线谱

古希腊

编辑
 
德尔菲上的原始石碑照片,其中包含两首献给阿波罗的《德尔斐圣歌》中的第二首。音乐记号是位于主要的、未间断的希腊字母行“上方”的一系列偶尔出现的符号。

古希腊音乐记谱法至少从公元前6世纪使用到公元4世纪左右;仅存的一部完整作品是《塞基洛斯的墓志铭》,还有使用此记谱法的一些片段。为歌唱音乐记谱使用字母符号来表示音高,放置在文本音节上方。节奏仅以简单的方式表示,使用长短符号。《塞基洛斯的墓志铭》的日期有各种说法,介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

拜占庭帝国

编辑
 
1823年马卡里耶·耶罗莫纳胡尔(Macarie Ieromonahul)《复活诗歌集》第一版中使用了拜占庭音乐符号。该诗歌集包含每日圣歌(包括称为《复活特罗帕里亚》(apolytikia anastasima)的复活赞美诗),按八调顺序,每部分以晚祷诗篇140开始(此处为《第一调》的部分,罗马尼亚语以西里尔字母转写)

拜占庭音乐曾经包括宫廷仪式音乐,但如今仅以各种东正教传统中的单声教会音乐形式存留,使用拜占庭圆形记谱法。自6世纪以来,古希腊的理论范畴在理解和传播拜占庭音乐中起著关键作用,尤其是大马士革的传统对前伊斯兰近东的影响可与波斯音乐的影响相媲美。最早的证据是希腊颂歌的纸莎草碎片。这些碎片仅呈现了跟随模式签名或调号的赞美诗文本(如"ΠΛ Α"表示"echos plagios protos",或"Β"表示"echos devteros")。

与西方记谱法不同,自10世纪以来使用的拜占庭纽姆记谱法总是与模态步骤相关,相对于这样的调音或模态调号。原本关键的调音或普通旋律的开始就足以指示在"echos"中给定的特定旋律模式。除了在经课中用来指示课文课文中使用的公式的"ekphonetic"记谱法外,旋律记谱法直到9到10世纪才发展起来,当时在期待长音乐华彩的地方,特定文本音节下写了一个“西塔”(θ)、“奥西亚”(/)或“戴普”(//)。

13世纪近东

编辑

在1252年,萨非·丁·乌尔马维开发了一种音乐记谱形式,以几何图形表示节奏。许多后来的节奏学者都试图发展图形几何记谱法。例如,Kjell Gustafson在1987年发布了一种类似的几何系统,将节奏表示为二维图。[5]

早期欧洲

编辑
 
来自14世纪早期英国弥撒经书英语Missal的音乐符号

音乐学者和理论家圣依西多禄在7世纪早期写道:“除非声音被人类记忆所保留,否则它们会消失,因为它们无法被写下。”[6]然而,到9世纪中期,一种形式的记谱开始在欧洲的修道院中发展,作为《葛利果圣歌》的助记符,使用称为“纽姆”的符号作为记谱法。最早存留的这种类型的音乐记谱在约850年的《音乐纪律》中。伊比利亚半岛在此之前有零星的存留,称为西哥特记谱法,但其少数存留的片段尚未被解读。这种记谱法的问题是它仅显示旋律轮廓,因此无法由不熟悉音乐的人阅读。

现代音乐记谱法

编辑
 
现代音乐符号的例子:萧邦的《前奏曲》(作品28,第7号)播放

现代音乐符号被世界各地的不同流派的音乐家所使用。五线谱由5条平行的水平线组成,作为标示音高的框架,通过将椭圆形的音符头放在谱线上(即穿过谱线)、谱线之间(即空间中)或使用小的附加线(称为加线)放在谱线之上和之下来标示音高。音符从左到右阅读,这使得为从右到左的书写系统设置音乐变得困难。音符的音高由音符头在五线谱中的垂直位置标示,可以通过临时记号来修改。音符的持续时间(音符长度或音符时值)由音符头的形式或加上音符杆和横线或旗帜来标示。一个没有音符杆的空心椭圆是全音符或四分音符,一个空心矩形或两侧有一或两条竖线的空心椭圆是二全音符英语Double whole note。一个有音符杆的空心椭圆是二分音符。实心椭圆总是使用音符杆,可以表示四分音符。记谱者可以添加连线或旗子,以表示小的节拍,而像点和附点连音线这样的额外符号则表示延长音符的持续时间。

书写音乐的五线谱通常以谱号开始,指示五线谱的音域。高音谱号或G谱号原本是一个字母G,它标示五线谱上第二条线为中音C之上的G音。低音谱号或F谱号标示第二条线为中音C之下的F音。虽然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是最常用的,其他标示中音C的谱号也用于某些乐器,如中音谱号(用于中提琴中音长号)和次中音谱号(用于某些大提琴巴松管次中音长号低音提琴音乐)。某些乐器主要使用一种谱号,如小提琴和长笛使用高音谱号,而低音提琴大号使用低音谱号。某些乐器,如钢琴管风琴,经常使用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在谱号之后是调号,它是一组0到7个升记号)或降记号)放置在五线谱上,以指示乐曲或歌曲的调性,通过指定某些音符在整个乐曲中是升号或降号,除非另有指示加上临时记号。当在音符前放置降记号()时,音符的音高降低半音。同样地,升记号()将音高升高半音。例如,D音上的升记号会将其升高到D♯,而降记号会将其降低到D♭重升记号重降记号较少见,但它们也被使用。重升记号放置在音符前,使其音高升高两个半音,重降记号则降低两个半音。放置在音符前的还原记号将音符恢复到其“自然”形式,这意味着任何来自调号或临时记号的升号或降号都被取消。有时在技术上不需要的地方使用提醒记号,以提醒音乐家所需的音高。

调号之后是拍号。拍号通常由两个数字组成,其中最常见之一是 
 
。上面的“4”表示每小节有四拍(也称为小节)。下面的“4”表示每拍是四分音符。小节将乐曲分成若干拍的组合,拍号指定这些组合。 
 
使用如此频繁,以至于它也被称为“常用拍号”,可以用 来表示而不是数字。其他常用的拍号有 
 
(每小节三拍,每拍是四分音符); 
 
(每小节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 
 
(每小节六拍,每拍是八分音符)和  
 
(每小节十二拍,每拍是八分音符;实际上,八分音符通常被分成四组,每组三个八分音符。  
 
是一种复合拍号拍号)。还有许多其他拍号,例如 
 
 
 
 
 
 
 
 
 
等。

许多来自古典时期的短古典音乐作品和传统音乐流行音乐的歌曲在乐曲的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内都使用一种拍号。来自浪漫音乐时期及以后的音乐,特别是当代古典音乐摇滚音乐类型如前卫摇滚硬核朋克子类型数学核,可能使用混合拍号;歌曲或乐曲从一种拍号变换到另一种拍号,例如在 
 
 
 
的小节之间交替。

关于速度(如快板行板广板活泼、慢板、适中急板等)、音量(极弱、弱、半弱、半强、强、很强、极强等)的指示出现在五线谱的上方或下方。指示歌曲或乐曲音乐表达或“感觉”的术语出现在乐曲的开头及任何情绪变化的地方(如“慢进行曲”、“快速摇摆”、“中速蓝调”、“激烈”、“庄严”、“冷静”、“愉快”、“激情”、“雄伟”、“敌意”等)。对于声乐音乐,歌词写在旋律音符附近。对于短暂的停顿(呼吸),换气记号(换气记号用“'”标示)会被添加。

合奏音乐中,总谱显示所有演奏者的音乐,将不同乐器和/或声部的五线谱垂直堆叠在一起。指挥在指导管弦乐团音乐会乐队合唱团或其他大型合奏时使用总谱。合奏中的个别演奏者演奏来自“乐谱”,其中仅包含个别音乐家的音乐。总谱可以从完整的一套乐谱中构建,反之亦然。当乐谱从总谱手工抄写时,这个过程是繁琐且耗时的,但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制谱软件的发展,电子存储的总谱可以由软件自动准备乐谱,并使用电脑打印机快速且廉价地打印出来。

各国的音乐记谱法

编辑

中国

编辑
 
《琴学入门》减字谱旁注工尺谱。

中国最早的与音乐相关的文本例子是在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中发现的乐器上的铭文。这些铭文详细描述了音高、音阶和转调。尽管没有发现记谱的音乐作品,但这些铭文表明该系统足够先进,可以进行音乐记谱。宫征谱使用汉字来表示音阶的名称。[7]

日本

编辑

日本音乐高度多样化,因此需要各种记谱系统。例如,日本尺八音乐中滑音和音色往往比明确的音高更重要,而太鼓记谱则侧重于独立的击打。琉球三线音乐使用工工四,这是一种以汉字表示特定弦上指位的记谱系统。

韩国

编辑

正简谱是一种传统的音乐记谱系统,创建于世宗大王时期,是东亚第一个能够表示节奏、音高和时间的系统。[8]正简谱主要针对一种特定的韩国传统音乐——正乐(정악)。正简谱通过在名为“正简”的方格中写下音高来指定音高。每个正简代表一拍,可以分成两拍、三拍或更多来容纳半拍、四分之一拍等。此外,还有许多标记用于表示装饰音等,这些大多是后来由金基秀创造的。

印度

编辑

撒摩吠陀》(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文本包含已记谱的旋律,这些旋律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旋律。音乐记谱通常写在撒摩吠陀文本的行间上方,有时也写在文本内部,根据不同的撒摩吠陀学派(Sakha),以音节或数字形式表示。印度学者和音乐理论家平伽拉英语Pingala(公元前200年左右)在他的《韵律经》中使用标记来表示长音和短音,以指示梵文诗歌的节奏。 公元7至8世纪左右,泰米尔纳德邦库杜米亚玛莱的岩石铭文包含一个早期的音乐记谱范例。这些铭文的独特特征被学者们给予了多种无定论的解释。在印度拉格的记谱中,使用类似首调唱名法的系统,称为sargam。与西方的首调唱名法类似,印度音乐中的七个基本音符有各自的名称:Shadja、Rishabha、Gandhara、Madhyama、Panchama、Dhaivata和Nishada,通常缩写为Sa、Re、Ga、Ma、Pa、Dha、Ni。

俄罗斯

编辑

赞美歌是俄罗斯东正教教会使用的一种唱诗传统,使用“钩子和横幅”记谱法。这种记谱法称为stolp记谱法,其中的符号称为钩子(kryuki)或横幅(znamyona)。赞美歌的旋律部分是一个系统,由八个模式(称为glasy)组成;这些旋律特点是流畅和平衡。赞美歌的记谱法不是用音符(所谓的线性记谱法),而是用特殊符号,称为标记(znamëna)或钩子(kryuki),因为这些符号的形状有些像钩子。

犹太

编辑

古代犹太文本中包含一系列分配音乐吟诵符号的标记。这些标记称为Ta'amim或Trope,有6世纪和7世纪的记录,被用来为犹太教祈祷和文本分配音乐旋律。这些标记代表一个短的音乐动机。在犹太流散期间,这些旋律有所变化。希伯来吟诵有三个主要系统:巴比伦系统、巴勒斯坦系统和提比利亚系统。

乐谱制作程式

编辑

常用的五线谱电脑制作程式有MuseScoreSibeliusFinaleLilypondEncoreOverture等等。亦有专门制作吉他乐谱的程式Guitar-pro。简谱制作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以一般文书处理程式制作,如Microsoft Word,配上简谱字体,如彩虹简谱字库;另一种为专门制作简谱的程式,如中国开发的作曲大师

脚注

编辑
  1. ^ Giorgio Buccellati, "Hurrian Music", associate editor and webmaster Federico A. Buccellati Urkesh website (n.p.: IIMAS, 2003).
  2. ^ Kilmer & Civil (1986),第[页码请求]页.
  3. ^ Kilmer (1965),第[页码请求]页.
  4. ^ West (1994),第161页.
  5. ^ Toussaint (2004),3.
  6. ^ Isidore of Seville (2006),第95页.
  7. ^ Bagley, Robert. The Pre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Theory (演讲). Elsley Zeitlyn Lecture o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Culture. British Academy's Autumn 2004 Lecture Programme. London: British Academy. 26 October 2004 [30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une 2008). 
  8. ^ Gukak. The DONG-A ILBO. dongA.com. [20 September 2016].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