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

演化論在社會和自然科學中的應用
(重定向自進化心理學

进化心理学(英语:Evolutionary psychology,简称ev-psychEP等)是心理学的理论途径(英语:theoretical approach),由进化理论研究认知行为[1][2] 在这个框架中,心理特征和机制被认为是自然选择性选择的功能性产物,或是其他适应性特征的非适应性副产物(英语:Spandrel)。[3][4]

进化心理学指出,正如心脏进化以泵血,肝脏进化以解毒,肾脏进化以过滤浑浊的液体一样,心智也存在模组化,不同的心理机制进化以应对不同的适应性问题。[5] 进化心理学也指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心理适应(英语:Psychological adaptation)的产物,这些适应是为了解决人类祖先环境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而进化出来。[6]

一些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进化理论可以提供一个基础的元理论框架,以与进化生物学对生物学相同的方式整合整个心理学领域。[5][7]

进化心理学指出,任何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或特征,都是进化适应的良好“候选者”[8],包括推断他人情绪、区分亲属和非亲属、识别和偏好更健康的伴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研究结果涉及与杀婴智力婚姻模式、滥交、对于的认知、聘礼亲代投资相关的人类社会行为。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和发现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经济学环境科学、医疗保健法学管理学政治学文学等。[9][10]

对进化心理学的批评涉及可测试性认知进化假定(例如大脑的模组化功能和祖先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非遗传和非适应性解释的重要性,以及诠释有关研究结果所致的政治和伦理问题。进化心理学者经常致力于回应此类批评。[11][12][13]

概要

编辑

进化心理学为生理辨认运作于"个体生理的物理适应。"进化心理学之目的为研究"个体的心理其自然演变的情感和认知适应。进化心理学就史迪芬·平克而言是“不止一种单一理论,但为集大成之假说。”和“并且是一个关于心智,重点放在适应、基因级选择的和心智区域modularity英语modularity of mind的特化演变理论。”进化心理学分析人类的大脑由很多功能机制组成,[14],中止心理适应或由天择的进化认知机制设计。例如语言习得模组乱伦退避机制骗子侦测机制、智能于-交配的特殊偏爱、搜寻食物机制、结盟伙伴关系、侦测觉知机制等。进化心理学是根基在认知心理学进化生理学。它是描写行为环境人工智能遗传学动物行为学人类学考古学生理学动物学。进化心理学近似社会生物学[15],但两者间不同的关键重点在“物种个体差异范围”与“物种全体范围”的机制。关于适合量的趋势,重要的配错理论心理学而不是行为。然而很多的进化心理学争辩的心智包括“物种个体差异范围”和“物种全体范围”两者,主要在进化发展心理学。多数社会生理学研究现在发展在行为环境的领域。[16]

进化心理学由迈克尔·盖斯林在他1973年里的学术文章中大略铸造范围。杰罗姆·巴考勒达·科斯米德斯约翰·托比扩大了进化心理学的范围,他们1992年的著作《The Adapted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英语The Adapted Mind》有很大的影响。进化心理学包括许多领域的研究,比如经济侵略法律精神病学政治文学

演变心理学使用尼可拉斯·庭伯根的和动物行为的解释。二个类别在种类级;二个在个体级。 种类级类别(经常叫做ultimate explanations)是

  • 适应行为功能(例如适应)和,
  • 导致进化历程这种功能(例如种系发展史)。

个体级类别是

  • 个体发展(例如个体发生学)和
  • 近似机制(例如脑解剖学和激素)。

进化心理学强调功能类别。

进化心理学的原则

编辑

进化心理学是洞察于现代进化理论、生物、认知心理学、人类学、经济、计算机科学和古人类学所得出的一个混合学科。学科基于核心前提的基础。相应于David Buss,卓越的田野研究,这些包括:

  1. 明显行为取决于心理机制之下,触发他们之活化作用的资讯处理设备被安置在脑,在与外部和内部触发同时发生。
  2. 进化由选择是唯一已知的原因,过程能创造这样复杂有机机制。
  3. 进化的心理机制于功能上被专门研究解决复发在人深刻的进化时间之能适应的问题。
  4. 从环境中的资讯受个体适应影响于许多进化心理机制上选择决定资讯处理。
  5. 人的心理学包括大量的专门功能演变机制,每个神经对上下输入的特殊形式得到结合、协调和集成互相引起明显行为。

同样地,勒达·科斯米德斯约翰·托比,二领域的创建者,提供这些进化心理学的五项基本原理的原则:进化心理学建立在几个核心前提上。

  1. 大脑是信息处理设备,它会响应外部和内部输入而产生行为。
  2. 大脑的适应机制受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影响。
  3. 不同的神经机制专门用于解决人类进化过去的问题。
  4. 大脑已经进化出专门的神经机制,旨在解决在深层进化时期反复出现的问题,使现代人类有了石器时代的头脑。
  5. 大脑的大部分内容和过程是无意识的。大多数看似易解决的精神问题实际上极其困难,这些问题是由复杂的神经机制无意识地解决的。
  6. 人类心理学由许多专门的机制组成,每种机制都对不同类别的信息或输入敏感。这些机制共同产生明显的行为。[17]

一般进化理论

编辑

威廉·佩利得出许多其他的功能,争辩有机体是机器被设计于作用特别环境。佩利相信这些证俱是设计是于创物主—上帝。 达尔文反对佩利的论据,有机体被设计为特殊环境由亚当·史密斯马尔萨斯两者所提。他断言,天择于有机体假想的好设计对环境是一个偶然结果。天择理论,公式化的细节由达尔文华莱士提出,假设一个科学化的好处功能设计起源在自然世界。

进化心理学根源于进化理论。它不简单地有时被视为心理学亚学科而是作为进化理论可能被使用作为一个阶理论框架在之内审查的方式于心理学的整个领域[17]但是许多进化生物学家向进化心理学挑战基本的演变前提[18].

天择,进化理论的一个关键,介绍三种主要部分:

  • 基于特征基因上的继承--一些特征通过下来从父母到子孙在遗传
  • 变异--可遗传的特征变化在母群体中(现在知道 突变是基因变异的来源)。
  • 不同的幸存和繁育--这些特征将变化在他们强势促进他们的持有生物于生存和再繁衍。

选择指以环境状况的过程挑选个体以适当的特征生存;这些个体将这样强势特征表显在下一代。这是进化能适应的依据. 达尔文的主要诉求是天择是有创造力的--它能导致新特征和甚至新种类,它围绕在个体生存且它能解释进化的宽广标准样式。

许多特征被选择为个体实际上更加延长之生存以增加它的生殖机会。考虑孔雀尾巴的经典例子,它的新陈代谢是昂贵的、累赘的和根本上是吸引食肉动物。因而,达尔文称这被介绍的类型有选择性的过程为性择。性择可能被划分成二类:

  • 择偶,那些雌性一般喜欢雄性的特征(例如孔雀尾巴)。
  • 竞争,那些同性竞争的成员为争取对异性的交配权(例如二只雄锁鹿角)。

内含适应性理论

编辑

内含适应性理论(又称概括适合度),在1964年由威廉·唐纳·汉弥尔顿作为演化论的修订而提出,主要是自然选择性选择亲属选择的混合体。它是指以总和的个人自身的繁殖成功率,再加上影响个人的行动,对繁殖成功率其亲缘关系。General evolutionary theory, in its modern form, is essentially inclusive fitness theory.

内含适应性理论解决了有关“利他主义”的问题。Hamilton前期观点是利他主义和团体选择有关,也就是说利他主义对于个体所属团体本身是有利的

进化心理学

编辑

尽管进化心理学传统上专注于个体层面的行为,由物种典型的心理适应决定,但在这些适应如何形成并最终支配文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Tooby和Cosmide提出,大脑由许多领域特有的心理适应组成,其中一些可能会限制学习或教授的文化材料。与一个领域一般的文化获取项目相反,在该项目中,个体被动地接受来自群体的文化传播材料,Tooby和Cosmides等人认为:“心灵进化到产生适应性而不是重复的行为,因此批判性分析的行为是它周围的高度结构化的和有图案的方式,作为一个丰富的(但不是唯一的)的信息来源,构建一个“民间文化”或为个人量身定做的自适应系统。因此,这个系统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在任何特定方面反映其他人的行为。”[19]

中等程度的进化理论

编辑

中等程度的进化理论(Middle-level evolutionary theories)是包含广泛功能领域的理论。他们与一般进化理论共容但是并非源自于它。另外,这些理论也是跨种族的。在70年代,罗伯特·泰弗士发表了三个非常重要的中等程度的进化理论:

  • 互惠式利他主义理论 解释了为何利他主义会发生在非亲属之间,只要在一段时间后对方很有可能予以互惠式的回馈。这种可能性是由Trivers首先提出,其后 Richard Alexander再度提出“间接利他主义”
  • 亲代投资 理论是指雄雌两性对于子代不同的投资程度。例如,大多雌性动物的配子比较大。人类女性大约一个月释放一颗大的卵子,相对而言,男性却是每天释放出上千万只精子。女性负责受孕、怀孕,而男性只需要进行性行为。所以女性比男性对于子女投资更多(某些动物则是相反,如蟋蟀、海马、巴拿马毒蛙等)。因为男女两性在子女上投资程度的不同,所以产生在交配和养育的问题。投资较多的那方在择偶上会更谨慎,而投资较少的那方则需要与同性竞争,以获得交配机会。所以男女两性因为投资程度的不同,也造成他们在各种行为上的差异。
  • 亲子冲突英语Parent–offspring conflict理论依赖一个事实,就是虽然亲子之间拥有50%的基因关系,但也因此拥有50%的基因差异。母亲可能想要把资源平均分配在子女身上,可是子女本身却希望获得比一半还多点的资源。因此子女想要的总是比父母想给的多。本质上来说,亲子冲突是指亲子之间“适应利益的冲突”。然而,母亲(或父亲)也有可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下给予某一方(子或女)更多的资源。

注释

编辑
  1. ^ Longe, Jacqueline L. The Gale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3rd. Gale Research Incorporated. 11 May 2016: 386–388 [10 July 2022]. ISBN 978-1-4144-1204-7 (英语). 
  2. ^ Gallagher, Michela. B, Irving , 编. HANDBOOK of PSYCHOLOGY. : 1. ISBN 0471384089. 
  3. ^ Buss, David 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6th. New York: Routledge. 2019: 34. ISBN 978-1-138-08818-4. OCLC 1084632387. 
  4. ^ Tooby, John; Cosmides, Leda. The past explains the present: Emotional adapt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ancestral environments.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1990-07-01, 11 (4): 375–424. ISSN 0162-3095. S2CID 16405663. doi:10.1016/0162-3095(90)90017-Z  (英语). 
  5. ^ 5.0 5.1 Cosmides, L.; Tooby, 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 Primer. Center for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13 January 1997 [22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June 2020). 
  6. ^ Confer et al. 2010; Buss, 2005; Durrant & Ellis, 2003; Pinker, 2002; Tooby & Cosmides, 2005
  7. ^ Carmen, R.A., et al. (2013). Evolution Integrated Across All Islands of the Human Behavioral Archipelago: All Psychology a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EvoS Journal: The Journal of the Evolutionary Studies Consortium, 5, pp. 108–26. ISSN 1944-1932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Schacter, Daniel L.; Addis, Donna Rose; Buckner, Randy L. Remembering the past to imagine the future: the prospective brai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7-09, 8 (9) [2024-08-12]. ISSN 1471-003X. PMID 17700624. doi:10.1038/nrn2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9. ^ Dunbar, Robin Ian MacDonald; Barrett, Louise. Oxford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24-08-12]. ISBN 978-0-19-8568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2) (英语). 
  10. ^ Buss, David M. 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Volume 1: Foundation. John Wiley & Sons. 2015-11-02. ISBN 978-1-118-75588-4 (英语). 
  11. ^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redictively Powerful or Riddled with Just-So Stories?. Areo. 2020-10-20 [202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2) (美国英语). 
  12. ^ "Yes, but…" Answers to Ten Common Criticisms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 This View Of Life. 2015-04-13 [202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美国英语). 
  13. ^ Center for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 The Critical Eye. www.cep.ucsb.edu. [202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March 2023). 
  14. ^ evolutionary psych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syche Games. Accessed August 22 2007
  15. ^ Seltin, Melissa. (August 1988) The Evolution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From Sociobiology to Evolutionary Psych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August 22 2007
  16. ^ 00265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August 22 2007
  17. ^ 17.0 17.1 Cosmides、Leda和John Tooby。 January 13 1997年]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 Prim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August 22 2007
  18. ^ See for examples, Gould, S.J. (2002) The Structure of Evolutionary Theory
  19. ^ John Tooby and Leda Cosmide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 part I: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2019-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9). 

参考文献

编辑
  • Barkow, Jerome; Cosmides, Leda; Tooby, John (1992) The Adapted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 ISBN 0-19-510107-3.
  • Buss, David, ed. (2005) 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SBN 0-471-26403-2.
  • Buss, D.M. (2004).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 Ghiselin, Michael T. (1973). Darwin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Science 179: 964-968.
  • Wilson, E.O. (1975) 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 Wright, Robert (1995). The Moral Animal: Why We Are the Way We Are: The New Scienc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SBN 0-679-76399-6.
  • Alcock, John (2001). The Triumph of Sociobi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arkow, Jerome (Ed.). (2006) Missing the Revolution: Darwinism for Social Scientis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larke, Murray (2004). Reconstructing Reason and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 Pinker, S. (1997). How the Mind Works. New York: W.W. Norton & Co.
  • Pinker, S. (2002). The Blank Slate: The Modern Denial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Viking.
  • Richards, Janet Radcliffe (2000). Human Nature After Darwin: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 Segerstrale, Ullica (2000). Defenders of the Truth: The Battle for Science in the Sociobiology Debate and Beyo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iller, Geoffrey (2000). The Mating Mind: How Sexual Choice Shape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外部链接

编辑

入门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