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恂

清末民初外交官

钱恂(1853年—1927年),字念劬,别号受兹室主人(一作受兹堂主人)、积跬步斋主人浙江湖州归安(今南浔区)人。中国外交官、学者。[1]

清代学者象传》中的钱恂像

生平 编辑

同治八年(1869年)入归安县学光绪十年(1884年)入宁绍道薛福成幕府,整理天一阁藏书,编成《天一阁见存书目》,并且根据海关图册编成了《中外交涉类要表》、《光绪通商综核表》。1890年,钱恂以直隶候补县丞随薛福成出使英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诸国。1891年,俄罗斯帝国出兵侵占新疆帕米尔地区,驻俄公使许景澄奉命代表中国方面与俄国谈判,钱恂被派赴帕米尔地区查勘边界,并参加整理中俄边界地形图,获许景澄赏识。[1]

1892年,钱恂升任知府分省补用。归国后,钱恂赴翁同龢府拜望,受翁同龢器重,被翁同龢推荐给出使英、法、意、比大臣龚照瑗。此后不久,钱恂随龚照瑗出使欧洲各国。[1]

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请将钱恂提前调回国,此后钱恂入张之洞幕府,任洋务文案,并历任湖北自强学堂提调、湖北武备学堂提调、湖北枪炮局提调等职务。后通过张之洞保荐,1898年钱恂获光绪帝召见,并以出使大臣记名。1899年,张之洞派钱恂任湖北留学生监督,驻日本。其间,钱恂联络日本各界。他还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其中长子为钱稻孙[2])、一个儿媳、一个女婿带到日本留学。经孙中山介绍,钱恂加入兴中会。钱恂还曾以笔名“太公”为浙江籍留日学生刊物《浙江潮》撰写《海上逸史》两篇,分别题为《葛玛航行印度事》、《陆治斯南极探险事》。钱恂的进步倾向受到湖北守旧人士非议,张之洞多次警告钱恂,钱恂乃于1901年辞职。此后,张之洞改派钱恂为湖北筹办处及交涉事务委员。[1]

1903年,钱恂和妻子单士厘进行了80天旅行,自日本经韩国中国东北、俄国西伯利亚到欧洲。单士厘为此著有《癸卯旅行记》。1904年,钱恂以二等参赞随驻俄国公使胡惟德出使俄国。1905年,经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李盛铎举荐,钱恂任东西洋考察大臣参赞。1906年,钱恂、董鸿祎南洋考察学务,其间,他电咨两江总督端方议设华侨学校,后获清政府批准。不久,专收华侨子弟的暨南学堂(今暨南大学前身)成立。[1]

1907年钱恂任出使荷兰钦差大臣,任内兼充海牙和平会议议员,同陆征祥代表中国政府参加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并成功解决了中国在荷兰属殖民地设领事馆问题。1908年调任出使意大利大臣,任内于1908年11月参加在意大利召开的万国农业会。1909年钱恂被免职。在驻外任职期间,钱恂十分关心清政府推动的宪政改革。在《政教宜分疏》、《外交宜公诸舆论疏》中,钱恂认为清政府预备立宪,首先应当厘清政治同宗教的界限,保证人民享有信教自由,他还认为立宪须先开民智与官智,应重视选拔各省谘议局议员。他还选译了意大利宪法、民法等,供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时进行参考。他还上疏对剪发易服、改用阳历等表示反对。[1]

免职以后,钱恂回到家乡湖州闲居。其间,湖州中学堂校长、中国同盟会会员沈谱琴曾请他代理校长。武昌起义后,钱恂参加领导光复湖州,任湖州军政分府民政长。1912年任浙江图书馆总理。后来,他被袁世凯聘为总统府顾问、参政院参政。袁世凯称帝失败后,钱恂离开政界。[1]

1927年,钱恂病逝。[1]

家族 编辑

钱振常之子,清朝同治进士。同父异母弟钱玄同[3]

有子钱稻孙。二女婿董鸿祎,外孙董大酉

著作 编辑

  • 韵目表
  • 史目表
  • 财政四纲
  • 日本政要
  • 二二五五疏
  • 金盖樵话
  • 有清进书表
  • 清骈体文录典纶类[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范铁权,钱恂生平史事述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6期
  2. ^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1/5f/88.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奏为长子钱稻孙蒙赏给荫生叩谢圣恩,宣统01年05月18日,钱恂-出使义国大臣
  3. ^ 钱玄同和他的家族 上. 侨报. 201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