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环境保护
香港的环保问题要到了1977年方获得政府重视[1]。环保处于1981年成立,至1986年升格为署级部门(即今环境保护署),负责统筹政府环保政策及执行事宜,并就各项计划提供科学意见。
本条目为香港地理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污染
编辑废物
编辑1966年之前,香港所有垃圾均送往堆填区处置[1],其后开始使用焚化炉作辅助手段。1980年代以前,香港社会整体对环境保护意识非常薄弱,往往对各类污染视而不见,谈论保护环境会被视作奢侈[2]。随着人口和工业增长、社会进步、人民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市民对保护环境的呼声日增,垃圾和近岸污染问题渐渐变得难以回避[2]。1980年,立法局通过《废物处理条例》和《水污染管制条例》。1983年,再订立《空气污染管制条例》。[2]
环境保护署于1997年关闭位于葵涌的最后一个旧式焚化炉[3],所有垃圾转送往堆填区处理。不过垃圾量不断增多,香港每日产生的都市固体废物约1.65万公吨,而仅得四成送往回收再造[4],堆填区会在可数之年溢满[5]。政府近年开始探讨利用新式焚化炉解决废物问题,另外,政府亦与民间合作推广减少需索有助环境保护意识,香港传媒报道初步选指为位于新界西面的屯门[6],不过焚化废物成本高昂,市民若要分担全部成本将每户每月约100港元[7]。
另外,为了促使市民减少产生废物以及提高环保的意识,政府曾在财政预算案提出征收环保税,限制胶袋及轮胎的弃置数量。其中,胶袋税已经在2009年7月7日起实施。此外,非政府机构亦在春节和中秋节过后推行空盒回收工程。
厨余亦为香港最大都市固体废物,随着社会进步,市民消费主义兴盛,大众到餐厅或酒店吃自助餐常常“眼阔肚窄”,点了比能够吃下的分量还多的食物,最终造成浪费,有报导就显示市民在圣诞佳节吃自助餐“吃剩一半”。环境保护署在2013年5月推出惜食香港运动,厨余数量由2013年刚推出时日均弃置量约3,648公吨(占全部都市固体废物的38.2%),减至2015年约3,382公吨(33.3%)[8]。吃剩的食物最后只能丢弃、回收或捐赠。
餐具方面,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的调查发现香港人平均每周使用5.73支塑胶饮管,以此推算全港每年耗用14.4亿支塑胶饮管。[9]2018年开始,香港愈来愈多连锁快餐店实行“无饮管日”,不再主动提供饮管。[10]
空气
编辑政府于1959年制定《保持空气清洁条例》,首次立例管制燃烧燃料所产生的排放物。继而《空气污染管制条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于1983年取代该法例,管制燃烧以外的空气污染源头,并于1991年加大管制范围,包括汽车废气等[1][11]。其后,环保署于1995年6月开始开始每天发布空气污染指数[12]。本地传媒会于天气报告时段发布空气污染指数。
踏入21世纪,香港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为人诟病。2006年8月号《美国商会月刊》刊登商会调查显示,94%受访者最关注的本地环境问题是空气素质及污染,甚至有超过五成受访者认识因自然环境素质欠佳而拒绝来港的专才[13]。而根据2006年环保署年报,香港92%的二氧化硫、49%的氮氧化物、51%的可吸入悬浮粒子源自两间本地发电厂——中华电力及香港电灯。两间电力公司虽然已经设有装置减低排放污染物,但成效不大,政府因此于2005年为电力公司设定排放上限。[14]另一方面,政府于2006年7月25日,展开“蓝天行动”计划,集中向市民宣传减低空气污染策略[15],例如呼吁市民把空调设于25.5℃,减少用电及废气排放量。
另外,香港连同毗邻的广东省政府合作,共同采取行动减低空气污染,包括限制境内发电厂、工业用锅炉及车辆所排出的废气[16]。2007年1月30日,两地环保机关共同公布《珠江三角洲火力发电厂排污交易试验计划》实施方案,利用排污交易模式(排放权交易)达至共同减少排污效果[17]。
污水
编辑污水方面,据渠务署资料,香港人每日制造约220万立方米的污水,随着香港人口数目增加,污水量也可能会不断增加。[18]公共污水收集系统包含总长度超过1,320公里的污水系统网络和约200座提供基本(隔筛)至二级(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收集和处理超过98%的污水。家居、工商业和农业是污水的主要来源[19],污水最终经深海排放管道排放到大海稀释和扩散。[18]
香港目前有五个污水处理厂,当中沙田污水处理厂为香港目前最大规模的二级污水处理厂[20]。新界的新市镇均设有现代化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市区的老化污水处理设施则未臻完善。[18]
港府亦推行旨在改善维多利亚港水质的净化海港计划,在第一期计划里,从九龙及香港岛东北部所产生之污水会经由深层隧道系统输送到昂船洲的中央处理厂进行化学处理,然后排放到维多利亚港西面海域。[18]
噪音
编辑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8年11月20日) |
于噪音方面,香港主要受到建筑工程、飞机、道路交通和铁路等影响[21]。
光害
编辑虽然维多利亚港夜景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美誉[22],但这也反映香港受到光害的影响。在旺角、尖沙嘴等商业区,商店于晚上休业后仍然长期亮着广告牌射灯,造成光害[23]。这不但浪费电力,也影响附近居民的睡眠,市区也几乎不再能够观星[24]。因此,民间也曾发起香港熄灯行动,以对光害问题表示抗议。
填海问题
编辑香港政府拓展土地近年开始遇到一定阻力。终审法院于2004年1月9日裁定湾仔北填海计划必须重新检讨[25],为将来填海发展更添限制。启德机场原址的启德用地自1993年开始进行发展研究,根据 1998年的规划建议,第一批居民更可于2003年迁入[26],但因填海的争议而空置多年,截至2007年仍未落实最后规划方案[27]。
国际公约
编辑香港特区政府根据《基本法》以“中国香港”身份加入了多个国际环保条约、条约:
适用于香港的部分国际环保公约[28] | |
---|---|
全球气候变化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议定书 |
保护臭氧层 |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议定书 |
环境保育 | 《国际捕鲸公约》、《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植物保护协定》、《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迁徙野生动物公约》 |
有害废物 |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
海洋污染 | 《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议定书、《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议定书、《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关于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公约》 |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庄义逊主编(1994年):《香港事典》〈香港环境保护〉、〈香港的垃圾及其处理〉、〈香港的空气污染与治理〉等条目,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ISBN 7-5427-0785-X/Z-23
- ^ 2.0 2.1 2.2 高添强. 任秀雯 , 编. 《彩色香港1970s-1980s》.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页24. ISBN 978-962-04-3379-5.
- ^ 〈废物焚化燃眉之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载环保署1999年年报。
- ^ 〈10年减废大计 焚化措施最贵〉,载香港《明报》,2007年1月4日。
- ^ 〈废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载环保署2006年年报。
- ^ 〈近堆填区方便处理 焚化炉倡选址屯门西〉,载香港《明报》,2007年1月4日。
- ^ 〈垃圾费或毋须百元〉,载香港《明报》,2007年1月5日。
- ^ Chill人生活 直擊酒店自助餐幾浪費 食一半真係嘥一半. 苹果日报. 2017-12-24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李慧妍. 港人年用14.4億支飲管 保育基金與830間食肆、學校推無飲管地圖. 香港01. 2018-06-05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支膠飲管需時500年分解 連鎖快餐店「走塑」設施一覽. 香港经济日报. 2018-10-17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簡介]. 环保署. [2007年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10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空氣污染與健康. 香港总商会《清新空气计划》. [2007年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美商會調查顯示有專才考慮離港 空氣污染令外商減少投資. 苹果日报. 2006年8月28日.
- ^ 2006年年報 - 空氣 (报告). 环保署. [200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藍天行動正式展開. 环保署. 2006年7月25日 [2007年3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4月2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跨境與國際合作 - 2006年年報 (报告). 环保署. [200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電廠排污交易試驗方案出台.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07年1月30日 [2007年3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30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8.0 18.1 18.2 18.3 渠务署. 污水收集策略.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9年11月9日 [2009年11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4月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环境教育网. 香港的水質污染.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7年2月21日].[永久失效链接]
- ^ 香港渠务署:2007年沙田污水处理厂开放日展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环保署:环境保护香港1999 - 噪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人民网:游玩宝典:2006香港十大旅游景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6年4月13日
- ^ 《星岛日报》:环保触觉建议立法关招牌灯减光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年3月11日
- ^ 《香港文汇报》:〈浪费电力 破坏生态 引发眼疾 光害严重 难见繁星民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年3月3日
- ^ 〈湾仔填海须重检中环或可继续 终审:填海须有凌驾性需要〉,载香港《明报》,2004年1月10日。
- ^ 拓展署:《东南九龙发展可行性研究:最后地告(修订版)行政摘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8年11月,第7页。
- ^ 规划署:启德规划检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环保署:《2006年年报》第1.3章资源材料:〈国际环保公约和协议选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