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饶有特色,属东亚文化圈之内,香港人口华人为主。而在过去百多年间香港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故此亦同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慢慢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香港文化。从19世纪的转口港,到21世纪的国际大都会,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持续影响香港文化。

本条目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2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与风俗  哲学
语文  用语  文学
殡仪  节日与公众假期
购物  饮食  烧烤文化
传媒  电视  电影
艺术  漫画  动画
音乐  流行音乐
教育  补习文化
体育  赛马
网络文化  电子竞技
建筑  法定古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次文化
港式幽默
无厘头文化
MK文化
MK Pop
铁路迷文化
巴士迷文化
小贩文化
街车文化
街机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背景

编辑

香港原属华南地区广东版图。香港开埠之前,华南地区内的文化中心是广州。故此,香港文化与广州等地的岭南文化一脉相承,例如使用粤语为主要语言。在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围头人客家人水上人都已有少量聚居于今天的香港境内,其中水上人更是远古时已在珠三角一带生活的南越古族的后代。当中围头人和水上人所说的围头话和水上人话,都是属于粤语的分支。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后,西方文化开始传入香港,之后的百多年间,中西文化在香港不断发展,并相互影响和融合,慢慢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香港文化。不少中国民间风俗,如飘色巡游太平清醮盂兰胜会等,在华人社会间无间断地发展。凉茶、粤剧、饮早茶文化等,亦十分兴旺。而赛马足球等西方文化也渐渐在华人社会普及。 香港饮食文化也相当著名,揉合中菜(如粤菜客家菜)和西餐,加上多国菜式均可在香港找到,因此被誉为“美食天堂”。当中以茶餐厅大牌档为地道饮食文化的代表。

1949年中国大陆政权易手,大量大陆难民及资本家来港避难,以粤语流行曲为主的香港流行音乐曾经影响大中华地区,培育出多名国际知名歌星;而以粤语为主的香港电影也一度雄霸东亚,培育出李小龙成龙等国际知名影星,更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香港饮食文化也相当著名,揉合中国菜(主要为粤菜客家菜)和西餐,加上多国菜式均可在香港找到,因此被誉为“美食天堂”。当中以茶餐厅大牌档为地道饮食文化的代表。

港府政策

编辑

香港主权移交后,原文康局在1998年分拆改组,加以两个市政局于2000年解散后,其负责的文化、康乐及体育事务被纳入民政事务局的范畴内。香港政府透过法律及司法程序保障文化艺术的创作及表达自由;另以财政资助方式提供积极支援发展的环境,并开放公共空间容许多元化发展及自由竞争。政府的文化政策包含以下四大元素:

  1. 尊重创作及表达自由;
  2. 提供让更多人参与的机会;
  3. 鼓励多元及均衡发展;以及
  4. 提供有利的环境及条件(场地、拨款、教育及行政)。

政府虽然有为文化制定长远发展目标,确认“以人为本”、“多元发展”、“尊重表达自由、保护知识版权”、“全方位推动”、“建立伙伴关系”和“民间主导”六项原则,以凝聚价值共识,但不对文化艺术立下官方定义,亦不影响具体创作,并以放权委托形式资助公共文化艺术团体,让其自主运作。民政事务局透过属下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演艺学院分别提供场地,策划、推广及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和培植人才。

社会

编辑

传统

编辑

蜑家文化

编辑

传统的香港蜑家人一般自称“水上人”,反而认为“蜑家人”的称呼是居住在岸上的人(蜑家人称他们作“街上人”或“岸居人”)对他们的称呼。[1]虽然蜑家人是香港最早期的香港人,但过去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故留下的文字记录不多。蜑家人的母语为粤语蜑家话(或称水上话、水佬话),属于粤语的分支,语音与粤语广州话非常近似[2],不过有个别字词读音不尽相同,如蜑家话的“鱼”读作“椅”、“玩”读作“反”等,以至包含专有的词汇,如“落掟”意指“抛锚”、“爱”多了“要”的一重意义等。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的英文名称Hong Kong正是蜑家话的音译。[3]

其中有趣的是,近代香港大部分老一辈的蜑家人都有两个名字,他们出生时多由“执妈”(即接生员)取第一个名字,港英政府的登记员知道蜑家人识字不多,加上他们的名字不是带喜、带娣、带金、带银、带彩,就是金火、胜仔、火仔、阿福、阿娇等,拿身份证的时候有时会劝说他们改为另一个名字。[1]

而在以前各个香港避风塘,港英政府曾发经营牌照予“船上小贩”及“小艇小贩”,为数不少的蜑家人会售卖简单小食,其后发展至售卖艇仔粥豉椒炒蚬避风塘炒蟹、炒螺等美食,更会售卖汽水雪糕水果香烟等,甚至有唱曲表演,展现丰富多元的蜑家文化,其中油麻地避风塘的艇户在最高峰时,更高达十万人。但直至1990年代初,由于卫生问题和油麻地填海工程,不少蜑家人大部分上岸入住公屋(如爱民邨),一度兴盛的避风塘文化随之没落,避风塘美食亦转为岸上餐厅。[4]

由于蜑家人的文化主要依存于渔业活动,但随着生活不断改善,现时香港渔业活动已经慢慢式微,因此蜑家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他们的后代大多未有充足的条件承传甚至认识这种文化,仅能通过为数不多的历史资料得知这种文化的存在。[2]

宗教

编辑

语文

编辑

由于香港大部分人口都是华人,故此香港以中文作为官方语文。粤语是香港绝大部分人的通用语言[5][6]。从古代到清朝,粤语一直是岭南地区的官式语言[7][8]香港开埠后,由于粤语由古代到清朝,在广东地区都是官式语言,所以在香港这个广东人占多数的社会中,自然成为日常生活以及商业领域和公共领域的通用语言。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共内战之后,各地难民涌入香港,但根据当年的人口普查,仍然是粤语人口占大多数。当时香港使用粤语广州话,而省城广州也是广州话社会,广东主要都是使用粤语。粤语自然在香港成为通用语言以及官方语言。

1927年,时任港督金文泰,召集本港绅商,磋商在香港大学增设中文学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于1927年成立,当时得到华人富商邓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学院,冯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图书馆,并邀得赖际熙、区大典等晚清翰林院学者执教。战后经香港教育界及大专学生从1970年起的一番争取过后,政府在1974年修改法例使中文成为法定语文。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基本法》第9条规定中文和英文为官方语文,政府亦开始推行“两文三语”政策,推广以中文和英文书写,以及能说广东话、英语和普通话,并在学校推行两文三语教学。近年,年青一代创立一套香港潮流用语,如:“潜水”、“屈机”、“升呢”等,成为年轻一代的潮流文化。除此之外,香港其他少数族裔都会使用其故乡的语言与同一个族群的人交流或者以英语作为交际语。

饮食

编辑
 
香港典型的大牌档—中环兰芳园

香港是东方和西方饮食文化交汇的地方,因此饮食文化亦揉合了中菜(主要为粤菜客家菜)和西餐,加上多国菜式均可在香港找到,因此被誉为“美食天堂”。作为一个国际都会,世界各地的美食于香港均十分常见。

香港人的饮食文化,当中以茶餐厅大牌档为地道饮食文化的代表。大牌档,是常在街边提供食物露天熟食的档口。他们的格局除了流动(或固定)的制造食物的营业摊档外,还有数围椅桌在旁,供食客即时食用,然而由于政府不再发出新的大牌档牌照及牌照不得世袭的规定[9],使大牌档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茶餐厅由从前的冰室演变而成,提供食物种类广泛,包括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及中式小炒,晚市更会提供晚饭小菜[10],又因为提供的食物价格便宜而成为香港普遍市民的饮食场所。

香港有很多特色食品和饮品,香港地道的蛋挞以挞皮分类,主要分为牛油蛋挞和酥皮蛋挞两种,常见于茶餐厅、酒楼及饼店,另外连锁快餐店肯德基则会出售葡式蛋挞丝袜奶茶是一种用多种茶叶冲泡,以棉线网过滤,再加入淡奶而制成的奶茶,茶餐厅都必定会供应这种食品,同时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和早餐常见的饮品。此外,香港也有很多街头小吃,其中有鱼蛋鸡蛋仔肠粉碗仔翅糖葱饼钵仔糕马仔等,而车仔面老婆饼老公饼更是香港独有的。

交通

编辑
 
两架停泊在跑马地电车总站的电车

港铁是香港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因此其文化与香港社会息息相关。由于两铁合并前的地铁九铁都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因此香港市民会以两铁合并前铁路系统、路线及车站的旧称来称呼它们,例如以“九广铁路”称呼从前由九铁营运的港铁路线、以“(电气化)火车”或“东铁”称呼现在的东铁线,和以“旺角火车站”称呼现在的旺角东站。此外港铁提供优惠吸引乘客乘坐由港铁营运的路线,及继承了由前地铁公司成立的“地铁友礼会 MTR Club”(两铁合并成港铁后中文名称改为“港铁友礼会”,英文名称维持不变)。港铁系统的车站设有商店让乘客可在车站购买食物、报纸及进行辅币找换,这些商店又成为不少乘客相约别人的地点,使车站商店成为港铁站其中一个特色。另外一些铁路迷会收藏港铁车票港铁车站指南,而网民则会将港铁的一些广告海报加以改编和模仿。 港铁站内的报刊派发处及客务中心,分别派送不同的免费报刊。早期有Recruit和JobMarket求职广场招聘杂志,到2000年代中免费报纸兴起,都市日报、都市盛世、头条日报和am730在站内派发。不过近年智能手机和网上媒体发展成熟,已不再派送免费报刊。

建筑及保育

编辑
 
保留中环天星码头市民集会的情形。事件令香港社会意识到保育的重要性及对集体回忆的关注。

香港现存有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它们多数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包括历史悠久的寺庙教堂祠堂、围村村屋和一些政府建筑。这些建筑反映了早年香港居民的生活及信仰等习俗,又因为香港从前是英国殖民地,故此部分历史建筑有西式建筑风格,部分建筑在风格上则是中西合璧,成为香港独有的特色建筑。

香港政府对香港的历史建筑设有一套评级标准,去方便当局对最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文物进行保护。历史建筑及文物通常先由法定机构古物咨询委员会进行研究,再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古物古迹办事处为香港历史建筑评级及决定将哪些建筑列入香港法定古迹。直至目前为止香港共有98项法定古迹[11],它们都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迹条例》的保护[12]。根据古物古迹办事处的评级标准,香港历史建筑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历史建筑二级历史建筑三级历史建筑

艺术

编辑

电影

编辑
 
香港星光大道是为纪念香港电影业发展而建,图中为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奖座铜像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港产片’(香港电影)”,港产片多年来风靡全球,香港电影是中文电影的先驱者。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是华人电影的一大指标。被誉为“电影梦工场”、“东方好莱坞”、“东方之珠”的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两岸三地大中华地区中的电影殿堂。1980年代的港产片无论在产量、票房,还是质量与艺术性上均创作出了惊人的奇迹,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工业,电影总产值超越亚洲电影强国印度宝莱坞,跃居世界第二位[13],仅次于拥有全球市场的泱泱美国好莱坞,香港更为亚洲第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和电影出口基地,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华人娱乐码头及华人梦工场。

香港电影在华人电影中有重要地位。第一部在香港摄制的故事短片为1909年的《偷烧鸭》。到了1930年代,由于南洋地区有大量操粤语的华侨,粤语电影有庞大的市场等待发展,在中国内地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统一国语,对地方语言电影采取敌视的态度,其属下“中央电影检查会”更于1937年初明令,同年7月1日开始禁止拍摄粤语片。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则持开放态度,1934年到1936年香港的电影制作公司数量倍增,以香港为基地大量拍摄粤语电影,成为香港电影的第一次繁荣期。后来的刘家辉成龙以及李连杰时期的黄飞鸿电影,打造了香港武侠片的基石,也使香港动作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占一席位,这既确立了这些华人功夫影星的地位,又培养了一班幕后电影人才。

虽然香港电影业在1990年代中后期受各种危机和香港主权移交所冲击,但香港电影仍然保持着自身魅力,继续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如1997年凭借《春光乍泄》获第50届康城影展最佳导演奖的香港导演王家卫便是俵俵者。2006年上映的《无间道风云》亦是改编自香港导演刘伟强麦兆辉联合执导之港产片《无间道》,该电影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四个奖项。此外,近年由喜剧演员周星驰所执导及演出的《少林足球》及《功夫》有赖大量应用电脑图像技术来制造特技效果,并运用市场推广技巧重新包装大量长期在港产片演出的影星。

奖项方面,香港电影金像奖为香港电影业的一大盛事。而播映场地方面,早于20世纪初香港已有电影院,早期集中在中环一带,后来慢慢扩展到市区各地。早年的戏院规模很大,拥有逾千座位。不过现时的戏院已变成迷你型,由两间至数间容纳百多人的迷你戏院组成,方便同时播放不同的电影,不少更融入为大型商场娱乐设施的一部分。

音乐

编辑

在香港,华人十分喜爱粤曲粤剧。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粤曲粤剧发展十分兴旺,是当时香港华人平民生活的一部分。此外,粤讴木鱼歌南音等的粤曲在早期的香港亦传唱一时。20世纪50年代,欧西流行曲和国语流行曲曾在香港上层社会流行,而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低下阶层来说,粤曲才是真正流行的音乐。在五十年代,十分兴旺。七十年代,粤语流行曲蓬勃发展,曲词的创作和唱法创新,慢慢发展出鼎盛的香港流行音乐文化高峰[14]

1990年代,越来越多的作家以及歌手开始从事音乐剧的创作。这其中以流行乐歌手张学友最为成功;他将作家钟伟民的原著小说《雪狼湖》改编成为音乐剧,并与林振强林夕陈少琪等文化界人物以及一些著名音乐人合作在香港甚至于在大中华区和海外造成了相当的影响,对于推动香港的音乐剧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该剧亦是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香港音乐剧之一。

舞蹈

编辑

传统舞蹈

编辑

舞狮舞龙舞麒麟都是华人用来喜庆和增添祝福的传统舞蹈表演。舞狮及舞龙均为香港人常用的传统舞蹈表演。农历新年期间,是舞狮及舞龙最为兴旺的日子。香港岛大坑舞火龙则已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

现代舞蹈

编辑

香港的舞蹈发展揉合了东西方不同风格。受香港政府民政事务局资助的大型舞蹈团体有城市当代舞蹈团现代舞〕、香港芭蕾舞团芭蕾舞〕及香港舞蹈团中国舞〕;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的中小型舞蹈团体有动艺、多空间、不加锁舞踊馆及香港舞蹈联盟[15]。另外也有香港舞蹈总会香港舞蹈团体联会等民间组织。

文学

编辑

香港文学指自20世纪起香港在特殊历史和政治背景下发展出的文学。过去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而在两岸分治的背景下,香港也是两岸接触的桥梁,旅港、居港及本土的文化人,都促进了香港文学的发展。金庸、梁羽生、黄霑、李碧华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漫画

编辑

香港漫画有别于日本漫画,接受并吸取了日本漫画和欧美漫画的双重影响,在制作过程上吸取了欧美漫画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带典型的流水线制作特点,分工细致,由主编统筹主笔,团队协力制作,画风以欧式为主,兼及水墨,在内容上及人物设定上受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武侠观念影响,情节曲折细腻,题材广泛,大多数作品商业色彩浓厚,题材兼及科幻、社会,娱乐,励志、黑帮、搞笑等等。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日渐普及,民间独立创作的漫画在网络上出现。

话剧与戏曲

编辑

文艺活动

编辑

艺术团体

编辑

其他范畴

编辑

哲学

编辑

香港哲学是一种哲学传统或区域哲学,于香港产生。香港哲学受诸子百家哲学与西方哲学两者影响甚大,加上其他文化影响,香港哲学因而产生。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香港文学杂志大量出现有关存在主义之作品[16]。于知识论方面,李天命于1981年完成《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主张逻辑实证主义。

体育

编辑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一景

香港地方虽然小,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提供不少康乐、娱乐、体育及文化设施,例如游泳池和运动场等,令港人有多元化的活动选择。近年政府不断增拨资源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以提升香港运动员的水平、建立社区体育文化及令香港成为国际体坛盛事中心[17]

香港曾经多次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东亚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更于2008年成功协办北京奥运马术比赛及在2009年成功主办第五届东亚运动会。此外,香港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的国际体育赛事,例如渣打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

多年来香港运动员在不同的体育赛事中夺得不少奖牌,其中以单车及风帆等项目的成绩比较突出。譬如“风之后”——李丽珊曾在1996年奥运会及多届亚运会夺取金牌,以及“单车王子”——黄金宝则在2007年的世界场地单车锦标赛夺得冠军。

政治

编辑

每年大小的游行示威发展出香港人表达诉求的示威文化,此外自由、民主、人权及法治等范畴组成了香港核心价值

次文化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一个水上人家庭的故事-从水上人空间运用的生活文化寻找被遗忘的历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郑锦钿
  2. ^ 2.0 2.1 香港渔民文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渔农自然护理处
  3. ^ 群带路石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南区民政事务处
  4. ^ 水上人文化 名留港史. 太阳报 (香港). 2015年10月8日 [2017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6日)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z6STyaSA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无线新闻星期X档案 -- 留住本土语》
  6.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17/1862798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苹果日报 《50年前广东话人口 淘汰多种方言成主流》2014年2月17日
  7. ^ 珠三角广府民系语言与文化特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郑佩瑗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8. ^ http://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epi.php?pid=315&lang=zh-CN&id=1616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电台《漫游百科 - 第十七集》
  9. ^ 立法会秘书处. 立法會CB(2)782/08-09(04)號文件 (PDF). 香港立法会. 2009年2月4日 [2011年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4月26日)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喜喜冰室 ﹣ 香港茶餐廳演變. www.cafematchbox.com.hk. [201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古物古迹办事处. 香港法定古蹟 (PDF).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10年11月12日 [2011年2月7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年11月22日)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評古蹟加集體回憶因素. 成报. 2007年1月29日 (中文(香港)). 
  13. ^ 香港电影发展历史.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刘蜀永、萧国健. 香港歷史圖說. 香港: 麒麟书业. 1998年. ISBN 978-962-2321205 (中文(繁体)). 
  15. ^ 一年/兩年資助. 香港艺术发展局. 2010年3月26日 [2011年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12日)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杨彩杰:〈“存在”的钩沉──以《好望角》所载小说为例,探讨六十年代香港文学对西方存在主义思潮的思考〉,《城市文艺》第11期(2008年12月15日),页24—35。
  17. ^ 體育運動. 2010至2011年度施政报告.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1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