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S099001/Draft/国立台北大学


国立台北大学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台北民生校区大门(位在民生东路上)
老校名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
台湾省立法商学院
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
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
创办时间1949年11月11日(行政专校成立);2000年2月1日(中兴法商改制为台北大学)[1]
校庆日11月1日
学校类型国立
校长李承嘉
教师人数专任382名,兼任284名(2021年12月)[2]
职工人数334位(2021年12月)[2]
学生人数10,236位(110学年度资料)[3]
本科生人数8,025名(2021年12月,含学士班、进修学士班)[4]
研究生人数1,999名(2021年12月,含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4]
博士生人数212(2021年12月)[4]
校址三峡区大学路151号
总面积三峡校区:54.5公顷
台北校区:4.55公顷[5]
建筑面积三峡校区:26.8公顷
台北校区:6.8公顷[5]
校园精神追求真理,服务人群
吉祥物
  • 飞鸢(校徽象征)
  • 大北熊(学生票选)[6]
隶属台北联合大学系统[7]
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AACSB[8]
AWS Educate 成员机构[9]
亚马逊AWS大数据合作计划[10]
桃捷产学联盟[11]
AI金融科技联盟[12]
电话号码+886 2 8674-1111(三峡校区)
+886 2 2502-4654(民生校区)
+886 2 2502-1520(建国校区)
传真号码+886 2 8671-8000(三峡校区)
网站官方网站
File:国立台北大学校徽.svg

国立台北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华民国的一所国立大学,校区分布于台湾新北市三峡区(三峡校区)及台北市(台北校区),以人文、社会科学、法律学科见长。学校同时是台湾最早设置夜间部的大学。

台北大学校史可追溯至国共内战末期大批军民赴台背景下,政府为了培育公务人员,并提供来台青年继续学习机会,在台北市成立的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台湾省行政专修班。这两间专科学校后来合并改制,升格为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又位在台中市的省立农学院合并成立中兴大学,称为中兴大学法商学院。2000年,政府新成立国立台北大学,将法商学院以及台北进修部各系所并入。

台北大学校本部设于台北都会区市郊三峡台北大学社区特定区,为台湾第一个完整规划的大学城。继承自法商学院的台北校区,则保留为进修与推广用途,并与财团合作,以BOT方式开发活化。

台北大学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台北医学大学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同属台北联合大学系统,与北科、北医、海大三校均有学术合作关系。此外,台北大学还是台湾最早设置夜间部的大学。

历史

编辑

台北大学校史可追溯至台湾省在1949年成立的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1950年创立的台湾省行政专修班。二者于1955年合并,升格为台湾省立法商学院。1961年与省立农学院合并,新成立台湾省立中兴大学,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后来改隶教育部,称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2000年,法商学院独立设校,改制为国立台北大学

专科时期

编辑

1949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内战中失利,中国各省人士大量赴台,台湾省政府因应增加的人口、业务,需要更多行政人力。赴台军民中,也有不少还在学习年龄的青年,台湾原有大专院校无法容纳,衍生青年失学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省政府在1949年间设置“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13]:41

除了行政专校,政府还在1950年开办“台湾省青年服务团”,收训学业中断、无法就业的青年,并在团内附设“行政人员专修班[a],自团员中甄选人员受训,结业后分发到全台各政府单位服务。

学院时期

编辑

行政专校、行政专修班在1955年合并,从专科学校升格为独立学院,改称“台湾省立法商学院”。过了几年,台湾省政府将位在台北市的省立法商学院,与位在台中市的省立农学院合并,于1961年成立台湾省立中兴大学。原本的省立法商学院,改组成中兴大学下的“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在法商学院附设台北夜间部。十年后,1971年,中兴大学改隶教育部,法商学院正式名称改为“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

独立建校

编辑

法商学院校地狭小,而且因为隶属于中兴大学,又与校本部距离远,产生很多人事、财政方面的问题。[14]:1于是,法商学院便向教育部提出将校址迁至台北都会区市郊的台北县三峡镇,并且独立设校的建议,获得同意。[15]:39-401993年,教育部核准设立“国立台北大学筹备处”,办公室设于中兴法商校内,以前院长郭崑谟为筹备处主任。因为台北县政府与中兴大学校本部对法商学院迁至三峡、独立设校态度,以及当地民众因搬迁补偿问题抗议不断,筹备进度缓慢,还受到监察院的纠正。[15]:41, 43[16]1999年,郭崑谟届龄退休,由教育部政务次长李建兴接任筹备处主任[17],并将筹备处迁至三峡新校区预定地旁的三峡国中[15]:46, 50[18]

2000年2月1日,国立台北大学正式成立,中兴大学的法商学院、台北进修部两单位所属系所,在台北大学成立后,均分别转入台北大学。[19]此外,台北大学也概括继承中兴大学台北校区(含法商学院、台北进修部)资料、资产,包含教职员、学生,土地、财产、设备、资产、债务以及校友(毕业生)资料。[15]:34

发展

编辑

建校初期,台北大学校舍兴建进度落后。原订2002年将有9,000名师生进驻三峡校区,但到了2003年仅有不到500人[20]。原本规划2006年9月将中兴法商各系所迁至三峡,直至2009年才完成。

历任校长

编辑

台北大学于2000年建立后,历任校长如下:

任次 姓名 任职日期 离职日期 任教系所
1 李建兴 2000年 2004年 (无,教育部政务次长调任)
2-3 侯崇文 2004年 2011年 社会科学院 犯罪学研究所
4 薛富井 2011年 2015年 商学院 会计学系
5 何志钦 2015年 2016年 社会科学院 经济学系
6(代理) 林道通 2016年 2017年 电机资讯学院 资讯工程学系
7-8 李承嘉 2017年 至今 公共事务学院 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

校园

编辑

国立台北大学前身校区,原本位在台北市市区民生东路建国北路一带。随着学生人数成长,校区渐嫌拥挤,但因城市发展,难以加购校地。1980年代就有迁至台北县三峡镇(后来改制成新北市三峡区)的提议。中兴法商改制国立台北大学后,各系所师生陆续迁至三峡,至2009年全部迁成,台北校区留供进修推广部专用。

三峡校区

编辑

三峡校区位于新北市三峡区旧市区西北郊,整体面积54.54公顷,西南侧邻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国道3号)三莺交流道,距台北市区路程约半小时。[15]:85这个校区规划时并同台北大学特定区城市规划进行,是台湾首个以大学城概念完整规划、设计的校园。[21][22]最初预定校区面积100公顷,但因三峡地方民众抗争,改至50余公顷。[15]:2

三峡校区土地原为大汉溪冲积的公有河川地与私有土地,地形平坦。[15]:39-40,65校门为了避免造成三峡市区塞车,并未设于校地南端的当地交通要道复兴路上,而是设于台北大学特定区大学路与学勤路口。[23]

 
飞鸢广场,摄于2017年

三峡校区南端接近鸢山,地方人士捐赠雕塑家江冲默作品“三峡飞鸢”铜雕予台北大学,是当时全台最大的老鹰造型雕塑品。因邻近福尔摩沙高速公路,被视为三峡的新地标。[15]:19[24][25]捷运三莺线高架桥通过三峡校区校园,也在铜雕旁。

台北校区

编辑

从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时期开始,校址就坐落于台北校区[13]:41-42。2009年,日间学制师生全数迁往三峡校区,台北校区成为进修推广部使用。截至2021年,台北校区除了进修学士班授课外,空余的教室引进民间资源开发,活化利用。

民生校区

编辑

民生校区位在台北市区敦化北路民生东路一带商业区[26]

2009年校本部迁至三峡后,民生校区作为进修、推广教育、商务人士在职进修使用,与工商产业经常交流,具产学合作潜力。为满足随之衍生的住宿、会议空间需求,台北大学于2022年,与宏汇企业合作,采BOT模式活化该校区,规划兴建产学合作中心、校友会馆、多功能运动场馆。[26]原民生校区教学大楼将保留[来源请求]

永续发展

编辑

象征

编辑

台北大学的学校象征,主要有校园精神、校歌、校徽、校花等:

校园精神

编辑

台北大学成立之初,校训为“自由、创新、卓越”,是创校校长李建兴的教育理念。[27]2008年,台北大学依据学生自治会办理的投票,改以“追求真理,服务人群”校园精神,取代传统校训。

校歌

编辑

台北大学筹备期间即请王邦雄策划、颜崑阳作词,撰有《台北大学校歌歌词》。2000年改制、独立设校后并未采用,改公开征选校歌,仍未有结果。[28][29]至2011年,放弃公开征求方式,改以委托创作,写出校歌〈如鸢高飞〉初稿。〈如鸢高飞〉歌词描述创校沿革,融入大学“追求真理,服务人群”的校园精神,旋律曲风清新。[30]校务会议于2018年正式投票通过,将〈如鸢高飞〉订为校歌。[31]

校徽

编辑
 
国立台北大学校旗上的图案,就是该校的校徽

国立台北大学的校徽,于2000年公开征选,再经专家学者评审、校内师生投票,最后选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学生杨东岳、蓝氏君二人共同设计之飞鸢造型校徽,设计上结合了校门建筑形式、学校所在(三峡)特色、校名“北”字等元素。[32]

校旗委托校徽作者杨东岳、蓝氏君二人所作,有橘黄、蓝白两种不同型式,前者生动活泼,后者庄重沉稳,用以适用不同场合。[33]

校花

编辑
 
栽植在三峡校区正门口的台北大学校花天堂鸟,背景中的建筑为法学大楼

台北大学校花为天堂鸟,代表吉祥、自由,花形亦如校徽中的飞鸢意象。[34]

校树

编辑

台北大学以贝壳杉为校树,是因为“茎直”代表法律精神,“贝壳叶”象征财富,兼有昔时校名“法商”的寓意。成立之初,山燕文教基金会捐赠2,000株予台北大学,其中800棵植于三峡校区中央大道旁。[15]:20, 91-92

组织

编辑

学术部门

编辑

台北大学在行政专校时期,设置的学术部门主要是为培育地方自治干部实务服务;法商学院时期,则设置公共行政、社会学、法律学、商业的科系。2000年独立设校后,陆续增设人文、电机资讯领域科系。截至2022年7月,台北大学设有7个学院,分别是:法律学院商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人文学院电机资讯学院永续创新国际学院[35]其中,永续创新国际学院采全英语授课,面向非华人学生招生。[36]

行政部门

编辑
 
行政大楼

学生自治

编辑

国立台北大学学生自治会是这间大学的学生自治组织,内部模仿三权分立政府体制设计。并且,因为两校区学生组成不同,行政机构、立法机构都是依校区分别设置的。分别是:三峡校区学生会、台北校区学生会,三峡校区学生议会、台北校区学生议会。

大学系统

编辑

2002年间,台北大学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国立中正大学签订共同组成“台湾综合大学系统”的意愿书。[37]最终并未付诸实践,台湾综合大学系统改由中兴、中正与另外两所学校国立成功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合组。

2009年,台北大学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台北医学大学两校,一起成立了台北联合大学系统[7][38]北联大系统于2011年2月得到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同意,[39]并于2014年纳入第四所成员学校国立台湾海洋大学[38]四校的校友会,也自当年起合组“台北联合大学系统校友联合会”。[40]

台北大学以法政、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见长,北科着重医事、药学、生物医学、营养,北科以建筑、设计、工科特别突出,海洋大学则精于海运、养殖、海洋科学等海洋相关的领域,4校发展专精领域不同,具互补性。[38]

台北联合大学系统成员学校的学生可以跨校选课,共享研究资源。四校每年也轮流举办体育竞赛“北鼎联赛”。[41]

学术

编辑

学生

编辑

学生生活

编辑

学生群体

编辑

合作

编辑

姐妹学校

编辑

台湾:国立中兴大学(永久姊妹校)

海外:

社会责任

编辑

产学合作

编辑

校友

编辑

行政专校、专修班、省立法商、中兴法商、台北大学等各时期的毕业生,都被视为台北大学的校友。[15]:34

台北大学校友遍布各界,如政界的游锡堃(夜间部肄业)曾经担任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42][43]、法界的赖英照担任过司法院大法官

注释

编辑
  1. ^ 1950年11月,改为台湾省行政人员专修班,后来删除“人员”二字,改为台湾省行政专修班。1955年春,再次改名为台湾省立行政专修班。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國立臺北大學. 110 学年度大专校院一览表. 教育部.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中文). 
  2. ^ 2.0 2.1 近三年教職員人數與變動趨勢圖. 国立台北大学校务及财务资讯公开专区.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中文). 
  3. ^ 國立臺北大學統計資訊一覽. 大专校院校务资讯公开平台. 教育部.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中文). 
  4. ^ 4.0 4.1 4.2 近三年學生人數與變動趨勢圖. 国立台北大学校务及财务资讯公开专区.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中文). 
  5. ^ 5.0 5.1 每生校地及校舍(或樓地板)面積. 国立台北大学校务及财务资讯公开专区.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中文). 
  6. ^ 黄朝琴. 歡慶70周年校慶 北大吉祥物「大北」熊亮相. 青年日报. 2019-03-13 [2023-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2) (中文(繁体)). 
  7. ^ 7.0 7.1 台北联合大学系统. 關於臺北聯大. 新北市: 台北联合大学系统.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中文). 
  8. ^ 国立台北大学商学院. 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通過AACSB國際商管認證. 新北市: 国立台北大学. 2016 [2017-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1) (中文). 
  9. ^ Amazon Inc. AWS Educate Institution Lists (PDF). [2018-06-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1-11) (英语). 
  10. ^ 刘建邦. 台北市推大數據 攜手亞馬遜及7大學. 中央通讯社电子报 (台北市: 中央通讯社). 2018-03-06 [2018-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1) (中文). 
  11. ^ 杨淑媛. 桃捷與四所大學籌組大數據產學聯盟 期升級智慧捷運. ETtoday 新闻云 (桃园市: 东森新闻). 2018-07-10 [2018-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4) (中文). 
  12. ^ 普汇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最具號召力【 Ai 金融科技聯盟】蔚然成形-六大名校與普匯金融科技結盟. 台北市: inFlux普汇金融科技. 2019 [2019-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中文). 
  13. ^ 13.0 13.1 興大七十年. 
  14. ^ 国立台北大学筹备处. 國立台北大學設校概況. 1998-02. 
  15.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李建兴. 汗水與掌聲:國立臺北大學成立前後. 商鼎. 2000. ISBN 9789574630639. 
  16. ^ 监察院. 監察院公報第2138期. 政府公报资讯网 (国家图书馆). 1997-12-31: 2473–2476 [2022-07-26] (中文(台湾)). 监察院教育委员会为行政院于国立台北大学校区土地问题尚未获解决之前,即核准教育部成立该校筹备处,迄今校地仍未完成无偿拨用,校舍建筑亦未动工,筹备进度几近停顿。又教育部明知筹备作业停滞,却未能适时调整人力,徒增公帑浪费及员额闲置,爰依法纠正案 
  17. ^ 李建興接任台北大學籌備處主任. 民生报. 1999-02-11. 21版. 
  18. ^ 孙蓉华. 台北大學 七月參加大學聯招. 联合报. 2000-01-29 (中文(台湾)). 
  19. ^ 陈曼玲. 台北、嘉义、高雄三所新大学下月报到. 中央日报. 2000-01-06
  20. ^ 林全洲. 縣長批台北大學遷校慢 校長挨悶棍. 联合报. 2003-04-15. 
  21. ^ 曾子容. 台北大學特定區景觀變遷分析 (pdf): 2. 2013 [2022-06-22] (中文(台湾)). 
  22. ^ 黄台中. 北聯大合體 挺北科大爭校地. 工商时报. 2021-10-15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中文(台湾)). 
  23. ^ 吴文良. 李建興 得意「生」下台北大學. 联合报. 2004-09-02 (中文(台湾)). 
  24. ^ 颜明达. 三峽飛鳶 地方新地標. 联合报. 2000-01-29. 
  25. ^ 颜明达. 江沖默老鷹銅雕 國內最大型. 联合报. 2000-02-01. 
  26. ^ 26.0 26.1 项家麟. 臺北大學民生校區活化 攜手宏匯集團打造都會型學園. 经济日报. 2022/06/14 [2022-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中文(台湾)). 
  27. ^ 李宥楼. 教育界的五級師範生. 今周刊. 2000-12-21: 118 [202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5) (中文(台湾)). 
  28. ^ 陈诗凡. 校歌徵選 歡迎參與 (PDF). 国立台北大学校讯. 2000-06-01, (2): 第三版 校园规划 [2022-06-22]. 
  29. ^ 秘书室. 如鳶高飛 校歌同意投票進行中. 国立台北大学. 2019-01-02 [2022-06-22]. 
  30. ^ 叶德正. 台北大學校歌 試唱《如鳶高飛》. 《中国时报》. 2011-10-17 (中文(台湾)). 
  31. ^ 吕育诚. 傳承校史 如鳶高飛 臺北大學校歌誕生. 国立台北大学校讯. 2019-05-15, (228). 
  32. ^ 陈诗凡. 展現設校理念自由、創新、卓越 師生票選飛鳶造型校徽 (PDF). 国立台北大学校讯. 2000-05-01, (1): 第一版 北大要闻 [2022-06-22]. 
  33. ^ 陈诗凡. 校旗登場 藍白莊重沉穩 橘黃生動活潑 (PDF). 国立台北大学校讯. 2000-06-01, (2): 第一版 北大要闻 [2022-06-22]. 
  34. ^ 代表性動植物或特產:國立臺北大學天堂鳥. 创校与前瞻 - 2016全国大学档案联展. 国立台湾大学. [2022-07-10]. 
  35. ^ 認識臺北大學. 国立台北大学. [2023-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6) (中文). 
  36. ^ 谷庭. 挺烏克蘭!台北大學:來就讀每年發5千美金獎學金. 三立新闻网. 2022-03-17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中文). 
  37. ^ 张锦弘. 師大、中正、中興、台北 四校組台綜大系統. 联合报. 2002-03-25 (中文(台湾)). 
  38. ^ 38.0 38.1 38.2 许瀚分. 海大加入北聯大 待教部核准. 联合报(地方版) (基隆). 2014-06-13: 第B2版:基隆综合新闻. 
  39. ^ 資源共享交流 台北聯大、美國普渡大學締盟. 经济日报. 2011-03-28: 第C11版:产学合作 (中文). 
  40. ^ 臺北聯大校友聯合會 成立. 经济日报. 2014/06/30: 第C1版:工商活动 (中文). 
  41. ^ 许家宁. 海大防疫龍舟賽 飆舟爭奪「戴口罩」龍旗. 中时新闻网. 2020-06-14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中文(台湾)). 
  42. ^ 锺丽华. 「水牛伯」自曝念7所學校3所沒畢業 曾因這理由被退學.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2-03-05 [2022-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中文(台湾)). 游锡堃回忆,…考上中兴大学台北校区法商学院公共行政系夜间部,却因为协助助选的政治因素,遭学校用选罢法退学 
  43. ^ 张锦弘. 退學校友 游錫堃致詞勉學弟妹 當年讀中興法商學院 因助選被開除. 联合报. 2003-06-07.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校網-校史”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