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讨论:学校/条目指引

最新留言:1年前由Jimmy-bot在话题提议建立中小学条目指引内发布
          专题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无需评级。
本维基专题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学校专题 (获评专题级不适用重要度
本维基专题属于学校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学校(不含高等院校)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专题级专题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维基专题无需评级。

确认页面空间条目与学校相关内容是否需建立独立方针/指引页 编辑

近期编辑的页面因为傀儡的关系,大多是学校页面,但zh.wikipedia.org似乎没有方针/指引页系统性的提到学校页面应该如何撰写

参考en.wikipedia.org的论述Wikipedia:WikiProject_Schools/Article_advice整理成Draft:英文维基百科学校专题编写建议

想确认这个草稿是否具备被社群编修、讨论或投票程序而成为指引的价值,如果页面没有成为指引的价值,就依草稿流程等候删除或者改标题后设置在论述中。--Rastinition留言2022年7月17日 (日) 00:44 (UTC)回复

窃以为当中多数内容和观点已为一般内容收录准则所规范,该建议页面亦为热心编者之经验分享和提示,敝人认为主要属“个人论述”,或可提供有兴趣之站友参阅讨论。感谢翻译。--Kriz Ju留言2022年7月17日 (日) 13:07 (UTC)回复
@Rastinition:可参阅WikiProject:学校。--S099001留言2022年7月27日 (三) 13:11 (UTC)回复
已经看到维基专题:学校/条目指引页面,谢谢--Rastinition留言2022年7月27日 (三) 13:29 (UTC)回复
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将您撰写的草稿与学校专题的条目指引论述合并,再送交互助客栈讨论。学校类条目如果能有一个专门的指引,会是很棒的一件事,学校条目要不是常常被拿来广告,就是被不满的学生上来破坏。--S099001留言2022年7月27日 (三) 15:00 (UTC)回复

提议建立中小学条目指引 编辑

学校条目当前遇到了一些问题:

  1. 应涵盖内容,迄今没有社群共识标准(请参阅下方“此前的相关讨论”一节);
  2. 经常有编者身为校友,基于忠诚、自豪,加入对学校有利宣传性的叙述;
  3. 或是在学学生不满,刻意破坏、加入对学校的负面评论。

因此,提议建立Wikipedia:中小学条目指引规范学校条目内容,并参考了WikiProject:学校/条目指引Draft:英文维基百科学校专题编写建议(上述二者均译自英文维基百科学校专题论述,分别经过主要编者修改,基本综合了内容指引与格式指引的性质)与历来讨论,试拟草稿,恳请赐予意见。

不将高等/大专院校纳入的原因,是因为中、英文维基百科的学校专题与大学学院专题都是分开的,可见两者性质略有不同,此处先行就较常被破坏,及条目内容详尽程度较常有争议的中小学部分拟定指引。

中小学条目指引是一篇内容指引,旨在规范中学小学相关条目。

资讯框 对于中小学条目适用的资讯框,社群已经在2020年间完成整合,请统一使用{{Infobox school}}。

建议避免填写项目

  • 联络方式:例如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电子信箱。(维基百科不是电话簿
  • 副职领导人与临时职位:例如副校长、副主席、代理校长。
  • 尊称:前缀英语Pre-nominal letters后缀字(CEO、Dr、BA、BSc、MA、PhD等)及性别用语(先生、女士)。例如:不要使用“党委书记:王大华先生”,只需要写出“党委书记:王大华”就好了。

导言 条目定义句应提到该校的官方全衔、常见名称及历史上使用过的其他名称,并描述其类型与位置。如:

维基百科中学,简称维百中学,曾称吉米·威尔士中学,是一所位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私立高级中学
源代码小学,简称源小,是日本的一间公立小学,位在茨城县潮来市

如果该校校名的原文并非汉语,请加注原文,但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绝大多数学校,其原文校名就是汉语者,则不应在第一句提到它的英文校名。

校歌歌词 校歌歌词应仅在确认其进入公有领域,或其他可以上传到维基的前提下,上传到维基文库,并于适当处(如学校象征章节,或末尾外部链接章节)给出连结,因为维基百科不应包含原始资料的副本

如果校歌歌词非自由版权释出,允许列出其部分具有特殊意义的词句(以有文献专门探讨该句歌词为判定标准),但应说明其意义为何。

人物

家长会等相关组织领导者 历任家长会长、校友会长、教师会长、学生会长等资讯,均不应列出。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都应该只在人物本身就具备关注度,独立第三方来源提及这位人士与学校的关系时,才被列入学校条目中。如果满足独立列表的要求,可以另以列表收录(可参阅方针《列表的概述》、指引《以地方划分的人物列表的收录标准》,并参考《维基百科:格式手册/列表之内容》以及《维基百科:独立列表之选择标准》建立相关列表)。

在学校条目内提及这些人物时,请以叙事散文为主,尽量避免使用表格或列点。

建筑与学校设施

各项学校建筑与设施,除非是古迹等特殊建筑,或者在可靠来源中具背景介绍或叙述者(不含单纯提及建筑/设施名称,或仅具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基本资料者),否则不应单独列出。

于条目中介绍建筑与设施相关背景资料时,应使用百科全书式的语调,撰写描述性质散文,尽量避免仅以列点形式罗列各项建物的名称,也请避免除了名称外,仅写出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统计资料。

前述“学校建筑与设施”泛指校园内之建筑物及其内含或附属之设施(包含但不限于校舍、运动场(含球场)、运动馆等建物,以及校舍内的实验室、专科教室、特别教室、建物旁的庭园等设施)。

交通资讯 请避免在学校条目中列出如何到达该校、校门口设有什么公车站,停靠有什么路线等资讯。(互助客栈2019年7月共识参照)

学生的考试成绩 有关升学考试成绩表现,均不应录入。例如:不应该提到“某高中有多少比例的学生高考在该省平均前50%”(中国大陆),也不应该提到“某国民中学全体学生均在国中教育会考获得B以上成绩”(台湾)。

学校特色 撰写此类文字,务必特别谨慎,以免流于宣传、广告。

开设课程 诸如该国语文、数学、科学、历史这种常见科目,不应该写出。但是,如果该校有特别的课程(例如台湾在108课纲中规定各校都应该要有“校订必修课”),则可以列出。

外部链接

学校条目中,请置放学校官方网站的连结,并使用{{Official Website}}或{{Url}}等模板,以统一格式。尽量使用语言代码模板(如{{zh-cn}})标注该网站的语言。

不要在学校条目中,加入该校社群网站专页、影音频道(如 Facebook, YouTube, 微博, Tiktok)账号,除非此账号实际上代替学校官方网站功能,且互联网上找不到这间学校的官方网站。

参见

Category:维基百科内容指引

至于历任校长、社团列表等先前较有争议的部分,等待上述第一阶段条文讨论完毕后,再行处理。

此前的相关讨论,除了已经以内部链接引用在提议条文中者,尚有:

--S099001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04:48 (UTC)回复

我认为应当直接写入学校条目指引,不必再特地另立页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7月31日 (日) 07:38 (UTC)回复
如果能有共识而能建立指引会较好,当然若在此处回响不大,过七天存档后,便会直接将之纳入学校专题的论述中了。--S099001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07:47 (UTC)回复
不赞同列为指引。为什么学生在毕业后具备关注度就不能列入呢?列入校友栏目都不可以吗?不是很明白。似乎与现行论述内容不一致。
此外我觉得部分内容如果有可靠第三方来源的有效介绍的话,应该允许列入。--Yinyue200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13:06 (UTC)回复
校舍、设施是学校条目的基本必须内容,亦会经过扩建或重建,甚至搬迁。而且设施标准和种类亦并非所有学校都有,不应删除。--Wpcpey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13:18 (UTC)回复
@Yinyue200:“学生”原意仅指在学学生。我想就将学校相关人物统一改成类似标准,或许会好些,再请您看看:
现行条文

教职员与学生

教职员仅限本身具备关注度者,像胡适这样有名的教师可以列入

学生除非在学时就具备关注度,如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等,否则不应列入

提议条文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都应该只在人物本身就具备关注度独立第三方来源提及这位人士与学校的关系时,才被列入学校条目中。

至于您提到“部分内容如果有可靠第三方来源的有效介绍”,还请您说明一下是哪些部分,可以将本指引草稿分成多节来讨论,不用一次通过的。--S099001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13:29 (UTC)回复
至少我觉得“校舍、设施 ”应当是允许列入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13:32 (UTC)回复
@WpcpeyYinyue200:谢谢提醒,上述提案的确可再商榷。不过现在中小学条目,偶尔仍会见到将校内所有建筑物、设施列出清单。在中小学常见的篮球场、操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以及整栋大楼都是普通教室的建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基于维基百科不是目录,个人觉得可以不用录入。
同样地,参照WP:NOT方针提到避免“详尽的软件更新记录”,个人也认为不需要详述一栋大楼扩建、重建、搬迁的历史。当然,像是建国中学红楼这种具备独立关注度的建筑,是可以被列入的。提案稍后改为:
现行条文

校舍、设施

校舍除非是古迹等特殊建筑,否则不应列出。

运动场馆、实验室这类设施十分普遍,不应列出。

提议条文

建筑与学校设施

建筑与各项学校设施,除非是古迹等特殊建筑,或者在可靠来源中,有介绍该设施的叙述(单纯提及建筑/设施名称,或除了建筑/设施名称外,只有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统计资料者,都不算),否则不应列出。

前述“建筑”包含了校舍、运动场(含球场)、运动馆等建物,“学校设施”指其附属设施,例如校舍内的实验室、专科教室、特别教室,还有建物旁的庭园。

在学校主条目中提到建筑与各项学校设施,应当附上介绍,不要只罗列出各项建物的名称,也不要除了名称外,仅写出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统计资料。

--S099001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13:54 (UTC)回复
个人认为设施的叙述还是不需要定立这么严格的要求,这些统计资料也是对读者有参考的价值。--Wpcpey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14:31 (UTC)回复
13:54 (UTC) 更改条文的第三段,并不是说统计资料不值得写出来,而是除了这些基本资料以外,可以增加更多的叙述。主要配合前面第一段“...否则不应列出”已经要求,如果编者列出这些设施,应该也可以找到单纯统计资料以外、更多的介绍。--S099001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14:48 (UTC)回复
参考Shizhao的意见,我个人不建议设施使用列表介绍,如果值得被纪录,一定有可以用描述性语句介绍的内容。相关被介绍的内容一定有来自独立第三方来源(非第一手来源)的网页或纸本资料WP:可供查证。--Rastinition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4:06 (UTC)回复
@Rastinition:修正如:
现行条文

建筑与各项学校设施,除非是古迹等特殊建筑,或者在可靠来源中,有介绍……,否则不应列出。

提议条文

建筑与各项学校设施,除非是古迹等特殊建筑,或者在可靠独立的第三方来源中,有介绍……,否则不应列出。

至于描述性语句,大致上如下方 2022年8月1日 (一) 07:22 (UTC) 修改版本,已经增列于草稿中,还请您检视。--S099001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7:28 (UTC)回复
人员和设施应该强调用描述性的百科语句进行介绍,尽量不要用表格或点列的形式展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8月1日 (一) 03:17 (UTC)回复
已修改为:
现行条文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都应该只在人物本身就具备关注度,独立第三方来源提及这位人士与学校的关系时,才被列入学校条目中。

提议条文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都应该只在人物本身就具备关注度,独立第三方来源提及这位人士与学校的关系时,才被列入学校条目中。

提及这些人物时,请以叙事散文为主,尽量避免使用表格或列点。

现行条文

在学校条目中提到建筑与各项学校设施,应当附上介绍不要只罗列出各项建物的名称,也不要除了名称外,仅写出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统计资料。

提议条文

在学校条目中提到建筑与各项学校设施,应当附上介绍,并使用百科全书式的语调,撰写描述性质散文。尽量避免使用列点形式,只罗列出各项建物的名称,也请避免除了名称外,仅写出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统计资料。

--S099001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07:22 (UTC)回复
(+)支持(!)意见:个人综合考量条目所具备之基本资讯和易读性、来源可靠性、避免不断增生之过度细琐讯息,以及适当促进编者参与,支持相关修订,同时希望部分更动:
“各项学校建筑与设施,除非是古迹等特殊建筑,或者在可靠来源中具背景介绍或叙述者(不含单纯提及建筑/设施名称,或仅具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基本资料者),否则不应单独列出。
于条目中介绍建筑与设施相关背景资料时,应使用百科全书式的语调,撰写描述性质散文,尽量避免仅以列点形式罗列各项建物的名称。
前述“学校建筑与设施”泛指校园内之建筑物及其内含或附属之设施(包含但不限于校舍、运动场(含球场)、运动馆等建物,以及校舍内的实验室、专科教室、特别教室、建物旁的庭园等设施)。”--Kriz Ju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23:40 (UTC)回复
( ✓ )同意:有关教职员、学生与校友的提议条文,我确实认为不论是否当时学生亦需要独立第三方来源提及,因为过去有不少香港艺人或红人会被加入条目,亦可以避免破坏(因为如果需要加入有关人士,必需要先有来源,这样较容易查核)。--幻柘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01:21 (UTC)回复

谢谢您的建议,“建筑与学校设施”已经修改了,但是因为第一段还是提到了“仅具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基本资料者”不应列入条目中,因此还是将第二段“,也请避免除了名称外,仅写出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统计资料。”一句留住。至于“教职员、学生与校友”部分,独立列表似乎比条目类列出有更严格要求,因此表述为“如果满足独立列表的要求,可以另以列表收录。”具体差异见Special:Diff/73105184--S099001留言2022年8月7日 (日) 11:21 (UTC)回复


经适当讨论调整以此版本条文内容进行公示七日。--Kriz Ju留言2022年8月14日 (日) 18:22 (UTC)回复
(+)支持公示版本。--飞马闪亮飞月 2022年8月17日 (三) 02:47 (UTC)回复
请问现在还可以提意见吗?-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17日 (三) 21:25 (UTC)回复
克劳棣阁下直接提出,感谢。--Kriz Ju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17:23 (UTC)回复
        • 源代码小学,简称源小,是日本的一间公立小学,位在茨城县潮来市。”,请问为什么简称“源小”,而不是“原小”呢?简称用字原则上不是应取用全称里的用字吗?还是纯粹笔误?
        • 请问资讯框为什么不能写代理校长呢?如果校长下午下班出车祸,当天晚上不治身亡,突发状况,一个月之内难以合法产生新校长,但校务又不能一个月无人综理,明明有人实际执掌全校,为什么宁让“校长=”留空,而不写“校長=許黛麗<small>(代理)</small>”呢?我大致认同临时职位不要写,但是校长不是学务长、辅导主任或课程组长,他是整所学校的最高领导人,即使是代理的。
        • 以上。谢谢。-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19日 (五) 01:09 (UTC)回复
          zh-cn:源代码;zh-tw:原始码   囧rz…… ——魔琴 [ 留言 贡献 ] 2022年8月19日 (五) 03:13 (UTC)回复
          • 那么我只能说这个例子不当,“拟真性”太差。一所学校的“校名本身”如果本来就是汉字,则实务上其校名本身不应被地区词转换。一所台湾的小学如果被命名为雷射國民小學,被中国大陆用户浏览到,难道不该是雷射国民小学,反倒变成激光国民小学吗?况且S099001君的源代码就是源原并用的,因此我仍认为是笔误。-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19日 (五) 06:55 (UTC)回复
            那么换个例子或许较佳。--S099001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5:24 (UTC)回复
(!)意见:个人认为依站友所言,收录重要教职人员于资讯框似确实合理,亦无甚大碍,且资讯框可动态调整内容,也可供热心编者持续维护更新。再请教原提案S099001阁下有无其他观点或考量,或是如何小作更新,感谢。--Kriz Ju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05:53 (UTC)回复
收录代理校长应该是合理的,感谢克劳棣君提出。“副职领导人与临时职位:例如副校长、副主席、代理校长”修改为“副职领导人:例如副校长、副主席。”代理校长是一个不当的举例疏漏,个人原意暂时职位参考自英文维基百科学校专题论述,“temporary position”指的应该是类似于“任务编组的领导职位”,不过要描述这部分的话,一时想不到恰当条文,还是先移除了。--S099001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5:17 (UTC)回复

2022年8月19日,依照上述讨论,修正部分条文如下(修正后全文请见Special:固定链接/73308475):

现行条文

源代码小学,简称

副职领导人与临时职位:例如副校长、副主席、代理校长

提议条文

维基小学,简称

副职领导人:例如副校长、副主席。

--S099001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5:24 (UTC)回复

现行条文

如果该校校名的原文并非汉语,请加注原文,但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绝大多数学校,,其原文校名就是汉语者,则不应在第一句提到它的英文校名

提议条文

如果该校校名的原文并非中文,请加注原文,但原文校名就是中文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绝大多数学校,则不应在第一句提到中文校名的其它语言翻译

导言 条目定义句应提到该校的官方全衔、常见名称及历史上使用过的其他名称,并描述其类型与位置。如:

维基百科中学英文:英语:Wikipedia High School),简称维百中学,曾称吉米·威尔士中学,是一所位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私立高级中学
维基小学日文:日语:ウィキ小学校),简称维小,是日本的一间公立小学,位在茨城县潮来市

是否在条目首句以括号加注中文以外的校名,请依下列原则判断:

  • 如果该校校名的原文并非中文,请以括号加注原文。
  • 学校所在地区广泛使用中文,但亦有其它官方语言者,可以加注其它官方语言名称。例如:澳门新加坡两地的学校,可以加注葡萄牙文英文校名。
  • 中国大陆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也可以加注少数民族语文校名,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学校,除了中文校名,还可以加注朝鲜语文校名。其它地区有类似情况者,以及台湾的“原住民重点学校”,依此类推。
  • 除了上述情况,原文校名就是中文者(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绝大多数学校),不建议加注中文校名的其它语言翻译。
(&)建议:将“学校所在地区广泛使用中文,但亦有其它官方语言者,可以加注其它官方语言名称。”修改为“学校所在地区广泛使用中文,但亦有其它官方语言通用语言者,可以加注其它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名称。”,原因是被很多当地人所使用、可以流利沟通的语言可能并没有被订定为官方语言。像台湾,只有国家语言,而没有官方语言。-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5日 (四) 18:29 (UTC)回复
感谢建议,已新增通用语言部分。--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6日 (五) 00:07 (UTC)回复
有关行文适宜延伸考虑到特定校门12等类本身名称具备其它语言版本之名称,承克劳棣阁下建言、相关条文应一并指出有关加注语文之文,亦采自校方立校校名本身已具双语之因素——即该校原文校名是属于双语命名者,其所有语言版本名称依原文全衔描述及加注。,建议修订加上该句。--约克客留言2022年8月30日 (二) 13:13 (UTC)回复
已参考此句修订,前后差异如[1]。--S099001留言2022年9月2日 (五) 00:58 (UTC)回复
(!)意见草稿并无硬性规定不能加入校歌。阁下举的这些校歌(不只三首歌)有列出歌词全文者,其歌词都古老到已进入公有领域,反之,版权未到期者,只是描述其资讯,并无列出歌词全文。故,草稿与之尚无捍挌之处。-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19日 (五) 17:10 (UTC)回复
你再看一次,现草稿要求将歌词全文放在文库,仅可留下往文库的连结。-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8月19日 (五) 17:23 (UTC)回复
如此说来,草稿忽略了WP:不要包含原始资料的副本的例外情况:版权自由、相对较短的文稿全文则可以在文章中全部引用。考虑到校歌歌词通常较短(相对于散文、极短篇以上的小说、长篇诗作等),在版权自由的前提下,是否可于条目全文照录,应重做考量。-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19日 (五) 18:21 (UTC)回复
个人目前还是倾向不放入全文,最多引述一些词句。就算该校校歌具有独立关注度,而能自成一篇条目,方针WP:NOTLYRICS对于这种情况还是建议“引述歌曲应该保持合理长度,相对于条目其余部分,且有助于讨论或阐述作品风格;全文可以放在维基文库并在条目建立连结。”像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歌这一章节,几乎是以歌词为主体,其他部分相当少。如果引述一些词句后,读者真的有浏览需求,可以点入维基文库或学校网站继续看剩下的歌词。另外,音乐专题论述维基百科:歌词和诗句同样建议“歌曲或诗歌作品应该满足关注度,才有必要引述词句内容。”
校歌歌词应仅在...前提下,上传到维基文库,并于适当处...给出连结”硬性规定确实严格了些,待想想如何改进,或许可以将“上传到维基文库,并于适当处给出连结”改为“建议上传到维基文库”?--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0日 (六) 14:03 (UTC)回复
建议加一句,“如果校歌本身或特定词句有特殊意义的话,可以在引用参考来源佐证的前提下,合理引用部分词句以助说明。”不建议因为长度作调整,短不代表值得收录--——C933103(留言) 2022年8月21日 (日) 04:48 (UTC)回复
但是,短也不代表不值得收录吧?对于全文已进入公有领域的短歌词,硬性规定不能加入歌词全文的理由是?-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1日 (日) 08:17 (UTC)回复
不是一定不能收录,而是视乎意义。--——C933103(留言) 2022年8月21日 (日) 08:27 (UTC)回复
(?)疑问要同时讨论是否调整过滤器297?
如果不修改过滤器297,(&)建议原则上禁止,有加入需要时再发起编辑请求由管理员设置相关歌词内容至条目中。--Rastinition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08:50 (UTC)回复
过滤器297似乎仅针对新用户,另外全文硬性禁止确实过于严苛了,提案改为:

校歌歌词 合乎著作权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在条目中加入校歌歌词。有不少学校的校歌并不满足这一情况,因此,过滤器会阻止编辑次数少于250次的编者将校歌歌词加入条目,以避免不小心侵害著作权的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您可以将在讨论页提起编辑请求,将会有熟稔著作权规定的编辑与您讨论加入歌词是否合适。

如果您欲加入歌词全文,基于方针《维基百科不是歌词库》、指引《不要包含原始资料副本》,请您考虑是否改将之写进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维基文库

如果校歌本身或特定词句有特殊意义的话,可以在引用参考来源佐证的前提下,引用部分词句以助说明其意义。注意到:如果歌词不合乎上述著作权规定,您仅能合理使用

现行提案全文请见Draft:Wikipedia:中小学条目指引,此次更改的差异请见Special:Diff/73354120。--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2:19 (UTC)回复

校歌歌词 …………

如果校歌本身或特定词句有特殊意义的话,可以在引用参考来源佐证的前提下,引用部分词句以助说明其意义。

请注意:如果歌词不合乎上述著作权规定,您仅能合理使用

最后一句很重要,建议换段书写,以彰其重要性。-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5日 (四) 18:46 (UTC)回复
 完成。--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6日 (五) 00:07 (UTC)回复
(:)回应:感谢S099001君费心拟定规范草稿,并愿察纳建言,在下务必会再逐字逐词细心地审阅、思考,以不负阁下的信任。-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19日 (五) 16:32 (UTC)回复
如果像真光女书院#班级结构那样,列出课程的目的为反映不同课程在不同班别所采用的教学语言的性质呢?--——C933103(留言) 2022年8月21日 (日) 04:44 (UTC)回复
另外,对于香港高中的选择性科目来说,常见与否的定义为何?--——C933103(留言) 2022年8月21日 (日) 04:50 (UTC)回复
试改为下列条文(修正后全文,见Special:固定链接/73308848):
现行条文

诸如该国语文、数学、科学、历史这种常见科目,不应该写出。但是,如果该校有特别的课程(例如台湾在108课纲中规定各校都应该要有“校订必修课”),则可以列出。

提议条文

请避免在条目中列出由当地教育主管机关统一规定必须教授的课程,诸如该国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常见科目,经常属于这一种课程。但是,如果该校开设独特的课程(例如台湾在108课纲中规定各校都应该开设“校订必修课”),则可以列出。

如果当地教育主管机关统一订定必须教授某些科目,则这些科目就算“常见”,不应写入。如果是该间学校特有的科目,便具有写入的价值。真光女书院#班级结构的个案,看起来像是为了解释“班级结构”而非仅列出“课程列表”,对此个人认为不属于提案讨论中“不应该写出”的范畴。--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10:22 (UTC)回复
在香港,高中只要求设置中文英文数学公民四科,其余所有科目均为选择性,包括所有普遍认知的文科和理科科目。而初中阶段则只要求中国历史科独立设置,其余所有科目均可由学校自行选择如何组合。--——C933103(留言) 2022年8月21日 (日) 11:46 (UTC)回复
进一步修正(修正后全文见Special:固定链接/73313314):
现行条文

请避免在条目中列出由当地教育主管机关统一规定必须教授的课程,诸如该国语文、数学、科学、历史等常见科目,经常属于这种课程。

提议条文

请避免在条目中列出由当地教育主管机关规定必须教授,或②统一规划,允许各校决定是否教授的课程,诸如该国语文、数学、科学、历史等常见科目,经常属于这种课程。

上述修正条文,旨在将“是由教育主管机关规划其授课大纲或纲要,但是各校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安排的课程”纳入“建议避免写出”范畴。实际以港、台举例:香港方面包含但不限于“高中各学习领域的选修科目”(第28页),台湾高中以下学校则仅包含“部定课程”(第8-12页)。--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15:27 (UTC)回复
但香港高中选修科也有部分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人修读。--——C933103(留言) 2022年8月22日 (一) 16:04 (UTC)回复
个人仍是认为,如果是政府规定的课程,就具有共通性,可以写在香港教育,而不需要写在各校条目内。--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2:01 (UTC)回复
加上应用学习科目就应该过百科了,怕会成为杂项列表--——C933103(留言) 2022年8月25日 (四) 00:34 (UTC)回复
WP:NOT是方针阶级,应当比中小学条目指引更优先适用。如果只是单纯列出课名(像这样),恐怕不管是在香港中学教育还是各校条目里都会被以WP:NOT删除。仅就中小学条目指引草案讨论,从考试与评核局网站来看,“应用学习科目”应该也是教育局规划的,个人依然认为不需要单纯列出某校的开课清单。--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01:05 (UTC)回复
开课清单我是会推荐去观看中学概览,而非在学校条目观看,最主要原因还是开课的课名是每年都有更改,如果每年更改都要加入条目当中,会过度琐碎。--幻柘留言2022年8月28日 (日) 05:06 (UTC)回复
怒卑之建议,本人对关注度及杜写方式的事情有几个想法,欢迎参考:
1.对于不足100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学校,无论是否重建,都不直接符合关注度
2.对于有重大报导的学校,例如贪污事件,校园枪击灾难,孽待儿童等丑闻,如果学校本身可以不参考事件写出来约200字的内容,在将事件列出来,最好将特地事件单独开条目。反之如果学校本身在事发前事情不大,可以不设立学校条目,合并事件。
3.对于高一级教育机构的附属学校,可以合并起来,除非小学报导很多。
4.对于中小学(甚至幼稚园)合并的话,可以当作一个整体,不需依靠中小学拆分多个条目。
5.可以在对维基儿童的方针上,标注学校介绍应该客观中立,最好做出一个例子出来。
6.学校如果按照规章的情况下写不到150字节的,不建议建立,可以合并于某地区教育机构列表或邻近有关注度的学校。
7.对于过度正面或丑化的学校,建议删除后立即重新建立,或是直接删减修改问题。
8.对于课程,可以建立“X地区教育”条目,将中小学课程放入,前提是该地区最好为省或直辖或自治地区,州等,对于城市,甚至区域没有例外就不要单独开条目,前提是教育内容必须不能杂乱堆积。
9. 对儿童维基人写自己学校的情况,建议参考关注度,中立,自己学校的条目的一堆先前指引,重新编写一张。--FK8438留言2022年8月30日 (二) 12:42 (UTC)回复
关注度部分,其实此提案是内容指引、格式指引,不涉及关注度讨论的。教育机构关注度讨论现在倒是正在公示: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22年9月#无法理解NT:SCHOOL为何对公立与私立高中区别对待。--S099001留言2022年8月30日 (二) 12:54 (UTC)回复

交通资讯

请避免在学校条目中列出如何到达该校、校门口设有什么公车站,停靠有什么路线等资讯。(互助客栈2019年7月共识参照)

这个颇为模糊。是“一律避免列交通资讯”,或是“可以列交通资讯,但应尽量简单扼要,不能太琐碎”?互助客栈2019年7月共识仅及公车路线,并无限制学校所邻近或坐落的铁公路系统吧!?-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7日 (六) 00:48 (UTC)回复
这倒是。印象中,之前互助客栈还有“机构条目是否列交通资讯”的相关讨论,只是一时还没找到,我再找来参考一下。--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7日 (六) 01:32 (UTC)回复
所以阁下是倾向“一律避免列交通资讯”吗?-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7日 (六) 02:30 (UTC)回复
如果把学校附近的公车站牌全部列出来,个人是觉得没必要。但像大庆车站设立跟中山医学院师生通勤有关,或是文华高中站这种因为在学校附近,直接拿学校来命名的捷运车站,应该可以提及。最终仍应以WP:NOTGUIDE等相关方针指引来判断。--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7日 (六) 03:20 (UTC)回复
那我举几个例,想请教阁下的看法。如果我在“交通资讯”段落写这样并且只写这样,是否违背WP:NOTGUIDE
-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7日 (六) 23:58 (UTC)回复
香山高中、三合国中、新竹高工,如果有可靠来源能证明三姓桥车站、三和国中站、北新竹车站兴建、选址与之有关,不反对写入。--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8日 (日) 06:01 (UTC)回复
  • 个人理解的非指南,原文或成文至少其一为散文形式,参考来源为二手有效介绍。如果来源为一手来源(地图等),或是二手来源中的罗列(整理的地图、地貌),难以避免不准确与指南之嫌。
  • “通勤有关”应有来源介绍。“直接拿学校来命名”我不建议直接收录,琐碎信息。如北京大学是否要单纯罗列北京大学东门站国立故宫博物院是否值得提故宫站。又如天安门条目里单纯罗列附近有天安门东站(公交、地铁)、天安门西站(同上)、天安门广场东(公交站)等车站,对读者就只有交通指南意义,因为没有进一步信息。如果条目存在且详实,只为参照和引流作用,我建议写成散文或写入“参见”。
  • 克劳棣提出的例子,如果是编者基于一手来源研究,感觉很容易不准确和含糊,如大型校园按中心点还是最近边缘,按直线还是路程,分校区是否计入,“斜对面”、“也是后者的终点”等也易原创总结和出问题。
--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8日 (日) 01:00 (UTC)回复
这里的讨论一开始就被界定为中小学,可是阁下举的北京大学国立故宫博物院天安门都不是中小学,后两者甚至不是学校,故不论它们的实际情形如何,都不适合证明或反证此处的意见,毕竟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性质。-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8日 (日) 03:24 (UTC)回复
不好意思忽略了这点。但个人感觉,任何地标条目中单纯罗列周边交通等信息,都会有滥加之嫌。--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8日 (日) 11:15 (UTC)回复
首段和infobox里都会写学校地址,infobox里还有osm地图,非要画蛇添足写这些玩意到底想干嘛?--。->>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8月28日 (日) 03:40 (UTC)回复
相关条文列明方针依据,并修改行文表述后,修正如下:
现行条文

交通资讯 请避免在学校条目中列出如何到达该校、校门口设有什么公车站,停靠有什么路线等资讯。(互助客栈2019年7月共识参照)

提议条文

交通资讯 维基百科不是旅游指南请避免在学校条目中列出如何到达该校的详尽交通指南另外,也不要像这样,把行经学校的公车路线不经筛选地全部列出(互助客栈2019年7月共识参照)。

“校门口设有什么公车站”可由“如何到达该校”含括,故同时删除此句。修正后,现行版本请见Draft:Wikipedia:中小学条目指引。--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8日 (日) 06:20 (UTC)回复
(~)补充:我认为User:Ohtashinichiro君所言有理,因此我大幅改变想法了。对于不是非常偏僻的中小学,只要有学校地址,配合足够精确、更新及时的线上地图(如Google map),就可以查到该校附近有什么火车站、捷运站,或有什么公路、市区道路经过,完全不必另开“交通资讯”段落再写一遍(即使是不详尽的介绍,也不必要)。-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8日 (日) 08:31 (UTC)回复
如果有车站或者公共交通路线,或者新设的道路或交流道,或者码头和航空班次,是“为此学校而设”的话,我认为可以将相关车站视作学校的附属设施并引用来源予以介绍。但纯粹只是途经和服务该学校的交通路线或车站或道路则无需介绍。因此,我认为条目指引中应该删除交通资讯章节并告诉编者不要列出。——C933103(留言) 2022年8月28日 (日) 11:25 (UTC)回复
已新增“不过,如果有可靠、独立的第三方来源表明某公共交通路线、班次或车站、道路、交流道等交通设施的设立或建造,与学校密切相关(如规划时该校师生通勤是重要考量因素),可以在引用来源后,介绍相关部分。”一段。修订差异--S099001留言2022年9月2日 (五) 01:02 (UTC)回复

  公示7日,2022年9月18日 (日) 07:10 (UTC) 结束:逾七日无实质异议。公示条文请见Draft:Wikipedia:中小学条目指引。--S099001留言2022年9月11日 (日) 07:10 (UTC)回复

若某校之著名校友数量未多到可单独成列表,建议附记于该校条目中并以列表方式呈现之。--RekishiEJ留言2022年9月13日 (二) 07:14 (UTC)回复
  暂停公示:对“教职员、学生与校友 ”一节有其它意见。
如此似乎与先前讨论出来的条文不相符。目前版本是胪列于条目中也应该用描述性的百科语句而非表格或列点( 2022年8月1日 (一) 03:17 (UTC) Shizhao 留言),且使用散文可以有格式指引支持,不知您对此是否有其他论点?--S099001留言2022年9月13日 (二) 16:08 (UTC)回复
返回到“學校/條目指引”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