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愉(?—404年3月30日),茂和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时期官员,中书令王坦之次子,官至尚书左仆射,因谋起兵袭击当时领导义兵讨伐桓玄刘裕而被其诛杀。

生平

编辑

王愉与其兄王恺早历清高官位,骠骑将军、会稽王司马道子掌握朝政后迁任司马,加辅国将军[1],而王愉堂妹亦是会稽王妃[2],故他们兄弟都极为高贵显赫。

隆安元年(397年),二州刺史王恭举兵讨伐王国宝,司马道子为求和解,于是委罪于王国宝并赐死他,更向王恭道歉。当时王愉与王恺都上请解职,但司马道子因为他们与王国宝并非同母兄弟,而且向来不和睦,于是未有受牵连。隆安二年(398年),司马道子更听从心腹谯王司马尚之的意见树立外藩,于是调王愉为江州刺史,都督豫州四郡、辅国将军、假节。不过豫州刺史庾楷就因为原为自己都督的豫州四郡交由王愉都督而感到不满,在向司马道子请求收回四郡不果后大怒,于是鼓动王恭起兵。同年王恭就以讨伐司马尚之兄弟及王愉之名起兵,并联结了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一同起兵。

当时王愉刚刚才到江州,而殷仲堪自荆州所派为前锋的桓玄和杨佺期已至,王愉因无备而出走临川郡,但被桓玄别军所俘。后来王恭败死,桓玄与殷仲堪及杨佺期于寻阳结盟,抗拒朝廷任命。桓玄在寻阳更被推为盟主,王愉就负责设置坛所,但其实王愉对此感到羞耻。不久桓玄等人接受朝廷安抚,各回藩镇。

元兴元年(400年),桓玄击败了司马元显,将司马道子父子的势力消灭,自己执掌朝政,并以王愉为会稽内史。次年(401年)年末,桓玄篡位称帝,桓玄当时又以王愉为尚书左仆射[3]。元兴三年二月乙卯日(404年3月24日)[4]刘裕等人正式起兵讨伐桓玄[5],并于三月庚申日(3月29日)于建康设立行台,加王愉前将军。不过,王愉自以自己是桓玄父桓温女婿,皆受其父子宠视,又因曾经欺侮刘裕,于是心不自安,与子王绥联结司州刺史温详图谋起兵攻击刘裕,但图谋泄漏,王愉与其子孙十余人与温详等皆于辛酉日(3月30日)[4]被刘裕诛杀[6]

家庭

编辑
  • 王绥,王愉子,与王谧桓胤齐名,官至荆州刺史,与父谋袭刘裕被诛。但琅邪王氏的王谧、王谌却认为王绥与其父“无罪”受诛,[7]南朝齐、梁时的名士沈约也认为王绥之死,是刘裕“德未足”的缘故。[8]
  • 王纳,王愉子,被刘裕诛杀。
  • 王缉,王愉子,散骑侍郎,被刘裕诛杀。
  • 王慧龙,王缉子,王愉一家被诛杀时被沙门僧彬所收匿,幸免于难,后仕于北魏

参考资料

编辑
  • 《晋书·王愉传》
  •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一百十及一百三
  1. ^ 《晋书·司马道子传》:“于时孝帝不亲万机,但与道子酣歌为务,姏姆尼僧,尤为亲昵,并窃其权。凡所幸接,皆出自小竖。郡守长吏,多为道子所树立。既为扬州总录,势天下,由是朝奔凑。”
  2. ^ 《晋书·王国宝传》:“(王国宝)从妹为会稽王道子妃。”按王国宝为王愉弟,其从妹即王愉从妹也。
  3. ^ 徐广《晋纪》:“玄篡位,迁尚书左仆射。”
  4. ^ 4.0 4.1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201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5. ^ 《晋书·安帝纪》:“(三年春二月)乙卯,建武将军刘裕帅沛国刘毅东海何无忌等举义兵。”
  6. ^ 《晋书·安帝纪》:“(三月)辛酉,刘裕诛尚书左仆射王愉、愉子荆州刺史绥、司州刺史温详。”
  7. ^ 《晋书‧王谧传》:会王绥以桓氏甥自疑,谋反,父子兄弟皆伏诛。谧从弟谌,少骁果轻侠,欲诱谧还吴,起兵为乱,乃说谧曰:“王绥无罪,而义旗诛之,是除时望也。兄少立名誉,加位地如此,欲不危,得乎!”谧惧而出奔;《宋书‧武帝纪》却记:刘毅尝因朝会,问(王)谧玺绂所在,谧益惧。及王愉父子诛,谧从弟谌谓谧曰:“王驹无罪,而义旗诛之,此是剪除胜己,以绝民望。兄既桓氏党附,名位如此,欲求免得乎?”驹,愉小字也。谧惧,奔于曲阿。可将两书记载综合,当作王谧认为王愉父子皆“无罪”,《魏书》记载可佐,见《魏书‧岛夷刘裕传》:(刘)裕本寒微,不参士伍,及擅时政,便肆意杀戮,以威惧下。初以刁逵缚之之怨,诛其兄弟;又以王愉、谢混、郗僧施之徒并皆时望,遂悉害之。
  8. ^ 《宋书‧武帝纪》:史臣(沈约)曰:“高祖崛起布衣,非藉民誉,义无曹公英杰之响,又阙晋氏辅魏之基,一旦驱乌合,不崇朝而制国命,功虽有余,而德未足也,是故王谧以内惧流奔,王绥以外侮成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