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

(重定向自司州

司隶西晋以后改称司州,是中国古代地名,在各朝代为所处地域不尽相同,唐代以后废除,成为历史名词。

历代沿革

编辑

两汉时期

编辑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天下为十三部,各置刺史,而京师长安和京畿七郡仍由中央直辖。至西汉末年,司隶校尉原本职责由监督朝内的大臣与皇亲国戚,兼及京师长安和京畿七郡的官员,遂步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东汉时,司隶所部与西汉时期无异,为东汉十三州。其范围约相当于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及陕西省渭河平原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受封魏公及九锡,并把全国合并为九州,司隶部分划属豫州、冀州及雍州[1]

魏晋十六国时期

编辑

黄初元年(220年)曹魏建国,定都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以原汉代司隶所领的河南、河东、河内、弘农4郡及冀州魏郡合置一州[2][3],仍名司隶,晋代魏后名称不变。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以后,全国分为十九个州部,司隶至此改称司州[4]

三国时辖境略同于汉代司隶的三河地区。西晋时辖境相当于现今山西省石楼山霍山县以南、沁水以西,河南省濮阳、卫辉、朱仙镇以西、外方山以北及陕西省黄河华山以东,山东省冠县莘县河北省邢台、任县、鸡泽、丘县、馆陶以南等地。永嘉以后沦没于胡[5]

东晋十六国时期

编辑

晋元帝大兴年间,司州侨治徐县(今江苏省泗洪县南),此后或侨治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或侨治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还治洛阳,兴宁三年(365年)为前燕所克[6]淝水之战后又还治洛阳,隆安年间又没于后秦。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置司州于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南朝景平元年(423年)没于北魏[7]

司州刺史

永嘉五年(311年)汉国君主刘聪取司州洛阳后,改司州为荆州。石勒取洛阳后,复为司州[8]。另外,汉国在平阳建立司隶后赵冉魏前燕邺城建立司隶成汉成都建立司隶,后燕在中山建立司隶南燕广固建立司隶北燕龙城建立司隶夏国统万建立司隶南凉姑臧建立司隶

前秦君主苻健据有关中,定都长安,以雍州置司隶校尉[9]

南北朝以后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续汉志》卷28〈百官志五〉注引《献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并郡,复禹贡之九州。……省司隶校尉,以司隶部分属豫州、冀州、雍州。”
  2.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魏氏受禅,即都汉宫,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府〉:“魏文帝受禅,亦都洛阳,陈留王以司隶校尉所掌,置司州,领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平阳五郡。”
  3. ^ 孔祥军据《宋书·州郡志二》“魏郡太守,汉高帝立。二汉属冀州,魏、晋属司隶”的记载,认为《晋书》和《元和志》中的“平阳”当作“魏郡”,曹魏初置司隶时,当是领河南、河东、河内、弘农、魏郡5郡。(《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1页司隶条,第14页魏郡条)
  4.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晋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孙氏,凡增置郡国二十有三,省司隶置司州。”;《通典》卷171〈州郡一〉:“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分为十九州部:置司州,治洛阳。”;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今考司州之名魏时屡见,……魏时司隶但通称司州,至太康元年始定耳。”(见《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第9页)
  5. ^ 见张正田,〈汉晋之际郡县变动与地方统治关系──以司州为例(A.D. 189-300)〉,《中华人文社会学报》,2(新竹),2005.3,页290-318。
  6. ^ 《晋书》卷8〈废帝奕纪〉:“(兴宁三年二月)丙子,慕容𬀩将慕容恪陷洛阳。”
  7.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汉之司隶校尉也。晋江左以来,沦没戎寇,虽永和、太元王化暂及,太和、隆安还复湮陷。牧司之任,示举大纲而已。县邑户口,不可具知。武帝北平关、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刺史,治虎牢。……少帝景平初,司州复没北虏。”
  8.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永嘉之后,司州沦没刘聪。聪以洛阳为荆州,及石勒,复以为司州。”
  9.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苻健僭据关中,又都长安,是为前秦。于是乃于雍州置司隶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