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沉船记
《冰海沉船记》(英语:A Night to Remember)是一部于1958年上映的英国时代剧灾难纪录片,根据沃尔特·路德于1955年出版的同名书籍改编而成。该影片深入探讨1912年4月15日铁达尼号沉没事故的最后一夜。电影由埃里克·安布勒改编,罗伊·沃德·贝克执导,肯尼斯·摩尔出演铁达尼号的二副查尔斯·莱托勒,其他演员包括大卫·麦考姆、肯尼斯·格里菲斯、劳伦斯·奈史密斯、麦可·古德利夫和塔克·麦奎尔。该片在英国拍摄,以纪录片风格生动呈现了主要事件和参与者,并极为讲究细节。[4]制作团队在制片人威廉·马奎蒂(他亲身见证了铁达尼号下水)的监督下,使用了该船的蓝图来打造真实的布景,而四副约瑟夫·博克斯霍尔和前冠达邮轮准将哈里·格拉蒂奇则担任本片的技术顾问。其预算高达60万英镑(根据通货膨胀调整2019年为1310万英镑),堪称当时英国历史上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之一。威廉·阿尔文负责为电影谱写配乐。[3]
冰海沉船记 A Night to Remember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罗伊·沃德·贝克 |
监制 | 威廉·马奎蒂 |
剧本 | 埃里克·安布勒 |
故事 | 沃尔特·路德 |
原著 | 《此夜永难忘》 沃尔特·路德作品 |
主演 | 肯尼斯·摩尔 |
配乐 | 威廉·阿尔文 |
摄影 | 杰弗里·昂斯沃思 |
片长 | 123分钟 |
产地 | 英国 |
语言 | 英文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兰克机构 |
预算 | 500,000英镑[1]或530,000英镑[2]600,000英镑[3];上限约为1,150万英镑或根据通货膨胀调整后的1,310万英镑(2019年) |
票房 | 确切数字未知,截止2001年并未有收回预算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冰海沉船 |
香港 | 冰海沉船记 |
台湾 | 冰海沉船记 |
新加坡 | 一夜难忘 |
尽管这部电影的票房表现令人失望,但电影却广受好评[1],并于1959年的金球奖中为英国赢得了“塞缪尔·戈德温国际奖”。与其他涉及铁达尼号的电影相比,如1997年的好莱坞电影《铁达尼号》,《冰海沉船记》虽制作规模不大,但因其高度准确的叙述而受到铁达尼号的历史学家和幸存者高度赞誉。[5][6][7]
演员
编辑- 肯尼斯·摩尔 饰演 二副查尔斯·莱托勒
- 麦可·古德利夫 饰演 船舶建造师 托马斯·安德鲁斯
- 劳伦斯·奈史密斯 饰演 船长 爱德华·约翰·史密斯
- 肯尼斯·格里菲斯 饰演 无线电操作员 杰克·菲利浦
- 大卫·麦考姆 饰演 助理无线电操作员 哈罗德·布莱德
- 塔克·麦奎尔 饰演 玛格丽特·布朗
- 弗兰克·劳顿 饰演 白星航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 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
- 理查德·利奇 饰演 大副 威廉·默多克
- 约翰·凯尼 饰演 墨菲先生
- 理查·克拉克 饰演 马丁·加拉格尔
- 派崔克·麦卡林尼 饰演 詹姆斯·法雷尔
- 安东尼·布谢尔 饰演 卡柏菲亚号船长 亚瑟·罗斯特龙
- 亚历克·麦考恩 饰演 卡柏菲亚号无线电操作员 哈罗德·科塔姆
- 罗纳德·艾伦 饰演 克拉克先生
- 吉尔·迪克森 饰演 克拉克夫人
- 杰弗瑞·贝尔登 饰演 加州人号无线电操作员 西里尔·埃文斯
- 乔治·沃尔特·罗斯 饰演 面包师查尔斯·贾克林
- 约翰·梅里维尔 饰演 罗比·卢卡斯
- 霍诺·布莱克曼 饰演 莉兹·卢卡斯夫人
- 罗伯特·艾尔斯 饰演 阿瑟·戈弗雷·佩钦
- 拉尔夫·迈克尔 饰演 杰伊·耶茨
- 詹姆斯·戴伦福斯 饰演 阿奇博尔德·格雷西四世
- 罗素·内皮尔 饰演 加州人号船长 史丹利·洛德
- 珍·唐斯 饰演 约瑟夫·霍利-威尔逊夫人西尔维亚·莱托勒
- 帕特里克·瓦丁顿 饰演 理查德爵士
- 哈莉特·约翰斯 饰演 琳达夫人
- 雷德蒙德·菲利普斯 饰演 何伊尔先生
- 约瑟夫·托梅尔蒂 饰演 威廉·奥洛克林医生
- 杰克·沃特林 饰演 四副 约瑟夫·博克斯霍尔
- 迈克尔·布莱恩特 饰演 六副 詹姆斯·穆迪
- 霍华德·朗 饰演 大副 亨利·怀尔德 (未列名)
- 西里尔·查姆伯兰 饰演 舱手罗
- 比·达菲尔 饰演 法雷尔夫人
- 哈罗德·戈德布拉特 饰演 班杰明·古根海姆
- 杰拉尔德·哈珀 饰演卡柏菲亚号三副
- 托马斯·希斯科特 饰演 服务员
- 安德鲁·基尔 饰演 第二工程师官员 约翰·亨利·赫斯克思
- 霍华德·佩斯 饰演 五副 哈罗德·洛
- 哈罗德·席顿斯 饰演 加州人号二副赫伯特·斯通
- 朱利安·索默斯 饰演 伯尔先生
- 罗萨蒙德·格林伍德 饰演 伯尔夫人 (未列名)
- 亚瑟·格罗斯 饰演 舱手希钦斯 (未列名)
- 查尔斯·贝尔奇尔 饰演 乐队领奏员 华莱士·亨利·赫特利
- 埃默顿·科特 饰演 约瑟夫·贝尔
- 特蕾莎·索恩 饰演 伊迪斯·罗森鲍姆 (未列名)
- 约翰·莫尔德·布朗 饰演 男孩 (未列名)
- 亨利·坎贝尔 饰演 威廉·托马斯·斯特德 (未列名)
- 拉里·泰勒(演员)(中文) 饰演 有胡子的水手 (未列名)
- 阿尔玛·泰勒 饰演 将座位让给年轻母亲的老妇人 (未列名)
- 雷·奥斯丁 饰演 水手 (未列名)
- 爱德华·马林 饰演 餐厅厨师服务员
- 约翰·马丁 饰演 失落的男孩 (未列名)
- 维克多·伍德 饰演 服务员 (未列名)
- 理查德·肖 饰演 船员 (未列名)
- 杰克·斯图特 饰演 燃料工人巴雷特 (未列名)
- 奥尔文·布鲁克斯 饰演 埃文斯小姐 (未列名)
- 保罗·哈德威克 饰演 古根海姆的侍者 (未列名)
- 拉里·泰勒 饰演 救生艇乘客 (未列名)
制作
编辑原作
编辑这部电影基于沃尔特·路德于1955年出版的《此夜永难忘》一书,但在1993年雷·约翰逊的纪录片《冰海沉船记的制作》(The Making of 'A Night to Remember')中,路德表示当他创作这本书时,铁达尼号灾难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兴趣[8]。他是第一个在灾难后四十年间尝试综合书面来源和幸存者第一手记述的作家,以展开有关这场灾难的历史叙述。洛德将自己对这主题的兴趣追溯到童年。同样,制片人威廉·马奎蒂也有著相似的经历。 他在六岁时曾亲眼见证了1911年5月31日铁达尼号在贝尔法斯特哈兰德和沃尔夫船厂的下水,随后在次年四月目睹了它的处女航[9]。
1956年电视改编版
编辑这本书先前曾被改编成为一部美国电视直播作品,由NBC播出,并由克拉夫特食品公司赞助,作为1956年3月28日克拉夫特电视剧场系列的一部分播出。[10]电视剧拍摄共使用了31个布景,107名演员,72个对白角色,3000加仑的水,成本为95,000美元(相当于2021年的734,000美元)。该剧由乔治·罗伊·希尔执导,克劳德·雷恩斯担任旁白,这是从无线电剧中藉镜的做法,为当时许多电视剧提供了一个模板。 电视剧也采取了与书相似的方法,并没有主导角色,而是在多个场景之间切换。雷恩斯的旁白被用来“连接几乎无限的客轮场景序列”[11],电视剧最后则以雷恩斯的声明结束:“人类再也没有如此自信过。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12]
《此夜永难忘》电视剧制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2800万观众观看,并大大提高该书的销售额。[13]并在1956年5月2日以录影放映形式重新播放。[10][14]
规划
编辑《冰海沉船记》电影改编版是在导演罗伊·沃德·贝克和制片人、出生在贝尔法斯特的威廉·马奎蒂获得了这本书副本之后才进行开发的。贝克从他最喜欢的书店购得副本,而麦克奎蒂则是从妻子那里获得的,并决定获得电影版权。麦克奎蒂成功从兰克机构的约翰·戴维斯筹集了资金,后者在1950年代末扩大了更高预算的电影制作,电影导演的工作分配给与公司签署合同的罗伊,在罗伊的推荐下,则由沃尔特·路德任命为编写剧本的工作[2]。洛德被引进制作团队并担任本片顾问。[15]
除根据洛德的小说书籍来编写剧本、动作和对话之外,电影制片人还通过谘询真实的铁达尼号幸存者作为技术顾问,以实现了细致入微的表演和时代氛围。其中包括四副约瑟夫·博克斯霍尔和乘客伊迪斯·罗森鲍姆、劳伦斯·比斯利[4]。不过在拍摄期间的某一天,比斯利闯入了片场。他在拍摄船只沉没的场景中潜入片场,并希望“与沉船一起沉下去”,被导演发现后,他被下令离开,并按照演员工会的规定而删除未经安排的出场,。朱利安·巴恩斯对此所言:“生命中的第二次,比斯利在铁达尼号即将沉没之前又离开了。”[16]查尔斯·莱托勒的遗孀西尔维娅·莱托勒也在制作期间提供了谘询,在某个时候她参观了皮伍德影视城,并会见了主演肯尼斯·莫尔,他向自己的孩子介绍了片场。并称赞莫尔所饰演他丈夫的角色。[17]当史密斯上尉的女儿海伦·梅尔维尔·史密斯访问片场时,她被劳伦斯·奈斯密斯和她父亲之间惊人的外貌相似之处所震撼。[18]
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吸引力,《冰海沉船记》对真实事件进行了许多改编。例如限制美国乘客的出现(除了斯特劳斯、古根汉、莫莉·布朗和格雷西上校等个别情况),基于美国人的几个角色被描述为英国人。当被问及为什么改变时,罗伊指出,“这是一部由英国艺术家为英国观众制作的英国电影”[19]。 此外,这部电影不同于书籍和NBC电视改编版,电影将聚焦于中心角色二副查尔斯·莱托勒身上,他做了一些其他机组成员据报道在实际灾难中所做的事情。电影结尾则反映路德的世界历史主题,透过莱托勒和格雷西上校之间的虚构对话,来表达“已经永远改变的世界”的主核。莱托勒宣称这次灾难是“不同的...因为我们是如此确信。因为即使发生了,它仍然令人难以置信。我不认为我会再对任何事情感到确定了。”[12] 公司希望为莱托勒的角色找到一名明星,最后该角色选定由肯尼斯·摩尔饰演,这是他在与兰克机构签订的新合约下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根据该合同,他将在往后五年内参与该制片厂七部电影的演出,每部电影酬劳约4万英镑(相当于2019年的约90.2万英镑),七部电影总酬劳为660万英镑。[20]
制片人马奎蒂最初与肖、萨维尔与阿尔比昂轮船公司签约,使用其以前的旗舰统治君主号拍摄电影场景,但公司在最后一刻退出了制作,称他们不想使用他们的轮船模拟铁达尼号的沉没。根据马奎蒂的说法,当时的肖、萨维尔与阿尔比昂轮船公司由巴兹尔·桑德森(Basil Sanderson)管理,他是哈罗德·桑德森(Harold Sanderson)的儿子,哈罗德在铁达尼号沉没时是白星航运公司美国分公司的主管。当船只沉没后,桑罗德接替伊斯梅了担任国际商品船运公司总裁,该公司是摩根大通拥有的航运企业,旗下拥有白星航运公司。而桑德森与白星的联系也导致肖、萨维尔与阿尔比昂轮船公司退出影片的决定。
不过,马奎蒂最终得到苏格兰克莱德海军基地周边船舶拆解工业的许可,被准许在正拆解的大洋班轮阿斯图里亚斯号上拍摄场景。虽然轮船的左舷已经被拆毁,但船只右舷仍然保持完整,因此马奎蒂雇请艺术学生为轮船涂上白星公司的颜色,并使用镜像重现左舷上发生的场景。按照原始计划,共建造了30个场景以重建铁达尼号。[21]
拍摄
编辑《冰海沉船记》的拍摄于1957年10月15日在皮尼伍德影视城进行持续至1958年3月5日杀青。当场景被倾斜升起时,麦克风捕捉到了场景发出的吱吱声。导演决定在沉船场景中保留这些声音,因为它们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电影的最后一场拍摄戏,在纪录片《冰海沉船记的制作》中则被提及为理查德爵士和理查德夫人离开家,并经过挥手的孤儿们的情节。
肯尼斯·摩尔在他于1978年发表的自传中回顾了电影的制作,由于在皮尼伍德影视城没有足够大的水池拍摄幸存者们挣扎爬上救生艇的场景,因此这一镜头是在鲁伊斯利的一家露天游泳池拍摄的,当时在一个冰冷的11月凌晨2点进行的。当临时演员不愿意跳水时,摩尔意识到他必须亲自示范。他大声喊道:“快来!”
我跃入水中。 但我一生中从未经历过如此寒冷。这就像跳入深冷的冰箱一样。冷冻的冲击把我体内的气息逼了出来。我的心似乎停止了跳动。我感到被压得无法思考。我仿佛僵直了,但没有僵尸的感觉 然后我浮出水面,吐出脏水,气喘吁吁,找到了声音。
“停!”我喊道。 “别听我说!这太可怕了!待在原地!”但为时已晚...[22]
《冰海沉船记》曾使用了1943年纳粹宣传电影《铁达尼号》的四个片段;其中两个是白天平静水域中的船只,另外两个是发动机室内部的漫水走道。[23]正如布莱恩霍金斯所写:“英国人在1958年的《冰海沉船记》黑白电影中,以无缝嵌入导演赫伯特·塞尔平1943年的《铁达尼号》片段的方式,以“最接近铁达尼号之真相”的噱头,但没有为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列出被后萤幕的制作者名单。[24]”塞尔平本人在1942年8月初音制作电影的过程对德国军队提出负面意见,最后根据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指示被捕,并在狱中死亡。
史实准确性
编辑这部电影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描绘铁达尼号沉没事故最准确的电影之一,唯一的例外是没有展示船裂成两半的情节。(当书和电影制作时,关于铁达尼号是否分裂成两半的证据仍然存在疑虑。当时的普遍看法和调查结果认为船只她完整下沉的;直到1985年铁达尼号残骸被发现后,才确认铁达尼号确实分裂成两半。)[25][26]莱托勒的遗孀西尔维亚·莱托勒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赞扬电影的准确性,并称“电影实际上是真实的,绝无‘加油添醋’”。[17]
尽管有些事件基于真实历史,但电影中部分角色和情节实质是虚构或戏剧化的;包括主要角色墨菲先生、霍伊尔先生和杰伊·耶茨,实际上是若干男性的复合角色[27],带领头等舱的女孩们登上救生艇的墨菲先生是爱尔兰移民的综合角色。另外在史实中,铁达尼号上有一个名为马丁·加拉格尔(Martin Gallagher)的头等舱乘客,然而电影中的马丁在行为上虚构的,虽然电影中马丁的角色幸存下来,但史实中,马丁在灾难时去世了。
试图在右舷救生艇上登船的赌徒霍伊尔先生是若干类似的人物复合角色,均是决心不惜一切拯救自己的男人。卢卡斯夫妻则是船上已婚夫妇的综合角色,尤其参考卢西安·P·史密斯和埃洛伊丝·休斯·史密斯夫人的经历。卢卡斯先生甚至说出了当时卢西安·史密斯对妻子说的话语:“我从未指望你听我的话,但这一次你必须听。”[28]。克拉克夫妻则为新婚夫妇的综合体,尤其是参考一对二等舱的新婚夫妇约翰·查普曼和萨拉·查普曼,他们两人在沉船中丧生。约翰的尸体后来由打捞铁达尼号罹难者遗体的电缆船麦凯-贝内特号发现,但没提到或表明他是被坠落的烟囱砸死的。[29][19]
为避免潜在的法律诉讼,一些历史人物在电影中被重新命名或不提及姓名。包括科斯莫·达夫-戈登爵士和达夫-戈登夫人露西在片中被描绘成“理查德爵士和理查德夫人”(达夫夫人的秘书弗兰卡·特利的存在则被完全省略),伊斯梅在整部电影中只被称为“主席”。此外片中也省略部分关键的历史人物,包括船上最富有的乘客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以及司炉工弗雷德里克·巴雷特,第二工程师官员约翰·亨利·赫斯凯斯的角色戏份则取代巴雷特和其他工人在实质事件的职责和行动。[27]
拉尔夫·迈克尔 饰演的美国赌徒耶茨在史实从未登上船只,他所称要递给一名乘客的便条是个骗局。叶茨是在纽约写下这封便条,然后让一名女同伙冒充幸存者将便条送给报纸。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让警察误认为他已经死了。然而警方并没有上当,并在几个月后逮捕与邮政盗窃有关的联邦指控而被通缉的叶茨。至于电影中叶茨的角色:“祝你好运,上帝保佑你”的对白,实际上则是一名未知游泳者在可折叠救生艇B号附近所说的话,幸存者司炉工沃尔特·赫斯特认为那个游泳者可能是史密斯船长。[30]
电影部分桥段根据主演莫尔的戏份进行更改,在沉没过程中,莱托勒曾亲自展示几乎每一艘救生艇的登载。实际上,莱托勒的行动是由其他官员执行的。[27][31]头等舱吸烟室中的画作被错误地描绘纽约港的入口,史实的画作描绘的则是普利茅斯海湾的入口,这是路德在他的研究中犯的错误,他后来在纪录片《冰海沉船记的制作》中承认该项错误。[32][33][34]
电影第一个场景描绘铁达尼号的下水洗礼仪式,然而史实上,铁达尼号从未举行过洗礼仪式,因为白星从不举行这种仪式,并在后来成为谣传为铁达尼号带来“厄运”的流行传说之一。此外,加州人号船长史丹利·洛德对电影中他被描绘的负面形象感到不满;在电影中,他被描绘为穿著睡衣在舱室里睡觉,实际上,洛德在灾难发生时是穿著制服睡在图表室。此外,电影中莱托勒差点在船的最后时刻被第四个烟囱压碎。实际上,压在莱托勒附近的是第一个烟囱。[35][36][27]
船只沉没后,墨菲先生和加拉格尔曾抱著一个孩子爬上倾覆的B号救生艇,并将孩子交给莱托勒时。莱托勒意识到孩子已经死了,最后才将孩子放回水中的情节是受到了几位证人的启发,据说史密斯船长曾抱著一个孩子到救生艇,然而后来孩子去世了。尽管这些说法具有可疑性质,但史记上,莱托勒从未报告在可折叠救生艇B号上接收一个孩子。[37]
发行
编辑《冰海沉船记》于1958年7月3日星期四在伦敦莱斯特广场奥迪安电影院进行了全球首映,在影片的首映仪式上,泰坦尼克号的四副约瑟夫·博克斯霍尔、三副赫伯特·皮特曼以及幸存者沃尔特·亨利·尼科尔斯(Walter Henry Nichols)都出席了活动。[18] 此外,另一名幸存者伊莉莎白·多德尔也于1958年12月16日星期二在纽约参加了美国首映会。[38]
评价
编辑批判性评论
编辑《冰海沉船记》于1958年12月在美国首映,备受影评家波斯利·克劳瑟的肯定,称赞为“一个引人入胜、激动人心且令人惊叹的戏剧作品......以朴实的人类语言呈现了泰坦尼克号灾难中的故事,却将一切融入了宏大的戏剧背景之中。”,克劳瑟如此描述道:[39]
这部卓越的电影生动地描绘了铁达尼号上人们的行为,勾勒出那个永不被遗忘的夜晚。 它呈现了在巨轮撞上冰山后,尽管可怕的水慢慢涌入船内。但大多数人的漠不关心和轻浮态度;同时它也展示了恐慌如何逐渐升级,最终演变成了人性的大考验,以及人们在面对可怕的丑陋行为时,仍然展现出出色的勇气和高贵品质。
《冰海沉船记》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并在大西洋两岸的评论家中广受赞誉。[40]
票房
编辑票房方面,根据《电影先驱报》的数据,虽然电影在1958年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20部影片之一,但由于其原始预算较大,以及在美国票房表现一般,它仅获得了适度的商业成功。[41]
此外,《电影周刊》的数据显示,该片被列为1958年英国票房最佳的电影之一。[42]然而,直至2001年,这部影片仍未能实现盈利,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是十部影片计划的一部分,其所有利润都被交叉抵消。[41]
重新评估及价值性
编辑根据保罗·海尔的观点,这部电影在引发后续一系列灾难电影浪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海神号遇险记》(1972年)和《冲天大火灾》(1974年)。并评论称它“仍然是最清晰的电影叙事,也是灾难电影类型的典范和最佳案例。”[43]在烂番茄,这部电影根据20条评论获得了100%的“新鲜认证”,平均评分为8.71/10。[44]这部电影被描述为“最清晰的电影叙事”[43]。 它被认为是“1997年电影《铁达尼号》之前最出色的铁达尼号电影”、“所有铁达尼号电影中最准确的”[45],尤其因其社会现实主义而备受推崇,根据一位评论家的观点,电影城线了“1912年的社会阶级固化,尽管存在缺陷,但在铁达尼号上,富人和穷人都表现出了一种对行为责任的感觉;船上的大多数人都面临死亡或困境,都表现出坚忍和无私的举止,这是自上世纪以来全球都为之震撼的。”[46]
影评人巴里·诺曼认为它比1997年《铁达尼号》更加感人。 《帝国》杂志的安德鲁柯林斯给了这部电影五颗星,并称其为“英国电影的一个里程碑,至今仍然如此。”[47]电影评论家一致认为这是肯尼斯·摩尔主演的最佳影片。[48]
家庭光碟
编辑《冰海沉船记》于1998年5月由标准收藏发行了DVD版本。[49]最初版本的DVD删除莱托勒发现孩子已经死亡并将其放入水中的场景。为了纪念铁达尼号沉没一百周年,后于2012年3月27日发布了新的DVD版本和高清蓝光光碟版。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Harper, Sue; Porter, Vincent. British Cinema of the 1950s: The Decline of Defer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July 2018. ISBN 9780198159346 –通过Google Books.
- ^ 2.0 2.1 Richards 2001,第29页.
- ^ 3.0 3.1 Street 2004,第143页.
- ^ 4.0 4.1 Ward 2012,第226页.
- ^ Janice Hooker Rushing and Thomas S. Frentz, "Singing over the bones: James Cameron's Titanic",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ICMC), Volume 17, Issue 1 (1 March 2000), pp. 1–27.
- ^ Celeste Cumming Mt. Lebanon, "Early Titanic Film A Movie to Remember", Pittsburgh Post-Gazette (11 September 1998), p. 39.
- ^ P. Parisi, Titanic and the making of James Cameron (New York: Newmarket Press, 1998), p. 127.
- ^ Sragow, Michael. Nearer, My Titanic to Thee.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26 March 2012 [2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 ^ Mayer 2004,第31页.
- ^ 10.0 10.1 Anderson 2005,第97页.
- ^ Biel 1996,第160页.
- ^ 12.0 12.1 Biel 1996,第161页.
- ^ Biel 1996,第151页.
- ^ Rasor 2001,第119页.
- ^ Heyer 2012,第149页.
- ^ Barnes 2010,第175页.
- ^ 17.0 17.1 Widow of Titanic Officer visits Chorley. Encyclopedia Titanica. 30 January 2005 [2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 ^ 18.0 18.1 Fitch, Layton & Wormstedt 2012,第278页.
- ^ 19.0 19.1 The Titanic on Film: Myth versus Truth 琳达·玛丽亚·科尔道; McFarland, 2012 307 pages, page 139
- ^ Richards 2001,第35-36页.
- ^ Aldridge 2008,第89页.
- ^ Moore, Kenneth. More or Less . Hodder & Stoughton. 1978. ISBN 978-0-340-22603-2. "
- ^ Matte Shot: a Tribute to Golden Era special fx. 26 May 2011 [201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 Brian Hawkins, The Titanic's last victim: in 1942, a German film director put a uniquely Nazi take on the great ship's sinking. The reviews were deadly, The National Post, Thursday 12 April 2012, p.A10
- ^ Michael Janusonis, "VIDEO – Documentary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for Titanic fans", The Providence Journal (5 September 2003), E-05.
- ^ Titanic. Variety. [4 Jan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2).
- ^ 27.0 27.1 27.2 27.3 The Goofs of A Night To Remember (1958, Rank Pictures)
- ^ Melissa Jo Peltier. Titanic: Death of a Dream (documentary). United States: A&E Network. 1994.
- ^ Smith, Richard (21 February 2009) Frozen in time...the watch which shows the moment newlywed Titanic passengers fell into sea and di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 Night to Remember
- ^ ON A SEA OF GLASS: THE LIFE & LOSS OF THE RMS TITANIC" by Tad Fitch, J. Kent Layton & Bill Wormstedt. Amberley Books, March 2012. pp 278
- ^ Eaton & Haas 1994,第155页.
- ^ Lord 1988,第113页
- ^ Chirnside 2004,第177页
- ^ Barczewski 2006,第28页.
- ^ Winocour 1960,第299页.
- ^ Fitch, Layton & Wormstedt 2012,第331-333页.
- ^ Miss Elizabeth Dowdell. encyclopedia titanica. [201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5).
- ^ Crowther, Bosley. Screen: Sinking of Titanic; A Night to Remember Opens at Criterion. The New York Times. 17 December 1958 [2012-12-16].
- ^ Heyer 2012,第151页.
- ^ 41.0 41.1 Richards 2001,第98页.
- ^ Billings, Josh. Others in the Money. Kinematograph Weekly. 18 December 1958: 7.
- ^ 43.0 43.1 Heyer 2012,第104页.
- ^ A Night To Rememb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tten Tomatoes
- ^ Howard Thompson, "Movies This Week", The New York Times (9 August 1998), p. 6, col. 1.
- ^ Ken Ringle, "Integrity Goes Down With the Ship; Historical Facts, Including True-Life Gallantry, Lost in Titanic", The Washington Post (22 March 1998), p. G08.
- ^ A Night to Remember.
- ^ Vagg, Stephen. Surviving Cold Streaks: Kenneth More. Filmink. 16 April 2023 [2023-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3).
- ^ A Night to Remember Blu-ray Review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2023-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0).
参考书目
编辑- Aldridge, Rebecca.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7910-9643-7.
- Anderson, D. Brian. The Titanic in Print and on Screen.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mpany. 2005. ISBN 0-7864-1786-2.
- Barczewski, Stephanie. Titanic: A Night Remembered.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6. ISBN 978-1-85285-500-0.
- Barnes, Julian.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½ Chapters. London: Random House. 2010. ISBN 978-1-4090-8865-3.
- Biel, Steven. Down with the Old Canoe .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1996. ISBN 0-393-03965-X.
- Chirnside, Mark. The Olympic-class ships : Olympic, Titanic, Britannic. Stroud, Gloucestershire: Tempus. 2004 [2023-10-01]. ISBN 978-0-7524-286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3).
- Eaton, John P.; Haas, Charles A. Titanic: Triumph and Tragedy. Wellingborough, Northamptonshire: Patrick Stephens. 1994. ISBN 978-1-85260-493-6.
- Heyer, Paul. Titanic Century: Media, Myth, and the Making of a Cultural Icon. Santa Barbara, CA: ABC-CLIO. 2012. ISBN 978-0-313-39815-5.
- Lord, Walter. The Night Lives On.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8. ISBN 978-0-670-81452-7.
- Mayer, Geoff. Roy Ward Bak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7190-6354-1.
- Rasor, Eugene L. The Titanic: Historiography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1. ISBN 978-0-313-31215-1.
- Richards, Jeffrey. Imperialism and Music: Britain, 1876–1953.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7190-6143-1.
- Street, Sarah. Questions of Authenticity and Realism in A Night to Remember (1958). Bergfelder, Tim; Street, Sarah (编). The Titanic in myth and memory: representations in visual and literary culture. London: I.B. Tauris. 2004. ISBN 978-1-85043-431-3.
- Ward, Greg. The Rough Guide to the Titanic. London: Rough Guides Ltd. 2012. ISBN 978-1-4053-8699-9.
- Winocour, Jack (编). The Story of the Titanic as told by its Survivors. London: Dover Publications. 1960. ISBN 978-0-486-20610-3.
- Fitch, Tad; Layton, J. Kent; Wormstedt, Bill. On A Sea of Glass: The Life & Loss of the R.M.S. Titanic. Amberley Books. 2012. ISBN 978-184868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