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 (中华民国)

中華民國設立的一級行政區劃

湖北省,为中华民国下辖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延续清代所设置的22省之一,为华中七省之一。简称为“”。

湖北省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的省
1911年—1949年

  中华民国湖北省法理位置
国家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
首府武昌县1912-1935
武昌市1935-1938
宜昌县1938
恩施县1938-1945
武昌市1945-1949
恩施县1949
面积 
• 
186,229平方千米(71,903平方英里)
人口 
• 
20976000
历史 
• 成立
1911年
• 废除
1949年
前身
继承
湖北省 (清朝)
湖北省
今属于湖北省

管辖范围

编辑
 
亚新地学社1936年《袖珍中华全图》的湖北省地图

民国年间,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辖境相当于现今湖北省除英山县全部、大悟县东北部、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以外的地区。民国36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积为186229平方公里。东与东南接安徽省江西省,南接湖南省,西界四川省,北与西北则邻河南省陕西省

人口

编辑

以下依据中华民国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出版)、内政部统计司编《民国十七年各省市户口调查统计报告》(1931年出版)、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0年出版)、中华民国年鉴社编《中华民国年鉴》(1952年出版,页19-21)所提供的人口数据[1]

湖北人口
调查年代 户数 人口 男性 女性 每户平均人口 性别比例
1912年 4,844,000 29,590,000 15,900,000 13,690,000 6.11 116.10
1928年 5,491,000 26,699,000 14,753,000 11,946,000 4.86 123.50
1936年至1937年 4,751,000 25,516,000 13,731,000 11,784,000 5.37 116.53
1947年 3,752,000 20,976,000 10,947,000 10,029,000 5.67 109.15

据中华民国内政部户政司于民国79年(1990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台闽地区籍贯为湖北省的人数为10万7719人,占非台湾省籍269万4917人口当中的4%[2]

历史沿革

编辑

武昌起义

编辑
 
民国初年的老汉口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打响了第一枪(武昌起义),在湖北谘议局成立了武昌起义军政府。中华民国得以成立。

军阀混战

编辑

民国时期,湖北经历了军阀混战、江城五四运动风暴。民国12年(1923年)2月汉口爆发了著名的“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颠峰。

北伐战争

编辑

民国15年(1926年)7月1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此时吴佩孚在两湖驻有10万大军,对于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他十分藐视,认为不足为惧。8月底,国民革命军进入湖北,与吴佩孚大军激战于粤汉铁路要隘汀泗桥一带。双方在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汀泗桥四度易手,最后被北伐军攻下。吴佩孚在汀泗桥失守后,又在贺胜桥附近重新集结,双方在贺胜桥展开激战,最终贺胜桥仍被北伐军所攻下。吴佩孚退回武汉,部署防御,打算借长江天险死守这一战略要地。9月,北伐军向武汉发起进攻,三路齐出分攻武昌、汉阳和汉口。先后攻下汉阳、汉口,10月10日攻下武昌。至此,吴佩孚军队主力大部被歼灭,北伐军消灭吴佩孚的计划基本实现[3]

宁汉分裂与宁汉合流

编辑

北伐战争期间,一度作为国民政府首都。时任北伐总司令的蒋中正以当时位于武汉的国民政府受共产党控制为由,在南京另组新的国民政府,主张清党。最后以武汉国民政府主动进行清党而告终。民国16年(1927年)8月19日,武汉政府宣布迁都南京,汪兆铭亦于9月初亲抵南京,是为“宁汉合流”。

围剿中共苏区

编辑

民国16年(1927年)宁汉合流后,中国共产党于该年湖北各地举行秋收暴动,建立了鄂豫边、湘鄂西等苏维埃政权。中原大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开始围剿中共苏区。

抗日战争

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又成为抗战首都。著名的武汉会战便是在此处发生。

国共内战

编辑

抗战结束后,国共发生军事冲突。民国36年(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部队进入大别山,白崇禧成立九江指挥部进行围剿。民国37年(1948年)底,三大战役之后国军受到严重打击。民国38年(1949年)4月,中共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政府的长江防线崩溃。5月17日,武汉失守。湖北省政府迁往恩施县(今恩施市)。10月下旬,共军发起鄂西南战役,向西南进军。11月6日,进驻恩施。省政府往四川万县。川鄂绥靖公署主任孙震,向湖北省主席朱鼎卿转达国防部的命令,将所有湖北省军政名义的机构一律撤销,改编为第三兵团,由朱鼎卿任兵团司令官[4]。中华民国的湖北省至此彻底消亡。

行政区划

编辑

省、县之间的行政区

编辑

道制

编辑

辛亥革命后,清代各道被废除,民国2年(1913年)置鄂东、鄂北、鄂西3道观察使。民国3年(1914年)5月23日,全省改置为江汉、襄阳、荆南3道。民国10年(1921年)8月,裁荆南道,以宜昌等13县与襄阳道荆门等3县合置荆宜道,以恩施等7县新置施鹤道。民国15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入湖北后废道。

江汉道
武汉话[tɕiaŋ˥˥ xan˧˥ tau˧˥]
民国2年(1913年)1月17日置武汉黄德道,旋改名鄂东道[5],观察道驻夏口县(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民国3年(1914年)5月23日改设。道尹为繁要缺,一等。驻武昌县(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辖武昌、鄂城、嘉鱼、蒲圻、咸宁、崇阳、通山、通城、大冶、阳新、汉阳、夏口、汉川、黄陂、孝感、沔阳、黄冈、黄安、黄梅、蕲春、浠水、麻城、罗田、广济、安陆、随县、云梦、应山、应城29县。民国15年(1926年)废。
襄阳道
襄阳话:[siaŋ˧˥ iaŋ˦˩ tau˨˩˦]
民国2年(1913年)1月17日置安襄郧荆道,旋改名鄂北道,民国3年(1914年)5月23日改设。道尹为要缺,二等。驻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汉江南岸襄城区)。辖襄阳、钟祥、京山、潜江、天门、荆门、当阳、远安、宜城、南漳、枣阳、谷城、光化、均县、郧县、房县、竹谿、竹山、保康、郧西20县。民国10年(1921年)8月,荆门、当阳、远安3县划属荆宜道,辖县缩减为17县。民国15年(1926年)废。
荆宜道
宜昌话[ʨin˥˥ i˩˨ tau˧˥]
民国2年(1913年)1月17日置荆宜施鹤道,旋改名鄂西道,观察道驻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民国3年(1914年)5月23日改设荆南道。道尹为要缺,二等。驻宜昌县(今湖北省宜昌市)。辖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长阳、兴山、巴东、五峰、秭归、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峰20县。民国10年(1921年)8月改名荆宜道,驻所仍旧,辖区缩小,辖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长阳、兴山、巴东、五峰、秭归、荆门、当阳、远安16县废。民国15年(1926年)废。
施鹤道
恩施话[sɿ˥˥ xo˧˥ tau˧˥]
民国10年(1921年)8月置析荆南道置。驻恩施县(今湖北省恩施市)。辖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峰7县。民国16年(1927年)废。

行政督察区

编辑

湖北省自民国21年(1932年)依《剿匪区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将全省分设为11个行政督察区后,到民国24年(1935年)11月时亦未变化。随著红军长征西去,省内公路逐渐完成,到民国25年(1936年)3月,湖北省乃将全省11区裁并为8个区,大致如下:原第1区、第2区合并为新第1区,辖蒲圻等11县,专署设蒲圻;将原第3区与第4区合并为新第2区,辖蕲春等11县,专署设黄冈;将原第5区、第6区(沔阳、潜江除外)并为新第3区,辖随县等10县,专署设随县;将原第6区的沔阳、潜江划归原第7区,改设为新第4区,辖江陵等9县,专署设江陵;原第8、9、10、11各区,依次改为第5、6、7、8各区。抗战期间,置鄂东、宜昌、鄂北3行署,管辖部分行政督察区,各区辖县有所变化。抗战结束后废其行署,行政督察区数目不变,唯各区辖县有所变化,武昌市直属省政府(下表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第206-208页整理而成。):

湖北省政府直辖区
民国35年(1946年)起直辖武昌市。
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21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及“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第一区专署驻蒲沂县,辖蒲圻、武昌、汉阳、嘉鱼、咸宁、通城、崇阳7县。第二区专署驻大冶县,辖大冶、阳新、鄂城、通山4县。民国23年(1934年)第二区专署迁驻阳新县,4月辖大畈特别区。次年6月裁撤大畈特别区。
民国25年(1936年)3月合并二区为新的“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蒲圻县,辖原第一区的蒲圻、咸宁、武昌、汉阳、嘉鱼、通城、崇阳7县及原第二区的大冶、鄂城、阳新、通山4县。抗战结束后,专署迁驻咸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大冶专区
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21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及“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第三区专署驻蕲春县,辖蕲春、浠水、黄梅、广济、罗田、英山6县。第四区专署驻黄安县,辖黄安、黄冈、麻城、黄陂4县。民国22年(1933年)1月第四区增领礼山县。
民国25年(1936年)3月合并二区为新的“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专署驻黄冈县,辖原第三区的蕲春、浠水、黄梅、广济、罗田、英山6县及原第四区的黄安、黄冈、麻城、黄陂、礼山5县。抗战期间,民国28年(1939年)12月裁第二区,所辖11县由鄂东行署直辖。民国30年(1941年)复置第二区,领鄂东行署直辖11县及第三区孝感县计12县,专署驻地同前。抗战结束后,孝感县复归第三区,辖县减为11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黄冈专区
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21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及“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五区专署驻随县,辖随县、安陆、孝感、应山、云梦、应城6县。第六区专署驻天门县,辖天门、汉川、沔阳、京山、钟祥5县。民国22年(1933年),第七区潜江县来属。
民国25年(1936年)3月合并二区为新的“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随县,辖原第五区的随县、安陆、孝感、应山、云梦、应城6县及原第六区的钟祥、天门、京山、汉川4县。民国30年(1941年)孝感县移属第二区,抗战结束后来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孝感专区
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21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署驻江陵县沙市,辖江陵、荆门、监利、石首、公安、枝江、松滋、潜江8县。民国22年(1933年),潜江县往属第六区。
民国25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随县,辖原第七区的江陵、荆门、监利、石首、公安、枝江、松滋7县及原第六区的潜江、沔阳2县。民国30年(1941年)6月,荆门县暂时拨归第五区,旋归回。民国33年(1944年),荆门县复属第五区,抗战结束复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荆州专区沔阳专区
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21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襄阳县,辖襄阳、枣阳、宜城、光化、谷城、南漳、保康7县。民国25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地及辖县未变。民国30年(1941年)6月,第四区荆门县暂时拨属,旋归回。民国33年(1944年),第四区荆门县复隶,宜城县改名自忠县,辖县增为8县。抗战结束后,荆门县复归第四区,辖县减为7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襄阳专区
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21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宜昌县,辖宜昌、远安、当阳、宜都、兴山、秭归、五峰、长阳8县。民国25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地及辖县未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宜昌专区
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21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驻恩施县,辖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峰、利川、咸丰、来凤8县。民国25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地及辖县未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恩施专区
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21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郧县,辖郧县、均县、郧西、房县、竹山、竹谿6县。民国25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地及辖县未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两郧专区,属陕南行署区

县级行政区

编辑

清代湖北省在宣统三年(1911年)时,分为10府、1直隶厅及1直隶州,下辖1厅、6州、60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除府、州、厅建制,一律改县,计69县。后在省、县之间设道级政区。民国15年(1926年)废除道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民国22年(1933年)5月置礼山县时,河南省罗山县西南部划入湖北大悟县。民国23年(1934年)3月,安徽省英山县划入湖北。民国38年(1949年)时,湖北省划分为8行政督察区,下辖1市、70县。另,汉口有时为省辖市,有时为特别市。民国77年(1988年)7月,行政院公布《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为各省县市编定代码,该法规于民国94年(2005年)10月停用。湖北省各县、市沿革情况如下:

湖北省
行政督察区 专署驻地 代码 县等级 县市 驻地(2023年4月) 北洋时期 沿革
省政府直辖 05001 不适用 武昌市 武昌镇(今武汉市武昌区 (江汉道) 湖北省省会。民国18年(1929年)6月武汉特别市改为汉口特别市后,湖北省请设武昌市,内政部以武昌未合设市条件,予以驳回。民国24年(1935年)4月,湖北省政府筹设武昌市政处,谋求发展省会市政[6]。国民政府于同年7月令准[7]
第一区 咸宁县 05002 一等 武昌县 治武昌镇(今武汉市武昌区);抗战结束后迁金口镇(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 江汉道
(驻地)
清代为武昌府附郭江夏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武昌府留江夏县。民国2年(1913年)5月改名,以旧府名得名[8]
05003 二等 汉阳县 武汉市汉阳区 江汉道 清代为汉阳府附郭汉阳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
05004 二等 鄂城县 鄂州市城区 江汉道 清代为武昌县。因与本省县名重名,民国2年(1913年)5月改名寿昌县[8]。又因与浙江省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再次改名。县境有楚邑鄂城,故名[9]
05005 四等 嘉鱼县 嘉鱼县驻地鱼岳镇 江汉道
05006 三等 蒲圻县 蒲圻镇(今赤壁市城区) 江汉道
05007 三等 咸宁县 咸宁市咸安区 江汉道
05008 三等 崇阳县 崇阳县驻地天城镇 江汉道
05009 四等 通山县 通山县驻地通羊镇 江汉道
05010 四等 通城县 通城县驻地隽水镇 江汉道
05011 二等 大冶县 大冶镇(今大冶市城区) 江汉道
05012 二等 阳新县 阳新县驻地兴国镇 江汉道 清代为兴国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称兴国县。因与江西省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以古县名得名[9]
不适用 不适用 夏口县 汉口镇(今武汉市汉口) 江汉道 清代为夏口厅,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称县。“因汉口设市,区域太小,无成县之可能”,民国18年(1929年)7月31日,国民政府指令撤销夏口县,分别划属汉口特别市及汉阳县管辖[10]
不适用 不适用 汉口市 武汉市江汉区 (江汉道) 民国15年(1926年)10月以夏口县汉口镇及汉口特别区市政局辖域置汉口市,隶属湖北省。民国16年(1927年)1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以武昌、汉口、汉阳3城为一大区域,称为京兆区;4月,将武汉、汉口二市合并为武汉特别市,直隶国民政府。民国18年(1929年)1月改设武汉市政府,辖域为汉口镇及武昌、汉阳二县城区,隶属湖北省政府;4月又置武汉特别市,直隶国民政府;6月以武昌县城地,划归湖北省政府,改称汉口特别市。民国19年(1930年)5月以汉阳县城地,划归湖北省政府;7月改称汉口市。民国20年(1931年)5月降为省辖市,隶属湖北省政府,民国36年(1947年)6月核准为行政院直辖市[11]
不适用 不适用 大畈特别区 大畈(今通山县东北大畈镇 (江汉道) 民国23年(1934年)5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将阳新县的黄沙、九折、慈口、大畈、燕厦,通山县的富有、横石潭大桥背,以及鄂城、咸宁2县部分,划为“大畈特别区”。民国24年(1935年)6月撤销特别区,各地复归原县辖。
第二区 黄冈县 05014 二等 黄陂县 武汉市黄陂区 江汉道
05016 三等 礼山县 毛家集(今大悟县东南新城镇毛集村),民国26年(1937年)春迁治河背咀(今大悟县东南新城镇新城街道社区)。抗战结束后迁三里城何家塆(今大悟县三里镇)。民国35年(1946年)7月迁回毛家集(今大悟县东南新城镇毛集村) (江汉道) 民国21年(1932年),中共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国民政府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以豫鄂边界“形势重要,距城窎远,控制不便”,政令不及,于民国22年(1933年)1月以河南省罗山,湖北省黄陂、黄安、孝感4县接壤地带置县[12]。同年5月6日行政院令准[13]
05018 一等 黄冈县 黄州镇(今黄冈市黄州区),因“县治偏处一隅,控制殊虑困难”,而团风镇居全县中心 ,濒临长江,交通方便,民国18年(1929年)8月迁治团风镇(今团风县团风镇[14]。因治所遭遇水灾,民国21年(1932年)12月迁回黄州[15] 江汉道 清代为黄州府附郭黄冈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
05019 三等 黄安县 红安县驻地城关镇 江汉道
05020 三等 黄梅县 黄梅县驻地黄梅镇 江汉道
05021 二等 蕲春县 蕲州城(今蕲春县西南蕲州镇 江汉道 清代为蕲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称蕲春县,以古县名命名。
05022 二等 浠水县 浠水县驻地清泉镇 江汉道 清代为蕲水县。为以免与蕲春县县名相混,民国23年(1933年)提出改名,因境内有浠水,故名浠水县。5月2日行政院令准改名[16]
05023 二等 麻城县 麻城镇(今麻城市城区) 江汉道
05024 三等 罗田县 罗田县驻地凤山镇 江汉道
05025 四等 英山县 英山县驻地温泉镇 分别属
安徽省
淮泗道、
安庆道
初隶安徽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划属湖北省。
05026 三等 广济县 梅川镇(今武穴市梅川镇 江汉道
第三区 随县 05013 三等 汉川县 汉川市城区仙女山街道 江汉道
05015 二等 孝感县 孝感市孝南区 江汉道
05027 三等 安陆县 城关镇(今安陆市城区) 江汉道 清代为安陆府附郭安陆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
05028 一等 随县 随州市曾都区 江汉道 清代为随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称县。
05029 三等 云梦县 云梦县驻地城关镇 江汉道
05030 三等 应山县 城关镇(今广水市城区) 江汉道
05031 三等 应城县 应城市城区 江汉道
05033 二等 钟祥县 郢中镇(今钟祥市城区郢中街道 襄阳道 清代为安陆府附郭钟祥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
05034 二等 京山县 京山市驻地新市镇 襄阳道
05036 二等 天门县 竟陵镇(今天门市城区竟陵街道 襄阳道
第四区 江陵县 05017 二等 沔阳县 沔阳城(今仙桃市西南沔城回族镇 襄阳道 清代为沔阳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称县。
05035 三等 潜江县 城关镇(今潜江市城区园林街道 襄阳道
05037 二等 荆门县 荆门市城区 分别属
襄阳道、
荆宜道
清代为荆门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05053 一等 江陵县 沙市(今荆州市沙市区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清代为江陵府附郭江陵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
05054 二等 公安县 公安县南平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05055 三等 石首县 石首市城区(旧绣林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05056 二等 监利县 监利市驻地容城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05057 二等 松滋县 松滋老城(今松滋市老城镇),民国21年(1932年)6月迁驻磨盘州(磨市,今松滋市东南南海镇磨盘州社区)[17]。民国23年(1934年)2月迁回旧治[18]。民国36年(1947年)6月又移治新江口(今松滋市驻地新江口镇[19]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05058 三等 枝江县 宜都市驻地枝城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第五区 襄阳县 05032 一等 襄阳县 襄阳市襄城区 襄阳道
(驻地)
清代为襄阳府附郭襄阳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
05040 三等 自忠县 宜城市城区(旧城关镇) 襄阳道 清代为宜城县。民国33年(1944年)8月10日改名自忠县,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而改名[20]
05041 二等 南漳县 南漳县驻地城关镇 襄阳道
05042 二等 枣阳县 枣阳市城区(旧城关镇) 襄阳道
05043 三等 谷城县 谷城县驻地城关镇 襄阳道
05044 三等 光化县 光化(今老河口市城区东北光化街道老县城村)。因县城在抗战中被日军毁坏,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迁治老河口镇(今老河口市城区) 襄阳道
05050 四等 保康县 保康县驻地城关镇 襄阳道
第六区 宜昌县 05038 三等 当阳县 当阳市城区(旧玉阳镇) 分别属
襄阳道、
荆宜道
05039 四等 远安县 远安县驻地鸣凤镇 分别属
襄阳道、
荆宜道
05052 一等 宜昌县 宜昌市城区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驻地)
清代为宜昌府附郭东湖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并改县名,以府名得名。
05059 三等 宜都县 宜都市城区陆城街道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05060 三等 长阳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驻地龙舟坪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05061 四等 兴山县 兴山县昭君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05063 四等 五峰县 鱼洋关(今五峰县驻地五峰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清代为长乐县。因与福建、广东二省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五峰县。因明代置五峰石宝长官司于此,故名[9]
05064 三等 秭归县 归州城(今秭归县西北归州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清代为归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称秭归县,以汉代县名命名。
第七区 恩施县 05062 四等 巴东县 巴东县驻地信陵镇 分别属
荆南道、
荆宜道
05065 一等 恩施县 恩施市城区(旧城关镇) 分别属
荆南道、
施鹤道
(驻地)
清代为施南府附郭恩施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
05066 四等 宣恩县 宣恩县驻地珠山镇 分别属
荆南道、
施鹤道
05067 三等 建始县 建始县驻地业州镇 分别属
荆南道、
施鹤道
05068 三等 利川县 利川市城区(旧都亭镇) 分别属
荆南道、
施鹤道
05069 三等 来凤县 来凤县驻地翔凤镇 分别属
荆南道、
施鹤道
05070 三等 咸丰县 咸丰县驻地高乐山镇 分别属
荆南道、
施鹤道
05071 四等 鹤峰县 鹤峰县驻地容美镇 分别属
荆南道、
施鹤道
清代为鹤峰直隶厅。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第八区 郧县 05045 三等 均县 均州城(今丹江口市西北丹江口水库区) 襄阳道 清代为均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称县。
05046 二等 郧县 郧阳老城(今丹江口市西北丹江口水库区) 襄阳道 清代为郧阳府附郭郧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留县。
05047 二等 房县 房县驻地城关镇 襄阳道
05048 三等 竹谿县 竹溪县驻地城关镇 襄阳道
05049 三等 竹山县 竹山县驻地城关镇 襄阳道
05051 三等 郧西县 郧西县驻地城关镇 襄阳道

行政区划年表

编辑
湖北省行政区划年表
说明:“?”表示不能确定其发生年份或月份,故放于最有可能的一年内,详见注释
西元 民国纪元 其他 行政区划变更
1912年 民国1年 69
  • 改兴国州为兴国县(1月)
  • 改蕲州为蕲春县(1月)
  • 改随州为随县(1月)
  • 改沔阳州为沔阳县(1月)
  • 改归州为秭归县(1月)
  • 改均州为均县(1月)
  • 改荆门直隶州为荆门县(1月)
  • 改鹤峰直隶州为鹤峰县(1月)
  • 改夏口厅为夏口县(1月)
  • 废武昌府留江夏县(1月)
  • 废汉阳府留汉阳县(1月)
  • 废黄州府留黄冈县(1月)
  • 废安陆府留安陆县(1月)
  • 废江陵府留江陵县(1月)
  • 废襄阳府留襄阳县(1月)
  • 废宜昌府留东湖县(1月)
  • 废施南府留恩施县(1月)
  • 废郧阳府留郧县(1月)
  • 东湖县改名宜昌县(1月)
1913年 民国2年 69
  • 江夏县改名武昌县(新)(5月)
  • 武昌县(旧)改名寿昌县(5月)
1914年 民国3年 69
  • 寿昌县改名鄂城县(1月)
  • 兴国县改名阳新县(1月)
  • 长乐县改名五峰县(1月)
1915年 民国4年 69
1916年 民国5年 69
1917年 民国6年 69
1918年 民国7年 69
1919年 民国8年 69
1920年 民国9年 69
1921年 民国10年 69
1922年 民国11年 69
1923年 民国12年 69
1924年 民国13年 69
1925年 民国14年 69
1926年 民国15年 69 1
  • 析夏口县置汉口市(10月)
1927年 民国16年 69
  • 改汉口市为京兆区(1月)
  • 京兆区改制为武汉特别市,直隶国民政府(4月)
1928年 民国17年 69
1929年 民国18年 68
  • 武汉特别市来属,称武汉市(1月)
  • 武汉市改制为武汉特别市,直隶国民政府(4月)
  • 省夏口县入汉口特别市及汉阳县(7月)
1930年 民国19年 68
1931年 民国20年 68 1
  • 行政院辖汉口市降格为湖北省辖市(5月)
1932年 民国21年 68 1
1933年 民国22年 69 1
  • 析河南省罗山县,湖北省黄陂、黄安、孝感3县置礼山县(1月)
  • 蕲水县改名浠水县(5月)
1934年 民国23年 69 1 1特别区
  • 析阳新、通山、鄂城、咸宁4县置大畈特别区(5月)
1935年 民国24年 69 2
  • 析武昌县置武昌市(7月)
  • 省大畈特别区入阳新、通山、鄂城、咸宁4县(6月)
1936年 民国25年 70 2
  • 安徽省英山县来属(3月)
1937年 民国26年 70 2
1938年 民国27年 70 2
1939年 民国28年 70 2
1940年 民国29年 70 2
1941年 民国30年 70 2
1942年 民国31年 70 2
1943年 民国32年 70 2
1944年 民国33年 70 2
  • 宜城县改名自忠县(8月)
1945年 民国34年 70 2
1946年 民国35年 70 2
1947年 民国36年 70 1
  • 汉口市改制为直辖市,直隶行政院(6月)
1948年 民国37年 70 1
1949年 民国38年 70 1

政府体制

编辑

省会

编辑

辛亥革命后置武昌府,以原江夏县区城为辖境,为鄂军都督府的治所。民国元年(1912年)起以武昌县为省会,民国24年(1935年)7月起以武昌市为省会,均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抗日战争以后,湖北省政府于民国27年(1938年)8月至10月21日迁至宜昌;10月迁入恩施县。民国29年(1940年)1月,湖北省第二行政区署在黄冈县北部的黄土岭改组为鄂东行署,代行省政府职权。抗战结束后取消鄂东行署,于民国34年(1945年)10月迁回武昌市。

民国38年(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国军的长江防线崩溃,湖北省政府再次迁往恩施县。10月下旬,共军发起鄂西南战役,湖北省政府往四川万县。

省行政机构

编辑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次日,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年号,推选黎元洪为都督。10月17日公布《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10月25日公布《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改定暂行条例》,对军政府各部设置有所更动。民国元年(1912年)4月19日,设民政长,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内务、财政各司。民国3年(1914年)5月23日,改民政长为巡按使,下设政务、财政各厅。民国5年(1916年)7月6日,改巡按使为省长。民国15年(1926年)9月1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在汉口建立湖北省临时政治会议,为全省军政、财政最高领导构,下设政务委员会与财政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民国16年(1927年)1月18日,国民党中央尔治会议议决改朝北省临时政治会议为湖北省政府筹备委员会,筹备建省事宜,并行使政务。3月2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将筹备委员会改组为省政府委员会,湖北省政府正式成立。4月,国民政府在宁、汉两派分裂后,湖北省政府隶属于武汉国府。7月20日,武汉国府下令改组省政府委员会。9月,宁汉合流,湖北省政府归属南京国府。12月19日,国民政府下令改组湖北省政府,并于翌年1月7日成立新的湖北省政府。抗战期间,湖北江汉平原一带先后沦陷,湖北省政府迁往鄂西南一带。先后设鄂东、宜昌、鄂北行署。抗战结束后,湖北省政府恢复其行政管辖区域。

民国38年(1949年)5月,因省会武昌市为中共解放军占领,湖北省政府再次迁往鄂西南。10月,解放军进入鄂西南,湖北省政府迁往四川省万县。随著国防部的命令,撤销所有湖北省军政名义的机构。

鄂东行署、宜昌行署、鄂北行署

编辑

鄂东行政公署,民国28年(1939年)12月15日置,公署驻黄冈县北部的黄土岭,辖原第二行政督察区所属11县;民国30年(1941年)7月复置第二行政督察区(一说1945年9月复置),增辖孝感县和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1945年)抗战结束后,鄂东行署迁至黄冈县,9月裁撤,恢复为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宜昌行政公署,民国29年(1940)1月6日置,由林逸圣兼任,辖第六行政督察区。枣宜会战后,因鄂西江汉平原富裕地区被日军占领,己无保留必要,同年11月14日裁撤。

鄂北行政公署,民国31年(1942年)11月23日置,公署驻光化县老河口镇(今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辖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1945年)9月裁撤。

历任湖北省军政长官、省政府主席

编辑
湖北都督
  • 黎元洪(1911年10月 - 1913年12月)
  • 段祺瑞(1913年12月 - 1914年2月,代理)
  • 段芝贵(1914年2月 - 6月,署理)
湖北将军
  • 段芝贵(1914年6月 - 1915年8月)
  • 张锡銮(1915年8月 - 12月)
  • 王占元(1915年12月 - 1916年7月,1916年1月前为代理)
湖北督军
湖北督办
湖北省政府主席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民国人口:研究史の整理と展望. [201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2. ^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编. 中华民国79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 台北市: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 1992
  3. ^ 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19)——北伐軍三線告捷 - 民初思韻網.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4. ^ 湖北行政區劃建置沿革(二) - 新浪博客.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5). 
  5. ^ 《政府公报》第499号,民国2年9月24日,第13册,第557页。
  6. ^ 钱端升:《民国政制史下册》,第423页。
  7. ^ 《国民政府公报》第1790号,民国24年7月11日,第4页。
  8. ^ 8.0 8.1 《政府公报》第499号,民国2年9月24日,第13册,第553页。
  9. ^ 9.0 9.1 9.2 《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10. ^ 《国民政府公报》第231号,民国18年8月1日,第7页。
  11. ^ 《国民政府公报》第2845号,民国36年6月7日,第1页。
  12. ^ 《大悟县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13. ^ 《国民政府公报》第117号,民国22年6月27日,第7页。
  14. ^ 《国民政府公报》第262号,民国18年9月6日,第10页。
  15. ^ 《国民政府公报》第1044号,民国22年2月2日,第15页;《黄冈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73页。
  16. ^ 《国民政府公报》第1176号,民国22年6月27日,第7页。
  17. ^ 《国民政府公报》洛字第10号,民国21年6月10日,第37页。
  18. ^ 《国民政府公报》第1368号,民国23年2月21日,第10页。
  19. ^ 内政部方域司:《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第11版),第37页。
  20. ^ 《国民政府公报》渝字第699号,民国33年8月9日,第15页。

书籍

编辑
  1. 郑宝恒著,《民国时期政区沿革》,湖北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5126610
  2. 傅林祥,郑宝恒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中华民国卷》,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9056044
  3. 国史馆地理志编纂委员编,《中华民国史地理志》,中华民国国史馆。ISBN 957-9042-02-0

地图

编辑
  1. 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测量署编,《中华民国分省地图》(1970年版),国防部情报参谋次长室。
  2. Google地图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
前任:
  湖北省
   中华民国一级行政区
1912年-1949年
继任:
  湖北省
继任: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