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
湿地(wetland)是永久或季节性被较浅的水(少于6米的淡水、半咸水或海水)掩盖的独特自然环境,是一种许多缺氧过程具有优势的半水生生态系统[1],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有许多水生植物生长在土壤长期被水体浸泡的特定湿地环境中,这些能够适应独特水土环境的水生植物也常是区分湿地与其他地形、水体的特征植被[2]。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3];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仰赖湿地提供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因此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可以改善河流水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19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为保护湿地和湿地中的丰富物种,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间保护公约湿地公约。到2014年1月为止已有168个缔约国,2170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功能与作用
编辑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及作用在近年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湿地具有包括:净化水质、蓄水、固碳、促进营养物质循环过程等功能,也能保护海岸线的稳定以及作为植物和动物生存的栖地。湿地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不过一个湿地是否能够发挥功能,以及它们能够发挥的程度则取决于该湿地及其附近的环境与水域特征[4]。许多快速评估湿地功能的方法在各地被开发出来,提出一些条件与方法用以评估湿地生态的健康程度,并且希望透过提高公众对湿地功能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来促进湿地保护[4][5]。
湿地的功能与作用还包括:
- 湿地具有强大的沉积和净化作用。流水进入湿地后,各种物质随水流缓慢而沉积,成为湿地植物的养料,其中的有毒物质会被泥土中的微生物迅速分解。
- 湿地物种十分丰富,生物多样性中蕴藏著丰富的遗传资源,在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地位。
- 湿地具有巨大的景观价值,九寨沟、洞庭湖、鸟岛等都是著名的湿地风景区,自然风光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巨大的旅游特色。
- 湿地中含有大量的水,在水的生态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定义
编辑由于湿地和水域、陆地之间没有明显边界,加上不同学科对湿地的研究重点不同,造成湿地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
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水的来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续期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水对湿地土壤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湿地土壤通常称为湿土或水成土。
类型
编辑地球上的每个大陆上都有湿地[6],湿地基本分五大类型:沼泽湿地、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沼泽湿地是最典型的湿地类型,随著对湿地更广泛的认知,许多含水区域也被归类为湿地。
沼泽湿地
编辑沼泽湿地通常包括树沼、草沼、酸性泥炭沼泽与矿质泥炭沼泽及其他沼泽类型。
树沼
编辑草沼
编辑草沼(marsh)又称草本沼泽:植被盖度≧30%,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7]。
酸性泥炭沼泽
编辑酸性泥炭沼泽(bog)即酸沼,由于营养不足,典型植物为水藓。
- 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盖度100%的泥炭沼泽。
矿质泥炭沼泽
编辑其他沼泽湿地
编辑- 沼泽化草甸:包括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沼泽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区具有高寒性质的沼泽化草甸、冻原池塘、融雪形成的临时水域。
- 内陆盐泽: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泽。由一年生和多年生盐生植物群落组成,水含盐量达0.6%以上,植被盖度≧30%。
- 低热湿地:由温泉水补给的沼泽湿地。
- 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近海及海岸湿地
编辑- 浅海海域: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水域,植被盖度<30%,包括海湾和海峡。
- 潮下水生层:海洋低潮线以下,植被盖度≧30%,包括海草层、海洋草地。
- 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长而成的湿地,包括珊瑚岛及其有珊瑚生长的海域。
- 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质75%以上是岩石,盖度<30%的植被盖度的硬质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岛屿、海岩峭壁。
- 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植被盖度<30%,底质以沙、砾石为主。
- 潮间淤泥海滩:植被盖度<30%,底质以淤泥为主。
- 潮间盐水沼泽:植被盖度≧30%的盐泽。
- 红树林(mangrove forest):以红树植物群落为主的潮间沼泽。
- 海岸性咸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咸水湖泊。
- 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淡水湖泊。
- 河口水域:从近口段的潮区界(潮差为零)至口外海滨段的淡水舌锋缘之间的永久性水域。
- 三角洲湿地: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育而成的低冲积平原。
河流湿地
编辑- 永久性河流
- 季节性或间接性河流。
- 泛洪平原湿地:河流泛滥淹没(以多年平均洪水位为准)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
湖泊湿地
编辑- 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积水的海岸带范围以外的淡水湖泊。
- 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的泛洪平原湖。
- 永久性咸水湖:常年积水的咸水湖。
- 季节性咸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积水的咸水湖。
库塘
编辑世界上的湿地
编辑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包括亚马逊盆地和西西伯利亚平原[8]。另一个大湿地是潘塔纳尔湿地,横跨在南美洲的巴西,玻利维亚和巴拉圭,面积达2,500万公顷[9]。
湿地科学与刊物
编辑国际条约与组织
编辑- 国际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
- 世界湿地日(每年2月2日)
- 湿地国际
- 湿地科学家学会
- 国际鸟类保护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Bird Preservation)
- 国际水禽湿地调查局(Inter-national waterfowl and wetland re-search bureau)
- 人与生物圈
- 东北亚地区鹤类保护区网络
- 东亚-澳大利亚涉禽保护网络
- 雁鸭类迁飞网络
科学研究机构
编辑中国研究机构见中国湿地条目。
- 美国
- 美国国家湿地研究中心(NWRC)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湿地研究中心
相关术语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Keddy, Paul A. Wetland ecology : principles and conservation 2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521519403. OCLC 542321845.
- ^ Macquarie concise dictionary. 5th. Sydney: Macquarie Dictionary Publishers. 2009. ISBN 9781876429843. OCLC 326849075.
-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e of Florida Glossary. State of Florida. [201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3).
- ^ 4.0 4.1 Dorney, John. Wetland and stream rapid assessments :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London, United Kingdom. ISBN 9780128050927. OCLC 1048402847.
- ^ BEDDING, TED HOLLIS and JAMES. Can we stop the wetlands from drying up?: From southernSpain to northern Nigeria, conservationists are struggling to convincegovernments of the value of wetlands. Ted Hollis and James Bedding findoutif they are succeeding . . .. New Scientist.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美国英语).
- ^ Davidson, Nick C. How much wetland has the world lost? Long-term and recent trends in global wetland area.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2014-10-16, 65 (10): 934–941 [2019-02-08]. ISSN 1448-6059. doi:10.1071/MF141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1) (英语).
- ^ 7.0 7.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生態學名詞2006 第一版. Beijing: 科学书版社. 2007. ISBN 7030182774. OCLC 180177243.
- ^ Fraser, L; Keddy, PA (编). The world's largest wetlands : thei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Cambridge, UK [u.a.]: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5: 488. ISBN 978-0521834049.
- ^ WWF Pantanal Programme. [201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