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

關於生活或生存意義的哲學和精神問題

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与一般生活存在意义有关。从广义的意义上说,包括宇宙生命本身的目的性的意义问题。从狭义上讲,它探究的是生物和社会文化演变中,特别是探究智人可能意义的问题。从狭义上讲,它研究的是“对人与他的世界的关系的解释”[1]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著名作品之一

这个概念通过许多相关问题体现出来,例如:“我为何在此”、“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在历史长河中,它也是哲学科学形上学以及神学一直所思索的主题。前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意识形态背景下也给出了很多的多元化推测。不同文化与不同的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这一问题经常与哲学、宗教及科学对存在人际联结英语Interpersonal ties意识幸福的思索和探求交织在一起,还会涉及诸如符号象征本体论价值观目的论伦理善恶自由意志神的存在性神的概念灵魂死后生命等概念。科学在这一问题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描述有关万物的相关经验事实。科学还研究并为追求幸福和相关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英语science of morality提供建议。其另一种人文主义的表述为“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灵性及“生命的意义”等问题,被部分人士怀疑是可能的普世价值,但在Shalom H. Schwartz等人对普世价值的研究中,这类事物不被发现具有普世性;[2]反之,“享受现世生活”及“拥有充足的财富”等,在Shalom H. Schwartz等人对普世价值的研究中,被发现是可能的普世价值之一。[3]

对生命的意义发问

编辑
 
冥想沉思中的哲学家(局部):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作品

人们提出了很多关于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是谁?”[4][5][6][7][8][9][10]
  • “我为何在此?”“我在此为何?”[11][12]
  • “何为生命之源?”[11]
  • “何为生命的本相?何为实存的本相?”[7][10][13][14]
  • “何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何在?”[12][15]
  • “何为生命价值?”[12][16]
  • “活着的理由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12][17]

围绕这些问题,人们在科学、哲学、神学、灵性领域争相作出诠释。

科学探究与观点

编辑
 
脱氧核糖核酸,一种含有生物体所必须的基因的物质。

科学科学哲学界的许多人认为科学可以与生命意义有关的话题提供相关的背景以及一套必要的规范。在他们看来,科学可以从正面心理学恐惧管理理论对多个与之有关的问题提供广泛的见解。科学希望通过对诸如大爆炸生命起源演化等与生命现实直接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意义和幸福的主观经验相关的客观因素进行研究以推动生命的意义这一概念的了解。

关于生命的心理学意义及价值

编辑

积极心理学家研究了一些使人对生活感到满意[18],使人对日常活动全身心的投入[19],使人通过利用个人的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20],以及使人对比自我更宏伟事物进行探索相关的经验性因素[21]。科学家假设生命的意义是可决定的,透过了解宇宙运作的规则,人类是可能了解生命的意义,但不能解析生命潜在价值所在。[22]科学的价值在于,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工具与方法使得人类对问题有更深的了解;但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智慧演化发展是不同步的,即客观存在主观能动性永远存在差距。所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也只有陷进了更深层次的疑问与探寻,如此循环。[23]以下几种科学学科曾试图解析生命的意义所在。

有一个大体称为“恐惧管理论”的价值系统被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理论宣称,人类对死亡产生本能恐惧,它会促使我们对逃离死亡做出心理提醒,从而做出生命价值选择。

神经科学家已经对神经传递素运输,特别是在边缘系统和独特的腹侧被盖区物理实体上已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例如激励、愉悦、动机等。如果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争取最大限度的快乐,这些理论可以给出一个标准式的临床试验。

经济学家则在市场方面上研究何为价值。

社会学则用价值观规范失范理论概念社会层级中检验价值。

生物学中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其性质的定义

编辑

无生源论的精确机制仍是生物学正在研究的主题之一:其中值得注意的理论包括RNA世界学说理论与铁镍硫化物世界理论等。在20世纪末,根据对基因选择理论的研究,生物学家乔治·克里斯托弗·威廉斯理查德·道金斯、David Haig等人认为DNA的复制与存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功能[24][25]

宇宙的起源与其最终命运

编辑

虽然大爆炸论的模型及理论内容刚推出的时候满足了大部分的疑问,其与部份宗教教义中的创造论之间的相通之处更让其获得不少支持,此理论同时也获得了数个独立观察的验证和支持[26]。然而, 当代物理学只能够描述大爆炸10−43秒之后的宇宙(当时间为零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无限);如果想研究大爆炸10−43秒之前的宇宙,便需要量子引力论的帮助。虽然如此,许多物理学家还是推测过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27]。有些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的发生是出于机缘巧合,当人择原理放入考虑范围时也就暗示着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28][27]。 在关于宇宙的终极命运的争论中,大挤压论曾经占据主流地位,但在科学家发现目前宇宙加速膨涨这个现象后,大挤压论逐渐失去优势,目前在此一争论中,以大撕裂论占上风,不过热寂论亦受到不少科学研究者的认同[29]

西方的哲学观点

编辑

生命意义的哲学观点是那些用人类定义的理想或抽象概念来解释生命的意识形态。

古希腊的哲学观点

编辑

柏拉图主义

编辑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声誉来自于他的理想主义相信普遍性的存在。他的理型论提出普遍性不像物体那样存在,而是作为天国的理型的存在。在理想国的对话中,苏格拉底的人物描述了善的理型。他关于灵魂正义的理论涉及与生命意义问题相关的幸福观念。

在柏拉图主义中,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最高的理型的知识,即善的观念(理型),所有善良和公正的东西都从中获得效用和价值。

神学观点

编辑

美索不达米亚本土宗教

编辑

苏美尔教

编辑

苏美尔教相信神祇造生凡人是为了替祂们承担管理世界的重担,使神祇得以尽情享受,而凡人就要劳苦工作,因此苏美尔教认为人生的意义就仅仅只是成为神祇的工具。

亚伯拉罕诸教

编辑

犹太教

编辑

犹太教相信凡人死后便归于阴间,因此应该珍惜光阴、遵守诫命、努力工作。《希伯来圣经》中的《训道书》第九章第七节至第十节记载说:“你倒不如去快乐地吃你的饭,开怀畅饮你的酒,因为天主早已嘉纳你所作的工作。 你的衣服常要洁白,你头上不要缺少香液。 在天主赐你在太阳下的一生虚幻岁月中,同你的爱妻共享人生之乐: 这原是你在太阳下,一生从劳苦中所应得的一分。 你手能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因为在你所要去的阴府内,没有工作,没有计划,没有学问,没有智慧。”

伊斯兰教

编辑

伊斯兰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真主所造创的,而凡人的生命都是源于真主[30]。真主造生凡人不是随便的[31],而真主造生凡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祂[32]。然而,真主本身不需要人们的供养[33]

纵使如此,为了发展凡人的灵性,以及人类得到真主赐予管理地上万物的权力,凡人还是要向真主交代如何使用地上的资源,因此凡人被称为地上的“代理者”[34]

基督教

编辑

在神学的意义上, “生命是由上主所造生的”[35]。然而, 在众多生物之中,只有凡人才能跟上主互动,因为上主并未将心智赐给畜牲[36]。因此, 基督教认为凡人的最高价值就是跟上主互动。就生命的意义来说,神学家将其解释为:

  1. 享受上主的慈爱及人与人之间的仁爱
  2. 享受上主创造之世界万物中的美好
  3. 生命活出上主的形象与样式
  4. 实现上主在每个人生命中的美好计划[37]

中华诸教

编辑

道教

编辑

道教所说的“生命”,不是泛指一切生物的性命,只是单纯地指人的生命。吴筠《元气论》认为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谓为生命;《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气来入身谓之生”,“从道受生谓之命”,即气为生机之源,气入形体,从道受生,谓为生命[38];《太平经·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神三者相与共于一体,是谓生命,更说神乘气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为治于一体,是谓生命。

近代著名的、信奉道教的神学家陈撄宁先生认为 道教是要与“天命”和“自然”抗争,打破生死定律,不受苍天主宰,开拓人可以“神形俱妙而成仙”、“长生住世”的新的人生道路,为凡人的寿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续直至永生,使人生获得最美满的、最和谐的幸福[39]

印度诸教

编辑

印度教

编辑

印度教相信众生都源自于终极现实”,众生应该追求回归至梵境,部份教派认为众生应该把一生奉献给薄伽梵以求得到救赎,最后才得以在其国度中永远地侍奉祂,其他教派则追求梵我合一以脱离轮回

佛教

编辑

根据世界佛教僧伽会的1967年会议,佛教僧尼发表了《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当中提及:“我们都认同人生的目标是: 对所有众生培育无差别的慈悲,为众生的利益、快乐与和平而努力,并培育能导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一些观点,例如在《本生经》中, 菩萨质疑梵天神为何任由苦痛和罪恶横行,类似于邪恶问题,部份佛学家也从理据层面上否定了婆罗嘉摩神的存在性,因此佛教并不相信生命的意义是从大梵天王这位尚被困在轮回之中的天众而来的,此外佛教亦否认大梵是万物的本原,认为大梵天只是五现涅槃之一,故此后来印度教的部份神学家指责佛教宣扬虚无主义,但佛教驳斥了此一说法,认为万物的本根是“”,正是空性使得万物得以出现和变化,而意义在其中也不断随着缘起而生起并随着缘灭而灭尽,所以世上的一切并非没有意义,而是因无常而使得意义不能永存于世。

在生命的意义为何此一问题上, 佛教的开创者释尊瞿昙提及到成为凡人一事犹如一只盲龟在茫茫大海中,穿入浮木的洞孔中一样难得[40]。然而, 人生是充满苦痛的,佛教开宗明义地说明四圣谛[41],但是, 不代表凡人应该把人生看得毫无意义,而是应该努力修习佛陀的教诲,遵从“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透过修习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罗蜜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流转和证得涅槃,这就是人生的意义[42]

东方的哲学观点

编辑

旧儒家

编辑

旧儒家主张三纲八目,亦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3]儒家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44],所以对于死后及鬼神的问题都不作详谈。但从三纲八目中,亦可窥探到儒家为入世的学说。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对于人生的意义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在孔子所说的“志于学”“志于道”“依于仁”中,“仁”“道”“学”等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志向。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孔子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45]

孟子

编辑

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四维八端。在性本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修心向善,成为圣人[46]

新儒家

编辑

钱穆

编辑

钱穆则认为,人生可分为四阶层:职业闲暇理想道德。 第一层为职业人生,“职业”涵义古今不同,钱穆所取古代的职业,即父有父职、母有母职的涵义。 第二层为闲暇人生,闲暇人生可判定一个人的品德高低贵贱,而且历史上的大人物、大事业都在自由闲暇中产生,而非职业人生。 第三层为理想人生,职业与闲暇都是眼前现实,如人生长期在眼前现实中会起厌倦,因此需要有理想的人生。现实人生属物质性,而理想人生则属精神性的。有了职业有了闲暇则需要有未来的展望,如没有对未来的展望则现实为空洞。 钱穆为以上三种人生作总结,首先有职业,即明了自己的责任,随后就可获得闲暇的时间,在闲暇当中可取得一个人的自由,以上钱穆称为现实人生。在现实人生当中,需要有理想人生作目标,即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若有现实无理想、或有理想无现实,都只是一种假自由,因此有第二人生之后则需要有第三种人生。当理想现实同时兼顾,有了自由规律时,就可称为第四人生--“道德人生”。道德人生则为完善一个人的人生。[47]

殷海光

编辑

殷海光把人生分作四属次: [48] 物理层、生物逻辑层、生物文化层、生物价值层。他认为人受物理的支配,任何人无法都无法避免:人需要维持生命,因此需要吃饭喝水,到一定的年龄便要成家立室。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之处,就是人有文化。随著文化的提升,他认为人能渐渐达到的境界,最后才能有道德、有理想。

流行信念

编辑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思考这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在思考“生命有何目的?”这个问题。下列是部分较为流行的答案:

  • 自我维持:获得足够延续生命的食物,支付维持生活的代价或是成本。
  • 自我成长/自我实践:追求自己所能的极限,最大限度获得生命的完整。
  • 自我认知:接受事实,消灭烦恼与偏见。
  • 自我超越:灵性向神灵进化,或类似的存在。
  • 自我结束:死亡将卸下灵魂的重担,完成生命之圆。
  • 自我延续:性的满足,繁衍自己的后代,编织新的生命。


我们每个个体只是这个世界或者这个空间的规则产物,由自我和无我两个状态闭环。自我是活着,无我是死亡。自我下的状态是汲取,是自私。人只要活着都有私欲,大到贪嗔,小至呼吸,都在自我状态为自我而索取。无我归于虚无,可能是一种磁场,是一种能量,这种状态是消耗。消耗完自我状态下的汲取,从零开始重新汲取。

幽默和流行文化

编辑

辛普森一家》中的其中一集《荷马异端》中的最后一幕:

参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Herbert Frohnhofen zitiert P. Tiedemann, S. 2, These 7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Schwartz, S. H. 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Theory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M. Zanna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2, 25: 1–65. 
  3. ^ Schwartz, S. H.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uman Valu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4, 50 (4): 19–45. 
  4. ^ Jonathan Westphal.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Routledge. 1998. ISBN 0415170532. 
  5. ^ 罗伯特·诺齐克.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英语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ISBN 0674664795. 
  6. ^ Albert Jewell. Ageing, Spirituality and Well-Being. Jessica Kingsley. 2003. ISBN 184310167X. 
  7. ^ 7.0 7.1 Question of the Month: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时下哲学. Issue 59. [200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4). 
  8. ^ Glenn Yeffeth. The Anthology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Leading Science Fiction Authors on Douglas Adams'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BenBella Books, Inc. 2005. ISBN 1932100563. 
  9. ^ David Seaman. The Real Meaning of Life. New World Library. 2005. ISBN 1577315146. 
  10. ^ 10.0 10.1 朱立安·巴吉尼. What's It All About? Philosoph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USA: Granta Books. September 2004. ISBN 1862076618. 
  11. ^ 11.0 11.1 保罗·戴维斯. The Fifth Miracle: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Life. Simon & Schuster. March 2000 [2007-07-26]. ISBN 0-684-8630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6). 
  12. ^ 12.0 12.1 12.2 12.3 Jose Fadul. Lessons in Chess, Lessons in Life: Application of the Psychology of the Game in Real Life. Lulu Press. 2008. ISBN 978-0-557-02158-1. 
  13. ^ 华理克. The Purpose Driven Life: What on Earth Am I Here For?. Zondervan. 2002. ISBN 0310255252. 
  14. ^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Your Life?. Krishnamurti Foundation of America. 2001. ISBN 188800424X. 
  15. ^ Puolimatka, Tapio; Airaksinen, Timo.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PD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赫尔辛基大学. 2002 [2007-07-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6). 
  16. ^ Stan Van Hooft. Life, Death, and Subjectivity: Moral Sources in Bioethics. Rodopi. 2004. ISBN 9042019123. 
  17. ^ Russ Shafer-Landau; Terence Cuneo. Foundations of Ethics: An Antholog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ISBN 1405129514. 
  18. ^ E. Diener, J.J. Sapyta, E. Suh (1998).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Essential to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Inquiry, Lawrence Erlbaum
  19. ^ Csíkszentmihályi, Mihály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ISBN 0060920432.
  20. ^ Peterson, Christopher; Seligman, Martin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67015. See brief summary. [2021-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3). 
  21. ^ Seligman, M.E.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ISBN 0743222970 (Paperback edition, 2004, Free Press, ISBN 0743222989)
  22. ^ E. Diener, J.J. Sapyta, E. Suh (1998).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Essential to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Inquiry, Lawrence Earlbaum
  23. ^ 探索 ——追寻生命的意义. ihns.ac.cn. 2000- [2009-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4). 
  24. ^ Richard Dawkins.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ISBN 978-0-19-857519-1. 
  25. ^ Richard Dawkins. River out of Ede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5. ISBN 978-0-465-06990-3. 
  26. ^ Helge Kragh (1996).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0546-1.
  27. ^ 27.0 27.1 Nikos Prantzos; Stephen Lyle (2000). Our Cosmic Future: Humanity's Fate in the Univer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77098-9.
  28. ^ Rem B. Edwards (2001). What Caused the Big Bang?. Rodopi. ISBN 978-90-420-1407-7.
  29. ^ TIMELAPSE OF THE FUTURE: A Journey to the End of Time (4K), [202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中文(中国大陆)) 
  30. ^ 穆罕默德. 23. 信士 马坚译本. 互联网.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8) (中文(繁体)). 我确已用泥土的精华创造人 
  31. ^ 穆罕默德. 21. 眾先知 马坚译本. 互联网.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8) (中文(繁体)). 我未曾以游戏的态度创造天地万物 
  32. ^ 穆罕默德. 51. 播種者 马坚译本. 互联网.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8) (中文(繁体)).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 
  33. ^ 穆罕默德. 51. 播種者 马坚译本. 互联网.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8) (中文(繁体)). 我不望他们的供给,我也不望他们的奉养 
  34. ^ 杨兴本. 伊斯蘭教的人生觀. 圣神修院哲学院. 互联网. 1994年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中文(繁体)). 
  35. ^ 創世紀第一章. 聖經 和合本. 环球圣经公会.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中文(繁体)).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36. ^ 猶大書. 聖經 犹大书. 环球圣经公会.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中文(繁体)). 但这些人毁谤他们所不知道的.他们本性所知道的事与那没有灵性的畜类一样、在这事上竟败坏了自己。 
  37. ^ 魏连岳. 基督教信仰與生命. 基督教生命观. 互联网.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中文(繁体)). 
  38. ^ 太上老君內觀經. 互联网: 善书图书馆.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9). 
  39. ^ 陈樱宁. 中国道教协会编 , 编. 道教與養生. 中国大陆: 华文出版. 2000-01-01 (中文(简体)). 
  40. ^ 释星云. 雜阿含經. 台湾: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ISBN 978-957-543-489-2 (中文(繁体)). 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 
  41. ^ 释星云. 中阿含經. 台湾: 佛光文化. 1997-04-01. ISBN 9789575434830 (中文(繁体)). “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 
  42. ^ 罗伟辉. 人生的意義. 佛门网. 2016-11-25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中文(繁体)). 
  43. ^ 孔门弟子. 2. 大學.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中文(繁体)). 
  44. ^ 孔门弟子. 先進. 論語.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中文(繁体)). 
  45. ^ 杜振吉. 儒家人生哲學. 中国孔子网. 中国孔子基金会. 2017-06-13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中文(简体)). 
  46. ^ 李志军. 孔孟與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研究院. 2018-09-12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47. ^ 钱穆. 歷史與文化論叢. 錢賓四先生全集. 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 (中文(繁体)). 
  48. ^ 梁光耀. 論殷海光的《人生的意義》. 香港人文哲学会. 互联网.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中文(繁体)). 

来源

编辑
哲学书籍

延伸阅读

编辑
  • Haisch, Bernard The God Theory: Universes, Zero-point Fields, and What's Behind It AllPreface), Red Wheel/Weiser, 2006, ISBN 978-1-57863-374-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