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互联网
香港互联网始于1990年代初期,2017年使用者数量646万人,渗透率87%。香港的地区顶级域为.hk,99%的境内网络传输途经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由于香港的地位及环境,其互联网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本条目为 香港人口及文化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互联网文化
编辑香港互联网文化是香港的互联网使用者产生出来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文化。[1]
网际网路在香港文化中是重要的一环,且具有不少影响力,其中巴士阿叔和名人陈冠希的裸照风波等引起巨大回响。网络文化和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网媒)经常相互影响着,例如苹果日报和100毛,高登网民意见更时常成为后者的取材内容。
渗透率和网络覆盖
编辑早于1990年代初期,香港已经开始提供互联网服务,为亚洲最早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地区之一。1995年开始,香港互联网服务开始普及化,使到香港互联网使用者数量急速发展。2002年共有228.3万互联网使用者,至2004年,香港互联网使用者数量达330万人,互联网渗透率为51.0%,仅次于韩国、瑞典及美国。而香港互联网使用者在家中上网的时间更是全世界最长,每月平均达22小时。
截至2017年12月,香港互联网使用者数量增加至646万人,互联网渗透率87.0%。亚洲区内排名第5,位列汶莱(94.6%)、日本(93.3%)、韩国(92.6%)和台湾(87.9%)之后、新加坡(83.6%)之前,并且高于中国大陆(56.7%)和亚洲平均(49.0%)[1]
宽频网络已经覆盖香港所有商业楼宇和95%以上的住宅,于社区中心、香港公共图书馆、部分公众地方(如公园)、政府建筑物、主要餐厅、商场,甚至港铁车站等均有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政府政策方面,港府积极将香港发展为智慧城市,勾画五年发展计划,增强Wi-Fi和未来5G网络服务[2],增加Wi-Fi.HK热点数目一倍、加大覆盖面及加快连线速度[3]。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了香港生活中一个重要部份。
连线方式
编辑在互联网在香港面世初期,是以拨号连线(Dial-up)为主,以香港电话公司为主要服务提供商(ISP)。后期,宽频上网在香港普及,也有更多ISP出现。2000年代中期起,“光纤入屋”是某些ISP所提供的新颖服务。
连线速度
编辑2013年,根据由国际网络公司Akamai Technologies所作出的调查,香港为全世界网络浏览速度最快的地区,最高速度逾54Mbps,第二位南韩为48.8Mbps,第三位日本为42.2Mbps;第14位美国为29.6Mbps。至于平均稳定速度,第一位韩国为14.2Mbps,第二位日本为10.7Mbps,第三位香港为8.9Mbps[4]。
2015年,Akamai Technologies的“2015年第一季互联网发展状况概述报告”显示,香港网络平均速度为16.7Mbps,属全球第三快。第一是南韩的23.6Mbps,其次为爱尔兰的17.4Mbps[5]。
Akamai Technologies 2016年第三季报告显示香港网络平均速度为20.1Mbps,属全球第二快,仅次于南韩的26.3Mbps,第三位为挪威的20Mbps。[6]
2018年1月,Speedtest Global Index报告显示香港固定网络平均速度为136.15Mbps,世界排名第三,次于第一位新加坡(166.44Mbps)和第二位冰岛(161.98Mbps);同期,香港移动网络平均速度则为29.26Mbps,世界排名第38位,排在斯洛伐克之后和澳门之前。[7]
沟通方式
编辑大部份香港互联网使用者都会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早年以ICQ,MSN Messenger为主,近年WhatsApp、LINE、Skype、WeChat在香港普及。
网上下载
编辑在未有互联网之前的Dial-up BBS年代,网上下载已是香港的主流网络文化。而当互联网普及以后,它亦是香港互联网用户的主要用途之一。在初期,宽频网络曾是本地盗版集团用作下载海外盗版光碟档案的途径,此外会烧录成盗版光碟出售图利。及后的香港互联网服务普及化,网上下载已转变至用户直接参与,使盗版集团无利可图,更直接打击操控盗版集团的香港各黑社会收入来源。
目前香港的网上下载情况仍相当普遍,主要是使用P2P档案分享技术分享多媒体及软件档案等等。近期使用BitTorrent为主,过去Foxy亦有不少香港互联网使用者使用。前者主要用作分享大型的影音档案(电影、电视剧集及电脑软件),后者则主要分享音乐档案(MP3格式)。
这个情形引起香港政府的关注。2005年,香港海关采取行动,拘捕一名绰号为古惑天皇的香港互联网使用者,指他发布电影的BT种子于网上,违反香港版权法例。同年10月24日,“古惑天皇”被香港屯门裁判法院裁定侵权罪名成立,成为全球首宗同类案例。自此,香港的非法下载问题有所改变,但仍未能完全收到阻吓作用。
2006年7月,香港海关联同知识产权署及香港版权业界代表共同推动了一个名为“青网大使”的反网上侵权计划。
2006年12月,香港政府推出侵犯版权刑事化法案供市民谘询,随即引起香港互联网使用者反感,并激烈讨论。
网络硬盘也开始兴起,有些人习惯使用Megaupload、Sendspace等分享文件,近年Google Drive和Dropbox也变得十分流行。
网上讨论平台和网上社区
编辑讨论网站是不少香港互联网使用者经常浏览的网站。这些网站当中产生了一些独特文化,创造出一些新的俚语,如高登文化,类似文化后来出现分支,例如LIHKG讨论区(俗称“连登”),后者的表情符号沿用前者风格。部份网民则按个别群体爱好,自行建立了不少社群和讨论区,如巴士和铁路爱好者开设的各个论坛、交流育儿心得的亲子王国等等。有些则没有明显爱好倾向,而是集合了多个不同题材、志同道合的网民讨论,像是香港讨论区和Uwants讨论区[6]。
网志和社交网站
编辑1998年,网志开始在欧美兴起,香港用户亦有紧贴,但当时只局限于知晓建设网志系统的老手,未为大众广泛认识。直至Xanga网志平台兴起吸引了大量香港青少年写网志,使写网志成了一种潮流。在2007年,Xanga 有多达37万个香港网志,占当时全港约42万个网志近九成。[9] 除此之外,2005年推出的Yahoo! BLOG亦吸引了不少艺人参与网志社群,令该平台成为香港人常用的网志平台之一。Blogger、Qooza、Mysinablog、无名小站等网志服务亦有少数香港人使用。网志内容一般以日记为主。
然而,随着2008年社交网站Facebook在香港兴起,不少网民渐渐失去写网志的习惯,传统网志服务的需求亦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社交网站和微博服务。现时在香港流行的微博服务有新浪微博和Twitter。
Facebook在香港的渗透率相当高,2017年12月共520万名活跃用户,占互联网用户80.4%,亚洲地区内与泰国相若,低于台湾(86.4%)、新加坡(88.9%)和南韩(90.8%),但高于澳门(74.2%)和日本(59.9%)[1]。香港Facebook用户中25岁或以上使用者占最多,共440万人。[10]不少公司、传媒,以至政府部门和官员都会在Facebook上开设专页,以接触更多的客人和与市民作更方便直接的交流。
大约从2012至2013年起,Instagram在香港愈趋普及,成为香港网民向朋友分享日常生活点滴的另一重要平台。2018年6月数据显示香港Instagram用户有280万名,低于Facebook约一倍。不论是Facebook还是Instagram,女性用户都比男性用户稍多。[10]
网上音乐
编辑2005年11月,IFPI表示,由于现时唱片销售的形式正在改变,如网上卖歌,故正计画推行电子金唱片。[11]
2006年4月,电讯盈科旗下MOOV网上音乐平台(或MOOV.now.com.hk)成立,用户只需缴付一个固定的月费,就可以随意收听网站上所有的音乐。此项服务让用户何时何地,只要连上互联网就可以听音乐,并为首个非下载的网上音乐收费平台。
2010年,香港宽频推出全新高清音乐网上平台:MusicOne,可一按即播最新最流行的歌曲、MV和演唱会。
2012年6月,苹果公司在香港推出iTunes Store数字媒体网络商店,用户可购买、下载本地及外地之音乐、电影等数位媒体。同时亦提供iTunes Match收费服务,让用户将音乐储存到云端,可随时随地欣赏音乐。[12]
除付费网上音乐服务外,不少香港网民会浏览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观看当中的影片或聆听音乐,同时衍生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不少人自行制作短片上传,并成为YouTuber。2018年,YouTube香港区影片上载量按年增长55%,本地原创频道达70万多个[13][14]。
二次创作
编辑香港高登讨论区多年来是改图/改片/恶搞(即二次创作)等的集中地,其内容多年被传媒引用以反映网民意见。
2012年4月,文艺界发起联署要求搁置俗称“网络23条”的《版权(修订)条例草案》,这股反对声音并非突然出现,网民及部分政党早于2011年已强烈质疑修例可能打压“网上改图恶搞”或“二次创作”,要求给予适度豁免,但政府一直坚持先修例再就豁免问题谘询公众,最终酿成今日的风波。[15]
热门网上影片:
- 《我的HEHE室友》: 关于异性恋男生(阿俊饰)和同性恋男生(Ziky饰)之间兄弟友谊的香港网络处境喜剧,第一季由2018年起在YouTube上播放,第二季于2020年起连载中,由Foursonproduction(四仔工作室)制作。此剧在“2018香港电视大奖 —— 网络剧奖”中取得最高票数,成为“金遥控”得主。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ASIA, Internet World Stats. 2018-12-18 [201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智慧城市藍圖公布.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7-12-15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16年施政報告 創新及科技局的政策措施 (PDF). 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上网全球最快《明报》 2013年1月26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全球網絡平均速度首次達至5Mbps 港網絡平均速度16.7Mbps 全球第三快. hkepc.com. hkepc.com. 2015-06-25 [201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0 6.1 6.2 The countries with the fastest internet, internet speed by region Q3 2016. 2016-12-19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Speedtest Global Index, January 2018. speedtest.net
- ^ 換肝青年屢騙財 售機票欺詐認罪. 明报 (雅虎香港新闻). 2013-03-02 [2013-03-16].[失效链接]
- ^ Xanga陣容強大 - 為老不專. [201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0.0 10.1 Snapchat VS Facebook VS Instagram 香港用戶數字大公開. moredigital.com.hk. 2018-06-19 [201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eadLink. [2007-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蘋果公司今天在香港、新加坡、台灣及另外九個亞洲國家推出iTunes Store(英). [201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YouTube指香港區影片上載量按年增長55%. Quamnet华富财经. 2018-08-03 [201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ntony Shum. YouTube:過去一年香港創作者上載內容增加逾五成. unwire.pro. 2018-08-03 [201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適度豁免二次創作 保障網上言論自由. 明报 via 长青网. 2012-04-30 [201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