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粤语流行音乐

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指香港创作的粤语流行音乐,亦可用于指代音乐的创作、制作和消费的背景[1],是粤语流行音乐的主要部分。

本条目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2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与风俗
哲学
语文    用语
文学
建筑
殡仪    节日与公众假期
饮食    烧烤文化
电影    电视
音乐    粤语流行音乐
传媒
教育    补习文化
艺术
漫画    动画
体育
电子竞技   
网络文化    高登文化
香港次文化
无厘头文化
MK文化
MK Pop
港铁文化(即铁路迷
巴士迷文化
小贩文化
街车文化
街机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粤语流行音乐于1970年代初期由《铁塔凌云》(许冠杰作曲及主唱、许冠文填词)及《啼笑因缘》一曲[2](顾嘉煇作曲、叶绍德填词、仙杜拉主唱)所带动,因此被视为本地流行音乐的分水岭;其后蓬勃发展(另有论者认为是1973年的《分飞燕》)[2]

粤语流行音乐深受多种曲风影响,包括爵士摇滚节奏蓝调电子西方流行音乐等,并拥有跨国的乐迷基础,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3]

起源 编辑

一般说法粤语流行曲源自于1930年代中期,但确切的源头意见不一,有着不同的说法。惟初期的粤语流行曲脱胎自粤曲中的小曲,乃不争的事实。小曲是传统粤剧的过场谱子[4],除原有的广东谱子外,亦都套用易于上口的曲子,填上粤语歌词,以粤曲的唱腔及配乐出现。

1930年代-1960年代 编辑

早于三十年代,已有粤语歌曲出现,当中包括1930年由黄寿年主唱的《寿仔拍拖》,以及1935年由李绮年主唱的电影《生命线》主题曲《儿安眠》。

1950年代前的香港社会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层:上层是政府高官、外资商行高层与部分华人商办与富商;中产阶层只占少数;下层是佣工、文员、和占大多数的劳动人口。各阶层的交往与流动不多,泾渭分明,绝少互相沟通[5]。1949年大量移民涌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万人,是战前的四倍多。这些香港移民之中,除了少数的资本商家和专业人士外,绝大部分都是操粤语的广东基层居民,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乐是粤曲

从粤剧衍生出纯演唱的粤曲歌坛,将全出粤剧化整为零,在民间流传,一般歌坛附设在茶楼之内,供人品茶听曲,消费尚算普及,平民可以负担,在五十年代初期,十分兴旺[6]

五六十年代,香港以欧西流行曲及国语时代曲为主流,粤语时代曲发展备受局限。1952年,香港和声唱片公司制作首批粤语流行曲唱片。这些唱片的主要市场其实是东南亚、星加坡一带的圹工,制作相对粗糙,在香港虽有一定流行程度,但未成气候,地位也比较低。这些歌曲继承粤曲传统,但体裁较短,多用西乐伴奏,演唱时多用自然发声,歌词贴近口语,当时被称为粤语时代曲。制作这时期粤语时代曲的包括有周聪吕文成、王粤生等;唱的包括有周聪、吕红、何大傻、芳艳芬等;歌曲包括吕红的《春来冬去》、白英的《渔歌晚唱》等等。当时的粤语流行曲,曲不少是来自粤曲,亦有部分改自欧西音乐及国语歌曲,还有部分是原创音乐。当中能作曲作词的周聪被视为五、六十年代粤语时代曲的代表人物,及后填词人黄霑更称誉他为“粤语流行曲之父”。[7]

五六十年代,是粤语长片盛行的年代,不少粤语长片卖埠东南亚等地而大受欢迎,谭炳文邓寄尘郑君绵等当时的电影演员均曾推出唱片。当时的主要电影演员如陈宝珠胡枫吕奇萧芳芳等亦有不少歌曲作品,主要是电影插曲。五六十年代经典粤语时代曲许多都来自电影歌曲,包括《光棍姻缘》、《荷花香》、《槟城艳》、《飞哥跌落坑渠》、《榴梿飘香》、《一水隔天涯》、《女杀手》、《青青河边草》等等。当时粤语流行音乐只是粤语电影的附属品,未能独当一面成为艺人发展的事业;而且一般香港粤语片中粤剧风格的唱腔亦不易受年轻人的喜欢,被认为是陈旧和市井的,好像“庙街王子”尹光就是其中的代表。[8]

1960年代香港商业电台广播剧的兴起,让广播剧歌曲如《劲草娇花》、《痴情泪》亦流行一时,可惜及至60年代尾才获集结推出唱片。[9]

1960年代中期,本地战后新生代开始成长。1964年披头士访港后,掀起乐队风潮,带动一批香港本地年青人组合乐队。当时本地著名歌手,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些乐队,较为现时香港人所熟悉的包括有祖·尊尼亚(Joe Junior)与黎爱莲(Irene Ryder)和泰迪罗宾(Teddy Robin)等。到了70年代中期香港粤语流行曲兴起时,台前幕后的音乐人很多亦是来自这些乐队成员。

1960年代后期,来自的马来西亚郑锦昌上官流云新加坡丽莎打开香港市场,当时的郑锦昌有“粤曲王子”之称、而丽莎被称为“粤曲王后” [10]。他们的经典名曲包括《新禅院钟声》、《唐山大兄》、《相思泪》、改编披头士的《行快啲啦》(Can't Buy Me Love)、《一心想玉人》(I Saw Her Standing There) 等,可是仍未令粤语流行音乐走出低下阶层音乐的形象。[11]

1960年代后期,无线电视举办的歌唱比赛节目《声宝之夜》发掘了不少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手,如叶丽仪区瑞强张德兰陈洁灵等。[12]

特色 编辑

乐器和设置 编辑

早期的粤语流行曲是从与西方流行音乐交集粤剧音乐的发展。但音乐家很快就放弃使用像古筝二胡传统乐器配合西式乐器。粤语流行曲通常由一个歌手主唱,有时带有整个乐队,伴随着钢琴合成器爵士鼓吉他低音吉他。几乎所有早期的粤语流行曲的歌曲配有降贝斯,而这正是菲籍乐手的普遍风格。1980年代流行歌曲仍以弦乐为主,但黎小田周启生袁卓繁等乐手比较著重合成器,已故亚洲鼓王Donald Ashley比较著重爵士鼓等敲击乐的编排。1985年开始Blue Jeans三子加入战团,其中苏德华自1985年于徐小凤演唱会任吉他手后,至80年代末期众多歌手指定苏德华为其御用吉他手。差不多同一时间,和音于歌曲的重要性已逐渐增加,太极雷有曜雷有辉邓建明、“和音界天王”张伟文、谭锡禧(吉他手出身)成为许冠杰张国荣谭咏麟张学友林子祥等的指定和音。80年代末期,鲍比达卢东尼杜自持伦永亮开始转为采取西方Adult contemporary、R&B风格编曲,乐器亦以合成器为主,以便其作品于卡拉OK市场流行。九十年代末期电音唱跳歌曲年代,雷颂德采取一式一样的风格,只以合成器作为唯一乐器,但被指编曲方式过于单调,因此只是昙花一现。同期吴国敬伍乐城陈辉阳Johnny Yim将传统乐队编排重新融入歌曲,自此乐器及装置的常规亦开始固定。

1970年代:萌芽 编辑

粤语流行曲的前夜 编辑

197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此时开始萌芽。1971年,郑少秋改编自《东京夜曲》(原唱李香兰)的粤语歌《爱人结婚了》,已薄具名气。1973年,用传统粤乐填词的港产粤语歌《分飞燕》发行后大受欢迎。

承先启后 编辑

1972年4月,许冠杰主唱的《铁塔凌云》是现代粤语流行曲先例[13]无线电视节目双星报喜》第一辑播完后,主持许冠文游历世界,期间作了一首英文诗,回港后由另一主持许冠杰(许冠文弟)译成中文,谱上旋律,并在新一辑《双星报喜》演唱(当时叫《就此模样》,后来才改名为《铁塔凌云》),广受欢迎。结合这时代新媒体电视节目的推广,带动了香港当代粤语流行曲的发展。[14]

此外,港产电视剧在1970年代开始盛行,为粤语流行曲注入生气。1973年无线电视播映剧集《烟雨濛濛》,其同名主题曲(顾嘉煇作曲、苏翁作词、郑少秋主唱),开粤语音乐界一先河,然而曲风过于前卫而未能走红。1974年电视剧《啼笑因缘》的同名主题曲更脍炙人口。此后1970年代中至1980年代,作曲家顾嘉煇黎小田以及填词人黄霑卢国沾邓伟雄郑国江等音乐人,谱写了大量电视歌曲,当中不少传颂至今,如《书剑恩仇录》、 《楚留香》、《万水千山总是情》、《小李飞刀》、《网中人》、《风云》、《抉择》、《上海滩》、《大地恩情》。

港产片的兴起亦有推动之功,如电影《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里许冠杰的歌曲及温拿乐队为电影《大家乐》所唱的歌曲就分别被乐评人黄志华称为粤语流行曲振兴的第二、第三波[15]。其后,1970年代末的香港新浪潮多元的题材更大大拓阔了词人的创作空间,如《茄喱啡》的主题曲《人生小配角》描绘龙套的小人物心理、《点指兵兵》的同名歌曲谈及际遇与宿命、《跳灰》的插曲《问我》涉及自身人生哲理,均属当年少有的歌词题材[16]

《铁塔凌云》、《啼笑因缘》、《鬼马双星》等歌曲好评如潮后,大量广东歌歌手涌现,众皆独当一面,其中最有名的有罗文温拿乐队徐小凤关正杰甄妮林子祥叶丽仪叶振棠陈洁灵张国荣陈百强等。这时期,大众也不再认为只有唱英文歌和国语歌才是高格调的表现。

罗文在70年代中期远赴日本,取经泽田研二等视觉化舞台表演风格,对日后舞台表演影响至深。这时期亦开始有粤语歌手唱改编自日文及其他外语的歌曲,脍炙人口的有郑少秋的《天涯孤客》、罗文的《前程锦绣》、薰妮的《每当变幻时》、谭咏麟的《孩儿》等等。

另一边厢,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香港乐坛受台湾校园民歌风潮影响下,涌现不少当代城市民歌创作歌手,经典民歌包括区瑞强的《陌上归人》、卢业瑂的《为什么》、区桂芬及叶源春的《问》、李炳文的《昨夜的渡轮上》、林志美的《风筝》等等,均受大众乐迷喜爱。

及至1979年2月,《香港电台》举办的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应运而生,得奖歌曲包括甄妮的《明日话今天》、罗文的《小李飞刀》、徐小凤的《风雨同路》等等。

同时期,斯里兰卡籍广告人Hans Ebert美国流行音乐权威杂志《告示版》上,首次使用“Cantopop”这个专有名词来称呼粤语流行曲[5],也介绍了他所认为的粤语流行曲鼻祖—许冠杰[17]

填词风格上的改变 编辑

早期的粤语时代曲,有两种填词现象:一部分像粤曲一样,或称为鸳鸯蝴蝶派,用较严谨的书面语甚至文言文写作歌词。这一类比较文雅的歌曲至今仍为人熟悉的,有《天涯孤客》、《啼笑姻缘》与《一水隔天涯》等等(部分歌曲的填词风格,也深受日本演歌的影响);另一类就是人们所说的“鬼马歌”、广东民间小调,以香港地道的粤语口语填词,内容每每幽默诙谐,描写一般市民大众的生活和感受,所以得到草根阶层的共鸣,例子有《半斤八两》、《打雀英雄传》等。[18]

“妹爱哥情重 哥爱妹风姿 为了心头愿 连理结双枝。”-《一水隔天涯》

“行快啲啦喂 啦喂 行快啲啦喂 我招呼嗰个丁老八 佢就够肥够邋遢”-《行快啲啦》

随着粤语流行曲逐渐脱离旧有“时代曲”的框架,新一代的填词人(如黄霑郑国江卢国沾等等),凭借深厚的文学素养,改革流行曲:将歌词写得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同时开拓新题材,撰写非情歌,使粤语流行曲攀上高峰,并使流行曲歌词升格到艺术层次。譬如1979年郑国江的作品《故乡的雨[19],写乡思亲情,情景交融,语意真切,动人心扉:

“一封家书 一声关注 一句平常的体己语…… 滴滴细雨语儿时 问我有否记挂旧燕子 家乡的细雨”-《故乡的雨

1980年代:成熟 编辑

1980年代不仅是粤语流行曲百花齐放的日子,亦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影响力遍及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地方。从1970年代中后期至1980年代初,个人风格强烈且能独当一面的经典粤语歌手辈出,配合幕后音乐人才涌现,成就了经典巨星的时代。香港体育馆(俗称红馆)于1983的落成更是标志着香港大型舞台表演启始。

演唱派如关正杰徐小凤甄妮罗文锺镇涛,唱作型如许冠杰卢冠廷林子祥陈百强,以至中期冒起的超级偶像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等,甚至当年的新人张学友陈慧娴叶蒨文林忆莲及乐队达明一派Beyond都能大放异彩,至今仍拥有跨时代的影响力。1980年代的歌手无论在音乐造诣、现场功力及曲风多元等方面均有相当的水平,为乐坛后起者树立了典范,而当时的唱片发行量及销售量,亦印证了这段时期的香港粤语流行乐坛已发展成熟。

三王一后 编辑

当中,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合称“三王一后”,于1980年代开始雄霸乐坛,获塑造为划时代超级偶像,不但唱片销售和演唱会场数屡创高峰,四人的歌艺、形象和台风亦风靡了大量的歌迷。每年的最具代表性乐坛盛事 — 由无线电视台(TVB)自1983年起主办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当中的最受注目奖项(由1984年第二届起增设)为“最受欢迎男歌星”、“最受欢迎女歌星”及“金曲金奖”,80年代中期开始都主要由谭、张、梅三人囊括。80年代乐坛的流行榜及颁奖礼竞争非常激烈,每年的颁奖礼都是城中热话。

男歌手方面, 陈百强自1979年甫出道即迅速走红,音乐才华备受肯定,亲自作曲的金曲多不胜数,是香港流行乐坛史上第一位被冠“偶像”及“学生王子”的歌手。虽然在1985至86年曾一度与唱片公司有纠纷及创作出现樽颈,更一度被八卦杂志误传死讯,不过在1986年下半年状态回勇,凭着原创作品《凝望》,《我的故事》分别为他赢得86年及87年十大中文金曲奖;在1988年,他推出的专辑《神仙也移民》中的《烟雨凄迷》让他重回劲歌总选,直到90年淡出颁奖礼。

1979年,从温拿单飞后的谭咏麟冒起。自1981年每年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及“十大劲歌金曲”;及至1984年,凭着《雾之恋》和《爱的根源》两张专辑到达事业巅峰,跃升为非常受欢迎的男歌星,在该年度的乐坛颁奖礼上获得多个大奖。每一季度的季选上,谭咏麟都至少有两首歌入围,而1984年度《十大劲歌季选》共40首的季选金曲中,他一人更独占10首。谭咏麟于1984年至1987年四次连夺“最受欢迎男歌星”奖项,直至1988年初终在颁奖台上宣布不再参加具有竞争性的乐坛颁奖礼。

张国荣出道初期(宝丽金时期)曾被指声线过尖,模仿前辈罗文。发了《情人箭》专辑后,更被唱片公司解约,此后一度主力拍摄丽的电视的电视剧及偶像电影。直至1983年,由黎小田制作的《风继续吹》开始采用低沉的唱法,初尝走红滋味。1984年,凭专辑《Leslie》的主打歌《Monica》荣登一线歌手,与谭咏麟力争一日长短。谭、张两人于1984至87年间之争可算是相当白热化,双方歌迷关系紧张,更发生双方乐迷打架的事件,成为他宣布不再领奖的导火线。谭咏麟退出领奖后,张国荣亦在毫无悬念下大热夺得1988年及1989年的“最受欢迎男歌星”奖项,随后处于事业巅峰期的他宣布“封咪”告别歌坛,并举行了多场卖座的告别演唱会。

此外,陈、谭、张三人亦曾应邀出席日本音乐节与日本歌手同台演出,电视亦有播出。音乐制作上,谭咏麟曾改编多首日本曲,甚至特别邀请日本作曲家度身订造广东歌,又与谷村新司、玉置浩二、早见优等歌手合作。

女歌手方面,梅艳芳徐小凤甄妮后称霸乐坛。自1984年起,梅可谓一支独秀,有“百变梅艳芳”及“乐坛大姐大”的称号。1982年,梅艳芳参加无线电视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夺冠而入行成为歌手。首支派台曲《心债》,推出时已广受注意;及至1985年,专辑《似水流年》和《坏女孩》令其登上“十大劲歌”“最受欢迎女歌星”的宝座;1985至1989年间,她更五度夺得此奖,直至1990年宣布不再领奖为止。1989年梅曾得艺术家年奖,得到流行文化以外的肯定。

改编歌曲 编辑

80年代香港乐坛每年出产歌曲无数,但本地创作人不足应付,加上70年代后期的改编歌曲反应理想,故80年代香港乐坛涌现不少改编自外语的歌曲,并填上粤语歌词的歌曲,以满足市场需求。当中以日本歌曲为最多,例如谭咏麟的《忘不了您》改编自五轮真弓的《恋人よ》、谭咏麟的《酒红色的心》及蔡枫华的《月蚀》改编自安全地带的《ワインレッドの心》、张国荣的《不羁的风》改编自大泽誉志辛的《La Vie En Rose》、《Monica》改编自吉川晃司的《モニカ》、陈百强的《深爱着你》改编自稻垣润一的《谁がために》;梅艳芳的《夕阳之歌》、陈慧娴的《千千阕歌》、Blue Jeans的《无聊时候》均改编自近藤真彦的《夕烧けの歌》;谭咏麟、梅艳芳和张国荣均有多首改编自中森明菜的歌曲。1990至1995年四大天王时期,仍然有日文改编歌,其中以宝丽金的日本改编歌最为流行,被改编的原曲一般来自日本叱咤一时的热门歌手, 如小田和正桑田佳祐恰克与飞鸟中岛美雪工藤静香德永英明荻野目洋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

新秀歌唱大赛 编辑

1982年,无线电视举办首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由梅艳芳夺得。其后每年都会举办一届,直至2000年代。该比赛为香港发掘出不少优秀流行歌手,当中除了1980年代的天后级歌手梅艳芳之外,有部分歌手更是1990年代200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的中流砥柱,例如吕方周慧敏关淑怡苏永康李克勤黎明许志安草蜢郑秀文郑伊健梁汉文陈奕迅杨千嬅、何韵诗等。

非情歌运动 编辑

80年代初期,卢国沾有感乐坛情歌犯滥,曾发起“非情歌运动”希望大家能扩阔歌词题材。1984年,香港电台举办“非情歌创作比赛”,林夕更凭锺镇涛主唱的《曾经》夺得冠军,继而正式入行。虽然坊间和业界对非情歌运动反响始终不大,但香港乐坛多年来都不乏爱情以外题材的歌曲,只是唱片公司较侧重及推广受市场欢迎的情歌。

1990年代:影响遍及大中华 编辑

“四大天王”时期 编辑

1992年起,张学友及以影视/广告走红的刘德华黎明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垄断香港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的奖项,影响力遍及大中华地区。其中张学友凭着出众的歌艺和舞台表演能力而雄霸整个香港乐坛。及至90年代尾,陈奕迅的堀起开始打破“四大天王”垄断奖项的局面。

女歌手方面则分为几个阶段,九十年代初(1990-92年)毫无疑问是叶蒨文林忆莲两大天后争霸的天下,两人亦先后成功打开中港台市场。及至1993年,实力派歌手王菲回归香港乐坛后迅速崛起,使三人同一时间各领风骚。后来,随着叶林于1994年后分别淡出,王菲于1994年独步乐坛。她的不少作品被认为是对多种另类音乐的尝试,是80年代乐队热潮过后,在粤语音乐上最具探索性、音乐个性最别树一格的歌手之一。90年代中期也曾出现过其他崛起的女歌手,当中包括彭羚郑秀文,她们曾相继成功登上天后宝座,彭羚以出众唱功实力获得认同,而郑秀文则以大胆鲜明形象及流行性较高的歌曲赢得大众的注意与赞赏(郑亦为1990年代出道女歌手红馆个人演唱会总场次最高的歌手)。到了90年代末,则有凭着影视走红及形象正面的陈慧琳成功登顶。

天后王菲与两岸三地 编辑

王菲是90年代香港以至华语乐坛女歌手的代表人物之一,被海内外誉为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天后”“The Diva Of Pop”[20]。王菲是最早将梦幻流行神游舞曲、人声实验、嘻哈音乐等音乐风格引入华语乐坛的歌手之一。王菲的音乐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专辑具有极高的概念性、音乐性和完整性,普遍保持高质量。王菲是华语音乐文化大融合的代表之一,中国大陆的背景使她即使在香港发展亦与内地音乐圈保持密切联系,留美经历更使她深受西方音乐文化的熏陶。她的团队不仅涵盖两岸三地林夕张亚东窦唯梁翘柏等顶尖音乐人,更有日本、欧美音乐人如中岛美雪极地双子星的参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她音乐的多样性。截至2000年3月,王菲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区有据可考的权威认证销量达970万张,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证为华语乐坛销量最高的粤语女歌手[21]

音乐新尝试 编辑

张学友于1996年与香港管弦乐团一连合作四场现场音乐会《爱与交响曲》,将流行音乐与交响乐相结合,当时赢得外界极佳的反响,令香港许多青年一代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交响乐甚至于古典音乐领域,多位歌手更是主动效仿,推出一系列的流行曲与交响曲合作的演出,均获得了甚佳的反应。当然,最早期尝试此举的是张学友本人的偶像关正杰。他早于1982年就与顾嘉煇指挥的香港管弦乐团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了一连四场的演唱会,成为一时佳话。

张学友于1997年展开大型音乐剧:《雪狼湖》的制作与表演,将粤语流行音乐与音乐剧容纳在一身;当时在香港体育馆接连加场,最后连续公演42场,成为当时全城热议的话题。《雪狼湖》的成功对于流行音乐歌手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是因为种种因素,其他歌手并未主动效仿,并未带来一种潮流。

广告歌曲空前盛放 编辑

“四大天王”亦有大量参与广告演出,主唱的广告歌曲均非常流行。由1993年黎明的和记电讯广告系列掀起热潮,接着有张学友的电讯盈科光影岁月系列广告、刘德华的爱立信广告及郭富城的百事可乐,影响巨大。其他歌手亦争相仿效,较深刻的包括王菲、郑秀文、郑伊健、陈慧琳的广告歌。

大中华时期 编辑

1995年以及1996年,张学友取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的亚洲最杰出歌手以及最受欢迎华人歌手大奖;而其粤语专辑《情不禁》,《真情流露》亦让他攀上销量高峰。其后所发行的数张国语唱片如《吻别》和《祝福》等更为他成功打开中国大陆市场,并红遍台湾新加坡等地区,正式为粤语流行乐揭开大中华流行音乐时代。他在1995年全年时间举办了100场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在北美、欧洲和澳洲不仅受到当地华人的欢迎,更令许多西方国家的本地传媒及专业乐评人开始关注亚洲乃至香港的流行音乐。[22][23]

80-90年代,部分非粤语为母语的歌手亦尝试发行粤语唱片,如台湾黄莺莺苏芮吴奇隆苏有朋金城武伊能静吴倩莲张信哲许茹芸苏慧伦地区的陈洁仪许美静巫启贤;来自香港但在台湾主力发展的王杰周华健邰正宵孙耀威等等。他们为粤语流行音乐添上了更多不同元素。

电视儿歌 编辑

以往不少天王天后如张国荣梅艳芳都曾主唱电视台的儿童节目或卡通片主题曲。无线电视由90年代初起,每年举办《儿歌金曲颁奖典礼》。儿歌天后欧倩怡于1997年主唱日本动画《樱桃小丸子》的香港版片尾曲《问题天天都多》大受欢迎,于《1997年度儿歌金曲颁奖典礼》夺得“十大儿歌金曲”兼“至NET儿歌大奖”,她亦获颁“最受欢迎儿歌女歌手”。《问题天天都多》流行程度绝不下于当年年度歌曲;及至2018年,欧倩怡于无线电视节目提及其女儿就读的幼稚园仍然在播《问题天天都多》。

仍属新晋歌手的陈奕迅于1998年主唱日本剧《超人迪加》的香港版主题曲《超人的主题曲》。由于歌词简易,令许多小朋友都琅琅上口,并大受欢迎;同年夺得《1998年度儿歌金曲颁奖典礼》“十大儿歌金曲”兼最大奖“金曲金奖”,令陈奕迅收获不少“九十后”歌迷。

2000年代:影响逐渐下滑 编辑

1999年尾,雷颂德引入电子舞曲,替陈慧琳黎明创作了多首电子舞曲,取得空前成功,其他歌手如郑秀文郭富城亦相继加入潮流,掀起电子舞曲风潮,一发不可收拾。四人的电子舞曲风潮均风靡台湾中国大陆东南亚等地。可惜地,这种现象未能持续。

偶像派当红 编辑

千禧年代初,由蔡卓妍锺欣桐组成的二人女子组合Twins以阳光可爱形象吸引大众关注与喜爱,一出道即大红大紫,于歌影视三个领域成功多元发展,红遍华语地区。

但自2000年起,由于音乐界人才青黄不接,唱片公司陆续出现裁员和结业潮。从90年代开始唱片公司为寻找赚钱途径而尝试邀请电影界受欢迎的演员成为歌手,或者物色模特儿成为歌手,令香港乐坛变得只重视市场和形象而不重视歌唱实力,大量偶像派歌手纷纷出道,可是,大部分在这个时期出道的偶像派新歌手都没有什么影响力,出道不久就很快于乐坛销声匿迹。

其时活跃于香港乐坛的著名实力派新晋歌手陈奕迅亦在2003年底公开表达对本地乐坛和歌曲质素的不满。

实力新人涌现 编辑

自2003年香港廉政公署的“舞影行动”一度拘捕22人,包括英皇娱乐杨受成无线电视何丽全环球唱片前高层陈少宝等人,事件涉及娱乐圈行贿、买奖等丑闻后,2005年起,唱片公司开始转捧实力派新歌手,例如侧田小肥陈柏宇卫兰王菀之泳儿邓紫棋等等。以唱作人身份出道的歌手也不少,他们不少是集作曲、填词、歌手于一身,当中王菀之等人最为突出,被众多乐评人推崇备至。王菀之与另外三位唱作人方大同张敬轩张继聪被合称为“香港唱作四小强”。

其后,不少在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初期曾在香港风行一时的粤语时代曲歌手亦再次回到香港开演唱会,例如郑锦昌凌霄丽莎[24]

概念专辑再度出现 编辑

同时,歌手涉足另类音乐风格抑或创作完整的概念专辑(甚至是社会民生这类以往甚少出现在香港主流音乐的题材)的现象亦开始频繁起来,最突出的莫过于2005年卢巧音的《天演论》与何韵诗的《梁祝下世传奇》。一向以独特风格引人注目的卢巧音除了令她走红的几首大热情歌外,不少歌曲都是以摇滚或另类风格,而在同年推出的《天演论》更被不少乐评人誉为是十年难得一见的概念专辑,不仅音乐风格另类创新,而又概念完整探讨生老病死与宗教等深奥主题,而一向以摇滚形象较为突出的何韵诗在同年推出的《梁祝下世传奇》不仅首首制作精良,亦是香港极少有的探讨敏感的同性恋题材的概念专辑;而何韵诗2008年推出的《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亦是因以探讨社会各个被孤立的边缘群体而被乐迷称赞为“最有Heart”的概念专辑。

除此之外,一线歌手的高评价专辑,如杨千嬅极富文学概念的《电光幻影》、陈奕迅的引起乐迷极大共鸣的《U87》、古巨基以“人生”概念为主题的《Human我生》均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各自获得当年四台联颁大碟奖,至今仍被许多乐迷推崇备至。

陈奕迅的《U87》除引起本地乐迷极大回响外,更获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选为“2005年最值得购买的五大亚洲唱片”之一,被评为带领粤语流行音乐潮流,是唯一一张华语唱片入选,成绩斐然。[25]及至多年后的2010年,《U87》更入选《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的“30年30碟”,评审表示这张专辑音乐性与商业性结合非常成功,亦是唯一一张在2000年代推出的粤语专辑获得入选,成为当代经典。[26]

王菀之谢安琪何韵诗黄耀明麦浚龙卢巧音等在主流乐坛别树一格的歌手也被越来越多的听众谈及,而一些不满足于只听K歌情歌的听众更乐于选择这类歌手。这个现象和独立音乐受到重视的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原因也和流行音乐千篇一律导致乐迷口味改变、网络发达和媒体推广有关。

“歌神”张学友亦推出粤语流行音乐历史的上第一张爵士乐专辑《Private Corner》,整张专辑的曲风为纯粹的爵士乐风格,唱片的音乐风格并不贴近于最近的市场需求,并进行了大胆的反潮流音乐尝试,多位乐评人认为现今华语乐坛只有到他这种高度和地位,没有迎合市场的压力,才会专心制作真正属于音乐的唱片,打破现行模式下粤语流行音乐的单一性。

乐坛天后郑秀文复出后的首张专辑大碟《》大胆地打破以往的情歌以及电子舞曲路线,改以流行福音歌曲作为主题,为香港乐坛史上少有的并且是最成功和畅销的福音专辑,成功为福音唱片于香港及亚洲的主流音乐市场开创了先河。

版权风波 编辑

于2009年底开始,香港音像联盟(HKRIA)就旗下成员唱片公司环球华纳SonyEMI的音乐作品版权收费问题,和无线电视(TVB)引发的争议。2010年12月BMA加入香港音像联盟而增加为五大唱片公司,因此五大唱片公司旗下歌手无法在TVB演出、露面及接受访问,在2009及2010年度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亦不能获得任何奖项,而四大唱片歌手则罕见改以亮相亚洲电视有线电视Now等维持电视曝光,为香港电视史上的一大突破。事件持续至2013年3月才解决。而环球唱片旗下歌星李克勤则成为首位于版税事件“破冰”后亮相无线电视节目的歌手,但2015年起,无线电视再次封杀环球旗下歌星,直至2021年2月曾志伟出任无线综艺、音乐制作及节目副总经理后,与音像协会成功斡旋,版权风波才告一段落。

独立音乐人逐渐受到重视 编辑

而伴随媒体的推广,现代网络的讯息流通以及乐迷的口味变化,有部分风格别致而音乐优质的独立歌手或组合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而变得知名,其中成绩较为突出如AT17林一峰My Little Airport等。现在这个高科技时代,乐迷接触音乐绝对可以不需要依附在电台、电视台、杂志等主流媒体,他们当中有很多可以通过网络来搜索适合自己口味的音乐,选择比以往丰富得多。而且大多数独立音乐人创作音乐时,所考虑的市场因素比主流音乐少得多,有的甚至完全不考虑市场而只为自己的爱好,这对于长期接受主流K歌而感到厌倦的部分香港乐迷是一个相当新鲜的选择。

2010年代:步入低潮 编辑

在2010年代起,尽管随着网络数码化浪潮,收费下载音乐得以普及,但由于此时的香港乐坛,生产力已经大大下降,再加上乐坛巿场萎缩情况严重、乐坛颁奖典礼公信力下降、青黄不接 、韩国的综合流行文化崛起、最终导致年轻听众严重流失、被部分乐迷声称 "香港乐坛已死" 。

虽然如此,2010年代可算组合及乐队复兴时期,C AllStarRubberBandSupper MomentDear Jane等均活跃于乐坛,受大众乐迷欢迎,并于各大型音乐颁奖礼获得奖项。

大中华区成绩仍不俗 编辑

另外,2010年代香港乐坛仍有出色歌手及音乐人,成功冲出香港,于华语乐坛取得好成绩。“华语乐坛天王”陈奕迅红遍大中华地区,成功举行多次世界巡回演唱会,成为首位在高雄巨蛋开演唱会的香港歌手,首位在英国伦敦O2 Arena开演唱会的华人歌手,首位于北京国家体育场(俗称北京鸟巢)举行演唱会的香港歌手。北京鸟巢容纳观众多达九万,而陈奕迅更一连举行两场;另巡回演唱会歌单内普遍一半或以上为粤语歌,使当代香港流行曲得以继续响遍世界各地,获海外歌迷喜爱。陈奕迅更三度成为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金曲歌王纪录保持人之一,香港历代歌手之冠。

及至2019年,陈奕迅的粤语歌为主的《L.O.V.E.》大碟更成功问鼎台湾《第30届金曲奖》三个大奖,分别是年度歌曲、年度专辑及最佳专辑制作人;最终凭大碟制作人王双骏夺得“最佳专辑制作人奖”,亦是《金曲奖》史上首次有粤语专辑夺得这个金曲大奖,为香港粤语流行乐坛缔造历史。

称霸乐坛奖项 编辑

2005年至2017年,陈奕迅容祖儿于乐坛称霸。陈奕迅连夺多届《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及“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男歌手”,成为该两项大奖的纪录保持人。而容祖儿于2003年一曲《我的骄傲》开始,连夺多届《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及《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大奖,2003至2016年间共9年由容祖儿夺得所有女歌手大奖。

歌唱选秀节目开播 编辑

在2009年,亚洲电视引入台湾歌唱选秀节目《星光大道》,改编制作成《亚洲星光大道》。无线电视亦跟随亚洲电视,制作歌唱选秀节目,为《超级巨声》及《星梦传奇》。节目成功发掘及培训了一些乐坛新力军;于2011年起出道,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许廷铿林欣彤胡鸿钧冯允谦罗力威陈蕾郑俊弘吴业坤谭嘉仪邓小巧等,某些本已转型或淡出乐坛的实力派歌手亦因节目再受关注,如官恩娜罗敏庄刘美君等。

颁奖典礼公信力下降 编辑

乐坛颁奖礼的公信力在这时期已大不如前,被人诟病。例如新城电台举办的《新城劲爆颁奖礼》,由于每年颁发的奖项数量太多,并设有各式各样奇怪奖项,加上主办方表明未能到场的歌手不会获奖,其授奖标准及公信力多年来皆备受外界质疑,一直被批评为“分猪肉”。2019年2月,《新城劲爆颁奖礼2013》其中一个“新城劲爆跃进歌手”奖座更被发现弃置于北角渣华道桥底[27]

自2009年起,因HKRIA版权风波关系,或影响部分歌手于无线电视的《劲歌金曲颁奖礼》的成绩。及至2011年,叱咤一时的《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因无线电视艺人林峯凭民意不足的《Chok》获颁该台的《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内的“金曲金奖”最高殊荣歌曲大奖,被大众诟病及有不少人提出“香港乐坛已死”的论述。《Chok》夺得“金曲金奖”掀起广泛社会回响,更不停有坊间声音甚至表示“未听过此歌”,以至歌神张学友被传媒问及看法时,也表示“知道有这首歌但未有听过”,《Chok》于其他三台则并未获得任何歌曲奖项。另外,当时正式出道乐坛只有3年的林峯亦因被无线电视颁发2009年至2011年“亚太区最受欢迎男歌星”而备受批评,获奖资格不被大众认可,甚至被乐迷嘲笑为“亚皆老街至太子道西区最受欢迎男歌星”。而王菀之夺得2011年“亚太区最受欢迎女歌星”同样因为未具应有实力获奖而为人诟病。

2018年,HANA菊梓乔首夺《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亦备受坊间争议。她出道三年,于该年度却并未获得任何香港电台及商业电台颁奖礼奖项;而且“最受欢迎女歌星”的候选名单只有8位歌手,当中5位为TVB艺员,大部分唱片公司的当红女歌手未有候选。虽然HANA菊梓乔夺奖时,其主唱《使徒行者2》片尾曲《忘记我自己》已达1100万点击率,[28] 凭借主唱电视剧歌曲人气不弱,但获奖资格未被大众认可。

在四大唱片与无线电视的HKRIA版权风波的影响下,大批歌手缺席颁奖礼多年,最终则渐渐由无线旗下的星梦娱乐一众歌手以及与无线友好的英皇娱乐一众歌手独领风骚,导致结果《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曾一度被嘲笑沦为“星梦Annual Dinner”(星梦娱乐年度晚会)。[29]

2015年及2018年,商台的《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男歌手》分别由吴业坤古天乐夺得,引起不少争议。[30]

歌手难以每年出实体唱片 编辑

2000年代活跃香港乐坛颁奖典礼的歌手大多每年至少推出2张唱片,否则容易被淘汰及被遗忘。但2017年起,即使活跃香港乐坛颁奖典礼的歌手也难以每年推出实体唱片,当中推出过无数实体唱片的容祖儿自2017年起即使每年推出全新单曲也未有推出全新实体广东专辑。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更于2017年度起永久停办,可见实体唱片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2020年代:本地关注度回升 编辑

男团崛起 编辑

2018年7月,ViuTV首播选秀节目《Good Night Show 全民造星》,并于同年10月14日举行十强总决赛,结果冠军由姜涛夺得,亚军为陈卓贤,季军为杨乐文。比赛结束后,头3名以及另外9名参赛者组成男团MIRROR

2021年1月1日,MIRROR于商业电台举办的《2020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获得“叱咤乐坛组合铜奖”,团体歌曲《IGNITED》获得“专业推介叱咤十大—第三位”,连同成员获得的个人奖项共夺六奖。同年5月,于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举办共六场的演唱会《MIRROR "ONE AND ALL" LIVE 2021》。

其他男团还有《Good Night Show 全民造星》组成的ERROR和《全民造星II》组成的P1X3L

电视音乐节目 改朝换代 编辑

2019年10月27日起,ViuTV正式推出流行音乐节目《Chill Club》,并于2021年1月24日宣布将会在2021年4月18日举办首届颁奖典礼《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

2021年2月20日,刚重返无线电视并加入管理层的曾志伟邀请前无线非戏剧制作总监何丽全及前无线音乐总监邓智伟回巢重整综艺节目及星梦娱乐

2021年2月24日,无线于电视城举行“音乐永续乐坛共享”记者招待会,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港会) 代表、三大唱片公司(Sony Music大中华区、环球唱片大中华区(香港) 、华纳唱片)总经理以及各大音乐品牌代表及歌手出席,正式重修无线与三大唱片公司的关系,长达12年的HKRIA版权风波终告一段落,多间唱片公司歌手可重新亮相无线节目[31],以及HKRIA歌手可以随时亮相无线节目,而亮相其他广播机构节目之前亦不需要再知会无线。

2021年3月13日,HKRIA会员唱片公司如环球的江海迦陈奕迅、寰亚的郑欣宜、华纳的薛凯琪成为首批于破冰后在无线《劲歌金榜》上榜的歌手,并全数登上冠军宝座,代表不同唱片公司的旗下歌手均能在《劲歌金榜》上榜。[32]

无线电视于2021年3月起,允许星梦歌手亮相ViuTV节目,甚至角逐ViuTV主办的《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之奖项,而ViuTV亦指欢迎无线派歌上榜,被媒体认为是“破格”之举,对乐坛发展亦有帮助[33][34]。2021年7月,星梦娱乐环球唱片相隔11年后再度合作,安排星梦旗下的戴祖仪与环球旗下的涂毓麟合唱歌曲《我们再不讲再见》,并派台至ViuTV(该计划是由环球唱片作主导),戴祖仪可望成为首位于ViuTV亮相的无线合约歌手[35][36],惟最终ViuTV没有安排歌曲上榜。

2021年4月11日至7月18日,逢星期日晚上9:30至10:30,全新改革的无线《劲歌金曲》与ViuTV《Chill Club》同时段对撼。《劲歌金曲》取得平均收视约10至12点,《Chill Club》平均收视约2至3点,仅及《劲歌金曲》的两成。[37]

2021年9月5日起,《劲歌金曲》的播放时段改为22:30-23:00(只播出半小时),及后缩减至逢星期六至日晚上各播映10分钟,并且经常因节目调动或播映特备节目而暂停播映,导致连该周“劲歌金榜”改于星期二凌晨03:15-04:15播出的《无间音乐》中公布。此外,于J2台逢星期六傍晚播映的《劲歌金曲一小时版》亦于2022年3月起停止制作。2023年5月21日,《劲歌金曲》播放最后一集。《劲歌金曲》完结后,无线电视推出三大音乐节目《J Music》、《劲歌金榜》及《Music Break》继承。[38]

女团崛起 编辑

2021年4月,无线电视开播大型歌唱选秀节目《声梦传奇》。当中冠军炎明熹及亚军姚焯菲与另外两位《声梦传奇》学员锺柔美詹天文组成四人女子组合After Class,推出《要为今日回忆》作出道单曲。After Class其后在《新城劲爆颁奖礼2022》获得“劲爆新人”奖。

2021年11月,ViuTV开播《全民造星IV[39]邱彦筒沈贞巧许轶夺得三甲[40],可直接晋身女团。其后在2022年1月12日[41]正式宣布她们三人连同另外五名来自《全民造星IV》的参赛者李芯駖苏芷晴陈泳伽苏雅琳王家晴组成八人女子组合COLLAR,更即场演唱出道单曲《Call My Name![42]。该选秀节目亦衍生另外两队自资组成的女子组合Lolly TalkSTRAYZ。三队女团在《2022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分别获得叱咤乐坛生力军组合金银铜奖。

2022年2月,无线电视推出歌唱选秀节目《声梦JUNIOR》为有志于演艺的青少年提供歌舞训练机会,梁善知杨秉颐缪昀希邓晓殷成为最后四强,入围《声梦传奇2》。[43]其后多名落败参赛者参加《声梦传奇2》海选,当中刘芷君庄殷玥成功入围23强。[44]六人组成XiX以组合名义参加《声梦传奇2》。最终XiX于《声梦传奇2》总决赛中成为第四名,并取得“优秀表现奖”及“舞台魅力奖”。

粤语歌再次扬威金曲奖 编辑

2023年,出道28年的金曲歌王陈奕迅继续推出粤语为主的实体唱片专辑《Chin Up!》。当中的粤语歌《人啊人》作词人周耀辉,更凭这首歌曲获得台湾《第34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是金曲奖史上首次有粤语歌入围及获得该奖项,为粤语流行乐坛创造历史纪录。[45]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Ulrich Beck, Natan Sznaider, Rainer Winter (编). Global America?: The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Globalization.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3: 227. ISBN 978-0853239185. 
  2. ^ 2.0 2.1 黄志华. 顧嘉煇老三與老大之誤. 信报. 2014-03-24. 
  3. ^ China Briefing Media. [2004] (2004) Business Guide to the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Briefing Media Ltd. ISBN 988-98673-1-1
  4. ^ 《香港音乐发展概论》,朱瑞冰著,香港三联书店,1999年
  5. ^ 5.0 5.1 Wong, Jum Sum. 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 (PDF) (PhD论文).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1-27). 
  6. ^ 《粤曲歌坛话沧桑》,鲁金 著,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ISBN 962-04-1173-0
  7. ^ 黄霑. 電台流聲-粵語流行:三及底進行曲-延伸閱讀 – 黃湛森:粵語流行曲 (無障礙瀏覽版本). www.hkmemory.org. [2020-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8. ^ 電台流聲-粵語流行:三及底進行曲-延伸閱讀 – 黃志華:五六十年代香港粵語流行曲簡介 (無障礙瀏覽版本). www.hkmemory.org. [2023-11-26]. 
  9. ^ 專題-- 專題 - 訪談錄 - 廣東流行歌研究者黃志華 從源頭講到MIRROR - 信報網站 hkej.com. 专题. [2023-11-26] (中文(香港)). 
  10. ^ 车淑梅主持,(2008年),《旧日的足迹》丽莎访问,2008-05-18。
  11. ^ {粵語老歌達人}黃志華 回到許冠傑鬼馬諧趣之前……誓要令雅歌重見天日 - 20230716 - CULTURE & LEISURE. 明报OL网. [2023-11-26] (中文(繁体)). 
  12. ^ 「聲寶之夜」憶舊-黃志華-ChinaUnix博客. m.blog.chinaunix.net. [2023-11-26]. 
  13. ^ 以《鐵塔凌雲》證主流說法該殺-黃志華-ChinaUnix博客. m.blog.chinaunix.net. [2023-11-26]. 
  14. ^ Minghui LIAO. 香港流行文化與流行歌詞縱橫談. 考功集 (毕业论文选粹). 1996 [2017-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15. ^ 黄志华. 《原創先鋒:粵曲人的流行曲調創作》. 三联书店(香港). 2014年9月1日. ISBN 9789620436598. 
  16. ^ 朱耀伟. 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曲. 三联书店(香港). 2009-09-01. ISBN 9789620428807. 
  17. ^ 我们都是这样唱大的:第一集:许冠杰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N1Se-B7w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黄志华:《粤语流行曲四十年》(香港:三联书店,1990),页8-11、30-34。
  19. ^ 改编自日本演歌《北国之春》,薰妮主唱
  20. ^ TIME Magazine Cover: The Divas of Pop - Oct. 14, 1996. TIME.com.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美国英语). 
  21. ^ Arts and Media/Pop Stars/Canto-Pop Female. [201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23). 
  22. ^ Garden of Dreams: Madison Square Garden 125 Years (Hardcover) Stewart, Tabori and Chang; Not Indicated edition (November 1, 2004)
  23. ^ 纽约时报《充满甜美而柔情的粤语流行音乐之王》 发表于1995年10月10日《纽约时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撰文:NEIL STRAUSS
  24. ^ 麗莎與鄭錦昌演唱會(加開兩場). 香港政府一站通. [2008-05-18]. [永久失效链接]
  25. ^ Garger, Ilya; Perry, Alex; Shum, Keane; Tedjasukmana, Jason. Five Asian Albums Worth Buying. Time. 2005-09-05. ISSN 0040-781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8) (美国英语). 
  26. ^ 華語金曲奬30年經典評選獲獎名單@gogogo - 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mypaper.m.pchome.com.tw. [202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3). 
  27. ^ 【邊個斷捨離?】新城獎座被棄橋底 當年得獎者爭住否認. 明报.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9). 
  28. ^ 菊梓喬13歲輟學養家力壓祖兒成天后 Hana:朋友話我做不成歌手我偏要做到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娛樂. topick.hket.com.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29. ^ Yahoo 娱乐圈. 【曾志偉出手】TVB與三大唱片公司破冰 邊個係輸家. Yahoo!新闻. 2021-02-22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0). 
  30. ^ ETNet. 古仔攞獎餘波 向雪懷轟叱咤 花生友︰最喜愛唔等於唱得好-娛樂情報-世事政情-生活 - ET Net Mobile. ETNet.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9). 
  31. ^ 曾志伟入主无线即与四大唱片公司破冰 全部高层云集开记者会
  32. ^ am730. 勁歌金曲|陳奕迅著白tee現身︰我會繼續唱多啲好歌. am730. 2021-04-11 [2024-04-19] (中文(香港)). 
  33. ^ 无线王君馨入围争ViuTV女歌手奖 Viu金广诚“开绿灯” 欢迎星梦派歌上榜
  34. ^ 無綫「破格」御准旗下歌手上ViuTV.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35. ^ 傳戴祖儀上《Chill Club》宣傳新歌 或成首位無綫藝人現身ViuTV.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36. ^ 【Chill ClubX刑偵日記】戴祖儀或現身ViuTV 宅男女神助兩台建立友誼.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2). 
  37. ^ 電視台大戰|無綫公布3間電視台收視反擊 穩坐收視冠軍寶座證龍頭地位 - 晴報 - 娛樂 - 中港台. skypost.hk. [2024-04-19] (中文). 
  38. ^ 【J Music】炎明熹晒畫功表達任主持心情 Yumi快閃銅鑼灣街頭騷舞功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娛樂. topick.hket.com.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39. ^ 叶萍. 《全民造星IV》开始!96位参赛者展命运之旅. 新唐人电视台. 2021-11-02 [2021-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40. ^ Law, K. 《全民造星4》總決賽三甲賽果名單出爐!. HK 港生活.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中文(香港)). 
  41. ^ 【全民造星IV】《造星》女團1月12日正式出道 網上直播記招:耀眼新星劃破星空. 香港经济日报 (TOPick).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6) (中文(香港)). 
  42. ^ 「女版MIRROR」COLLAR正式出道 首唱《Call My Name!》. 明报. 2022-01-12 [202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 
  43. ^ Caitlin孖Crystal Charlotte Kiele憑實力躋身四強 賽果獲讚合理. www.bastillepost.com. 2022-03-28 [2022-04-17]. 
  44. ^ 《聲夢傳奇2》入圍名單明日公布 Aster有份參加遴選有望「復活」? - 晴報 - 娛樂 - 中港台. skypost.ulifestyle.com.hk. [202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中文). 
  45. ^ 林迅景. 金曲獎|陳奕迅《人啊人》成首奪獎廣東歌 周耀輝代表:痴線㗎. 香港01. 2023-07-01 [2024-04-19] (中文(香港)). 

相关书目 编辑

  • 《粤语歌曲解读:蜕变中的香港声音》余少华著
  • 《香港音乐史论:粤语流行曲.严肃音乐.粤剧》刘靖之著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