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纪的文艺复兴
12世纪的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和中期的一段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剧变,哲学、数学和科学的源头重新被找回的时期。虽然其受黑死病、肺炎和政治等其他因素影响迅速没落,但为日后的科学、艺术、文化等领域埋下种子,成为15世纪意大利文学和艺术的变化以及17世纪的科学革命的垫脚石。
史书记载
编辑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是一位广泛记录1070年开始的文艺复兴的历史学家。他在1927年写道:
“ | 从许多方面看来,欧洲在12世纪都处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时代。在十字军东征、城市崛起、民族国家建立的背景下,罗马艺术达到了最高峰,而哥德艺术也萌芽。白话文学问世,拉丁古典学、拉丁诗、罗马法再兴,希腊科学与哲学经过阿拉伯人的钻研后于欧洲复活,而欧洲第一批大学也建立起来。12世纪在高等教育、经院哲学、欧洲法学、建筑、雕塑、礼拜式戏剧、拉丁诗、白话诗都留下了印痕。[1] | ” |
12世纪的文艺复兴
编辑贸易与商业
编辑1158至1159年间吕贝克城建城以后,汉萨同盟便于12世纪以吕贝克为中心,在欧洲中北部成立。神圣罗马帝国之内的许多城市,如什切青、不来梅、罗斯托克,以及帝国以外的城市如布鲁日、但泽,都加入了同盟。同盟在挪威的卑尔根和俄国的诺夫哥罗德拥有工厂和仲介商。日尔曼人在这个时期开始往神圣罗马帝国以外的东欧地区(例如普鲁士和西里西亚)殖民。
13世纪晚期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将他经丝路到达中国的游历写成《马可·波罗游记》,从此西方人对远东地区有了更多的了解与好奇,后来许多传教士,例如鲁不鲁乞、柏郎嘉宾、安德·龙如美、鄂多立克、马黎诺里、孟高维诺,以及旅行家如尼可罗·达·康替都受此鼓舞到了中国。
科学
编辑中世纪早期的哲学及科学教育使用的教材是西罗马帝国瓦解后残存的抄本和注解,而大部分的欧洲人都与过去的知识断了联系。这个情况在12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后改变。欧洲人在许多的机缘下,包括穆斯林对西西里岛和伊比利半岛的统治、十字军东征、收复失地运动和拜占廷帝国日益频繁的接触,掌握了翻译古希腊和伊斯兰哲学及科学著作的机会,特别是亚里斯多德、欧几里得、托勒密、普罗提诺、贾比尔、花拉子米、拉齐、宰赫拉威、海什木、阿维森纳、伊本·巴哲、亚维侯的著作。中世纪大学的发展也提供了翻译工作所需的物质援助,和对日后科学发展有利的下层组织。
到了13世纪初,几乎所有的重要古代著作都已经翻译完成,从此知识迅速地从大学和修道院流传开来。一些著名的经院哲学家,如格罗斯特、罗吉尔·培根、大阿尔伯特、邓斯·司各脱,更将这些著作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精研、发展,其中格罗斯特和培根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先驱,格罗斯特强调用数学了解自然现象,而培根在他的《大著作》提倡实验的经验方法。
14世纪前半有许多科学著作问世,其中大多是经院哲学家对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做的注解。[3]奥卡姆的威廉提出了奥卡姆剃刀法则:自然哲学家不应该假设多馀实体的存在,所以运动中的物体只是同一个物体而不是多个不同的物体[4],而且物体的影像传递到肉眼也不需要中介物质的帮助[5]。布里丹和奥雷姆则诠释亚里斯多德力学的原理,布里丹认为冲量是抛体运动的原因,这就形成了后来惯性的概念[6]。同时,有一群号称“牛津计算者”的人用数学分析物体运动而不去探讨运动的原因,发展出了运动学[7]。
在黑死病和其它一连串中世纪晚期危机的破坏下,大量的哲学和科学发展瞬间沉寂了下来,但两个世纪以后,文艺复兴累积的力道又促成了欧洲科学革命。
科技
编辑12世纪的欧洲对于新发明、革新的评价产生了基本上的改变,不管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是经济上的成长。不到一个世纪,实用的新发明及发展的数量就胜过前1000年间的全球人类的发明加总。这个时期的主要科技发展包括被普遍化或新发明的印刷、火药、眼镜、更精准的时钟或是天文望远镜,还有更先进的船只,后两项发展促成了地理大发现的来临。
以下是史学家艾弗瑞·克罗斯比在《现实的计量:1250至1600年间西方社会的量化》(The Measure of Reality : Quantification in Western Europe,1250-1600)描述一些这个时期的科技革新,是其他主要的史学家都有注意到的部分。
- 文献记载最早的风车出现在1185年的英格兰约克郡。
- 纸工厂在1270年左右于义大利出现。
- 纺车大约在13世纪进入欧洲,据猜测是由印度传入。
- 大约在12世纪末欧洲人初次利用磁力指南针。
- 眼镜于1280年在义大利发明。
- 星盘经由穆斯林控制的西班牙重新传至欧洲。
- 比萨的列奥纳多在1202年的著作《计算之书》中向欧洲人引介了阿拉伯数字。
- 在教堂中发现西方最早的船尾舵的雕刻,雕刻时间约在1180年。
经院哲学
编辑经院哲学在12世纪末经由重新解读亚里斯多德的学说而兴起。中世纪犹太教和早期穆斯林哲学家都受到亚里斯多德影响,尤其是迈蒙尼德、阿维森纳、亚维侯,接著许多基督教哲学家就受上述人士的影响,像是大阿尔伯特、圣波拿文都拉及彼得·阿伯拉。这些经院哲学家熟于学院的技巧而且支持罗马天主教会的学院教育包括方法、理论及逻辑,信仰经验主义而反对基督教神秘主义,反对柏拉图和圣奥古斯丁的二元并存理念以及世界本身就是有罪的观念。
最有名的经院派创始者是托马斯·阿奎那,他引领众人离开柏拉图主义及圣奥古斯丁转向亚里斯多德学派。透过经院哲学,阿奎那发展出精神哲学,在其著作中提倡人的心灵从一出生就是一块白板,拥有经由神学思考及辨证的能力的观念。其他有名的经院哲学家还括有洛色林、彼得·阿伯拉。这时期主要的落在宇宙相关的讨论,同时期受到经院哲学影响的还有安瑟伦、伯多禄·达弥盎、圣伯尔纳铎及维克多修道派。
艺术
编辑参见
编辑注解
编辑- ^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的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h Century) 剑桥: 哈佛大学发表,1927年。 (p. viii - introduction).
- ^ 圆规在这份13世纪的手稿中是一种天赐之物
* Thomas Woods,《天主教教会如何建立西方文明》 How the Catholic Church Built Western Civilization,(华盛顿特区:Regenery, 2005), ISBN 0-89526-038-7 - ^ Edward Grant,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Science in the Middle Ages: Their Religious, Institu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 1996), pp. 127-31.
- ^ Edward Grant, A Source Book in Medieval Sc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 1974), p. 232
- ^ David C. Lindberg, Theories of Vision from al-Kindi to Kepler,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 1976), pp. 140-2.
- ^ Edward Grant,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Science in the Middle Ages: Their Religious, Institu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 1996), pp. 95-7.
- ^ Edward Grant,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Science in the Middle Ages: Their Religious, Institu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 1996), pp. 100-3.
参考文献
编辑- Benson, Robert L., Giles Constable, and Carol D. Lanham, eds. Renaissance and Renewal in the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 Haskins, Charles Homer. 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