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坊望
发展
编辑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梁太济认为,唐初以来的大一统局面以及长期的和平环境,又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乱,那些高门望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甚至“唯郑氏不离荥阳”的荥阳郑氏也都城居了,其他鼎甲之家的迁徙之剧、变化之烈更加明显。既然迁徙至他处的高门望族,如岗头卢,泽底李、土门崔家、八宝崔家等所彰示,由于原有郡望已经不能确切予以表识,而另行改用更醒目的称呼,所以其迁居两京(长安、洛阳)的房分或家族,改用坊望予以称呼[2]。
城居以后的高门望族,绝大多数已不再保持宗族聚居形式,虽属同一祖先或同一房分的后人,分居不同的坊反而变得十分常见。比如“杨氏盛门”,分居于履道坊、靖恭坊、修行坊、新昌坊四坊,他们不仅同属弘农杨氏,而且同属弘农杨氏中的越公房。履道坊在洛阳,居住于履道坊的杨凭、杨凝兄弟虽冠以履道坊望,但他们在长安永宁坊又另有其第宅。荥阳郑氏迁入长安者,出于北祖的郑余庆与出于南祖的郑𬘡同住昭国坊,可是与郑余庆不仅同出北祖,而且还是同祖父堂兄弟的郑珣瑜,两人关系显然远较郑𬘡为近,但却并未同住一坊,郑珣瑜与其子郑朗的第宅另在宣平坊。另外卢光济所撰《王涣墓志》中记载“故相国太平郑公与君有中外之密”,此“相国太平郑公”经岑仲勉考订“即郑延昌,当是住在太平坊,故称太平郑相”。郑延昌亦出自郑氏北祖,是郑珣瑜、郑余庆的从孙。这样,荥阳郑氏北祖的后人迁居长安者,至少分居于昭国坊、宣平坊、太平坊三坊。为了在称谓上予以区别,当然有多种方法,而更简便,在中晚唐更为流行的风习,却是如弘农杨氏越公房四家,荥阳郑氏北祖三家那样,以所居之坊分别称之。《因话录》中用“永宁少师”和“靖安少师”称呼两位宰相李固言和李宗闵,李固言出自赵郡李氏南祖,李宗闵出自宗室小郑王房,名义上属于陇西李氏,出自不同郡望的李固言和李宗闵,竟也被人以坊望予以区别。称坊望的风习,便这样仿照社会上仍然流行的称郡望风习,并依傍称郡望风习,而流行了[2]。
这种称坊望风习,《国史补》、《南部新书》皆说是“近俗”。《国史补》约成书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年-835年)。《南部新书》据卷首钱明易《序》,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两者相距约180年。由于《南部新书》所载皆唐时故事,间及五代,其所书“近俗”,实系沿袭唐人,或许即《国史补》的用语,非著书当时之“近俗”。从两书所举实例判断,李吉甫是唐宪宗朝宰相,而靖恭、修行二杨家已是晚唐的风云人物,则《南部新书》之“近俗”,实已囊括整个中晚唐。虽然《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认为称坊望仅只是“唐末”的习俗,而《新唐书·李景让传》则是将它的起点置于“元和后”的,这也许是对《国史补》所书“近俗”的合理铨释。《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引《嘉话录》和《太平广记·卷一八六》引《嘉话录》都记载了唐德宗贞元年间称坊望的风习,而《嘉话录》皆是作者韦绚在长庆元年在夔州向刺史刘禹锡问学之所得,成书虽在大中年间,书中涉及的唐德宗朝政事,当是永贞元年刘禹锡贬离京师前的亲见亲闻,只是其间难免会有后出用语的羼杂。因此大致判断,贞元年间称坊望风习可能业已出现[2]。
关于被冠以坊望而称的对象,《国史补》和《南部新书》都说是“权臣”,《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说是“大臣有时望者”,《新唐书·李景让传》说是“大臣有德望者”。“大臣”未必都是“权臣”,“大臣”或“权臣”也未必个个都有“德望”或“时望”,有“德望”或“时望”者也未必都是“大臣”或“权臣”。只是从所加的这些限定词中,可以体味到得以称坊望的人是有所选择的。宰相当然既是“大臣”又是“权臣”。从遗留至今的称坊望实例来看,开始它也确实多用于对曾居相位者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称坊望的对象也在日益扩大。大和年间,坊望业已扩大至用以称侍御史一类官员。与此大约同时或稍后,对侍郎,乃至郎中、员外郎、左右补阙等亦称坊望的现象就不再罕见了。诸司侍郎是正四品下“清望官”;郎官、拾补、侍御的官品更低,却也仍然是“清官”要职。到了晚唐,甚至出现了对采缬铺主人乃至普通居士亦称坊望的记载[2]。
唐代对人的称谓,除姓名、表字、别号以外,尚有官名(包括其别称、俗称)、封爵、谥号、籍贯、郡望、行第等等,称坊望只是众多称谓中较后出的一种。称坊望的形式亦甚多。最常见的形式是往往在坊名前后缀以官名、姓氏、封邑、行第,以及未必定是爵位的尊称“公”,如“靖安李少师”,“安邑刘补阙”,“丞相修行杨公”,“光德刘公”,“永宁王二十”。大都不揭示其名,但亦时有例外,如“永宁李相蔚”。就对某一个人而言,坊望往往是与其他不只一个称谓重叠而称的,而就涉及多人的某条记事而言,则又往往出现对此人用坊望,对彼人不用坊望,诸种称谓交错混杂而用的现象。也有在同一记载中对同一人更迭使用坊望及其他称谓的[2]。
中晚唐应进士科试或科目选试士人举子的请谒行卷求知己活动,对称坊望风习的形成和扩展,起着推动或助长作用。请谒行卷求知己,要“卷头有眼”,即首先要找准对象。其次,即使“不必孜孜求见”,也得要“投谒庆吊及时”,都是必须亲自登门的。这就要熟悉其门户所在,首要的是住在哪一坊。每年集中长安的举子不下千人,每名举子请谒的对象绝不会只限于一人。冠有坊名的一张张名单流转其闻,其数量也就相当可观。称坊望风习,趁此涌现,趁此泛涨[2]。
目前已知的坊望使用列表
编辑姓名 | 身份 | 氏族和房支 | 所居的坊 | 所居坊的所在地 | 史料出处 |
---|---|---|---|---|---|
李吉甫 | 官吏 | 赵郡李氏西祖 | 安邑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五坊 | 《唐国史补》[3] 《新唐书》[4] 《南部新书》[5] |
李宗闵 | 官吏 | 唐朝宗室小郑王房 | 靖安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二街街东从北第五坊 | 《南部新书》[5] 《因话录》[6] |
杨汝士 | 官吏 | 弘农杨氏越公房 | 靖恭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 《长安志》[7] 《海录碎事》[8] |
杨虞卿 | 官吏 | 弘农杨氏越公房 | 靖恭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 《长安志》[7] |
杨汉公 | 官吏 | 弘农杨氏越公房 | 靖恭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 《长安志》[7] |
杨鲁士 | 官吏 | 弘农杨氏越公房 | 靖恭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 《长安志》[7] |
杨希古 | 官吏 | 弘农杨氏越公房 | 靖恭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 《海录碎事》[8] 《玉泉子》[9] |
杨收 | 官吏 | 弘农杨氏越公房 | 修行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八坊 | 《北梦琐言》[10] 《唐摭言》[11] |
韦澳 | 官吏 | 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 通化坊(俗称驿坊) |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一街从北第二坊 | 《南部新书》[5] |
李景让 | 官吏 | 陇西李氏敦煌房 | 乐和坊 | 洛阳定鼎门街东第二坊凡六坊从南第一坊 | 《南部新书》[5] |
刘崇望 | 官吏 | 河南刘氏 | 光德坊 |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三街北来第六坊 | |
郑珣瑜 | 官吏 | 荥阳郑氏北祖第二房 | 宣平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六坊 | |
郑余庆 | 官吏 | 荥阳郑氏北祖第二房 | 昭国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街东从北第十坊 | |
郑𬘡 | 官吏 | 荥阳郑氏南祖 | 昭国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街东从北第十坊 | |
郑注 | 官吏 | 鱼郑 | 善和坊 |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一街街西从北第一坊 | |
高湜 | 官吏 | 永崇坊 |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三街街东从北第九坊 | ||
张言 | 平民 | 宣阳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街东从北第六坊 | ||
王居士 | 平民 | 长乐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一坊 | ||
李正己 | 平民 | 永乐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二街街东从北第四坊 | ||
裴垍 | 官吏 | 河东裴氏东眷裴 | 光德坊 |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三街北来第六坊 | |
王涯 | 官吏 | 乌丸王氏 | 永宁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八坊 | |
王播 | 官吏 | 太原王氏第四房 | 光福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一街北来第六坊 | |
杨收 | 官吏 | 弘农杨氏越公房 | 修行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北来第十坊 | |
路岩 | 官吏 | 路氏 | 新昌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北来第八坊 | |
刘邺 | 官吏 | 丹阳刘氏 | 永宁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八坊 | |
裴坦 | 官吏 | 河东裴氏裴丕支系 | 太平坊 |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二街北来第一坊 | |
杨凭 | 官吏 | 弘农杨氏越公房 | 履道坊 | 洛阳长夏门东第四街从南向北第二坊 | |
郑延昌 | 官吏 | 荥阳郑氏北祖第二房 | 太平坊 |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二街北来第一坊 | |
李固言 | 官吏 | 赵郡李氏南祖 | 永宁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八坊 | |
李蔚 | 官吏 | 陇西李氏姑臧大房 | 永宁坊 |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八坊 | 《南部新书》[12] |
[[ ]] | 官吏 | 坊 | |||
[[ ]] | 官吏 | 坊 | |||
[[ ]] | 官吏 | 坊 |
参考资料
编辑- ^ 严耕望. 《唐仆尚丞郎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年: 889 (中文(繁体)).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 《邓广名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1907-2007》.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年11月: 581–594. ISBN 978-7-101-05799-7 (中文(简体)).
- ^ 《唐国史补·卷中》: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李安邑最著,如爵邑焉。及卒,太常议谥,度支郎中张仲方驳曰:“吉甫议信不著,又兴兵戎,以害生物,不可美谥。”其子上诉,乃贬仲方。
- ^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七十一》:吉甫居安邑里,时号“安邑李丞相”。
- ^ 5.0 5.1 5.2 5.3 《南部新书·己》: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安邑,李吉甫也;靖安,李宗闵也;驿坊,韦澳也;乐和,李景让也;靖恭、修行。二杨也,皆放此。
- ^ 《因话录·卷二·商部上》:靖安李少师,虽居贵位,不以威重隔物。
- ^ 7.0 7.1 7.2 7.3 《长安志·卷九》:刑部尚书杨汝士宅。(与其弟虞卿、汉公、鲁士同居,号靖恭杨家,为冠盖盛游。
- ^ 8.0 8.1 《海录碎事·卷七上》:杨汝士父子并为公卿,居静恭里,号靖恭杨家。
- ^ 《玉泉子》:杨希古,靖恭诸杨也。朋党连结,悉相期以死。
- ^ 《北梦琐言·卷一二》:唐相国杨收,江州人,祖为本州都押衙,父直为兰溪县主簿,生四子发、假、收、严,皆登进士第。收即大拜,发以下皆至丞郎。发以春为义,其房子以柷以乘为名。假以夏为义,其房子以照为名。收以秋为义,其房子以钜、𬭸、镳、鉴为名。严以冬为义,其房子以注、涉、洞为名。尽有文学,登高第,号曰修竹杨家,与静恭诸杨比于华盛。
- ^ 《唐摭言·卷十》:李群玉,不知何许人,诗篇妍丽,才力遒健。咸通中,丞相修行杨公为奥主,进诗三百篇,授麟台雠校。
- ^ 《南部新书·己》:永宁李相蔚在淮海,暇日,携酒乐访节判韦公昭度,公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