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三角洲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2年8月16日) |
恆河三角洲,即恆河口,又名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或孟加拉三角洲)是一個河口三角洲,位於南亞孟加拉地區,涵蓋了孟加拉國和印度西孟加拉邦,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河流注入孟加拉灣。恆河三角洲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區域之一,享有綠色三角洲的美譽。恆河三角洲西起胡格利河,東到梅克納河,橫跨孟加拉灣約350公里。三角洲地區的主要海港包括印度加爾各答、海爾迪亞,以及孟加拉國孟拉港。
形狀與構成
編輯恆河三角洲的形狀呈三角形,被認為是一個「弓形」三角洲。其面積超過105,000平方公里。儘管三角洲本身主要位於孟加拉國和印度,但是其北方的不丹、中國和尼泊爾的河流都匯入這裡。三角洲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在孟加拉國境內。三角洲大部分由沖積土構成,向東則轉變成紅色或紅黃色的紅土。土壤中包含大量的營養和礦物質,非常有利於農耕。
歷史
編輯15世紀時,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非常靠北的位置入海。恆河主流流經今加爾各答(Calcutta);而1785年時,布拉馬普特拉河在今孟加拉國的邁門辛入海。後來兩條河的主流在廣闊的三角洲上發生了大幅度的變遷,恆河主流不斷東移,而布河主流則向西足足遷徙了60多公里,並最終與恆河匯合成一條入海水道。
人口
編輯儘管面臨以下的危險:季風引發的洪水、從喜馬拉雅山脈奔流而下的融化的冰雪、還有可怕的熱帶氣旋,三角洲上還是擠住着1.15億到1.43億的人口。孟加拉國的很大一部分都位於恆河三角洲上,該國許多人依靠三角洲生存。
恆河三角洲共供養着超過3億的人口,而住在恆河盆地的人口大約有4億,這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大河流域。恆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區的人口密度超過2000人/km²,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農業和漁業
編輯大約三分之二的孟加拉人從事農業,在三角洲肥沃的泛濫平原上種植農作物。恆河三角洲的主要農作物有黃麻、茶葉和水稻。漁業也是三角洲地區一個重要的活動,魚類是該地區許多人主要的食物來源。
旋風和洪水
編輯1970年11月,20世紀最致命的熱帶氣旋襲擊了恆河三角洲地區。
另一次旋風在1991年襲擊了恆河三角洲,造成大約138,000人死亡。—見1991年孟加拉氣旋。
氣候
編輯恆河三角洲主要屬於熱帶濕潤氣候區,西部的年降水量有1.5到2 米,而東部則要達到2-3 米。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一月,最熱的月份是四月和五月。一月平均氣溫為14- 25 °C,四月平均氣溫為25-35 °C。6月是最潮濕的月份,平均降水量達到330 mm。(平均氣溫系加爾各答)
動植物
編輯恆河三角洲的瀕危動物有孟加拉虎、印度蟒、雲豹、亞洲象和鱷魚,它們都生活在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據信大約有1,020隻孟加拉虎棲息在孫德爾本斯。
在恆河三角洲的孫德爾本斯估計有30,000頭梅花鹿。在三角洲發現的鳥類有翠鳥、鷹、山鶉、啄木鳥和知更鳥。在三角洲能發現2種江豬:伊洛瓦底江豬和恆河江豬。伊洛瓦底江豬不是真正的江豬,只是從孟加拉灣進入三角洲。恆河海豚是一種真正的江豬,但是已經極為罕見,屬於瀕危動物。
恆河三角洲的樹種有
前景
編輯未來恆河三角洲居民將要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這主要是由於該地區地面沉降,部分是由於氣候改變。海平面上升50厘米就能造成孟加拉國600萬人失去他們的家園。溫度升高也將給恆河三角洲帶來更嚴重的洪水,因為喜馬拉雅山脈的積雪和冰川的融化速度將會增快。
參見
編輯參考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NASA (Johnson Space Center) : Ganges-Brahmaputra River Delta
- The Golden Fibre Trade Centre: Ganges Delta : Most Fertile Land for Growing Raw Jute
- Banglapedia : Ganges-Padma River Syste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南亞地理 | |
---|---|
喜馬拉雅山 | 西高止山 | 東高止山 | 阿拉瓦利嶺 | 尼爾基里山脈 | 溫迪亞山脈 | 薩特普拉山脈 | 格羅山脈 | 西瓦利克山脈 | 卡西山地 | 安納馬萊山地 | 豆蔻山地 | 蘇萊曼山脈 | 喀喇崑崙山 | 興都庫什山 | 吉大港山區 | 德干高原 | 塔爾沙漠 | 瑪克蘭海岸 | 焦達訥格布爾高原 | 那加山脈 | 邁索爾高原 | |
中央平原 | 印度河三角洲 | 恆河盆地 | 恆河三角洲 | 馬爾代夫珊瑚礁 | 科羅曼德爾海岸 | 康坎平原 | 拉克沙群島 | 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 | 孫德爾本斯 | 喀奇濕地 | |
主要地區 | 印度 | 巴基斯坦 | 尼泊爾 | 不丹 | 斯里蘭卡 | 孟加拉國 | 馬爾代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