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鎮祠堂
31°34′59″N 120°16′05″E / 31.58302°N 120.26799°E
惠山鎮祠堂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江蘇省無錫市 | ||||
分類 | 古建築 | ||||
時代 | 南北朝至民國 | ||||
編號 | 6-509 | ||||
認定時間 | 2006年 | ||||
| |||||
惠山鎮祠堂,又稱「惠山古鎮」、「惠山老街」。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惠山東北麓,與天下第二泉、寄暢園、惠山寺等諸多無錫著名人文景區相接,是一處以大片古祠堂群組成的歷史遺蹟,其由唐代為紀念春申君所設的大王廟發展至民國,形成了118座供祭各家姓氏先祖的古祠堂。[2]
概況
編輯惠山古鎮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鎮」,而是由大片古祠堂組成的歷史遺蹟,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為紀念春申君所設的大王廟,至1949年之前,已形成了118座供祭各家姓氏先祖的古祠堂。[2]目前尚存的祠堂中,廟祠有泰伯至德殿、東嶽大帝行廟以及茶、夢、土、水、戰、蟲六大神祠;名人祠有錢武肅王祠祀主錢鏐、陸忠宣公祠祀主陸贄、范文正公祠祀主范仲淹、光霽祠,又稱周濂溪先生祠祀主周敦頤、司馬溫公祠的祀主司馬光、於忠肅公祠祀主于謙等等;鄉賢祠則有《憫農》一詩作者李紳之尊賢祠、南宋開朝宰相李綱之李忠定公祠、南宋詩人尤袤祠、「元季四家」之一的倪雲林先生祠、海瑞之師顧洞陽先生祠及東林黨人顧憲成、高攀龍等諸多錫地先賢祠。
祠堂群主要依一直一橫兩條街道形成。直街本名秀嶂街,街口立有一座「五里香塍」牌坊,乃因過去百姓至惠山寺上香必經此路而得名,而此路舊時長有五里,故又俗稱五里街。乾隆南巡時,入住惠山腳下的寄暢園,地方官為接駕,而將此路翻新,用昂貴的金山石鋪就路面,民間為此有俗語「惠山五里街,雨後着新鞋」;直街與橫街旁還分布有關刀河與龍頭河,龍頭河是古運河的一段支流,原為便利運輸而開鑿,舊稱惠山浜,因康乾二帝巡幸惠山,而改喚龍頭河,故此地水陸皆通,是漕運時代天然的通商港。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惠山靠近運河漕運,許多徽商因此選擇在此定居,彼等便也步趨鄉風、興辟祠堂,[3]如作為徽州會館的宋儒朱熹祠、晚清李鴻章胞弟李鶴章之李公祠等等,形成了惠山腳下獨特的江南與徽州兩種古建築風格交錯形態。此外,受近代以來東西方文化融合影響,祠堂群中還分布着不少中西結構的宗祠,如楊氏楊宗瀚祠便是典型代表。而其中不少祠堂亦闢園林小築,如楊氏之草廬、顧可久祠內的石友園及竹素園湖石等景物,作為祭祀之餘休閒之中,更添惠山優雅。
1949年以後,世局變化,惠山祠堂群遭到破壞,有些建築為解放軍部隊占用,如楊氏家族楊延俊所建的淺廬留耕草堂;有些則被拆毀,如李鶴章祠、現錫惠公園內愚公谷數所祠堂。大部分祠堂則被改造為「公房」向民眾出租,不過也幸之湮沒於街巷人家內,惠山的祠堂群架構整體沒有遭到極大改變。[4]2006年6月,惠山古祠堂群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單位,2007年,隨着在文革中被推倒就地掩埋的惠山最大一座牌坊「千人報德坊」(即人傑地靈坊)重新出土,標誌着惠山古祠堂群修復工程的開始。[5]2011年6月,以惠山古祠堂群為核心的惠山古鎮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次年,又躋身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錄。[6][7]
如今,惠山古鎮不僅是無錫市的旅遊休閒之處,還是影視劇組青睞的天然場景地,如《感激時代》、《江南四大才子》、《京城81號》、《司藤》等,均曾在此取景。
特產
編輯惠山泥人
編輯明清之際,惠山祠堂群規模興盛後,也帶來了手工業的繁榮,當時祠堂中的祠丁為補貼家用,便取惠山泥製作舊時稱為耍貨的泥人販賣給過往之人。因從業者甚多,不僅成立了同業公會「耍貨公所」,還形成了至今仍存在的惠山泥人一條街之壯景,從此惠山泥人之名聲也廣播天下。[8]
惠山油酥
編輯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燒餅,是惠山地區的著名小吃。相傳爲朱明王朝覆滅後,明宗室朱聖諭攜眷隱居無錫惠山腳下,爲謀生計,就製作宮中的重油燒餅,販賣給前來惠山寺進香的香客。後來,惠山寺惠性法師見油酥形狀很像寺內四大金剛塑像的肚臍,便戲稱它為金剛肚臍。從此,金剛肚臍名揚四方,成為無錫一帶的傳統名產。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今天。[9]
傳統民俗
編輯每逢農曆三月二十八在惠山古鎮上便會舉辦傳統廟會,這是一項起於明代的宗教活動,其內容極具吳地特色,為紀念東嶽大帝黃飛虎壽辰而來。每年此時,分散在無錫各地的八大「老爺廟」中之神像便由專人抬至惠山東嶽行廟朝賀,形成「八廟朝東嶽」之盛事,儀式莊嚴隆重,引人矚目,至今仍是無錫地區最重要的廟會。[10]
圖集
編輯風光
編輯建築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无锡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2023-05-31 [2023-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5).
- ^ 2.0 2.1 莊若江; 高俠; 華楓. 惠山祠堂文化研究. 無錫社科網. 2012-05-22 [2014-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4).
- ^ 李芳. 传承与再生——无锡惠山古祠堂群的保护和更新研究 (碩士論文). 江南大學: 8. 2009. CNKI 2009249828.nh.
- ^ 吳惠良; 夏泉生. 无锡惠山古镇的祠堂建筑群. 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 122–133. 2002-08. CNKI ZGMZ200208001018.
- ^ 莫雨. 惠山“千人报德坊”又有石件出土. 江南晚報. 200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 ^ 單紅. 惠山老街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無錫日報. 2011-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4).
- ^ 單紅. 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跻身中国世遗预备名单. 無錫日報. 2012-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4).
- ^ 林潔潔. “惠山脚旁边,开满泥佛店”. 江南晚報. 2011-10-12 [2014-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 ^ 芫芫編著. 食典. 北京: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7: 29. ISBN 7-5064-4164-0.
- ^ 龔近賢. 旧时的惠山庙会. 無錫新周刊. 2007-04-11 [2014-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