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博德

5世紀羅馬 - 英國基督教傳教士和愛爾蘭主教

聖博德[a](約386年—461年),音譯聖派翠克」(英語:St. Patrick愛爾蘭語Naomh Pádraig威爾斯語Sant Patrig),天主教通稱「聖巴德利爵」(拉丁語Sanctus Patricius),是西元5世紀愛爾蘭基督教傳教士主教,他將基督教信仰帶到愛爾蘭島,使愛爾蘭走出了蠻荒時代,被後世稱作「愛爾蘭使徒」,並受譽為「愛爾蘭的主保聖人」。

聖博德花窗玻璃畫像

生平

編輯

派翠克於公元386年左右出生於英格蘭(亦可能在蘇格蘭威爾士地區)。當時基督教在380年剛剛被立為羅馬帝國國教,英格蘭屬於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愛爾蘭則不屬於羅馬帝國,還處於蠻荒時代,也不信基督教。他的祖父是一位神父,而他的父親則是一位教會執事。他從小叛逆,既不信天主,也不認真讀書[1]

派翠克16歲的時候被愛爾蘭海盜所擄,帶到愛爾蘭島,成為奴隸,在西海岸地區牧羊,歷盡艱辛。但這時候他從小接觸到的天主教信仰卻在他心裡成長,他向天主悔改他的罪,開始熱切地敬拜天主。他在自傳中寫道:「我到了愛爾蘭以後,我曾經每天放羊,那時我每天禱告許多次,天主的愛、我對祂的敬畏和信心與日俱增,我的靈被感動,白天禱告上百次,晚上也是如此。我也曾到樹林裡和山上去,在天亮以前起來禱告,在雪地裡,在冰寒中,在雨中,我卻不生病,也不懈怠,我現在知道,那是因為聖靈在我裡面燃燒。」

他被擄後過了六年,有一天他在睡夢中聽見聲音說「你很快就要回到你的祖國了。看啊,你的船已經準備好了」。他於是逃跑了。在兩百英里外的海邊,果然有一隻船要往英格蘭去,但回家的路非常坎坷。一開始船員拒絕帶他,後來才又突然改變主意。渡海上岸後,他經歷了更多的艱險,飢餓、疾病、囚禁,危機四伏、險象環生,幾個月後才終於回到了家。家人喜出望外,熱切地迎接這位失而復得的兒子,慶幸從此可以家人團聚,再也不要分開。

但是他卻聽到天主呼召要他回愛爾蘭去,他在自傳中寫道:「有一天晚上,我在異像中看見一個名叫維多利格的人走過來,帶來許多從愛爾蘭來的信,他遞給我其中一封,信的開頭寫着『愛爾蘭的聲音』。我讀到這裡的時候,彷彿聽見愛爾蘭西海岸的樹林中有一些聲音,同聲向我呼求:『我們懇求你,聖潔的青年,請你來,與我們同行。』我心中刺痛,不能再讀,醒了過來。感謝神,許多年後,神按着他們所呼求賜予了他們。」

但是他沒有立刻回到愛爾蘭,而是在教會服事中經歷了很多磨練,更加成熟以後才去。他在自傳中寫道:「我沒有按着自己的意願馬上去愛爾蘭,而是直到我都幾乎要放棄了。在這個過程中,神讓我改正,也預備了我,以致今天我與過去判若兩人,讓我在別人的得救上有分,而在那時候我只是想着自己。」

後來他毅然再次離家,與親人分離,回到愛爾蘭,走遍了愛爾蘭各個角落,一生傳揚天主教信仰。他經受了許多的磨難。他在自傳中寫道:「每一天我都有可能被殺、被圍、被奴、或有其他的什麼事情發生,但因為有天國的應許,我就坦然無懼」。不僅如此,他效法耶穌,為那些逼迫他的人禱告。有一次許多基督徒被一位克羅提克屬下的士兵殺害,他寫了一封公開信斥責這些人的殘酷,信是這樣結尾的[2]:「讓這封信在所有人面前宣讀,特別是在克羅提克面前。假如能這樣,願神感動他們歸回認識天主,願他們能悔改殺害我主的弟兄們的大罪,願他們能釋放被他們囚禁的婦女們,這樣他們可以在上帝那裡得生命,成為完全,直到永遠。願平安歸於父、及子、及聖神。阿門」。

派翠克是一位很有恩賜的傳道人。他自己給幾千人施過洗,上到貴族,下到奴隸。他很有策略。他積極建立教會,栽培傳道人。他非常謙卑,他說「是神的恩典使我能夠一生以真理和謙卑服事各族的人,直到末了」。他沒有什麼文化,稱自己是「簡單的鄉下人、逃犯、無知的人」。他的自傳是用粗糙的拉丁文寫的,但卻非常自如地引用聖經,顯然他對聖經非常熟悉,也非常推崇別人對法律和聖經的研究。他成為愛爾蘭區主教,奠定了愛爾蘭的天主教信仰基礎。

影響與紀念

編輯

派翠克在西元461年左右逝世。此後幾個世紀之內,愛爾蘭島修道院日漸興盛,修士們仔細抄寫和研讀聖經,也保存了古典時期的學術著作。在這期間,許多神學家學者宣教士(如聖高隆)不斷湧現,他們推動了包括島嶼藝術英語Insular art在內的海島文化發展,與逐漸墮入黑暗時代歐洲大陸成為鮮明對比。愛爾蘭教會秉承帕特里克的傳統,非常重視宣教,不僅影響了歐洲大陸,還壯大了凱爾特傳教運動[1]

歐洲

編輯

每年3月17日聖帕特里克節是紀念聖博德逝世的日子,也成為慶祝愛爾蘭文化的節日。在很多有愛爾蘭人後裔的國家都會有慶祝活動。

傳說派翠克曾以酢漿草解釋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酢漿草也因此成為愛爾蘭文化的傳統標誌之一。

英國國旗由兩個十字構成,橫平豎直的十字為代表英格蘭聖喬治十字,斜紋對頂的十字為代表北愛爾蘭聖派翠克十字。這兩個十字代表了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是英格蘭與北愛爾蘭的共同體

俄羅斯正教會於2017年將聖帕特里克列入聖人曆,並於3月30日(儒略曆3月17日)紀念他。

傳說帕特里克行神跡將愛爾蘭島上趕出去,但這個說法未必可靠,確實愛爾蘭沒有本土的蛇,包括臨近的冰島格林蘭島等地。

北美洲

編輯

美國紐約華埠聖博德教堂,位於王子街勿街交叉路口[3],鄰近曼哈頓華埠[4]

亞洲

編輯

香港的多處建築以及部份民間團體均以「聖博德」來命名。

台灣

備註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聖博德自傳《懺悔錄》. [2018-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9). 
  2. ^ 帕特里克《致克罗提克士兵书信》. [2014-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3. ^ 華埠聖博德教堂 復活節大彌撒. 星島日報. 2017年4月14日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18日) (中文(香港)). 
  4. ^ 大紐約首座「中華聖母像」 落戶聖博德天主堂. 世界日報. 2018年1月7日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17日) (中文(繁體)). 
  5. ^ stpatrick.catholic.org.hk
  6. ^ www.facebook.com/stpatricksparishyouth/
  7. ^ www.facebook.com/stpatrickss/

另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