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蘭

德国地区

萊茵地區(德語:Rheinland;法語:Rhénanie荷蘭語Rijnland;英語:Rhineland;拉丁語:Rhenania)指德國西北部萊茵河兩岸的土地。但一部分民眾認為東岸文化不同,戲稱該地是Schäl Sick——較為不好的對岸。萊茵地區本作地理名詞,但也蘊含政治與文化意義。它曾在1822至1946年作為普魯士的省份而存在,因而稱為萊茵省(Rheinprovinz)或萊茵普魯士(Rheinpreußen),亦即今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兩個聯邦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協約國聯軍占領萊茵蘭西部,並根據凡爾賽條約把該地非軍事化。1936年,納粹軍隊占領該地,開始了再武裝進程。1946年,在英國和法國占領下,萊茵蘭被重新分解為萊茵蘭-普法爾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兩州,此建制保持至今。

萊茵蘭紋章
威斯特法倫紋章
萊茵蘭(綠色)和威斯特法倫(紅色)地區

地理

編輯

該地區向西延伸至與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的邊界;在東側,它包括沿河的城鎮和城市以及貝吉舍斯蘭地區,直至威斯特法利亞黑森地區。向下延伸至南部的北普法爾茨高地,除薩爾州外,該地區或多或少與該詞語的現代用法相符。

南部和東部主要是丘陵地帶,被河谷分割,主要是萊茵河中游至賓根(或很少在內卡河科隆河匯合處之間)和阿爾摩澤爾納赫支流。北德平原的邊界以魯爾河下游為標誌。在南部,河流切割了萊茵蘭地塊。

該地區包括魯爾工業區西部和科隆低地。萊茵蘭的一些大城市是亞琛波恩科隆杜伊斯堡杜塞爾多夫埃森科布倫茨克雷費爾德勒沃庫森美因茨門興格拉德巴赫魯爾河畔米爾海姆奧伯豪森雷姆沙伊德索林根特里爾伍珀塔爾

地名和當地姓氏通常可以追溯到法蘭克語的傳統。萊茵河西岸的土地深受羅馬影響,包括葡萄栽培。在核心地區,大部分人口都是天主教徒。

萊茵蘭地區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其有7項景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編輯

羅馬和法蘭克時期

編輯
 
羅馬帝國時期的邊界

公元前後,尤利烏斯·凱撒征服了萊茵河西岸的凱爾特部落,奧古斯都在萊茵河上建立了許多防禦工事,但羅馬人從未成功地在東岸站穩腳跟。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法蘭克人沿著萊茵河兩岸推進,到5世紀末征服了所有以前受羅馬影響的土地。到8世紀,法蘭克人的統治在日耳曼尼亞西部和高盧北部牢固確立。

814年,根據凡爾登條約,加洛林帝國分裂,河以東的省份部分落入東法蘭克,而西部省份仍屬於洛泰林吉亞王國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

編輯

奧託一世皇帝時期,萊茵河兩岸已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959年萊茵河地區的領土被劃分為摩澤爾河上的上洛林公國和下洛林公國。

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中央權力的削弱,萊茵蘭分裂為眾多獨立的小公國,每個公國都有各自的變遷和特殊的編年史。舊的洛泰林吉亞已經過時,雖然下洛林地區被稱為低地國家,但洛林的名稱僅限於摩澤爾河上游地區,至今仍沿用該名稱。在1500-12年帝國改革之後,該領土成為下萊茵-威斯特伐利亞上萊茵萊茵行政圈的一部分,其中著名的政治實體有:

法國佔領時期

編輯
 
1812年的萊茵河左岸

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國軍隊反攻入德意志西部並佔領了大量土地。根據1795年巴塞爾和約萊茵河左岸全部被法國占領。許多小州的人口約為160萬。1806年,萊茵地區的諸侯全部加入了拿破崙的傀儡政權萊茵邦聯。法國在1814年之前一直直接控制萊茵蘭,將其納入了法國本土。反法同盟曾多次努力奪回該地區,但法國擊退了所有嘗試。

普魯士時期

編輯
 
萊茵省在普魯士王國的位置

普魯士在1609年通過佔領於利希公國開始了在萊茵蘭的經營。1815年,拿破崙戰敗,戰後的維也納會議對法國奪取的領土進行了劃分,並將整個萊茵河下游地區劃給普魯士,普魯士允許這一地區不受干擾地保持他們在法國統治下已經習以為常的自由制度,並將其劃為了下萊茵大公國於利希-克萊沃-貝格省。1822年,兩大部分合併,成為了萊茵省。普魯士在1866年普奧戰爭後吞併拿騷邁森海姆,在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吞併阿爾薩斯-洛林,同年德國統一,萊茵省隨普魯士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萊茵蘭成為德國最繁榮、最為工業化的地區。其下轄四個行政區:

1919年,萊茵省成為了普魯士自由邦的一部分。

兩次大戰之間

編輯

1920年,在法國的巨大壓力下,薩爾從萊茵省中分離出來,由國際聯盟管理,直到1935年進行公民投票,該地區才歸還給德國。同年,歐本和馬爾梅迪地區被割讓給了比利時。凡爾賽條約同時規定,將萊茵蘭分為三個占領區,盟軍將在1920年正式批准該條約後的5、10和15年內陸續撤離這些占領區。

不久之後,法國完全佔領了萊茵蘭,嚴格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區。德國人以被動抵抗和惡性通貨膨脹作為回應;法國人幾乎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賠償。法國軍隊直到1925年才離開萊茵蘭,其他盟國於1930年撤出,以示對魏瑪共和國的善意及其和政策。

然而法國人明顯違反凡爾賽條約,試圖將萊茵蘭與德國分離,建立萊茵共和國,成為法國的傀儡國。這種分離主義企圖的主要依據是民眾的反普魯士情緒以及大多數人的天主教信仰。然而這場運動很不成功,也沒有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法國的占領還誕生了一個副產品「萊茵蘭雜種」,即當地的德國人和外國(主要是法國,法國中主要是黑人組成的外籍軍團)占領軍士兵的兒子。這個人口群體在1930年代遭受了納粹政權的騷擾、迫害和強制絕育計劃。

凡爾賽條約還規定該地區完全非軍事化,以保護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因此在盟軍撤離後,德國軍隊將無法進駐該地區。該條約還包括一項對德國人民而言可恥的條款;該條款規定,如果盟軍認為德國違反了該條約,則盟軍有權入侵該地區。

1936年3月7日,德國軍隊違反凡爾賽條約,進軍萊茵蘭和萊茵河沿岸的其他地區,完成萊茵蘭再軍事化

1944年和1945年期間,萊茵蘭地區進行了兩次不同的戰役。從1944年9月到1945年2月,美國第1集團軍一直在為奪取許特根森林而戰。由於地形易守難攻以及守將莫德爾的軍事才能,美軍在此付出了24,000的傷亡卻未能將戰線向前推進。

1945年初,經過長時間的停滯,西北歐的大部分盟軍從荷蘭陸續轉移到達萊茵蘭。1945年2月的第一周,在亨利將軍領導下的加拿大第1集團軍英國第2軍一起入侵該地區,史稱「真實行動」,戰役持續了數周,其最終結果是萊茵河西岸的德軍全軍覆沒。

1945年3月7日,美國第9裝甲師的一個裝甲連占領了雷馬根附近萊茵河上最後一座完好的橋梁。喬治·巴頓將軍的美國第3集團軍和英加聯軍一同過河,到4月,所有在西部作戰的盟軍都已渡過萊茵河,盟軍進入萊茵蘭。戰後萊茵蘭由法國和英國分治,薩爾再次受到法國控制。

1946年至今

編輯

1946年,萊茵蘭被法國和英國分治,劃分為北萊茵-西法倫(屬英)和萊茵蘭-普法爾茨(屬法)。

1949年,西德建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萊茵蘭-普法爾茨成為西德的一部分。韋茨拉爾劃歸黑森州。1954年,薩爾州進行公民投票,當地居民拒絕了獨立或併入法國,並於1957年重新加入德國。

原屬萊茵省的地區現在分屬薩爾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萊茵蘭-普法爾茨三個聯邦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是德國一個重要的工業區域,擁有豐富的礦藏和水路交通。而在萊茵蘭-普法爾茨,農業尤其是葡萄園則相對更加重要。

參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