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科納號護衛艦 (1885年)
阿科納號(德語:SMS Arcona[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80年代建造的卡羅拉級護衛艦的六號艦,得名於呂根島上的阿科納角,這也是前普魯士海軍的一艘蓋甲板護衛艦所使用的稱謂。為了在德國殖民帝國服役,該艦的設計結合了蒸汽和風帆動力以擴大航程,並裝備有十門150毫米口徑炮。阿科納號於1881年在但澤的帝國船廠開始鋪設龍骨,1885年5月下水,至1886年12月竣工。
阿科納號在日本長崎
| |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阿科納號 |
艦名出處 | 阿科納角 |
建造方 | 但澤帝國船廠 |
鋪設龍骨 | 1881年 |
下水日期 | 1885年5月7日 |
入役日期 | 1886年12月1日 |
更名 | 墨丘利號(1902年) |
結局 | 1906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卡羅拉級 |
船型 | |
排水量 |
|
船長 | 81.2米 |
型寬 | 12.6米 |
吃水 | 5米 |
動力輸出 | 2,461匹公制馬力(1,81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船用蒸汽機 |
船速 | 14.1節 |
續航力 | 4180海里以8.5節 |
定員 | 25名軍官、257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阿科納號完工後一直被閒置到1892年,然後才獲啟動完成了長達七年的海外部署。它於1892年在委內瑞拉保護德國的利益,並於次年在德屬東非加入了常備巡洋分艦隊。1893年末,當巴西爆發的艦隊起義威脅到當地的德國公民時,該艦又被派往那裡。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阿科納號及其兩艘姊妹艦被調往東亞,組成東亞分艦隊的核心,並由阿科納號擔任旗艦。當海軍少將棣德利於1897年率領分艦隊奪取中國的膠州灣租借地時,該艦正在維修中,因此無法參與行動,但它後來協助保衛了租界。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後,阿科納號轉而前往太平洋中部展開勘測巡邏,並在菲律賓保護德國公民。1899年初,它被召回德國,至同年6月退役,然後於1902年1月更名為墨丘利號(Mercur)。該艦最終於1906年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為了擴充當時已嚴重老化的德國海外巡洋艦隊,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70年代末訂購了六艘卡羅拉級護衛艦。它們的主要任務是駐地執勤,以維護德國在未設基地的外國水域以及德國殖民帝國的利益。因此,這些艦隻將作為艦隊偵察兵,並在德國感興趣的海外地區執行長期巡邏任務。[1]其中最後建造的兩艘艦,亞歷山德里娜號和阿科納號在設計上進行了修改,較它們的其它姊妹艦更大,也更重。[2]
阿科納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1.3米和81.2米,有12.6米的舷寬以及5米深的前吃水。其標準排水量為2,361噸,滿載時則可達2,662噸。標準船員編制為25名軍官及257名水兵。該艦由兩台臥式兩缸雙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5.02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八台燃煤火管鍋爐供應,這使得它在2,461匹公制馬力(1,81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4.1節(26.1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8.5節(15.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4,180海里(7,740公里)。在竣工時,阿科納號曾配備有完整的三桅帆索具,以便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2][3]
阿科納號裝備有十門150毫米30倍徑速射炮作為主艦炮,並搭載了四門105毫米35倍徑速射炮和六門37毫米哈乞開斯轉膛炮作為輔助。[2][3]
服役歷史
編輯建造-1894年
編輯阿科納號是為替換老舊的平甲板護衛艦寧芙號而以「寧芙代艦」(Ersatz Nymphe)作為合同代號[註 2]發包予但澤的帝國船廠承建。其龍骨自1881年開始鋪設,至1885年5月7日通過橫向滑道[註 3]下水。[6]不同於傳統的艦艉先入水方式,這是橫向滑道技術在德國的首次應用。在十一天後舉行的下水儀式上,由曾任第一代阿科納號艦長的榮休海軍中將愛德華·馮·雅赫曼主持為新艦命名並發表演說。[7]舾裝工作完成後,阿科納號於1886年12月1日投運以展開海試,期間曾先後駛往基爾和威廉港。[8]海試於1887年1月25日結束,該艦隨之停運並作預備役閒置。[7]根據時任帝國海軍部長列奧·馮·卡普里維將軍的構想,德國殖民地將由炮艦實施保護,而較大的軍艦通常將被置入預備役,或編入一支機動分艦隊,以便快速應對危機。由於阿科納號是根據1875年的計劃建造的,到下水時已有新式的輕型防護巡洋艦面世,因此軍方對其已不再感興趣。[9]
阿科納號被擱置了五年之久,直至1892年4月20日才重新啟用,被編入常備巡洋分艦隊,任務是確保德國在東亞的利益。但在離開德國之前,該艦又被臨時派往委內瑞拉擔任駐地艦,因那裡的動亂正對德國在當地的企業構成威脅。它於5月4日從威廉港啟程,至6月9日抵達委內瑞拉的拉瓜伊拉。然後阿科納號前往馬庫托,當地發生了針對德國人的襲擊事件,該艦的到場迫使讓委內瑞拉政府正式致歉。到10月中旬,動亂已經平息,阿科納號得以離開該地區,被編入當時駐紮在東非水域的常備分艦隊。赴任途中,該艦曾到訪了加勒比海的幾座島嶼,包括特立尼達、格林納達、巴巴多斯和聖文森特。然後,它橫渡大西洋,在直布羅陀停留,繼而繼續駛向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艦長在那裡因病離艦。[7]
在繼任艦長的指揮下,阿科納號繼續經塞得港穿過蘇伊士運河前往亞丁,然後從那裡駛向桑給巴爾,於1893年2月6日抵達並加入常備分艦隊。當時,分艦隊的陣中成員還包括其姊妹艦亞歷山德里娜號和巡洋巡防艦萊比錫號,均受海軍少將弗里德里希·馮·帕維爾茲指揮。阿科納號在分艦隊內的服役時間很短,因為因為該部隊不久後便於4月6日在開普敦解散。它隨後搭載着兩門野戰炮前往德屬西南非洲,以加強當地的駐防軍部隊。4月10日,該艦抵達位於德屬西南非洲海岸的英國飛地沃爾維斯灣並卸下兩門炮。但英國當局起初拒絕允許將它們轉移到駐防軍,直到9月才在德國人的抗議下迫使當地政府將火炮運往內陸。[7]
阿科納號於1893年5月中旬離開非洲海域並再次橫渡大西洋,至6月1日抵達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然後從6月25日到7月8日在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停留。7月27日,它在在南聖弗朗西斯科與姊妹艦亞歷山德里娜號會合。9月18日,由於巴西叛變的海軍將士發動艦隊起義,企圖推翻巴西總統弗洛里亞諾·佩紹托的政權,迫使兩艘德艦返回該國。[10]這些艦隻一直留在里約熱內盧至1894年1月,以保護德國公民和財產免受叛亂分子的侵害,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11]在此期間,叛軍於11月3日扣押了當時運送着一批步槍的漢堡南美輪船桑托斯號(SS Santos),阿科納號艦長遂親自搭乘艦載大舢板前往營救。[12]之後,由於黃熱病的爆發,為了讓船員們休息,該艦於1894年1月31日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13]它們在當地與同期抵達的姊妹艦瑪麗號會合。這三艘船於2月22日返回里約熱內盧,然後繼續前往卡波弗里奧。[14]
東亞支艦隊役期
編輯1894年初,隨着中日之間在朝鮮問題上的緊張局勢加劇,德國海軍部便將阿科納號、亞歷山德里娜號和瑪麗號以「東亞巡洋支艦隊」的名義,作為常備分艦隊的繼承部隊重新部署至東亞。3月7日,它們繞過合恩角進入太平洋,之後在因風暴損壞而進行維修後,三艘護衛艦直到7月13日在秘魯的卡亞俄附近才再次集結。它們在那裡一直停留至8月15日,於安德烈斯·阿韋利諾·卡塞雷斯擔任秘魯總統而持續發生動亂期間保護德國的利益,此時中日甲午戰爭已經爆發。東亞支艦隊在秘魯局勢穩定後才橫渡太平洋,至9月26日抵達橫濱。阿科納號隨後獨自航行前往中國上海,然後駐泊在煙臺,直到11月25日返回上海接載新任支艦隊司令、海軍少將保羅·霍夫曼,他選擇阿科納號擔任旗艦。從那裡,該艦向北駛入中國和日本軍隊正在作戰的黃海觀察。12月中旬,它返回上海進行定期維修,並於1895年2月14日被新的二等巡洋艦伊雷妮號接替為支艦隊新旗艦。[15]
在戰爭於1895年4月結束前的餘下時間裡,阿科納號主要跟隨支艦隊餘部或單獨在中國海岸巡邏。中國的戰敗在當地引發了針對外國人的騷亂,為此該艦和支艦隊餘部不得不留在中國海域以策歐洲人的安全。12月,阿科納號臨時前往馬尼拉,因當地菲律賓人反對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騷亂也威脅到了該國的其他歐洲人。隨後它返回中國,並於1896年7月27日至28日協助打撈數日前在榮城鏌鋣島附近因颱風而擱淺的炮艦雞貂號[註 4]。到11月初,菲律賓的內亂持續加劇,迫使阿科納號重返島國。它派出了一支登陸小分隊,連同英國和法國軍艦的特遣隊一起上岸,以保護歐洲列強駐馬尼拉的公使館。11月28日,伊雷妮號抵達現場接替了阿科納號。[15]
1897年6月,海軍少將棣德利接過東亞支艦隊的指揮權,並在重歸類為大巡洋艦的鐵甲艦皇帝號升起將旗。除了阿科納號,當時的分艦隊成員還包括有伊雷妮號及其姊妹艦威廉王妃號。小巡洋艦鸕鶿號則獨立駐紮在太平洋,但如有必要,可隨時受命加入棣德利的部隊。當皇帝號與其它三艘艦會合後,他們在煙臺進行了射術訓練。7月,棣德利指派阿科納號對庫頁島進行勘測。[17]10月,阿科納號赴上海接受檢修;當東亞支艦隊於11月4日以曹州教案為由占領膠州灣時,它仍身處旱塢內。三天後,該艦抵達當地,並派出登陸部隊上岸,以保護該地區免受中國人的攻擊。在棣德利奪取領土後,又徵召了多三艘軍艦增援,使該支艦隊升格為一個完整的分艦隊。其中,阿科納號和原屬該部隊的三艘艦組成第一支隊,而三艘新艦、加上此時正式隸屬於棣德利指揮的鸕鶿號則組成了第二支隊。[15][18]
在德軍占領了膠州灣及青島港後不久,當地駐軍的中國指揮官於11月18日試圖發起反攻,但在港口的德國士兵向前推進並俘虜了中國將領。當他們撤退時,棣德利命令阿科納號和鸕鶿號派登陸部隊上岸保衛城鎮,以防中國軍隊的襲擊。然而,襲擊並未發生。這兩艘艦的船員一直留在青島,直到11月21日才返回各自艦上。阿科納號此後受命在港口擔任警戒艦。[15][19]1898年7月,棣德利派伊雷妮號接替阿科納號,後者則被派往太平洋中部對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進行勘測。在加羅林群島期間,它曾在波納佩島停留,以懲罰殺害了一名德國商船船員的當地人。該艦於10月完成了這項任務,並返回菲律賓接替同年早些時候在美西戰爭爆發後駐紮在那裡以保護德國公民的威廉王妃號。然而,阿科納號僅在當地停留了一個月,便於11月又被伊雷妮號取代。[15][20]
1898年11月15日,皇帝號在三沙灣擱淺,阿科納號和鸕鶿號被派去支援;兩艦合力將皇帝號拉離海灘,後者自行駛往香港接受維修。[21]阿科納號於1899年1月31日接到返回德國的命令。返程途中,它曾在波斯灣進行了短暫的巡航,分別在馬斯喀特、巴士拉、布什爾和倫格港停留。同年5月27日,該艦在海外服役七年後終於再次回到威廉港。阿科納號隨即於6月6日撤出現役,被編入駐基爾的預備役。1902年1月11日,它被重新命名為「墨丘利號」(Mercur),以便為新下水的小巡洋艦阿科納號騰出艦名。墨丘利號於8月13日被拖至但澤,在那裡充當可擔任各項雜役的港埠用船。1905年6月22日,該艦正式從船舶登記冊中除籍,最終於1906年出售報廢。[15]
影響
編輯位於中國青島灣東岸的小青島在德治時期曾被稱為「阿科納島」。[註 5][24]當德國人占領膠州灣後,得知該島為青島,遂於1899年由德皇威廉二世頒令將此稱謂轉移至對岸的德國租借地使用。與此同時,小青島則以當時駐紮在當地的阿科納號護衛艦為名,改稱阿科納島。[25]島上最初設有一座膠澳總督府於1900年12月所設立的綠色臨時導航燈,1904年改建為永久性航標燈塔,命名為「阿科納島燈塔」(Leuchtturm Arkona-Insel)。如今,該燈塔已成為青島的地標性景觀之一暨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26]
注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Sondhaus,第116–117, 136–137頁.
- ^ 2.0 2.1 2.2 Gröner,第90頁.
- ^ 3.0 3.1 Lyon,第252頁.
- ^ Gröner,第56頁.
- ^ 横向滑道. 術語在線.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1998 [202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7).
- ^ Gröner,第90–91頁.
- ^ 7.0 7.1 7.2 7.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6頁.
- ^ Gröner,第91頁.
- ^ Sondhaus,第155頁.
- ^ Wiechmann,第203–20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20–221頁.
- ^ Wiechmann,第209頁.
- ^ Wiechmann,第21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6–247頁.
-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7頁.
- ^ 德军在青岛的三座兵营. 青島日報社. 2022-09-14 [2023-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8).
- ^ Gottschall,第146, 150頁.
- ^ Gottschall,第153, 157, 165頁.
- ^ Gottschall,第167–169, 185頁.
- ^ Gottschall,第204, 218頁.
- ^ Gottschall,第220頁.
- ^ 22.0 22.1 1900年的“小青岛”. 青島晚報. 2009-06-19 [2011-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 ^ 阿克那岛、百合绿岛、琴岛……想不到青岛有这么多小名. 《齊魯晚報》. 新浪網. 2019-08-12 [2023-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1).
- ^ Arkonainsel. Deutsches Koloniallexikon. [201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 ^ 宮岩. 德国人发现青岛百合 小青岛又称"百合绿岛". 信網. 2014-11-24.
- ^ 王棟, 照亮航向的怒海孤灯——德租时期青岛主要导航灯塔一览, 青島畫報, 2015-05, (2015年第05期), ISSN 1004-7611
參考資料
編輯- Gottschall, Terrell D. By Order of the Kaiser.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978-1-55750-309-1.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37-4.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Wiechmann, Gerhard. Die Königlich Preußische Marine in Lateinamerika 1851 bis 1867. Ein Versuch deutscher Kanonenbootpolitik. Europa-Übersee Bd. 12. Münster: Günther Maihold. 2004. ISBN 3-8258-6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