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Baomi/沙盒/錢幣
< User:Baomi | 沙盒
刀幣,又稱刀錢,中國古代的一類青銅鑄幣,由工具刀削演變而來。東周春秋中後期,鑄行於齊國、燕國、趙國、山戎、中山等地。
刀幣均有帶環的柄,先秦刀幣的幣首多向內傾斜,背部呈弧形,而刃部內凹。按照形制,先秦刀幣分齊刀、尖首刀、針首刀、明刀[a]、剪首刀和直刀六種。
歷史
編輯簡介
編輯刀幣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齊國,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齊刀幣含銅量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製程精美,是刀幣的代表作。
種類很多,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尖首刀、圓首刀、燕召刀和明刀等。上面鑄有金文(大篆)文字,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字,因文字數不同又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之稱。六字刀可能是當時的紀念幣,一說姜太公封齊地時,鑄此幣以示造邦或建邦,另說齊桓公稱霸後,鑄此幣以紀念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幣制,廢貝、刀、布等幣。以黃金為上幣,限於帝王賞賜;以銅錢為下幣,用於民間交易。往後銅錢在中國使用了兩千多年。
居攝二年,新朝王莽托古改制,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身形如刀,環扣圓錢,圓錢以黃金鑲嵌「一刀」兩字,刀身鑄有「平五千」三個字。結果民心大亂,加劇了新朝的滅亡。
1918年,山東省榮成市石島鎮車腳河村北出土大批古刀幣。1930年,山東省平陵故城西南出土一枚刀幣殘頭,上有「莒邦」二字,稱為譚邦刀。1971年韓家胡同居民院挖防空洞時出土「匽字刀幣」,約是戰國晚期燕國及其附近流通的一種貨幣。
備註
編輯參考
編輯- 張馳著:中國刀幣彙考
- 張曉梅等《燕國明刀幣的合金成分與金相組織的分析》,《考古》,200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