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編制的軍事組織,其內涵經過多次轉換,但較為人所知的是在對日抗戰後由湯恩伯指揮的中央軍系部隊。在國共內戰期間在東北戰場與共軍作戰,後在北平投降解體。
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 | |
---|---|
存在時期 | 1926年—1949年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民國 |
效忠於 |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
部門 | 正規軍 |
種類 | 軍隊 |
規模 | 第4師,第89師 |
參與戰役 | 國民革命軍北伐 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
指揮官 | |
著名指揮官 | 湯恩伯、石覺 |
沿革
編輯第一次組建(1926年9月-1927年6月,「建國豫軍」樊鍾秀部)
編輯第二軍擴編系統
編輯民國十六年(1927)5月,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在攻佔武昌後進行擴軍計劃,原先屬第二軍的國民革命軍第5師(師長譚道源,部隊為前建國湘軍系統)、教導師,後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38師(師長陳嘉祐,前建國湘軍系統)調出,搭配新成立的國民革命軍第39師(師長岳森),合編成第二軍,軍長陳嘉祐、副軍長譚道源。成軍後,第5師師長換為成光耀、38師師長更換為李韞銜。第十三軍在寧漢分裂時與第二師態度相同,屬於支持武漢國民政府的派系。因此成軍後並未投入第二期北伐,而是長時間駐紮湖南一帶。
第二期北伐前,國軍進行整編期間因十三軍與新桂系的第十三軍有番號重複的情況,因此部隊在民國十七年(1928)2月被改名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第5師編號不變、38師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45師、39師則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49師,並撥編國民革命軍第八軍一部分成立教導師。
北伐戰爭結束後,第5師遭到縮編為國民革命軍第50師148旅,旅長由成光耀續任,回歸第二軍編制。建國湘軍系統的第十三軍與後續的十三軍即無關係,50師後調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軍的基礎部隊。
新桂系系統
編輯在新桂系加入國民政府北伐序列後,該系統也自立進行部隊編遣。
民國十六年(1927)9月,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賴世璜遭白崇禧下令處決,部隊縮編,由熊式輝擔任師長。1927年10月,由貴州籍將領王天培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十軍遭到撤裁縮編成2個師。白崇禧利用這三個師的兵力,混入原本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3師的部隊,在同一個月成立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軍長白崇禧、副軍長熊式輝,下編成第1師(熊式輝兼任,前十四軍系統,後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37師)、第2師(師長楊勝治、前第十軍系統)、第3師(師長李明揚、建國滇軍系統)。
第十三軍(新桂系)成軍初期在浙江一帶佈署,37師在抵達上海後作為淞滬守備部隊脫離第十三軍編制。白崇禧以在武漢招募的補充部隊改編部隊,第2師改名國民革命軍第38師(師長張定璠、新桂系),第3師改名國民革命軍第39師(師長呂煥炎、新桂系),並組成第4師(師長侯蒞霜、新桂系)。在第二期北伐前,因唐生智態度上開始有反叛南京軍委會的情況,因此在民16年10月20日南京政府下令討伐唐生智。該役結束後,十三軍北上投入與奉系交戰的第二期北伐戰爭。
該役結束後,十三軍北上投入與奉系交戰的第二期北伐戰爭。北伐戰爭結束後,第十三軍駐防河北省,但是在新桂系與南京國民政府立場反目後,蔣中正藉由唐生智操作收買十三軍旗下部隊,該部隊在民國十七年(1928)底左右譁變瓦解,白崇禧與廣西籍軍官成功脫逃,但部隊遭到李品仙收編。
中央軍系統
編輯十三軍第四次使用是在民國十八年(1929),屬於中央系與地方省軍系統的混編部隊。
1929年12月,因中原大戰備戰所需,國民革命軍第13師擴編為第十三軍,軍長夏斗寅兼13師師長。
夏斗寅在國民革命軍北伐時為湘軍體系,在湖南軍閥兵敗後投靠國民政府,但它的起源追朔回則是湖北省軍為主體的鄂軍系統。在四一二事變時,夏斗寅決定依附蔣中正系統,作為南京國民政府的武裝部隊。後來蔣中正酬庸的方式是將鄂軍第1師擴編新編第十軍,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軍。北伐勝利後,因軍隊編遣二十七軍備縮編成國民革命軍第13師,下轄國民革命軍第37旅(旅長萬耀煌、鄂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38旅(旅長朱懷冰、中央軍系統)。
在中原大戰前,13師曾在民國十八年(1929)使用過第二軍之番號,後隨着13師轉編而撤銷,年底以13師為主體擴編第十三軍。中原大戰後撤銷。
民國二十一年(1932)6月,因中國共產黨部隊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戰爭之需,國民政府第五次啟用第十三軍番號,由國民革命軍第88師(前國民革命軍警備第2師、師長孫元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89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3師改名、師長湯恩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中央軍系統)合編,軍長錢大鈞,參謀長李祖植。該部隊後來投入長城戰役。
民國二十二年(1933)1月,錢大鈞卸任十三軍軍長,代理軍長由湯恩伯出任,隨後88師因任務結束調離,十三軍隨後即以第4師、第89師為主。
七七事變後,十三軍編入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參加平綏線抗戰的南口防禦戰役與板垣第5師團、川岸第20師團一部和二個獨混旅團大戰14天,死守北平通向整個西北方向的重要門戶南口。
1937年10月,平漢路北段作戰,湯恩伯升任第20軍團長。第20軍團轄湯恩伯〔兼〕第13軍、關麟征第52軍、周碞第75軍、王仲廉第85軍。後鮑剛升任第13軍軍長。1938年初,張軫任軍長。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38年6月,湯恩伯升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張軫接任第20軍團長,王仲廉接任第13軍軍長。該軍轄:
1939年初,第23師與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五軍所隸屬之第89師對調,第128師改隸湘鄂贛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89軍第193師改隸第13軍。第13軍在桐柏山區游擊。
1940年1月,張雪中任軍長。1940年4月,第193師該隸新編第2軍,新編第1師改隸13軍。湯集團自1940年夏的棗宜會戰落幕後移駐豫中地區。
1942年下半年,第110師與第八十五軍第4師對調。1942年7月30日,張雪中升任第31集團軍副總司令,第85軍副軍長石覺代理13軍軍長。
1943年初第110師改隸第85軍,第89軍第117師改隸第13軍。
1943年5月,第13軍:
1944年9月,第117師改隸暫編第一軍,新編第八軍暫編第16師改隸第13軍。
1944年底,第13軍奉命調往貴州,守貴陽。
1945年2月,暫編第16師被裁減,第九軍第54師改隸第13軍。1945年4月至5月,該軍參加湘西會戰和收復桂林之戰。
抗戰勝利後,1945年10月24日,分乘美軍運輸艦隊駛離香港,11月1日在秦皇島登陸,11月3日集結完畢。後續部隊第五十二軍11月13日登陸完畢。11月16日兩個軍發動進攻山海關戰鬥。1946年1月,沿錦承線大舉進攻熱河解放區,被殲滅2000餘人。1946年2月中旬,第89師孤軍冒進秀水河子,被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師與第三師第七旅於2月13日黃昏發起進攻至14日凌晨,全殲第266團和第265團1個營、師屬山炮連、汽車連,斃俘1400餘人。即秀水河子戰鬥。
1946年3月,第十三軍石覺部共36169人,其第4師駱振韶、第54師史松泉駐平泉地區,第89師萬宅仁駐朝陽。
1946年7月,13軍駐承德,守備熱河。1946年冬調東北,參加了第四次臨江進攻作戰、第三次抗擊共軍南下松花江作戰、1947年東北夏季防禦作戰等。13軍:
1947年秋,第54師與新六軍第14師及暫編第59師合編為新編第三軍。暫編第63師編入第13軍。參加了東北秋季戰役、東北冬季戰役。
1948年5月,熱河省劃歸華北剿總,第13軍改隸華北剿總,參加了冀熱察戰役。1948年9月遼瀋戰役開始後,13軍隸屬冀熱遼邊區司令部(杜聿明任司令官),由承德出兵援錦州。
1948年11月第13軍擴編為第9兵團:
- 兵團司令官石覺,副司令官蔡劍鳴,參謀長全英
- 軍長石覺(兼)/駱振韶(第9兵團副司令兼)
- 副軍長駱振韶/胡冠天
- 參謀長全英
- 第4師:師長鄭邦傑、駱振韶(兼),後鄧邦捷
- 第89師:師長劉建章,[1]後胡冠天、潘如涵
- 暫編第63師:師長歐孝全(原第4師副師長),後改番號為第297師
- 第155師 師長楊齊(原第54師參謀長)
- 第299師 師長巫劍峰(原4師10團團長)
1948年11月20日夜,石覺獲得東北野戰軍入關的情報,次日凌晨四點帶衛士先行離開部隊入北平。部隊交由第十三軍副軍長駱振韶指揮,以第四師、第八十九師、二九七師、二九九師、一五五師的順序向北平撤退。12月5日,第155師在密雲被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消滅(第155師兩個團、第297師1個團),師長楊齊僅以身免。其他各部退入北平城內,擔負東直門至廣渠門一帶及日壇的防守任務,並指揮駐守德勝門、安定門、地壇的第三十一軍及駐守廣渠門至永定門的第九十二軍。
1948年12月中,葛晏春任第九兵團副司令官,駱振韶升任第十三軍軍長,第八十九師師長胡冠天升任副軍長,潘如涵升任第八十九師師長。
1949年1月21日,13軍師以上軍官由北平乘飛機赴南京。留在北平的部隊被和平改編:
1949年1月31日,第九兵團開往河北三河、夏店、燕郊、馬坊、大倉、邦均一帶,接受解放軍改編。第九兵團部編入解放軍第十九兵團部,原代理司令官葛晏春任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副司令。第十三軍軍部編入解放軍第四十四軍軍部,原第十三軍代理軍長鄭邦捷任第四十四軍副軍長。第四師改編任命解放軍獨立第四十七師、第八十九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獨立第四十六師、第二九七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五十師、第二九九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獨立第四十八師。
參考文獻
編輯- ^ 劉玉章:《戎馬五十年:劉玉章回憶錄》(台北市:陸軍印製廠,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