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郡
歷史
編輯周朝
編輯東周時,緄夷領土位於至隴山以西[1]。西漢楊惲〈報會宗書〉記載,安定郡一帶部分的山谷曾經為昆夷的領土[2]。
漢代安定郡
編輯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北地郡置。郡治在高平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屬涼州刺史部。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領二十一縣:高平、復累、安俾、撫夷、朝那、涇陽、臨涇、鹵、烏氏、陰密、安定、參欒、三水、陰槃、安武、袓厲、爰得、眴卷、彭陽、鶉陰、月氏道。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南部、甘肅省平涼市、白銀市北部和東部及鎮原縣一帶。境內有蕭關。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42725戶,143294人。
東漢時有羌亂,永初五年(111年)內徙右扶風美陽縣,永建四年(129年)復還;永和六年(141年)十月再次內徙右扶風,建和年間復還。初領高平、復累、安俾、撫夷、朝那、涇陽、臨涇、鹵、烏氏、陰密、安定、參欒、三水、陰槃、安武、袓厲、爰得、眴卷、彭陽、鶉陰、月氏道21縣,永和五年(140年)以前省併復累、安俾、撫夷、涇陽、鹵、陰密、安定、安武、爰得、眴卷、月氏道11縣;永初五年(111年)左右,鸇陰、租厲2縣移屬武威郡;永建四年(129年),參欒縣移屬北地郡,北地郡鶉觚縣來隸[3]。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領臨涇、高平、朝那、烏枝、三水、陰盤、彭陽、鶉觚八縣,有6094戶,29060人。延熹四年(161年)左右復置涇陽縣[4];中平年間末,陰盤縣移寄治京兆尹新豐縣,故地遂廢[註 1];興平元年(194年)分鶉觚縣置新平郡。東漢末領臨涇、高平、朝那、烏枝、三水、彭陽6縣。北魏時治安定縣。
隋代安定郡
編輯隋朝初年,改涇州為安定郡。戶七萬六千二百八十一,下轄七縣:安定縣、鶉觚縣、陰盤縣、朝那縣、良原縣、臨涇縣、華亭縣。唐朝時,又改為涇州,天寶時,改涇州為安定郡。戶三萬一千三百六十五,口十八萬六千八百四十九。下轄五縣:安定縣、靈台縣、臨涇縣、良原縣、潘原縣。至德元年(756年),改安定縣為保定縣,安定郡為保定郡。乾元元年(758年)改涇州。
行政區劃
編輯隋朝
編輯縣名 | 現在地名 | 簡介 | 備註 |
---|---|---|---|
安定縣 | 帶郡。 | ||
鶉觚縣 | 舊置趙平郡。北周廢郡。並以宜祿縣入焉。大業初分置靈台縣,二年廢。 | ||
陰盤縣 | 北魏置平涼郡,開皇初郡廢。有盧水。 | ||
朝那縣 | 西魏置安武郡,及析置安武縣。開皇三年郡縣並廢入焉。 | ||
良原縣 | 大業初年置。 | ||
臨涇縣 | 大業初年置,初曰湫谷,尋改焉。 | ||
華亭縣 | 大業初年置。有隴水、芮水。 |
唐朝
編輯縣名 | 現在地名 | 簡介 | 備註 |
---|---|---|---|
保定縣 | 上。本安定縣,至德元載更名,廣德元年沒於吐蕃,大曆三年復置。有折墌故城。 | ||
靈台縣 | 上。本鶉觚縣,天寶元年更名。 | ||
臨涇縣 | 中。 | ||
良原縣 | 上。興元二年沒吐蕃,貞元四年復置。 | ||
潘原縣 | 中。本陰盤縣,天寶元年更名,後省為彰信堡,貞元十一年復置。 |
人物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史記》〈匈奴列傳〉:「當是之時,秦晉為彊國。晉文公攘戎翟,居於河西圁、洛之閒,號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故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
- ^ 《漢書》卷66〈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忠弟惲,字子幼。……〈報會宗書〉曰:『……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於今乃睹子之志矣。方當盛漢之隆,願勉旃,毋多談。』」
- ^ 鶉觚,故屬北地。 《續漢志 卷二十三 郡國五》
- ^ 周振鶴《東漢政區地理》,頁153.
- ^ 《太平寰宇記 卷三十四 邠州宜祿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