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郡
東萊郡,中國古郡名。漢景帝時分膠東國而置,其地在今山東煙臺、威海一帶。東漢時治所為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屬青州。曹魏時移治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劉宋移治曲城縣。北魏時復治掖縣。隋、唐時改東萊郡為萊州。
東萊郡 別名:東萊國、萊州 | |
---|---|
• 行政中心 | 黃縣(東漢) 掖縣(曹魏、北魏、隋唐) 曲城縣(南朝宋) |
歷史 | |
• 成立 | 約前153年(西漢) |
• 廢除 | 758年(唐) |
地望:山東省煙台市、威海市一帶 |
郡名起源
編輯東萊郡在商、周時為萊國之地[1]。春秋時(前567年),萊國為齊國所滅。東萊一詞最早見於《國語》齊語:「通齊國之漁鹽於東萊」;韋昭註:「齊東萊夷也」。以其在齊國之東,故名東萊。秦始皇滅齊,於齊國東部置膠東郡。
建置沿革
編輯西漢
編輯漢初置齊國。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齊郡置膠東國。漢景帝三年(前154年),膠東王劉雄渠叛亂被殺,膠東國除為郡。四年(前153年),立皇子劉徹為膠東王。東萊郡可能於此年由膠東國析置[2][3]。郡治不詳[4]。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菑川國王子侯國平度來屬。漢成帝建始二年(31年),膠東王子侯國昌陽、陽樂[5]來屬。元延元年(12年),膠東國之徐鄉來屬。西漢末,東萊郡領十七縣,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煙臺除海陽市、萊陽市之外的地區,威海市全境,以及青島平度市北部。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東萊郡有103,292戶,502,693人。
縣名 | 縣治所在地 | 始置年代 | 王莽改名 | 備註 |
---|---|---|---|---|
掖縣 | 煙臺萊州市城區(原萊城鎮) | 秦代 | 掖通 | 齊國置夜邑,為田單之封邑[6]。漢初作夜縣。 |
腄縣 | 煙臺市福山區 | 秦代 | 史記作錘縣。東漢初省併。 | |
平度侯國 | 青島平度市西北 | 前127年 | 利盧 | 菑川懿王子侯國。東漢併入盧鄉。 |
黃縣 | 煙臺龍口市石良鎮黃城集村 | 秦代 | 意母 | |
臨朐縣 | 煙臺萊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一帶 | 監朐 | 與齊郡臨朐(侯國)同名。 | |
曲成縣 | 煙臺招遠市蠶莊鎮西曲城村 | 有鹽官。 | ||
牟平侯國 | 煙臺市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山區境內)古現街道,非今之牟平區 | 前125年 | 望利 | 齊孝王子侯國。 |
東牟縣 | 煙臺市牟平區 | 弘德 | 原為齊悼惠王子侯國。有鐵官、鹽官。 | |
惤縣[7] | 煙臺龍口市城區東南 | 有鹽官。 | ||
育犂縣 | 威海乳山市育黎鎮城陰村[8],一說煙臺牟平一帶[9] | 東漢時併入牟平。 | ||
昌陽侯國 | 威海市文登區宋村鎮城東村 | 31年 | 夙敬亭 | 膠東頃王子侯國。有鹽官。東漢初省併。 |
不夜縣 | 威海榮成市埠柳鎮不夜村 | 夙夜 | 東漢初省併。 | |
當利邑 | 煙臺萊州市沙河鎮路旺侯家村一帶 | 東萊亭 | 衛長公主食邑[10]。有鹽官。 | |
盧鄉侯國[11] | 青島平度市西北,詳址無考 | |||
陽樂侯國 | 煙臺萊州市虎頭崖鎮一帶 | 31年 | 延樂 | 膠東頃王子侯國。東漢時併入當利。[12] |
陽石縣 | 煙臺萊州市南,詳址無考 | 識命 | 東漢時併入當利。[12] | |
徐鄉侯國 | 無考 | 12年 | 膠東共王子侯國。東漢初省併。 |
新莽、東漢
編輯王莽時曾分東萊郡不夜縣等地置夙夜郡[13]。兩漢之際,東萊郡為張步所據。建武五年(29年)張步降漢。腄、平度、育犂、昌陽、不夜、陽樂、陽石、徐鄉八縣於不久後省併。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割東萊郡之東牟、昌陽、盧鄉三縣屬琅邪國,後還屬東萊。東漢前期,割琅邪國之黔陬、長廣、不其三縣屬東萊,又增置葛盧縣。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東萊郡治黃縣,領十三縣,隸屬於青州。漢獻帝建安中,析東萊郡置長廣郡,以長廣、不其、牟平、東牟、昌陽五縣屬之,不久長廣郡復併入東萊郡。建安三年(198年),黔陬縣別屬城陽郡。
魏晉南北朝
編輯曹魏時移治掖縣。西晉咸寧三年(277年),分東萊國不其、長廣二縣及北海郡挺縣置長廣郡。太康中封司馬蕤為東萊王,置東萊國,領六縣:掖侯國、當利侯國、盧鄉縣、曲城縣、黃縣、惤侯國,有6500戶。又分黃縣以東置東牟郡。永嘉時東萊郡陷於後趙。南燕慕容超以東萊郡置青州。
南朝劉宋時,東萊郡移治曲城縣(今招遠市西),增置牟平縣。北魏仍置東牟郡(治黃縣)、長廣郡。東萊郡還治掖縣,領掖、西曲城(原曲城縣)、東曲城、盧鄉四縣。皇興四年(470年)分青州之東萊郡、長廣郡置光州,掖縣為州治。北齊時,曲城、當利(屬長廣郡)二縣併入掖縣。天保七年(556年),東牟郡併入長廣郡。北周東萊郡領掖、昌陽、長廣諸縣。
隋唐
編輯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五年(585年)改光州為萊州。十六年(596年),不其縣併入即墨縣,復置盧鄉縣。仁壽元年(601年),避晉王楊廣諱,改長廣縣為膠水縣。大業三年(607年),改萊州為東萊郡。大業五年(609年),東萊郡領九縣:掖、膠水、盧鄉、即墨、觀陽、昌陽、黃、牟平、文登,有90351戶。
縣名 | 建置年代 | 縣治所在地 | 備註 |
掖縣 | 煙臺萊州市城區(原萊城鎮) | ||
膠水縣 | 601年 | 青島平度市城區(原城關鎮) | 原長廣縣 |
盧鄉縣 | 596年 | 青島平度市西北 | 原盧鄉縣、挺縣 |
即墨縣 | 青島即墨區 | 原即墨縣、不其縣 | |
觀陽縣 | 煙臺海陽市發城鎮 | ||
昌陽縣 | 298年 | 煙臺萊陽市城廂街道一帶 | 五代時改名萊陽 |
黃縣 | 煙臺龍口市石良鎮黃城集村 | ||
牟平縣 | 煙臺蓬萊市南王街道一帶 | ||
文登縣 | 568年 | 威海文登區 |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綦順,廢東萊郡,置萊州。如意元年(692年)割萊州之黃縣、牟平、文登置登州。天寶元年(742年)改萊州為東萊郡,領掖、昌陽、膠水、即墨四縣,有26998戶,71500人。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廢郡,復為萊州[14]。
歷代國王、太守
編輯西晉東萊王
編輯- 司馬蕤,字景回,太康初封東萊王,惠帝時貶為微陽侯,後遇害。
東萊太守
編輯- 范隆,字偉公,扶風平陵人。漢成帝永始中任東萊太守。元延元年(前12年)遷太僕。[15]
- 爰曾,字子路,東平人。更始中在任。[16]
- 高慎,字孝甫,陳留人。約光武帝、明帝時在任。[17]
-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漢安帝時在任。[18]
- 夏□,東漢中期在任。[19]
- 橋肅,梁國睢陽人。順帝、桓帝之際在任。[20]
- 陳□,梁國碭人。約漢靈帝時在任。[21]
- 唐□,潁川人。約漢靈帝時在任。[22]
- 蔡□,字伯起,漢末東萊太守。[23]
- 管統,漢獻帝建安初在任。[24]
- 王忠,北海郡營陵人,魏散騎常侍。
- 石苞,勃海南皮人。魏齊王芳時任東萊太守。[25]
- 王庭堅,陳留人。西晉末東萊太守。[26]
- 袁建康(753年)[27]
人物
編輯- 費直,字長翁,東萊人。西漢易學家,開創了費氏易學。[28]
-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人。東漢初雲臺二十八將之一。[29]
- 劉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悼惠王劉肥之後。東漢會稽太守,人稱「一錢太守」。
- 劉岱,字公山,東萊牟平人,齊孝王劉將閭之後。東漢末為兗州刺史。
- 劉繇,字正禮,劉岱之弟。東漢末為揚州刺史。
- 左伯,字子邑,東萊人。漢末書法家,工隸書。尤擅作紙。[30]
-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人。漢末孫吳武將。
- 王基,字伯輿,東萊曲城人,曹魏武將。
- 劉毅,字仲雄,東萊掖人。西晉司隷校尉。
- 侯史光,字孝明,東萊掖人,西晉時仕至少府、御史中丞。[31]
- 王彌,東萊人。十六國時起兵反晉,攻陷洛陽。後為石勒所殺。
- 劉胤,東萊掖人,齊悼惠王劉肥之後。東晉江州刺史,為郭默所害。
註釋及徵引文獻
編輯- ^ 漢書地理志顏師古註:「故萊子國也」。
- ^ 《西漢政區地理》,115頁。
- ^ 漢書地理志注云東萊郡為高帝置,王國維等以為不可信。
- ^ 漢書地理志東萊郡首縣為掖縣。太平寰宇記雲西漢時治掖縣。
- ^ 周振鶴認為昌陽即漢書王子侯表中膠東國之昌鄉,改鄉為陽;陽樂即王子侯表中膠東國之樂陽,兩者必有一誤,見《西漢政區地理》116頁。
- ^ 王先謙漢書補注
- ^ 後漢書郡國志作惤,從忄。漢書地理志、晉書從巾,宋書從扌。王先謙認為應從巾。顏師古註:讀若尖。
- ^ 山東省古地名辭典
- ^ 中國歷史地圖集
- ^ 漢書郊祀志
- ^ 漢平帝時所封。
- ^ 12.0 12.1 太平寰宇記
- ^ 王先謙引吳卓信云:「(漢書)《王莽傳》有夙夜連率韓博,則嘗分東萊之不夜為郡矣。」但也可能是王莽將東萊郡改名為夙夜,漢書失注。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 漢書百官公卿表
- ^ 後漢書任光傳
- ^ 三國志魏志高柔傳注引《陳留耆舊傳》
- ^ 後漢書楊震傳
- ^ 《隷釋》夏承碑
- ^ 後漢書橋玄傳
- ^ 《隷釋》涼州刺史魏君碑
- ^ 《隷釋》成陽令唐扶碑
- ^ 風俗通義過譽
- ^ 三國志魏志王脩傳
- ^ 晉書石苞傳
- ^ 晉書列傳第二十一王接傳附
- ^ 《唐刺史考全編》
- ^ 漢書儒林傳
- ^ 後漢書任李萬邳劉耿傳
- ^ 張懷瓘《書斷》
- ^ 晉書劉程何武任崔郭史何傳
參考書目
編輯-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魏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嚴耕望,1947,《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務印書館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水經注》,1990,陳橋驛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仲犖,1980,《北周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唐敏、尹敬梅等,1993,《山東省古地名詞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