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
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一座褶皺山脈,西起甘肅臨洮,東到河南省的崤山、熊耳山-嵩山和伏牛山地區,主體位於陝西省中南部,是陝西省關中地區與陝南地區的分界線,呈東西走向,長1600公里。寬200~300公里,海拔2000~3000米。
秦嶺 | |
---|---|
最高點 | |
山峰 | 太白山 |
海拔 | 3,771.2米(12,373英尺) |
座標 | 33°57′48″N 107°37′05″E / 33.96333°N 107.61806°E |
地理 | |
國家 | 中國 |
地區 | 陝西省中南部 |
秦嶺-淮河線是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秦嶺同時也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一個分水嶺。狹義的秦嶺是秦嶺山脈的陝西段。位於秦嶺山脈北面的關中平原為春秋戰國時秦國的領地,在漢代即有「秦嶺」之名;又因位於關中以南,故名「南山」。[1]
地質
編輯秦嶺是崑崙山脈的延伸,位於歐亞板塊內,屬南亞陸間區與中軸大陸區交界的北緣,於海西運動時期形成。秦嶺呈現明顯的南北不對稱:南坡既長又和緩,溝長水遠;而北坡陡且峻,斷層深谷密佈,古有「九州之險」之稱。秦嶺是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水嶺。[1]秦嶺構造帶是處於中朝古陸、揚子古陸之間的宏大緯向褶皺帶。西聯崑崙褶皺系,東接淮陽隆起。北帶約隆起於呂梁運動時期,中、南帶先後經加里東、華力西、印支運動,受到多次南北方向擠壓,發生褶皺隆起,並伴有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和斷裂,形成一系列山嶺、山間盆地。
氣候
編輯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嶺南的陝南地區為副熱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上,年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冬季溫和少雨;嶺北的關中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下,年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下,冬季寒冷乾燥。
生物分佈
編輯秦嶺的北坡為暖溫帶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山地棕壤、山地褐土地帶;南坡為北亞熱帶,北部含常綠闊葉樹種的落葉闊葉混交林、黃棕壤與黃褐土地帶;河谷盆地中栽植有柑橘、枇杷、油桐、油茶、棕櫚、茶、烏桕、杉木、馬尾松和柏木等。暖溫帶或高山特徵的常綠闊葉木本植物在南坡多出現在海拔1000~1500米。1500米以上多為針葉闊葉混交林。黃棕壤僅見於1500米以下的緩坡面,發育在沖積層上。
秦嶺是中國動物地理區劃中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分界線[3],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過渡帶,是中國生物多樣性分佈的中心地區之一,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列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4]。
交通
編輯秦嶺自古以來是關中和巴蜀之間交通的一個巨大阻礙。古代蜀道中即包含多條穿越秦嶺的道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蜀道難》就表達了對秦嶺山路艱險的感嘆。現已建成多條穿越秦嶺的鐵路和高速公路:
軍事
編輯中國人民解放軍於秦嶺山脈中心地區的設施中存儲有約數百枚核彈頭,即其最主要的核武庫,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第六十七基地[5][6]。
保護
編輯2007年,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佈《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是中國首次為一座山脈保護立法。[7]條例對生態保護與生態功能做出規劃,並對植被、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做出規定,同時條例規定了秦嶺礦產資源、交通設施、城鄉建設、旅遊設施等方面的開發與保護。
秦嶺北坡終南山於2009年8月23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成為第五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西安市境內,總面積1074.85平方千米。
污染與破壞
編輯在2014年7月的檢查中,發現秦嶺6處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中有3處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一些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內有較多居民居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經收集,直接排入飲用水水源。還有一些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有企業存在,廠區廢水等均排入飲用水水源。[8]
秦嶺中存在違法修建別墅的現象一直屢禁不絕,在2014年7月清查出違建秦嶺別墅70多棟,讓秦嶺中禁止修建別墅的禁令形同虛設。[9]
採石也對秦嶺造成巨大破壞,部分山體表面破壞嚴重,植被恢復量大,生態恢復問題緊迫。其中陝西瑞德寶爾有限公司、藍田天盛採石場、陝西社會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礦山)不僅未按環評要求建設攔渣壩,而且廢石廢渣沿山坡傾倒。[10]
名勝古蹟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 地理卷.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04: 14 [2013-02-11] (中文(簡體)).
- ^ 王衛平. 新秦岭测绘成果公布 秦岭不止72峪峪口达上百个. 華商網. 2015年12月5日 [2015年12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2月8日) (中文(簡體)).
- ^ 張榮祖. 中国动物地理. 科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030319203.
- ^ Yan, Wenbo; Ji, Shengnan; Shuai, Lingying; Zhao, Leigang; Zhu, Dapeng; Zeng, Zhiga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ammal species diversity in Yangxian county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Biodiversity Science. 2019, 27 (2): 177–185. doi:10.17520/biods.2018266.
- ^ 中國核弾頭、國內で頻繁に移動 事故の危険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産経ニュース 2010年3月17日
- ^ Kristensen, Hans; Korda, Matt. Chinese nuclear forces, 2020.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2020, 76 (6): 443–457 [1 March 2021]. S2CID 228097051. doi:10.1080/00963402.2020.1846432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 ^ 秦岭72峪探幽(组图). 大秦網. 2013-10-18 [2014年4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中文(簡體)).
- ^ 陕西严查秦岭环境违法问题 6处饮用水水源有3处存在隐患. 中國環境報. 2014-07-18 [2014年7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25日) (中文(簡體)).
- ^ 十年“禁墅令”成虚设秦岭成少数人后花园. 京華時報台. 2014年6月4日 [2014年7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26日) (中文(簡體)).
- ^ 秦岭伤痕. 財新網. 2014年7月17日 [2014年7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28日)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