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號交響曲 (賀凡尼斯)
《第2號交響曲》,作品132,是美籍亞美尼亞作曲家賀凡尼斯的交響樂作品,標題稱為「神秘之山」(Mysterious Mountain),創作於1955年。這是賀凡尼斯的成名作,亦是他其中一首較常被演奏的曲目。樂曲於同年10月經全國廣播公司電台作首演,指揮為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他三年後亦將本曲帶到歐洲及蘇聯作公演。[1]作品的首個錄音,則由弗里茲·萊納帶領芝加哥交響樂團於1958年灌錄。[2]
《第2號交響曲》和先前的《第1號交響曲》相距達19年,但顯然可見,《第2號交響曲》並非真正賀凡尼斯第2首寫成交響曲。首先,他曾於30年代及40年代把大量早期的作品燒毀,根據後來學者研究,最少應該有7首,[3]另外,他早期的作品的編排亦較混亂,經重新整理後,發覺在第1及第2號交響曲之間,他另外寫成了6首交響曲,但編號上卻在第2號之後。[3]如此一算,他這近廿年間最少已寫成了有13首交響曲。
背景
編輯據作曲家自己的解釋,[4]「山」是一種符號,就如金字塔一樣。人類一直以來都嘗試對上帝有更深的認識。而山就好像是分隔世俗和神聖之地間的交匯處。「神秘之山」是一個幻像,它並不能量度,但比珠穆朗瑪峰更高。它或許只是一個孤獨的山峰而已,但卻是一個有力量的巨塔,超越了如富士山、亞拉臘山、蒙納德諾克山、沙斯塔山、大提頓峰等。
結構
編輯全曲共分為三個樂章,演奏時間為17分鐘。
- 第1樂章:持續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 以模仿佛漢·威廉士的絃樂作品《泰利斯主題幻想曲》,將絃樂器分為18個聲部,以10/4節奏奏出如素歌般的樂段,及後由雙簧管引入新的旋律主題,其他木管樂器先後緊接,及後18聲部的絃樂重現,但和開首的不同,小號加入新的旋律副題,並擴展至其他管樂,最後在強奏中結束。
- 第2樂章:雙賦格曲(Double Fugue):莊嚴的中板(Moderato Maestoso)-活躍的快板(Allegro Vivo)
- 以分為10部的絃樂為主導的雙賦格曲。先為4部單賦格曲式,當管樂器開始加入時,絃樂團則變為雙賦格樂段。中段速度轉為,第1小提琴奏出以16分音符及8分音符組成的新賦格主題,其他絃樂器隨後加入,並加以發展,及後不同的銅管樂重覆晌起開頭的賦格旋律,最後樂隊以如第1樂章般的素歌模式在強奏中結束。
- 第3樂章:富感情的行板(Andante espressivo)-持續的(Con moto)-稍為如歌地(Con Cantabile)-富感情的行板(Andante espressivo)
- 和第1樂章相同,同樣以素歌方式來表達,以弱音圓號及長號奏出 7/4 節奏的旋律,隨即在定音鼓的頑固節奏(rhythmic ostinato)中,豎琴先奏出4小節的由8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型旋律,及後絃樂依次加入,但改以16分碎音彈奏,前後共7次,及後絃樂重現第1旋律,並以首樂章時的18個分部奏出及擴展,鋼片琴的分解和絃帶進如歌地的段落,由雙簧管、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帶出以二分音符為主的新主題,其他管樂器作伴奏,最後一段,18部絃樂的第一主題重現,其他樂器陸續加入,全體最後以最大聲的聲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