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樂器
箜篌(拼音:kōng hóu,注音:ㄎㄨㄥ ㄏㄡˊ),是一種撥弦樂器。漢武帝令樂人侯調始造空侯。[1]《風俗通》、《通典》則說是侯調所作。因為制器的人姓侯,而其聲坎坎,所以叫坎侯。[2]
分臥式和豎式兩種。臥箜篌平放橫彈似朝鮮玄琴,又稱箜篌玄琴,是公元前111年產生於漢代的樂器。
豎頭箜篌,又名胡箜篌,約在漢靈帝時由西域傳入。[3][4]箜篌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弦數因樂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5根弦,最多的25根弦,[5]豎頭箜篌經過隋唐至明時期數代的的發展和改進,配合本土的音樂文化習慣,創造出了唐箜篌,明箜篌等新式箜篌。在龜茲石窟的壁畫中,直項琵琶與豎箜篌常配組出現在佛說法圖、涅般圖、因緣故事和伎樂天人的供養圖中。
唐代以後的箜篌專指豎箜篌。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用手指撥彈。箜篌與琵琶、五絃、箏合稱隋唐俗樂中的絲弦。明代燕樂制度中箜篌直長4尺8寸,並柄上雕龍頭,20絃。[6]
日本奈良縣正倉院保存有唐代漆豎箜篌殘件,有槽、頸、腳柱、響板、梁等部分,據殘件與相關圖像,音箱當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下方橫木供系弦之用。
自唐以後,演奏箜篌的人越來越少。明清之後,逐漸失傳。1930年代有箜篌複製工作,1959年,北京樂器研究所研製明代的箜篌。
1980年中國研發了新型改良箜篌——現代箜篌,結合西方的豎琴、古箏、琵琶、古琴等樂器所形成的新式箜篌。主要特徵為雙排琴弦,琴弦間為形似琵琶的梨形共鳴箱,帶有古箏和中國部分傳統民族樂器特有的琴碼,外形和大小與豎琴相似,指法結合豎琴指法、古琴指法、古箏指法和琵琶指法等,因而可以做到揉、壓、顫音、滑音、泛音、搖指等[7]。
分類
編輯隋唐九部樂中箜篌分三種:[8]
- 臥箜篌
- 豎箜篌
- 鳳首箜篌
相關文化
編輯文學
編輯遊戲
編輯樂器
編輯戲劇
編輯- 錦衣之下男主角陸繹的母親及女主角袁今夏,皆擅長演奏箜篌
註解
編輯- ^ 《史記·封禪書》: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 ^ 《舊唐書·志第九音樂二》:箜篌,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以祠太一。或雲侯輝所作,其聲坎坎應節,謂之坎侯,聲訛為箜篌。或謂師延靡靡樂,非也。舊說亦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有二弦,豎抱於懷,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箜篌。鳳首箜篌,有項如軫。
- ^ 《隋書·音樂志》:今直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
- ^ 《通典》:豎空侯,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弦,抱於懷中,兩手齊奏之,謂之擘,正今物也。
- ^ 《東京夢華錄》:箜篌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黒漆鏤花金裝畫,下有台座,張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
- ^ 《大明會典》儀仗二:箜篌八把。用梓木為身。闊五寸。厚六寸。直長四尺八寸並柄上雕龍頭。中嵌花板雕盤龍一、俱沉香色描金。附以烏木引條、繫二十絃。下橫施引首、並描金沉香色龍頭、通長二尺二寸五分。上施烏木軸子二十。中有柱手。用烏木製成竹節。兩末、雕龍頭描金、長一尺二寸五分。兩龍頭下、各垂綵線(巾分)錔。
- ^ 周珂. 浅谈现代箜篌基础技法教学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大眾文藝》. 2020年, (24): 201–202. ISSN 1007-5828.
- ^ 《新唐書·禮樂志》
延伸閱讀
編輯[編]